Ⅰ 5G什么时候能普及
为2020年。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我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中国科协信息通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张新生认为,5G不仅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推动5G成为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
在消费领域市场,5G可显着提升用户体验。张新生认为,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无人机将是5G的基础性应用,也可能是最先成熟的业务场景。随着5G网络逐渐完善,一些对网络通信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远程手术、全路况自动驾驶等,将成为5G重要的应用场景。
(1)保山市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扩展阅读:
5G的相关情况:
1、在5G网络建设方面,切实落实国家的新发展理念,尊重技术和市场发展规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2、加快出台5G网络共建共享指导意见,建立奖惩机制,促进运营商之间加强共建共享的合作,特别是在部分对覆盖有需求的偏远地区,尽量避免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网络整体投资,缓解5G网络建设将面临的巨额资金压力,加快推动5G的商用步伐。
3、从政府层面推动5G终端标准的统一,集中宝贵的研发资源,加快5G终端研发进度,节约研发投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及难度,提升消费者对5G的接受程度,推动5G终端的快速普及。
Ⅱ 今年5G大概什么时候能普及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公布了5G部署,预计5G网络计划2020年正式商用。不过全面普及开来可能要到2021年了。
从发展态势看,5G还处于技术标准的研究阶段,后来几年4G还将保持主导地位、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5G有望2020 年正式商用。
2016年,诺基亚与加拿大运营商Bell Canada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5G网络技术的测试。测试中使用了73GHz范围内频谱,数据传输速率为加拿大现有4G网络的6倍。
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确定5G中频频谱,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并力争于2018年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
2017年12月21日,在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首发版本正式冻结并发布。
2017年1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将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试点,每个城市5G基站数量不少50个、全网5G终端不少于500个。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前夕,沃达丰和华为宣布,两公司在西班牙合作采用非独立的3GPP 5G新无线标准和Sub6 GHz频段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
2018年2月27日,华为在MWC2018大展上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5G商用终端,支持全球主流5G频段,包括Sub6GHz(低频)、mmWave(高频),理论上可实现最高2.3Gbps的数据下载速率。
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标准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
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加之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公布了5G部署:将以SA为目标架构,前期聚焦eMBB,5G网络计划2020年正式商用。
2018年8月2日,奥迪与爱立信宣布,计划率先将5G技术用于汽车生产。在奥迪总部德国因戈尔施塔特,两家公司就一系列活动达成一致,共同探讨5G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能够满足汽车生产高要求的潜力。奥迪和爱立信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未来几个月内,两家公司的专家们将在位于德国盖梅尔斯海姆的“奥迪生产实验室”的技术中心进行现场测试。
Ⅲ 5G什么时候能普及
个人认为,比较乐观的估计5G也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达到现在4G覆盖的水平,全面普及甚至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5G覆盖的难度要远大于4G。
5G的频谱比较高,频率高有效覆盖距离就要近一些,而且5G相比4G本身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基站就要建设的更多,而建基站还要涉及到选址问题,机房的配套问题,本身的问题就比较多,而且涉及到的资金量也更大。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经历3/4G时代的覆盖型建设,中国的光纤入户改造,并且伴随着提速降费,三大运营商的资金回收速度持续下滑。一方面是大投入,一方面是资金回收慢,两者之下,三大运营商的钱袋子都瘪了,除了中国移动还有一些资金,联通和电信很难靠自己筹集到如此多的资金,也就会拖慢一些5G的建设速度。
5G涉及到海量的小基站建设,这部分其实更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5G应用有70%的场景是在室内,而室内部分的覆盖,无法通过宏站完成,就需要建设海量的小基站来解决覆盖问题,就涉及到大量的选址和谈判的过程,这也导致5G网络不可能很快的完成覆盖。
选址的难度还在于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5G需要法律保驾护航,决定5G覆盖速度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就是法律保驾护航的问题。三大运营商虽然一直被称为垄断企业,但是却是中国最憋屈的垄断企业。
就基站的问题,很多企业、物业、甚至是居民,都把运营商看成是肥羊,对于基站安装说是"入场费"也好,甚至根本就是"敲诈勒索",基站建设要支出大量的"保护费",否则就无法建设,甚至还会因为某些协商问题被基站下电,砍光缆,砍天线。根据统计,每年在三大运营商的机房中,有接近1% 比例的基站需要拆除、搬迁,这笔费用单个看起来或许不高,但是整体需要的资金也是海量的。要知道一个机房如果搬迁的话,就是建设、拆除、建设的过程,这种工作量要比单独建设一个基站要大的多。
现在三大运营商没有法律保护,虽然本来电信设备也是有相关法律保护的,但是往往都是沦为一纸空文。个人私设非法设备干扰运营商频段,往往找到了也就是低声下气的求着关闭,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居民砍断运营商的光缆、拆除运营商的天线和设备,也只能协商,这样的情况建设5G,还谈什么覆盖。5G 70%的场景都是在室内,室内覆盖将是5G的重点,无法保证就无法建设覆盖型5G网络。
个人认为,当什么时候物业等阻挠5G基站建设、居民砍断5G光缆、设备、天线,敲诈运营商,只有这三种情况有人因此而被判刑,才能决定5G是否可以真正的大规模覆盖,否则的话,5G根本就建设不起来。
总而言之,5G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大,工程量大,选址多,而且还缺少相关的法律保证,很难快速的覆盖,个人认为5G建设可能会从一线城市开始,慢慢向2、3线城市覆盖,还是先城市、后农村,5年内能建设到现在4G室外覆盖的覆盖率就已经非常的难得了,至于大规模的覆盖,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不可能很快就有全覆盖的5G网络。
Ⅳ 5g网络何时可以普及
目前,三大运营商推出了5G套餐,消费者似乎认为5G网络会马上普及,纷纷转投5G手机,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5G网络全面普及需要5-8年的时间,要想全面覆盖5G网络,至少需要建设1000万个基站,但现在5G基站还不到100万个。到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将再建100万。如果保持施工速度,至少需要5-8年。
除了基站建设时间长,建设基站的成本也很高。据悉,如果建成这1000万个基站,至少要花费2万亿元,可见投入成本相当大。5G基站投入成本高,自然5G套餐也不会便宜。但是,一些小伙伴还是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他们觉得价格更高;另一方面,他们担心目前的5G技术还不成熟;同时,他们觉得自己的4G手机还能再战一年半。
但是随着各种5G手机的推出,为了抢占市场,手机厂商必然会降低手机的价格。此外,在中国5G正式大规模商业化后,5G价格和5G网络资费也会迎来一次调整。中国移动表示,在有5G信号覆盖的地方,用户不需要换号换SIM卡,只需更换5G手机,可以使用5G网络服务。如果用户自己想换SIM卡,也可以在营业厅免费换。
2023年5G用户数将超5.6亿
记者7月1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其中,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通5G应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标准融合,打造5G融合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其中,5G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Ⅳ 普及5g要多久
5G手机的普及,涉及到的维度还是比较多的,这里包括5G网络覆盖的普及,5G网络成熟度、5G终端的成熟度、5G终端的价格。
5G终端要想要普及,必须先有5G网络的普及。
手机是需要接入网络的,5G终端需要接入5G网络,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了,什么时候才可能有5G手机的普及,这个因果关系是非常正常的。
5G网络建设,是一个要比4G投资大,建设难度大的网络。而且,由于5G使用的频段较高,很难完成室内的深度覆盖,而室内区域,是用户使用手机的主要区域。而5G要依靠大量的建设小基站来覆盖室内部分,5G将是超密集组网的制式,而这个超密集的组网,指的就是大量的小基站,而不是室外的宏基站。
按照目前的预计,2019年底三大运营商会在第一批40个城市的中心和热点区域开始覆盖5G网络,在2020年会逐渐的向二线、三线城市慢慢覆盖,预计会在2-3年内覆盖主要城市区域,但是室内区域的覆盖会时间更长。
5G网络的成熟以及5G终端的成熟还要等到2020年之后。
现在三大运营商的5G网络组网都是NSA为主的网络,即使是宣称要以NSA和SA混合组网开始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建设5G核心网的城市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就这块,也需要时间。
就以5G的SA组网而言,这种面向R16的网络结构,目前R16还在定制之中,就标准的成熟度而言,也需要等待,或许在2020年之后,才可以规模性的转向SA组网。
工信部宣布的要在2020年1月1日开始不再批准纯NSA手机入网,也基本宣布了NSA手机的死刑,而目前只有华为的手机是支持NSA/SA的,而其他手机终端厂家需要在2020年才可能推出支持SA的手机,这也导致了手机的成熟还要再延后一些。
新的机型入网、新的SA网络结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现网测试,这也决定了5G手机的普及不会在2020年就开始。
5G终端的价格还需要再下降一些,才可能真正的普及开来。
现在5G终端的出货量还很少,2020年之前也不会有规模性的出货,主要还是运营商采购的5G手机赠送给"友好用户"使用。5G手机由于涉及到新的技术的研发成本、5G的专利成本、5G手机新的产业链的成本,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而5G手机要降到2000元左右才可能真正的普及,这需要至少2-3年的时间。
总而言之,从5G网络的覆盖、5G网络的成熟度、5G终端的成熟度、5G终端的价格来看,只要要3年左右,也就是2022年左右,5G手机才可能慢慢的普及化,但是要取代4G手机成为主流,可能还要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Ⅵ 5G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普及
应该在2022年就应该可以进行全面普及了,现在一般的大的乡镇都已经有5G了吗?
Ⅶ 5g啥时候能全国普及
5G普及时间范围在2024年到2029年之间。
标准意义上的5G大规模商用,非一朝一夕之功。5G的覆盖速度将远远慢于3G、4G,全面覆盖可能需要5年到10年。
5G普及条件待完善:
从各方面条件来说,5G短时间内还难以普及,这与5G网络的覆盖范围、5G套餐与5G手机价格以及5G应用场景有关。
1、在覆盖范围上,目前,北京和上海成为5G信号覆盖最多的城市,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实现了5G网络连片覆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今年将分别在至少40个城市覆盖网络,并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务。
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三四五线城市目前还无缘5G。
2、在价格上,用户的接受程度也并不高。5G套餐公布之后,不少网友表示“太贵了,用不起”。
目前,国内已经上架的5G手机也并不多,其中,价格最便宜的也在3000多元,且大都是“被阉割”的单模产品,它们仅仅只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而到了明年,国内独立组网会大规模铺展开。
3、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社交、上网、看视频或者玩游戏,4G的网速已经足够,因此,抛开价格因素,很多用户更换5G套餐的意愿并不强。
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现场,一位中国移动技术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100Mbps(4G)已经足够普通个人用户使用,500Mbps和1GMbps都是给行业客户用的,主要用于直播或者车联网、远程医疗等专业场景。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用户普遍依赖的智能手机,如今还并没有杀手级的5G应用,用户的体验无非是看电影、玩游戏比之前网速更快一些,但还没有真正需要5G才能实现的应用诞生。
10月29日,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就表示,现在由于手机缺乏特别的应用,所有使用5G手机的人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测速度。
用资深通信专家马继华的话来总结,5G的普及取决于终端的完善和价格、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以及应用的牵引能力,三者缺一不可。现在套餐的价格定了,三家资费标准与套餐制度趋同,从此进入不打价格战、回归比拼网络质量、服务感知的时代。
(7)保山市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扩展阅读:
5G普及应用将带来以下机遇:
1、VR将呈爆发式增长
对于5G所带来的便利,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朱重烈认为,随着5G加快进入商用阶段,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智能互通、万物互联的高速移动互联时代。
互联网传播格局和媒体生态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低延时、高速、高可靠的网络核心和网络芯片等区域化技术将使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等应用更加广泛深入,依托5G的社交平台,将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技术设施。
用户的角色从新闻内容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传播者,互动化、个性化、传播化的内容生产和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每一次工具或者重大技术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形态向前进步,5G的普及应用又将推动互联网加速迭代、信息传播加速变革,人工智能社会即将到来。”
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认为,5G时代的本质是一个新的数字革命,面向2020年以及未来,可以肯定,5G、VR、AR蕴含着改变社会的力量,两者加持在一起,人类社会将更加美好。
同时,由于网络的限制,我们目前的VR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5G时代将会使VR爆发式增长,VR将会带动信息传输、社交、娱乐等领域的变革,带来更大的信息消费产业集聚。
2、变革到来时定力很重要
“一场大的变革到来时定力很重要,态度也很重要。”中国网副总裁李富根认为,5G等新技术的到来是一件好事,但也必须面对挑战,一方面,网络媒体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态势,重在应用和融合,要和自己媒体产业链上的优势做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要关注用户变化,主流不主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自身拥有的用户数量,如果用户在失去,那么,所谓的主流就不得不让位于他人。因此,用户很重要,他们的需求、体验是必须关注的。
3、生产制作端要适应消费变化
5G技术对视频内容的推动将是最为直接的,在智能互联时代,如何做好短视频,更是一个新挑战。中国军网总编辑韦伟认为,短视频关键是思想力,短视频因为有了思想而不“短”,而且不浅。
短视频的话题或者内容应该是贴近社会热点的,或者说要紧密贴近网友的关切。每年征兵宣传片会受到很多关注,包括抖音十几秒的内容,因为它传播的是正能量的内容,是有思想力的。正能量在网上永远都是有市场的。
如果生产出一个好的短视频,发布以后是什么效果?“我拿起水杯喝一口水,这30秒左右的时间,点击量能增加1万,而且,这样的效果能持续一个小时。”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海谈及切身体会时补充道。
“可以看到,用户消费习惯、消费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媒体在生产制作端一定要适应消费变化,否则我们的传播力、带来粉丝的能力就会发生大规模的下降。”
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用户在信息流里消费视频,每个视频会快速浏览三五秒钟,最多不超过10秒钟,如果这10秒内用户没有决定继续观看,那么,这个视频就会被其忽视,更不用说他会点赞、关注、传播。一样的素材,制作的不同会带来传播力10倍左右的差距。
可以看到,过去一年以视频为代表的媒体矩阵正采取不同打法适应市场,人民日报社、央视等央媒在微博根据不同的领域、兴趣、地域打造着适应时代变化的矩阵品牌。而微博等平台端也在不断优化产品,提高制作、传播效率,让各自平台更高效地服务媒体合作伙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G全面覆盖至少还要5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G普及应用将带来哪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