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评论为什么要实名

网络评论为什么要实名

发布时间:2022-08-09 06:06:55

‘壹’ 如何看待“网络实名制”(新媒体概论)

摘要 首先,网络实名制有利于提高参与者在网络上

‘贰’ 在网络上使用实名有什么坏处和好处

总的来说我觉得网络实名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好处明显要多于坏处,所以我个人也是很提倡网络实名的。



当然网络实名制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个人隐私问题了,既然实名制所以你的个人隐私很容易就被泄露出去了,但其实如果没有网络实名制你的信息其实也再通过各种其他的方式被泄露出去了。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很提倡网络实名制的。这是一个几乎百利无一害的制度

‘叁’ 为什么现在什么东西都要实名认证

实名认证是为了方便商家确定用户身份。实名认证可以让商家和客户之间彼此加深了解和交流。

在网络世界发达的今天,实名认证带来诸多便利之处也深藏着极大的隐患,例如信息外露、营销电话不断等等,很多营销广告者就乘虚而入,利用实名认证的会员信息进行商业活动,所以用户在进行实名认证时一定要谨慎对待。

(3)网络评论为什么要实名扩展阅读:

实名认证途径

一般有两种认证途径:银行卡认证和身份证认证,其中银行卡认证在起到“实名”作用的同时,也是用户提取现金的基础。一部分网站只将身份证认证归为实名认证。

实名认证相关规定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中第五条规定,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实名认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肆’ 网络跟帖评论必须实名认证才行吗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自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要求用户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并对版块发起者和管理者实施真实身份信息备案、定期核验等。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伍’ 网络跟帖评论为何要落实实名制

据报道,8月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国家和地方网信部门对于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管权限以及实名制的落实情况。

在实名制落实的同时,平台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严格履行用户信息管理义务,以用户同意为前提合法、合理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各级网信办发挥最后一道防线作用,通过日常和定期检查落实监管执法工作,消除隐患。

希望网络上的不法不实评论可以被有效的遏制!

‘陆’ 网络实名制是什么真的能解决网络暴力吗

网络实名制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一个制度。实名制可有效遏制网络暴力营造健康上网环境。

营造健康上网环境、遏制网络暴力发生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推行实名制。我们不难发现,匿名网络论坛乌烟瘴气,微信朋友圈氛围则相对和谐。

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网络暴力付出代价时,他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攻击冲动。此外,社交网络应制定文明上网规范及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网友文明上网。

第一个是回击策略。有人认为当面对网络谩骂时一定要反击,不然不仅对方没有受到惩罚,自己也会憋出内伤。适当的回击是必要的,尤其当遭遇人肉搜索等恶劣网暴时,我们可选择报警。

第二个是隔离策略。有些网络“喷子”有大量的时间和受害者纠缠,回击策略可能会浪费受害者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不妨选择隔离策略。首先是物理隔离,比如关闭评论、拉黑名单、卸载软件等;其次是心理隔离,不听不看不理会,或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把自己抽离出来,只管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柒’ 网络评论是否应该使用真名

应该。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上跟帖评论,成为个人意见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传播网络谣言、散布污言秽语、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等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更有所谓的“杠精”“键盘侠”严重影响了互联网安全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互联网世界并非“法外之地”,其间的一言一行,同样要和现实社会一样,承担社会责任与法律风险。所以加强实名管理可以有效的净化网络环境。

‘捌’ 为什么晋江文学城突然要实名验证才能发评论

现在基本都是实名制了,很多平台基本都要求实名验证才能发言啥的,

‘玖’ 人民网留言需要实名吗

在留言服务中,为便于您反馈问题的解决,您需提供个人姓名、联系电话。因为办理核实情况的需要,该信息会向对应办理单位公开,任何时候都不会在互联网上公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9月7日公布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注册用户需“后台实名”,否则不得跟帖评论、发布信息,该《规定》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根据《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用户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并对版块发起者和管理者严格实施真实身份信息备案、定期核验。

《规定》共十三条,对用户真实身份登记、个人信息保护、违法信息处置、用户行为规范、网站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社会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规定”第2条明确,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均纳入管理范围。

有网友认为,向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属于泄露个人隐私,网络发言内容也失去了隐秘性,隐私权因此受到了限制。所谓隐私权,是指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利用。“规定”第5条明确了“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也就是说,个人身份信息仅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公开,在哪个网络平台是否向所有人公开,网民仍然有自己的决定权。

‘拾’ 你如何看待网络跟帖评论实名制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1、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待生活事实;2、在法律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3.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五条 法津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
第八条 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
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着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管理的支出,公共赋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来确定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认可注意其用途,决定税额、税率、客体、征收方式和时期。
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阅读全文

与网络评论为什么要实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网络学习的软件 浏览:714
自考和网络教育哪个好学 浏览:936
网络安全的展会 浏览:238
高中网络班有多少 浏览:760
5g手机支持的网络 浏览:733
苹果网络限制密码 浏览:614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学作文 浏览:595
哪个牌子的电视能连接网络 浏览:951
手机重置网络相关数据 浏览:4
网络接口如何接电脑 浏览:867
建网络平台去哪里申请 浏览:260
网络连接上微信语音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458
网络备案中心在哪里 浏览:765
能上网但没网络连接图标 浏览:271
移动网络必须动态拨号吗 浏览:312
连接过的无线网络怎么删除 浏览:756
数据挖掘与网络安全 浏览:141
手机能上网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353
网络波动手机就会重启 浏览:2
抱歉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浏览:9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