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家的收入如何纳税
按每次收入纳税,作家的收入属于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为应纳税所得额。
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自觉纳税,国家肯定有办法核定的,比如去出版社询问,根据同类市场价推算一下范围
Ⅱ 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税率是14%,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除税率有所差别外,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和劳务所得的计税方法基本一致。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 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 - 20%)。第二步,明确税率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税率是14%,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在计算稿酬所得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时,确定每次收入是一个难点,所谓“每次取得的收入,是指以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生活中,稿酬的支付或取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合理确定不同形式、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稿酬的税收负担,国家税务总局另有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Ⅲ 网络作家怎么交税
【法律分析】
网络小说作家收入按照劳务报酬的稿酬来交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即为八分之十四。网络小说作者的收入按版税来计算,版税收入纳税为其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版税收入纳税是指对作者和其它版权所有人所得的版税或税酬征收的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个人收入,包括版税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另开版税税目。中国稿酬个人所得税计税方式等同于劳务报酬的计税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Ⅳ 稿酬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稿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 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所得税额=每次收入额×(1 - 20%)
第二步:明确税率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税率是14%,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
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
在计算稿酬所得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时,确定每次收入是一个难点,所谓“每次取得的收入,是指以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生活中,稿酬的支付或取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合理确定不同形式、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稿酬的税收负担,国家税务总局另有具体规定。
(4)网络小说连载按什么税目缴纳个税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Ⅳ 作者的版税该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
作者同出版社签订了版税协议,作者个人所得税,应由支付单位(出版社)代扣代缴;具体交纳数额按个人所得税法(有关稿酬)规定缴税。
Ⅵ 稿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稿费12000是4000元往上,公式是: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14%是20%×(1-30%)得来的。
具体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6)网络小说连载按什么税目缴纳个税扩展阅读: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在其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某人因一篇小说出版,获稿费20000元,后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费10000元。
第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元)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应
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 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所得税额=每次收入额×(1 - 20%)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税率是14%,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
Ⅶ 我想问,写小说赚的钱是算个人偶然所得税还是个人所的税,如果要交税,那是怎么算呢
在个人所得税中,专门有“稿酬所得”一项,写小说所得应按此税目交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是按每次收入交纳的。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收入-800)*20%*(1-30%)
(即税率为20%,减征30%,下同)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收入*(1-20%)*20%*(1-30%)
也就是说,收入不足4000的,扣除800元费用;超过4000的,扣除20%的费用。以余额为计税依据。
Ⅷ 个人将小说手稿进行拍卖取得所得,应按什么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税师1+x个税计算证书有什么特点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
Ⅸ 个人将小说手稿进行拍卖取得所得,应按什么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 家对本国公 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 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共分三种形式: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着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详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