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的网络流行语以及其意思
SL :色狼
犬科 :追逐女生,尤其是坛子里的MM--味精,KISSYOU 等人!
狼族 :与犬科不同,作风比较正派。经常独自出没于论坛,虽然爱美色,但不死缠硬磨MM。
恐龙 :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带歧视性质,请不要多用)
老大 :常被众人吹捧又常被众人暴打的人
楼主 :发帖子的人
楼上的 :前一个发帖子的人
斑竹 :版主之意,有时写作 板猪等
板斧 :版副
BT :变态
马甲 :已经注册的论坛成员以不同的ID注册的论坛成员.通常有多个
zt3 :猪头3
zt4 :猪头4 (借用流星花园 杉菜语)
菜鸟 :表示什么都不懂
MPJ :马屁精
ODBC :哦大白痴
XB :小白-》小白痴
SB :1.本论坛的简称,2.对某些人的蔑称.请大家不要混淆
lr :烂人
lj :垃圾
情感类
靠 :粗鲁话
倒 :??
晕倒 :不用解释的吧
9494 :就是!就是!
me too :我吐
YY :意淫 我所知道的出处应该是《红楼梦》,后又经网络上的演化
表 :不要 应该是因为将不要两字连读【bu yao】而成
酱紫 :这样子 出处同上
好康 :好看
牛B :又作NB,不解释了,说起来挺难听的吧
ze :贼恶(真恶心吧),真恶
SE :少恶
BBS :波霸(BIG breast sister)
PF :佩服
FT :faint的简称,也就是昏倒、厥倒地意思
粉 :很 应该和偶、好康一样,都是由闽南方言演变
寒 :害怕?
7456 :气死我了
874 :不去死!
动作类
灌水 :不用解释的吧
抛砖 :跟贴
拍砖头 :跟贴
闪 :离开
踢一脚 :也是跟贴的意思吧??
路过 :不用解释吧?
停车ML :有点不雅,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引申而来。
PP :批批,可能是批评指正的意思.
ZT :转贴
pmp :拍马屁
pmpmp :拼命拍马屁!
B. 网络词语2021流行语及意思是什么
内容如下:
1、XX它不香吗
这一网络新词的来与是王境泽真香定律的衍生,出自b站。XX它不香吗?可以用做当某人对于一件事情而执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句式来劝退对方,带有反问的语气,从而增强对方对于两者之间的比较和思考。
2、有内味了
出处来自于大司马再一次游戏直播当中,因为表现的实在是太菜了,因此许多人看到这一景象就会刷出“有内味了”,可以说是有那味道了的土味说法。
3、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
4、爷青回
即“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略语。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22亿条弹幕,其中“爷青回”被发送了超540万次,稳居第一。网民们“爷青回”用来表达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的一种喜悦之情。
5、凡尔赛/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即凡尔赛宫,是巴黎着名的宫殿之一。网络热词“凡尔赛”源自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其中刻画了十八世纪末凡尔赛宫的浮华奢靡。
网友们以“凡尔赛”借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文学的经典套路是:不经意地用反向表述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有时再加上适当的自问自答,草蛇灰线地流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
C. 网络流行语都是什么意思啊
网络流行语一般指网络语言,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为同义词,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而如果它无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将很快的被网友抛弃。
(3)网络流行语代表什么意扩展阅读:
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规范网络语言。
对于4000多万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首先,为了省事,比如网上说“再见”,一般只用数字“88"代替,时间久了也就约定俗成。
其次,不少网络用语有它自身的意义,比如“菜鸟”、“恐龙”之类,要是直截了当去说你“真是一个差劲的新手”,或是“这个真是丑女”,就感觉失去了应有的味道。还有用“灌水”来形容在论坛上滥发帖子,就很形象,换了其他词可能表达不出这个感觉。网上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应自觉维护传统语言规范与意义,不要扭曲。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规范”的过程。
D. 网络语言有哪些,各是什么意思
偶——网上常见的第一人称表述,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我”。
顶——支持的意思。
粉——很,非常。
倒——晕倒,厥倒。
表——不要,比如表太好,不要太好的意思。
汗——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也有害怕或敬畏的意思。
寒——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也有害怕或敬畏的意思。
沙发——在论坛里的通常含义是指第一个回帖的人。
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
弓虽——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
蚊都死——是指Windows。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伊妹儿—— “E-mail”的音译,也作“依妹儿”、“妹儿”使用。
网络一下——用搜索引擎找一下东西。
公司总裁——公司总在裁员。
走召弓虽——超强。
爱老虎油——I love U,我爱你。
网络大虾——即大侠,指资深网虫级人物。
做人要厚道——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数落不发下文的板主。
史努比的弟弟——stupid指愚蠢。
郁闷ing——在郁闷中
E. 流行语是什么意思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词汇的分类研究。所用词汇一般有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特点。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伴随着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流行语,那么集中、大量地丰富汉语的词汇。现如今,每一个经过改革开放岁月的中国人,随口都能说出几句改革开放的流行语。
“流行语”昭示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到“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看出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思想解放的程度。曾几何时,凡是先哲说过的话就不能改变,凡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都不许违背,被小人物的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搅了个底儿朝上。从此,是真理还是谬误,不再看是谁说的,而要看是不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至于好与不好的区分,不看你说得如何,也不管你出身贵贱,而只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事——“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同样,这道理,那道理,不发展就没道理;这有理,那有理,经济社会发展不上去就是没道理。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话,听起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回想当初它们是怎样打破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思想的禁锢,产生石破天惊的效应,就会发现解放思想是多么来之不易,多么值得珍惜。
“流行语”昭示了社会的进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提出,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志着科学重新得到了它应有的地位,标志着搞建设、办企业开始注重科学性,不再盲目蛮干。昔日的动辄“加班加点”、“大会战”、“为节日献礼”等只求数量不讲质量、违背科学的举动开始为科学精神让路。“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定下了科学的基调。这些流行语告诉人们,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向有利于人类子孙后代生存的长远发展,是毫不掺假的真发展,而那些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违背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所谓“发展”,将被等同于“破坏”,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憎恶。瞧,同30年前相比,社会是不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流行语”昭示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提升。这30年,特别是近些年来,“民生”、“以人为本”、“群众满意不满意”、“关注民生”、“民心工程”之类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政府的文件中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可以说,有史以来,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民生,把老百姓这么当回事儿。在今天的中国,民生成了全中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是民生?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计;复杂一点儿说,就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句话,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房住,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如果这些事政府都给解决了,老百姓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当然,不能把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停留在这样的程度,更不应该满足于只是“有”的低水平。问题是,只有先解决了这一步,才能说下一步啊!再说了,这一步迈出去了,下一步还远吗?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的流行语除了较多的颂言赞语,也还有讽喻和微词。常能听到看到的就有“边腐边升”、“几十个图章管不住一张嘴”、“形象工程”,以及那句人所共知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极为形象地道出了人们对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不满和反感。这说明,生活中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尚需进一步完善。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不满的词语得以流行,得益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倘若政府容不得不满情绪、听不得不同的声音,这些不满的词语又怎能成为“流行语”?
流行特性
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因此流行性是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流行”是针对“不流行”而言的,时间性是“流行”的第一个涵义。换句话说,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流行语的发展前途只能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第一种前途说明流行语是一个历史范畴,昨天的流行语不等于今天的流行语,甚至连今天的一般词汇都不是,换句话说,已不属于现代语言的词汇系统,只具有历史词汇的身份。比如北京话的“盖”,上海话中的“阿飞”等。流行语是一种动态现象,产生、消失或被接纳都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以有长有短,甚至有些新词新语本身就是作为流行语而创造的。处在这种过程两端的流行语,前端与新词新语、后端与一般词语容易混淆,这就给流行语的定性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流行语的其他属性。
“流行”的第二个涵义是阶段性,一般来说,流行语的“流行”过程是比较短暂的,或者说短暂性是流行语时间性的一个特点。当流行语使用一个时期后,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而在这个流行层面达到一定的普遍性时,比如作为北京、上海的地域流行语在北京、上海区已经相当通用的时候,并逐渐失去新鲜感,使用的频率相应降低的时候,流行语就进入了地域方言,成为当地方言的一个普通词语,尽管它们来源于流行语。比如“二百五”“没戏”(北京),“十三点”“炒冷饭”(上海)等,这些当年的流行语早已成为一般词语。像“路子”“翻船”“二进宫”等还进入了书面语。有些流行语只在中老年中使用,也早就失去了流行语的性质,如上海话的“兜得转”“掮木梢”等。可见,“流行”几十年的流行语是没有的,老的流行语总要被新的流行语所替代,如北京话表示“好”的流行语由“棒”到“帅”到“盖”再到“顶级”,上海话表示“乡下人”的“阿乡”为“巴子”所替代。被替代的流行语或消失,或进入一般词汇。
“流行”的第三个涵义是高频性。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是一段时间内群众所喜闻乐用的。比如北京话的“打的”“倒爷”等,上海话的“捣浆糊”“勿要忒”等。高频是针对流行面而言的,上面几个流行语都具有地域性,在地域的层面上具有高频性,而像北京话的“潮”“栽”等,上海话的“门汀”“条子”等,只在社会方言的层面上具有高频性,换句话说,只在一定社会群体中具有高频性。高频性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为流行语的“流行”都有一个过程,而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修养、不同语言习惯的人使用流行语的态度也不相同,流行语的使用有很大的选择性,高频只是相对于一般词语的平均使用频率而言的。
“流行”的第四个涵义的新型性。因此,流行语必然都是新词新语,或者说新词新语是流行语的基础。但不能反推,因为新词新语并不一定都是流行语。比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急遽变化,必然会涌现大量表示新情况、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如“创收”“个体户”等,这些词语虽然也具有新型性,但只是一般词汇,而不是流行语,因为它们还缺乏流行语的其他特征。“新”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新,比如北京话的流行语“玩一把”“爱你没商量”等,上海话的流行语“勿要忒”“拎勿清”等;第二是语义新,比如北京话的“铁”“款儿”等;上海话的“(一粒)米”“大兴”等;第三是感觉新,因此不少流行语借自外地方言或外国语言,比如北京话借自港台的“酷”、借自东北方言的“造”、借自英语的“ByeBye”等,上海话借自港台的“大哥大”、借自北京话的“斩”、借自英语的“达孛留西”等。
层级层次
从流行语的基本属性及其通行范围来说,将它限定为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性质显然是不恰当的。一般来说,流行语常常发源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但不等于说流行语只属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像“国脚”“前卫”之类的流行语是由书面语转化而来的。当地域或社会方言的流行语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经过书面语的过滤,就可能成为普通话的流行语,比如“大哥大”“买单”等。普通话中的流行语无论发源于书面或地域或社会方言,加起来数量也是有限的,这取决于地域或社会方言流行语的性质,
经过书面过滤,能进入普通话就不多。判定一个地域或社会流行语是否进入普通话,有两个标准:一是看书面上是否经常使用,这里所指的“书面”不是指一般的书刊杂志和文章,因为各地的出版物为了突出地方特点,大量使用方言词语。因此我们所说的“书面”是指权威性的报刊杂志和比较严肃的文体;二是看全国主要方言区域在书面和口头上是否使用。普通话的词汇是吸收全国各地方言土语的词语来丰富发展自己的,因此吸收流行语也顺理成章。
流行语基本上发源于地域或社会方言。我们将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并提,并不是说它们是并列的,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方言不是普通话的社会方言,而是指处于地域方言层面上的社会方言,于是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就处于包蕴的关系,地域方言是各种社会方言的总和,它们处于不同的层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流行语是发源于各种地域社会方言。比如有些流行语起源于俚俗语,原先只通行于社会的底层群体,或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群体,如北京话的“顺”“T”等,上海话的“冲头”“煤球”等;有些来自学生或普通知识群体,如北京话的“跟着感觉走”“平常心”等,上海话的“开天窗”“背猪猡”等;有些来自青少年,如北京话的“小菜儿”“飒”等,上海话的“牙大”“吃转”等;有些来自黑话,如北京话的“趟路子”“雷子”等,上海话的“打野鸡”“老头子”等。随着使用的扩散,这些社会方言词就成为地域方言的流行语。因此可以说地域方言的流行语都来自地域社会方言,但地域社会方言词语却不一定都是流行语,因为大部分社会方言词语只使用于特定的社会群体。比如北京话的“考研”“刷课”等,主要使用于学生群体,“放血”“折”等是使用于流氓群体的黑话;上海话的“门汀”“一粒米”等是商贩的行话,“庙”“堂子”等是流氓集团的黑活。由此可见,当一个词语仅仅是一种社会方言,与一定的社会群体密切相关时,它们只是一种行语、“切口”或黑话,不具备流行语的性质。只有当这种词语在使用中发生扩散,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所使用时,才逐渐发展为流行语。比如北京话的“碴舞”“蹦迪”原来只是学生的“同行语”,“雷子”“底儿潮”等原来是黑话,后来发展成北京地域方言的流行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有些历史上的流行语,早已不流行或不使用了,但随着某些社会现象的出现,这些旧的流行语又重新流行起来。如“鬼市”“走穴”(北京),“小房子”“仙人跳”(上海)等。一种社会方言词语是否成为流行语要使用上文提出的流行语流行性的四种涵义来衡量,看看它们是否已经具备了“流行”的性质。衡量一个词是否“流行”会有一些困难,但处于“两端”的情况区分起来是容易的,只是处于中间状态的词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表明了一种过渡或发展的过程,无论如何定性,都可以加以说明。
根据上述的讨论,流行语从流行的范围来说,只可能存在两个层次:一个是普通话的流行语,具有全民性;一个是地域流行语,具有方言性。这是从流行语的整体性而言的。从流行语的个体来说,无论普通话的流行语还是地域流通行语,不同流行词语的流行范围不可能是完全等同的,同样体现一种层级性。但不管这些流行语的流行范围如何,它们比起同行语来,通行的范围要大得多,使用频率也要高得多。比如北京话的“撮”“T”等主要流行于社会和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群体或所谓的“痞子文学”;上海话的“三妹子”“叉模子”等主要使用于文化层次较低的青年工人、个体商贩等。从流行语的发展来看,通行的范围是逐渐扩大的,每扩大一次,就是过滤一次,从数量来说,也就减少一次,因此越是通行面广的流行语数量越少。换句话说,层次越高的流行语数量越少。普通话的流行语主要来源于地域流行语,而地域流行语则来源于地域社会方言。因此,地域社会方言的一些特征,往往成为流行语的一种附属特性。于是研究社会方言的这些特性就与流行语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
F. 现在网络流行语都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
相互称呼类 偶:我的意思。似乎是演化自台湾论坛的用语,同类词语还有 MM :妹妹 GG :哥哥 JJ :姐姐 DD :弟弟 GF :女朋友 BF :男朋友 PLMM :漂亮美眉(PiaoLiangMeiMei) PPMM :漂亮美眉的演化版——漂漂美眉的拼音缩写(PiaoPiaoMeiMei) 美眉:妹妹 问候类 C U :SEE YOU CYA :SEE YOU R U O K :ARE YOU OK? 白白:再见 IOWAN2BWU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M$ULKeCraZ:Miss you like crazy OIC :Oh, I see CUL8R :see you later RPWT :人品问题 OICQ :意思是oh ,I seek you 3166 :再见(日语) 886 :再见(英语) 3Q :THANK YOU PF :佩服 网民统称类 SL :色狼 犬科:追逐女生,尤其是坛子里的MM--味精,KISSYOU 等人! 狼族:与犬科不同,作风比较正派。经常独自出没于论坛,虽然爱美色,但不死缠硬磨MM。 恐龙: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带歧视性质,请不要多用) 老大:常被众人吹捧又常被众人暴打的人 楼主:发帖子的人 楼上的 :前一个发帖子的人 斑竹:版主之意,有时写作 板猪等 板斧:版副 BT :变态 马甲:已经注册的论坛成员以不同的ID注册的论坛成员.通常有多个 zt3 :猪头3 zt4 :猪头4 (借用流星花园 杉菜语) 菜鸟:表示什么都不懂 MPJ :马屁精 ODBC :哦大白痴 XB :小白-》小白痴 SB :1.本论坛的简称,2.对某些人的蔑称.请大家不要混淆 lr :烂人 lj :垃圾 情感类 靠:粗鲁话 倒:?? 晕倒:不用解释的吧 9494 :就是!就是! me too :我吐 YY :意淫 我所知道的出处应该是《红楼梦》,后又经网络上的演化 表:不要 应该是因为将不要两字连读【bu yao】而成 酱紫:这样子 出处同上 好康:好看 牛B :又作NB,不解释了,说起来挺难听的吧 ze :贼恶(真恶心吧),真恶 SE :少恶 BBS :波霸(BIG breast sister) PF :佩服 FT :faint的简称,也就是昏倒、厥倒地意思 粉:很 应该和偶、好康一样,都是由闽南方言演变 寒:害怕? 7456 :气死我了 874 :不去死! 动作类 灌水:不用解释的吧 抛砖:跟贴 拍砖头 :跟贴 闪:离开 踢一脚 :也是跟贴的意思吧?? 路过:不用解释吧? 停车ML :有点不雅,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引申而来。 PP :批批,可能是批评指正的意思. ZT :转贴 pmp :拍马屁 pmpmp :拼命拍马屁! 其他类 纯净水 :无任何内容的灌水 水蒸气 :也是无任何内容的灌水吧 XXXX :(骂人之语,禁止使用) XXXX :(骂人之语,禁止使用) 弓虽:强 这类词还有很多,反正左右边旁的都可以这样拆。只是强的用法比较多 BTW :By the way th :土豪(游戏中的常用语) js :奸商(游戏中的常用语) 杂类 MOP=猫扑 bt=变态 sbt=性变态 sm=虐待 yy=意淫 sy=手淫 rt=如题 ts=同上 抢一、抢二=努力抢到第一个回复或第二个回复。不过这在各论坛都是被禁止的。 楼上、楼下、顶楼、楼主、底楼=楼上就是上面的回复人。楼下反之。顶楼和楼主都指开这个新帖的人。底楼就是说本帖最后一个回复。坐底楼意喻这个帖子很冷。回复过就没人会再回复了。 rpwt=人品问题【当然。并不能说你的rp真有wt。只是某些事科学和bt都无法解释的时候。就只有拿rpwt来充数了。】 bl、gl=玻璃【玻璃。glXXXX。港片里常叫同性恋为玻璃。所以也拿来引用一下。gl并不是指女同志。】 pf=佩服 ft=faint【昏倒】 tjjds=弹鸡鸡到死【刑法的一种。不需多说。tnxjjds就是弹你小鸡鸡到死。唉。男性的悲哀。长了个累赘。不过男同胞也别太悲哀。这招已经被大师我成功破解。tjjds也可以=舔鸡鸡到爽。】 一百边啊一百边=来源于周星星经典《唐伯虎点秋香》中禀夫人一段。有一句就是强奸了一百边啊一百边。所以这个词汇可以当个量词。比如874一百边啊一百边。也可以暗指强奸。 小黑屋=box目前还没这东西。是来自mop的。惩罚那些违反社区条例的人。box类似的惩罚是封ip。。 马甲=你可以理解成替身。一个人想换种身份来达到不想被人知道的目的时所采用的手段。。就是注册个新id。不过并不是很受欢迎。。 虾米=什么。闽南话 素=是 u=you nr=脑弱 wl=网恋 ing=在进行某种行为种。。例如倒ing。你可以理解成一个慢慢倒下的慢动作。 cow=靠 ry=人妖【原产地泰国。引入网络后。蓬勃发展。遍布神州各地。为冒充异性以达到种种目的。】 ls=罗嗦 ym=圆满。不要问出处。形容到达一定境界。同义词:无吊 bc=白痴 cs=反恐精英。表面上看是这样。也可以理解成畜生。 表=不要 酱紫=这样子 类似还有很多缩写。。大致上都是用拼音字母的开头来组合。。所以一般看到新词汇套用一下应该能知道是在说什么。。 活活、灭活活、咯咯咯、嘎嘎嘎=这些其实是笑声。不要理解错了。 一些常用到的字词=强、老、寒、汗等等。不过不要在box论坛单独使用这些字、词来回复。 关于拆字:哈=口哈、嗯=口恩、强=弓虽等等。但是。。千万别拆“咬”字。活活。。 月经帖:被各大论坛反复转贴多次。。经常出现的帖子。。帖子内容基本上有吃婴、哨兵打踢国旗的老外、所有有正义感的华人都来看、世界奇迹投票等等。。爱国和正义感是应该的。。但过度的转贴未免有点过分。。 生理帖:讨论有关性健康知识来达到yy的目的。。不受欢迎。。 tk=偷窥 kl=恐龙。。在box有时候也指宠物骷髅。。 数字类: 1字部 12825 你爱不爱我 1314 一生一世 1392010 一生就爱你一个 14535 你是否想我 14551 你是我唯一 1456 你是我的 147 一世情 1564335 你无聊时想想我 1573 一往情深 1594184 你我就是一辈子 165 原谅我 1711 一心一意 18376 你别生我气 2字部 2131999 爱你想你久久久 21609 爱你到永久 21184 爱你一辈子 231 爱上你 234 爱相随 241 爱死你 246437 爱是如此神奇 25184 爱我一辈子 25910 爱我久一点 259758 爱我就娶我吧 259695 爱我就了解我 2925184 爱就爱我一辈子 3字部 3113 想你一生 32169 想爱你很久 3217778 想和你去吹吹风 3344 生生世世 3399 长长久久 35910 想我久一点 359258 想我就爱我吧 361 想念你 3731 真心真意
G. 网络流行语表示什么
网络流行语-网络超牛的话人不叫人,叫——淫;我不叫我,叫——偶;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不要不叫不要,叫——表;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好不叫好,叫——强;强不叫强,叫——弓虽;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把MM;看MM不叫看MM,叫——鉴定;好看不叫好看,叫——养眼;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大哥不叫大哥叫——兄台跟不上时代叫——农民有钱佬叫——VIP支持叫——顶强烈支持叫——狂顶 不忠叫——外遇追女孩叫——泡MM吃叫——撮姐姐叫——JJ哥哥叫——GG发帖叫——灌水网名叫——ID歌迷叫——FANS羡慕叫——流口水乐一乐叫——HAPPY不喜欢叫——吐我爱你叫——你去死变态叫——BT佩服叫——PF再见——88兴奋叫——HIGH特兴奋叫——至HIGH有本事叫——有料我吐叫——ME TOO昏倒叫——FT再见叫——3166就是叫——94原谅我叫——165我爱你叫——520倒霉叫——衰我爱你一生一世叫——5201314工薪阶层叫——上班一族总经理叫——CEO
kickyourass:踢你的PP
FT,分特:faint的简称,晕倒。
统一:刷墙,扫楼的同义词。也就是整个版面都是你的回复,一种被谴责的行为。
XXXX的说:一种动词后置,比如吃饭的说
XXXXing:XXXX进行中,正在XXXX。比如上网ing
MM:妹妹
GG:哥哥
DD:弟弟
H. 什么叫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一般指网络语言,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为同义词,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网络流行语多为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网络流行语主要出现在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不具备教学意义,不引进教学领域。
网络流行语有规范的部分,也有不规范,不健康的部分。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如“给力”“蛮拼的”等,都很接地气,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
网络流行语要辨证地看待。应以辩证的态度,既充分认识其对丰富语言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规范、不健康的一面。对于其使用,同样是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按照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健康向上,不低俗,更要考虑其不同使用范围。在公众场合,特别是传统媒体中,要杜绝出现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以更好发挥其榜样作用。在社会语言生活和网络空间,特别是私人交际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应该略宽。
I. 现在的网络潮流流行词有哪些 及含义
待你长发及腰、土豪、累觉不爱、何弃疗、高大上。
1、待你长发及腰,是2013年9月的网络流行用语热词。如:"待你长发及腰,拿来拖地可好。"、 "待你长发及腰我就咔嚓一刀。"等调侃性语言。
2、土豪,网络用语。原指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现多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
3、累觉不爱,顾名思义,觉得自己已经累了,没有力气再爱下去了!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源自豆瓣上一个帖子,一名95后男孩感叹“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后引发众多二三十岁的青年议论。
4、何弃疗是网络流行语“为何放弃治疗”的简写。意思是一个人有病,却放弃了治疗,暗指“你有病,快去治”。
5、高大上,2013年开始流行的一句网络用语,形容事物有品味,有档次,偶尔也做反讽使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高大上”。
(9)网络流行语代表什么意扩展阅读: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
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J. 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有什么含义
1、给力
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最初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2、神马都是浮云
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时间,2010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风靡。
3、我爸是李刚
2010年16日21时40分许,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公共安全专家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酒后驾驶一辆黑色迈腾轿车,到河北大学送朋友,在新校区的生活区内,将两名女生陈某、张某撞伤,最终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李启铭仍驾车继续行驶直至被保安和学生截住,随后,李启铭声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李启铭这一狂言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网友开始了一项“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借此表达了对这句话的反感。
4、我勒个去
我了个去或我去,这种用法猫扑很流行。可以说是一种调侃式的笑骂,有种无奈的我(网络)靠的意思。无实际意义,相当于古代的“呜呼哀哉”。
5、ungelivable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
“哈哈,这单词实在太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流行源于网络动画。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
6、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啊!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
8、谢天谢地谢亚龙
体坛高管谢亚龙的落马,让网友们调侃传播了山寨本传记《史记·谢亚龙列传》。迄今为止,人们仍然不知道谢牛人蜚声中外的叉腰肌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叉腰肌在成为网络用语的同时,网友们细数谢亚龙在职期间给中国足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并准备好为其送行的赠言,早些走吧,为了中国足球,你的离开将是一件好事,谢谢你,谢天谢地谢亚龙。
9、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
网络红人凤姐,多有雷人语言,也被网友屡屡恶搞。今年年初,8名自身条件优越的女子,光天化日下,在广州地铁小北站B入口位置,向路人派发征婚传单,还潇洒的将外套一件一件的脱掉,只剩下乳罩内裤,高呼:“信凤姐,得自信!”“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很快被网友传到网络,那些口号在网络广为流传。
10、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
2010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检测的31种产品中,近百分之八十价格上涨。食品接连涨价,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
11、你是我的优乐美
周杰伦代言的一则广告语。此广告热播后,被网友恶搞成诸多版本,如,你是我的杜蕾丝,你是我的安尔乐等等,其中最为盛行的是,你是我的优乐美,这样我喝完就可以把你扔掉咯。借指玩世不恭的爱情观。
12、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
北京平面模特马诺,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坦然自己的婚恋观、此言论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被网友们称作,拜金女。
13、姐是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
网络里的酷哥靓妹和金剩男银圣女,借用广告用语,盛赞自己的优秀,也用于调侃他人的假斯文。
14、知道你过得不好,我就安心了
一条手机短信延伸到了网络,折射出一种扭曲的心态。
15、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站出来,这些成绩与其有关。当出现问题需要处罚时。这些部门马上不见了踪影。这样发生的问题就可以找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
16、你妹
在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些乡镇中,当地方言称妈妈为mei,某骂人的粗话也就根据方言的发音读成X你mei。你妹这词来自国内某ACG论坛。所以说(你妹)这个词汇为只在部分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的词汇比较恰当
17、上墙
所谓“上墙”是指,由微博网友发送相关话题,其中的有价值或者有趣味的内容经工作人员在后台挑选后,传送至微博大屏幕(微博墙)上予以公开显示。
18、挖坟
挖坟多出现在贴吧里,挖坟者一般以泄愤、报复为目的,回复很久以前的旧帖,将其顶上来,使其他吧友无法正常发帖。挖坟者通常去顶精品、投票帖,这样别人一看就会明白是被挖了。如果挖坟量过大,就演变成了爆吧。
19、你懂的
该词来源于2008年国内两大着名论坛天涯和猫扑上关于求索某淫秽事件门套图的专用隐语,2009年闫德利艾滋门、2010年闫凤娇厕所门事件后大规模流行,通常以“xxx第x季,请留邮箱,你懂的……”作为发帖标题。成为2010年一切网络隐语的代名词,是群众智慧对网络管制又一次搞笑反动。
20、老湿
含义一:是日本《日和》漫画系列中《西游记——旅程的终点》里的台词,“老湿”是孙悟空和沙和尚称呼唐僧的,即“老师”的意思。中文配音的字幕为了搞笑,写成“老湿”即“老师”的谐音,是指诙谐形象的说法。
含义二:河南地方方言,老-根据语境可理解为特别的意思。如,老热、老聪明、老累等。老湿,即特别湿。
含义三:在广西一些白话方言的地方是混混的意思。比如,老湿,湿仔,湿妹,都是指混混。
21、XX你好,XX再见
可以译为路过,我是来打酱油的吧。
22、坑爹
“坑爹”意指与本人意愿有很大出入,有欺骗的意思。类似的有“坑人”等。多由男性使用。“坑爹”也可以是指“坑我”,因为现在爹的意思也可以是“我”的意思。
比如,“哥只是个传说”,其中的“哥”,就是指自己。
“坑爹”在游戏中有出卖的意味,比如在团队游戏中,某个人率先逃命,扔下队友,即为“坑爹”。
“坑爹呢这是”大多是指被对方所“欺骗”“耍了”,“这是”两字加强了语气,表示被骗者非常憎恨对方
23、爆菊花
菊花残满腚伤你的笑容已彷徨。你们懂的。
24、拍砖
是指回帖时持批评态度。
25、马甲
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
26、扫楼
也叫刷墙,打开一个论坛,所有主题帖的最后一个回复都是同一个ID的。
27、盖楼
回同一个主题帖,一般粉丝比较喜欢盖楼。
28、……的说
动词后置的一种用法,来自日文语法。
29、王道
相当于“权威、真理”之意。
30、驴友
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
31、火星帖
很久以前已经被无数人看过转过的旧帖,转火星帖的人被称为火星人。通常回帖会这样说:楼主还是快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滴。
32、杯具
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随着网络语言的流传,更出现了“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等“箴言”。
33、姐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也是一个万能金句。
34、砍柴
can't I,难道我不行吗(英语反义疑问句连读的谐音)
35、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很傻很天真:出处**门,阿娇用于形容自己的话.
36、斯巴达
原自电影《这不是斯巴达》,指进入极端亢奋的脑残状态。
37、兰州烧饼
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网络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N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网络吧友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38、亻府臣卜扌掌
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亻府臣卜扌掌”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亻府臣卜扌掌!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亻府臣卜扌掌”。释义: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39、×××,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贾君鹏只是个网络虚拟人物,但是在2009年7月16日网络贴吧里的魔兽世界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短短几个小时就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万点击和30万的回复。
40、9527
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华安的编号9527,但实际上在网络上的意思是LZNB,别问为什么,自己把9527倒过来看下,你就明白了。
41、鸭梨
“鸭梨”是“压力”的谐音。“鸭梨”一词荣获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42、萌
形容某“人”的尚未成熟、尚未表现出来的内在美感在不经意间外露,给人以可爱、惊艳的享受。
43、伤不起
伤不起是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伤不起”一词最初在校内,QQ空间上以文章标题的形式流行,被称为“校内体”。
44、重口味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45、蛋疼
网络流行语,“蛋疼”由中国的魔兽世界玩家创造,反义词是“蛋腚”。一般的含义是指因为太过无聊而做出的种种不合常理的事情,也代指无聊的状态,如“闲的蛋疼”。现在做的所有不合常理的事情都可以叫“蛋疼”
46、药不能停
一般这句话是在A说B比较傻,但是B却做出一个看似很聪明的事或者说了一句很聪明的话,这时候,A说你的药不能停,这意思就是说你吃药之后变聪明了,所以药管用,别停。
47、有爱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嘿嘿。
48、月经贴
指论坛上被提过很多次的问题
49、黄瓜都靠不住了
奇怪怀孕
50、xxparty
物以类聚。
51、这货不是
我不叫我,叫———偶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强不叫强,叫———弓虽
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看MM不叫看MM,叫———鉴定
请人吃饭不叫请客,叫———反腐败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人不叫人,叫———银
52、兰州太监
楼主太贱
兰州(LZ)和楼主(LZ)一样
太监和太贱是谐音
53、我会到处去说吗
54、闹带套
英文“not at all”的中文音译。歌手黄晓明在演唱《One World One Dream》时,由于对not at all的发音酷似“闹太套”而遭网友调侃,此词也因此成为网络流行语之一。
55、非常艰难的决定
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网民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