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击网络谣言应该以管制网络媒体还是提高网民素质为重
二者兼施,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
首先网民必须提高真伪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判断力。尽管信息甄别和判断力依赖一定的学识和阅历,但是网民也无需妄自菲薄,一些信息经过网民简单的甄别就能做出判断。网络信息同样具有一定地域性,如果你恰巧是这个地区的人,你就是信息真伪的鉴定官了。
例如不久前的湖南大学最严“禁宅令”的新闻,身为湖大学生,通过简单的调查就能鉴定信息的真假。因此网民必须在意识层面有“警钟”提醒自己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做出真伪判断。
建设良好网络生态,需要执法机关、职能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多方共同行动、齐抓共管。执法机关需要严格依法履职,准确适用法律,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平台企业则要守好“责任田”,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转发信息行为,当好网络生态的安全员。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也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不信谣、不传谣,是阻断网络谣言的最好办法。网民需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重要信息要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转发、不扩散,拒绝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尊重他人隐私,不越法律红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打击网络谣言要常抓不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㈡ 严惩!九部门联合打击涉网黑恶犯罪,会采取哪些措施
首先是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威胁他人、强制交易的黑道势力。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威胁、胁迫他人、索取公私财产的黑社会势力;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滥用、恐吓他人或者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和公共秩序,寻衅滋事的黑恶势力;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开展色情赌博毒品、暴力传销、高利贷、非法讨债等黑社会势力,打击利用网络新闻敲诈、发布虚假新闻的黑社会势力;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上下游,深挖网络黑灰色产业链。
认真落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始终坚持从严、坚定不移的主基调,统筹推进廉洁从政、反腐倡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抓住公款公权,狠抓隐形变异和风化腐败现象,持续深化“四风”问题整治,坚决防止反弹和死灰复燃.要推进敢于腐败、不能腐败、不愿腐败,坚持党性、党风、党纪,坚持纠缠与发展并重,提高长效作风建设机制,培育求真务实、诚信正直的新作风。
㈢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打击网络诈骗
防范措施
1.加强对群众信息的保护。电信诈骗案件作案人员大多以获取信息作为实施犯罪的第一步,没有受害人的信息,作案人员将很难下手或者说无从下手。公安机关应该建立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方案,从源头着手,强化对网络通讯方面的监管,加强对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场信息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公安机关内部人员的管控,坚决不能让信息从公安内部泄露出去,给违法犯罪人员以可趁之机。对于以金钱、物质或其它利益为交换条件出卖个人信息的人员,一经查获,从严、从重处理。
2.严格对诸如电话卡、银行卡等实名登记制度。公安机关应严格登记制度,加强对相关信息登记部门的监督。在未严格施行实名制登记的今天,作为办案机关,装备欠佳,所获信息不多,有心办案,却因为线索断裂而无法破案,导致人民群众的财产蒙受损失。当实现理想化的登记制度后,公安机关就可以简单的通过这些信息找到源头,揪出犯罪嫌疑人,挽回人民的经济损失。
3.加大对网络工具的管理力度。电信诈骗一般涉及到通讯工具,而最普通也是作案人员应用最广泛的是电话和计算机,由此可见对网络工具监管的重要性。在侦查过程中,弄清楚案情出现的各个电话号码的关系尤其重要,分清每个号码的作用,比如同一个案件中作案、联系、发送信号、转接、混用等,同时,通过对电话号码的分析和受害人的陈述,可以基本断定电话的角色,从而推断出作案团伙的内部分工特征和组织特点,这样可以使复杂的案件简单化,使复杂的团伙结构明确化。
4.注重电信诈骗的相关宣传防范工作,尽量减少电信诈骗发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面对像电信诈骗这种特征性极强的犯罪,我们更应该注重宣传防范,从源头上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从当前形势来看,公安机关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国家统计网得知,全国电信诈骗宣传做得好的几个省市发案率要比宣传力度明显不够的省市低很多,这说明电信诈骗的宣传防范工作做好还是很有成效。关于宣传防范,公安机关可以将此任务由上而下,细化到派出所、警务室,定期,定时,定地的向人民群众宣讲关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各种诈骗手段、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发现上当受骗后的处理方法,向人们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在小区拉横幅等,让人人都知道电信诈骗,人人都懂电信诈骗,从而减少电信诈骗的发生、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
㈣ 对于打击网络暴力行为你有什么建议
网络暴力是必须要谴责的。它应该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行为。这种行为有以下特点。第一,明显的暴力倾向。参与这种行为的人,往往以一种高昂的斗志、饱满的情绪以及极高的热情对一个事件进行鞭策、驳斥,显现出一种偏激的极左的倾向。第二,明显的攻击性。这种行为本身绝对不是以一种理性的就事论事的姿态出现在当事人的面前,而是以一种来势汹汹的气势面对当事人,大有非一棒子打死方收兵回营的决心。第三,以一种“执法者”的形象出现。他们一般并不希望使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而是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当事人的行为给予是非对错的评判,进而把他们个人的处罚意愿强加在当事人身上。第四,对当事人进行非法的伤害。一个法制的社会里,任何除了合法的执法机构之外的团体或者个人,都没有执法的权利。那么,当网络暴力中的个人对当事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处罚时,就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形之下,当事人往往是非常无辜的。这种暴力行为对整个社会以及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不排除其做为一种舆论形式对社会现象的监督作用。但是,动辄就发起网络群众运动对一些所谓的 “丑恶现象”的集体抨击,势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昨天晚上在网上突然有小道消息称,“张斌事件”的当事人“自杀身亡”。虽然后来被证实是虚假传说,但这足以给人们一个警示,如果任由这种暴力形式发展下去,那么,终有一天,会闹出人命来。而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让人始料不及。
㈤ 如何打击网络谣言
治理网络谣言什么解决方法?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粉碎一个个的谣言。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人相信。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
3、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在网络谣言被发展到网络“核武器”的时代,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4、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创新,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提高网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在网民中开展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动活动。
5、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净化官风、淳朴民风,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防控网络谣言的泛滥。
治理网络谣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家严格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并长期坚持下去。
㈥ 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方法有哪些
是这样,单纯意义上的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我国还没有对外签署这样的司法合作协议。部分犯罪类型,有个罪方面的合作,比如贩毒,走私军火。
其他途径的合作有临时性的,中国对他国就某案件进行合作,比如去年公安部协调印尼,马来,柬埔寨,跨国抓捕网络诈骗嫌疑人。对港澳,有常规性的警务联络官制度,相对方便。
望采纳。
㈦ 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思路
法律分析: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可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惩罚。网络诈骗案件的处理流程如下:1、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检察院审查起诉;3、法院审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㈧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打击防范对策
法律分析:1、加大打击力度;,、检、法等司法机关应协调配合,建立日常会商机制,加强对电信诈骗犯罪的研判分析、防范宣传和精确打击,尤其注重对新型电信诈骗犯罪的研究,提高侦查专业化、科技化水平,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惩处电信诈骗犯罪;2、加强行业监管,加强金融、电信、网络等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把银行账户开设关口,推进落实通信号码实名登记制度,完善银行卡办理、网银转账、非法短信、互联网平台等安全防控机制。同时建立相关行业与司法机关的配合协作、信息互通机制,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发生。;3、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及时通过在社区张贴公告,利用微信、短信等即时媒体发布消息等途径加强风险提示,将诈骗的最新表现形式、遇到诈骗的处理方式、线索举报途径等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公布,尤其注重对老年人、低文化水平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宣传教育;4、加强信息保护。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泄漏、出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教育民众增强保密意识,不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不在不明网站注册填录个人信息等,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利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㈨ 如何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及能力的思路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举报受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文件,目前广东电信为用户提供的举报受理渠道主要有短信举报、邮箱举报、致电10000号客服热线三种途径。
短信举报格式:发短信到10000999:本网用户可免费发送短信到“10000999”,举报格式说明:“被举报投诉号码+*+被举报投诉短信息内容”或“被举报投诉号码+空格+被举报投诉短信息内容”。例如:“……*……”或“……
……”
邮件举报格式: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邮箱:用户可直接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邮件中需写明“被举报的投诉号码”和“举报投诉信息的内容”。
电信10000号仅作为接收客户举报的途径之一,对于处理结果是否回复,被举报号码是否会被查处或停机,都以司法部门最终核实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