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中的网站格式怎么写急求。。
引用网站,属于电子文献 ,格式,主要编着者姓氏,名首字母,出版年,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
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
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❷ 参考文献电子文献的书写格式
网络上的电子文献都被称为“网上电子公告”,作为参考文献时的格式:作者. 文章题名[EB/OL]. (上网日期) [引用日期] 引用网址. 如果“上网日期”不清楚,则可不写。但引用日期要写上。作者姓名不清楚的,可以写“匿名”(英文为anonym)。
你的问题答案如下:
anonym. Application Fundamentals[EB/OL]. [引用日期]. developer.android.com/guide/components/fundamentals.html.
❸ 参考文献如果是网页的话应该怎么写格式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网页参考文献格式
❹ 网页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
网页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
网页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论文是很多大四的学生都要写的,论文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大学生能不能顺利毕业,在写论文的时候需要参考文献,那网页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网页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专着作者、报告撰写人、论文集主编等).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或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10-04.
二、参考文献格式注意事项
1、如果同一文档需要在文档中多次引用时,一定要在第一次参考此文档时标明尾注。如需再次参考本文档时,先单击“插入|交叉参考”和“参考类型”,在选择“尾注”,引用的内容为“尾注编号”,最后选择其相应的文献,点击插入就可以了。
2、参考文献被引用内容不宜太多。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15篇文章,评论的数量能稍微多点,但也不可以超过25篇文章。
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标准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根据GB/T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适用于“着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辑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编着录规则”。参考文献的书写样式不可随意更改,要按照标准仔细地进行排版。
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是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
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的书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参考文献的全角和半角问题。其实很简单,英文标点+半角;中文标点+全角。可以自己试一下全角和半角的差别在哪,其实就是字符问题,全角字符占两个字节,半角是占一个。另外我们要了解一下关于参考文献都有哪些类型。一共是分为16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我们可以具体的学习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序号] 专着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❺ 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是什么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1、专着、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4、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5、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6、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5)参考文献网络格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依据ISO 690-2国际标准增加电子文献的着录规则。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的着录需求,不仅参照ISO 690-2,在“4 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部分为电子文献的着录增加了“4.6 电子文献”。
而且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分别在“4 . 1专着”、“4.2专着中的析出文献”、“4.3连续出版物”、“4.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4.5专利文献”中增设了“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路径”2个着录单元。
1、为了便于人们理解本标准,在“3 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主要责任者、专着、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顺序编码制、着者-出版年制、合订题名、并列题名”等9 个名词解释。
2、为了便于读者利用文后参考文献查找原文献,在 GB/T 7714-1987着录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文献类型标志”。
3、根据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实际需求简化了文献着录规则,删除了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3.1专着”与“3.2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4个供选择的着录项目。
4、在“10参考文献标注法”中解决了多次引用同一着者的同一文献的着录问题,规定了标注方法。明确规定本标准的着录用符号为前置符,规范了标志符号的使用方法。
❻ 请问学术论文中网络资料的引用的规范格式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在每篇文章首页下以脚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
(6)参考文献网络格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这两种引用方式都要加上相应的注释,用来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2、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
3、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话,必须用引号,并且除了标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还要标明具体页码,p.与数字之间有空格。
4、如果在正文中提到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则需紧随其姓氏后用括号标明出版年,然后在引用的引号后用括号标明具体页码。
❼ 参考文献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专着、论文集、报告。
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着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7)参考文献网络格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着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着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适用于“着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着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