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致病力网络是什么

致病力网络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9 15:08:09

A. 免疫力是什么意思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从颜色疗法来说,人体需要各种频率300——700纳米的光波,来维持健康和生存。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在人体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它们都可以成为赶早班的病原体。虽然人体对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比如链球菌抗体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受链球菌的再次侵犯,也并不能抵御其他病毒的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根本无法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这才是他频繁感冒的真正原因。

B. 简述细菌致病能力强弱取决于哪些因素

病原性细菌引起传染的能力大小,就是细菌的毒力或致病性。细菌毒力的有无和毒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它的侵袭力、产毒素性和引起超敏反应的能力。

①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它由三方面组成: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②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种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抗原性强,毒性也强,但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如用0.3-0.4%的甲醛处理,可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常用来进行预防注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性质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常见的如:白喉棒杆菌产生的白喉外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等。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内毒素,实际上它存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外层,属于细胞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分泌到环境中,只有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有机体发热、腹泻、出血性休克和其它组织损伤等表现,其毒性比外毒素要低,抗原性也弱。

③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障碍。

病原性细菌除需要一定的毒力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数量和适当的侵入途径才能引起机体发生传染。

C. 细菌的特殊结构在细菌感染与致病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侵袭力 定殖 毒素 类毒素 革兰阴性菌 大肠杆菌 抗吞噬作用 抗体液免疫机制 内化作用 粘附素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 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ty)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为毒力(virulent)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 其毒力不一样 因此 毒力是菌株的特征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柯赫法则(Koch'spostulates)由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于1890年提出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 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 内化作用 繁殖和扩散 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定殖{粘附素
抗吞噬作用
干扰或逃避 抗体液免疫机制
宿主的防御 内化作用
在体内扩
定殖(colonization)
细菌感染第一步是体内定殖 前提是细菌要粘附在宿主消化道 呼吸道 生殖道 尿道及眼结膜等处 以免被肠蠕动 粘液分泌 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
凡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份 统称为粘附素(adhesin)通常是细菌表面的一些大分子结构成份 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的菌毛 其次是非菌毛粘附素 如某些外膜蛋白(OMP)以及革兰阳性菌的脂磷壁酸(LTA)等 此粘附素于宿主特异性及……

D. 的致病菌有哪些,入侵途径有几种

常见致病菌:

1、变形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2、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

3、葡萄球菌

属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4、链球菌

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内。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5、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寄居于肠道内。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6、绿脓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入侵途径

1、直接侵入,机械压力穿透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的物理方式。也有分泌酵素溶解或软化角质层的化学方法,通常物理和化学破坏方式并存进行。

特定部位:真菌会经由柱头、幼苗、幼芽、根毛。

2、自然开孔(natural opening),气孔、皮目、伤口、水孔、蜜管孔和叶柄痕等侵入。细菌性病害只能经由自然开口侵入。

3、经媒介者,拟菌质、类立克次体、病毒及拟病毒透过昆虫、线虫、真菌、螨和人类等。

影响病源因子

4、植物年龄增加,抗病性增加。

5、植物生理会改变入侵途径。

6、环境干湿会改变入侵途径。

E. 自愈力系列科普 - 第三节,为什么生物体会有自愈力

大约2400年前的某一天,位于爱琴海东南的小亚细亚科斯岛,西方医学奠基人、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写下了以下几段话:

首先,以不伤害为原则!

让你的药成为你的食物,让你的食物成为你的药!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 健康 的源泉!

病人的本能是病人最好的医生;医生的职责只是照顾病人的本能!

几乎在同时代的东方,《黄帝内经》素问 • 上古天真论里,开篇就借岐伯之口揭示了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的要义,那就是“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些闪光的思想, 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然而在这些汇聚人类智慧的结论里,我们丝毫没有看到 “药物” 的字样,也就是说乐享天年、无疾而终的秘诀并不仰仗仙丹妙药,而是 照顾好自己的本能——自愈力

翻遍典籍,查阅文献,在 探索 自愈力的过程中,2019年我偶然发现了世界着名科学家、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论人体科学与现代 科技 》一书。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钱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用系统论的逻辑工具重新阐述人体科学,提出 “人体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

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何为系统?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彼此之间有何联系?和人体 健康 、各类慢性病有何关联?带着诸多问题,我开始深入 探索 究竟。

没过多久,我又接触到了“耗散结构”—— 当系统处于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状态时,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 可以经过突变而形成新的 有序结构 ——耗散结构。这种时刻和外界发生物质、能量、熵交换的特殊系统,在某个维度(如时间)内,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即 对抗熵增 !它的内部,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到组织、到器官、再到个体种群 ,甚至整个生物界,都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 ,都是非孤立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熵来维持和发展有序结构,即维持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并导致进化。而 耗散结构的特征之一,就是自愈力,即维持自身平衡、稳定、熵减的力

有了系统论、耗散结构、熵增定律,是不是就足以说明自愈力了呢? 远远不够!慢性病的成因、发生、发展、转归,生命的消逝,一个系统从诞生,到消亡,是偶然,也是必然。 我们追求的并非永生,因为那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现阶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尽可能长的高质量生存状态。

在研究慢性病的成因过程中,我学习了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因果定律 ,又进一步总结出因果转换过程中, 缘——条件 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慢性病的病因分析及权重研判方法,提出了 “慢性病是多因一果疾病” “同病不同因,同因不同权,同权不同缘” 的结论。

在研究慢性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我重温了辩证唯物论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在人体内有两种合力:一个是破坏系统平衡稳定的力,我们称之为致病力;一个是维持系统平衡稳定的力,我们称之为自愈力。 系统的功能和状态由这两种力的作用结果决定。

当致病力突然出现、威力强大,给系统造成的就是急性伤害,表现为 急性病

当致病力悄无声息地存在、持续低强度作用,给系统造成的就是慢性伤害;在早期,自愈力拼命代偿(亚 健康 状态),而后进入失代偿阶段,人体进入另一个亚稳态——慢性病随之出现。

再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周而复始、往复循环的发展,人体状态呈现出螺旋式变化,要么动态向好、要么动态稳定、要么动态恶化。

死亡 ,即 系统崩溃 ,同时系统熵值达到最大。因此,薛定谔也说过,生命以负熵为生。即耗散结构一定想方设法降低熵值、遏制熵增,才能长期保持一种 健康 状态。

通俗地说: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熵减;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就是熵增! 多借助空气、阳光、水、运动、洁净的食物就是熵减; 过度治疗、滥用药物,就是熵增。 高度自律,就是熵减; 无畏放纵,就是熵增! 万宗归一,大道至简!

综上,我们再做一次小结:

自愈力的核心理论源自 人体系统论、耗散结构、熵增定律和希波克拉底的本能论

慢性病的本质解读源自 苏格拉底的因果定律和辩证唯物论三大规律

看到这里,您也许会问: 人生病的时候,自愈力哪儿去了? 让我们下期继续自愈力医学 探索 之旅……

F. 禽流感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当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后,会诱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结合,使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病毒要具有侵染性,必须经过两个过程:①宿主蛋白酶将HA裂解为HA1和HA2;②裂解后的HA2暴露出疏水区并与宿主细胞膜脂双层相互结合。禽流感病毒HA裂解为HA1和HA2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在病毒入侵细胞及决定病毒致病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HA裂解位点上只有一个或两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这种结构只能被存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的精氨酸特异蛋白酶识别并裂解,因此,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感染一般只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局部繁殖。而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HA裂解位点具有多个碱性氨基酸,可被机体大多数组织细胞内的蛋白酶识别并裂解,具有广泛的嗜细胞性,所以一旦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就会迅速全身扩散,导致全身多个组织发病并死亡。总之,HA碱性氨基酸的多少和宿主体内蛋白裂解酶的分布是决定病毒致病能力及其在机体内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

阅读全文

与致病力网络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110M和200M哪个好 浏览:932
tplink路由器连上了就是没网络 浏览:953
华硕asus网络测速在哪里 浏览:57
100兆宽带适合多少g网络 浏览:495
无线网络打印机和手机同步 浏览:368
网络不可见但能连接 浏览:417
企业网络营销培训课程 浏览:472
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网络银行 浏览:752
网络经常不好和路由器有关系吗 浏览:964
高德地图连接不到网络 浏览:288
网络语天花板从哪里来的 浏览:82
写作如何引用网络语言 浏览:289
谁家的网络密码 浏览:511
关闭网络漫游在哪里 浏览:723
网络转换器多少钱怎样用 浏览:760
请用无线网络 浏览:318
内部网络安全性绩效考核 浏览:580
网络营销推广总结 浏览:676
鹤壁两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浏览:183
河北防爆网络配置有哪些 浏览:5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