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对网络造谣生事的人该怎么处理

对网络造谣生事的人该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2-07-28 07:37:58

1. 微信群里造谣生事可以追究责任吗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造谣生事一般不会予以法律处罚,但是会给予批评教育,督促监护人加强管理,成年人如果要造谣生事,会给予行政处罚,如果造成较严重后果,可能触犯法律。

侮辱行为,可收集证据,上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

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 造谣生事触犯了什么法律

对于诽谤,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侵犯了名誉权,可以去起诉要求赔偿,停止侵害,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
法律没有规定侮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检察机关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3. 造谣生事法律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造谣生事法律怎么处理:造谣、传谣可能面临三重法律责任。 第一是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一些网络个人事件谣言的受害者可以据此追究造谣、传谣者的民事责任。 第二是行政责任。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规定,如果故意利用网络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三是刑事责任。涉及网络谣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触犯的罪名有很多,实务多发的罪名主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4. 如果有人造谣生事损坏我的名义应该可以怎么处理

如果有人造谣生事损坏你的名义可以报警或者去法院起诉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别人造谣你名声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

此外,可以去法院起诉他。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

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

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披露其隐私权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5. 疫情期间造谣生事的人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6. 对造谣生事的人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对于诽谤,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侵犯了名誉权,可以去起诉要求赔偿,停止侵害,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情节更严重的话,构成诽谤罪,诽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你可以找好证据,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 遇到有人造谣该怎么怼

面对有人造谣的话 肯定要做出一定的反击 。

一、客气指出,果断警告---根本不给往下发展的机会
遇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客气的指出来,果断的警告他们不要再继续下去。如果你任由这种情况随便发展,就会给你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比如谎言就会成为真实,其他人对你产生极大的误解等!所以面对背后造谣生事的人千万不要被动,尽量主动!
二、找准机会,不留情面---只此一招,不给其留活路
既然你知道他在背后造谣生事,就先不要那么着急忙慌的去解决。细细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然后不留情面地把他给干掉。否则如果你给他留一丝生机,他们就会疯狂的对你反扑,说不定最后还会闹得不愉快。这就叫快刀斩乱麻,就别让他们活!
三、耍点心计,别太老实---利利索索的给他们个下马威
他们之所以造谣生事,可能就是抓了你的把柄,或者觉得你好欺负。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最好能耍点儿心计,别太老实,当他们还沉浸在造谣声势的快乐时,利利嗦嗦的给他们个下马威,让他们再也不敢对你有任何尊重的行为。所以别太老实了!
四、傍个高手,替你出气---多一个人总会多一点力气
面对背后造谣生事你的人,有时候你确实不能够对她怎么样,因为你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跟他们一样去不论理。这就需要你学会傍高手了,比如说找一个能够治他的人,像你的领导,或比他更可恨的人等。也这种人替你出气,也应该算一招吧!
五、默默远离,---你越在乎损失就会越大
他们所希望的可能就是跟你扯上点关系,因为他们无所事事,就是在找事情,而你却不一样,你有你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情。所以面对造谣生事的人,还默默的远离,少跟他们扯闲淡。清者自清嘛,你越是跟他们纠缠个不休,就越会助长他们放肆的行为。

8. 对于诽谤,造谣生事者,法律将怎么处理

对于诽谤,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侵犯了名誉权,可以去起诉要求赔偿,停止侵害,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情节更严重的话,构成诽谤罪,诽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你可以找好证据,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而造谣生事则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9.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造谣传谣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网上造谣、传谣、诽谤他人等行为要受罚

民事责任。散布谣言或者散布虚假信息侵害公民的名誉、荣誉,或者侵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的,应当按照《民法总则》、《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2、行政责任。以其他方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0人。他人以捏造事实诬告,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可以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造谣传谣是否违法

我们应该根据传播谣言和谣言的情况来判断。1.造成严重影响的,按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2.如果一个人被造谣、说坏话或名誉扫地,对方有权起诉侵犯名誉权。3.他人以捏造事实诬告,意图对他人进行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触犯诬告陷害罪。

阅读全文

与对网络造谣生事的人该怎么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锐界显示屏无法连接网络 浏览:434
家用网络可以玩电脑吗 浏览:893
没用的wifi网络怎么删掉 浏览:950
无线网络连上去了却上不了网 浏览:777
oppo手机连上wifi网络慢怎么解决 浏览:180
公牛wifi插座连接不了网络 浏览:744
电脑wifi连接器显示无网络 浏览:175
网络营销是如何进行人群定位 浏览:889
360借款网络异常怎么办 浏览:525
锐捷无线网络产品好吗 浏览:36
怎么用路由器收别人家的网络 浏览:971
公司网络怎么监控 浏览:653
无线网偶尔网络异常 浏览:562
怎么可以不需要密码连接网络 浏览:363
阿里云电脑和5g网络 浏览:318
中国网络人口多少 浏览:935
电视网络参数设置失败 浏览:954
网络电视看电影app哪个好用吗 浏览:839
网络机顶盒和移动iptv哪个好 浏览:965
什么叫网络通信手段 浏览:1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