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24是什么意思
124是四川话,“一耳拾”,意思是一巴掌、一耳光,124常见于四川服务器,方言的数字形式,如果有人说124,就是给你一耳光。多数是开玩笑的时候用的。
数学上124(一百二十四),是123和125之间的一个自然数,它是偶数、合数,是一个阿拉伯数字。
其他领域的使用:
1、公元124年(124年)
2、公元前124年
3、1月24日
(1)124比2网络用语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数字124相关性质:
1、第93个合数,正约数有1、2、4、31、62和124。前一个为123、下一个为125。
2、第94个亏数,真约数和为100,亏度为24。前一个为123、下一个为125。
3、第86个不寻常数,大于平方根的素因数为31。前一个为123、下一个为127。
4、第71个十进制的奢侈数。前一个为120、下一个为126。
5、第7个不可及数。前一个为120、下一个为146。
6、连续的质数的累加总合。(124 = 5 + 7 + 11 + 13 + 17 + 19 + 23 + 29)
二、四川话特征
四川话词汇和普通话在词形上存在显着差异,以下从音节和词素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在音节方面,四川话中大量词汇与普通话在音节数目上存在差异,例如有些四川话词汇的单音节词对应在普通话词汇中则是多音节词。
与之相反,有些词汇在四川话中为多音节词,但对应在普通话词汇中则是单音节词;同时有些词汇虽然在四川话与普通话中同为多音节词,但音节数并不相同。
❷ 网络用语1,2,3,4,5,6,7,8,9,各个代表什么意思
1代表有,2代表傻,3代表山或三,4代表死,5代表我,6代表厉害,7代表气,8代表爸,9代表酒或久,0代表零或临。
❸ 数字语言124什么意思
一巴掌的意思....
❹ 网络流行语“二”什么意思啊
头脑简单,行动愚蠢。
说人“二”的含义:
1、“二”作为贬义词:
在方言口语中多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动作、言谈举止等给人一种傻傻呆呆的感觉,头脑简单,行动愚蠢。赵本山曾经用二代替傻瓜、白痴。
也指做事情反应迟钝,对于别人的要求或命令不能很快做出答复甚至思维处于游离状态,左耳进右耳出。例如,“他总是这么二性,交给他的事从来没立刻完成过”。
2、“二”作为褒义词:
褒义时形容一个人比较独特有风格,很可爱、很幽默、很飘逸,有一种说法叫“很二很光芒”。
3、“二”作为中性词:
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二”来称呼别人,且不带任何褒义贬义色彩,比如:二哥、二当家等等,大多指排行第二之意。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如: 886(拜拜啦)、9494(就是就是)等。一般情况下。
10 个阿拉伯数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0——你,1——一、意、你,2——爱、饿,3——生、想、深、真、散, 4——思、输、是、死、子、世,5——我、往、呜、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气、妻、亲、歉、去;
8——拜、别、不、吧、帮,9——就、走、救、加、久,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❺ 请问网络用语:“2” 是什么意思
是骂人的。这个二是二头的简称,意思是蠢、笨、傻,脑子不会拐弯,不尖的意思。是对他人的一种贬损话语,含有批评、埋怨的意思,是说话者对被批评者的行为或做事不利表示的不满。
❻ 网络用语1,2,3,4,5,6,7,8,9,各个代表什么意思
1代表有,2代表傻,3代表山或三,4代表死,5代表我,6代表厉害,7代表气,8代表爸,9代表酒或久,0代表零或临。
❼ “老子给你124”什么意思
【124】:取自川、贵地区方言“一耳屎”的谐音,意思是“一巴掌”、“一耳光”。
【老子】:方言
“老子”在四川话中用得相对较多,属于第一人称,代表“我”,用意是侮辱对方,指自己是对方的“老子”,即爸爸,目前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应用。在网上传播得较广泛,许多网民在生气时用来发泄,长辈对小辈应用该词是居高,有时感觉亲切友好而自然,小辈或平辈之间应用居高显然是一种伦理的颠倒,则属一种脏话。
【整句话的意思】:
(开玩笑地,带点威胁语气),(小心)我扇你一耳光。
❽ 124比2啥意思
可以理解为124÷2
通过题目得知,这是一个小数124和1个整数二这两个数字的比,比相当于数学当中的除法,124比2等于124除以二等于,124乘以1/2,所以124比2化简比为62。
❾ 网络用语除号什么意思
网络语除号就是除以的意思。
例如:4/5我们可以说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着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简介
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比(:),绝对值符号||,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除法的基本符号是除号“÷”,亦可写作分数线形式。
来历
1544年,施蒂费尔于其出版的《整数算术》(Arithmetica integra)中以一个或一对括号作除号(Signs for division),如以8)24或8)24(表示24÷8;奥特雷德则以a)b(c表示b÷a=c;J。
马洪(1701年)则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施蒂费尔又改以大写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后,斯蒂文亦采用了这符号,他以表示,而戈里马德(1751年)则以反写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
另外,昆尼亚于1790年出版的《数学原理》中,以平放的小写字母表示除。
现今之除号“÷”称为雷恩记号(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于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引用为除号。至1668年,他这本书之英译版面世,这记号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
此外,莱布尼兹于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内首以冒号“:”表示除,后亦渐通用,至今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