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考虑td-lte覆盖概率时里面95%是指什么
LTE是基于OFDMA技术、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
LTE-TDD,国内亦称TD-LTE,即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由3GPP组织涵盖的全球各大企业及运营商共同制定,LTE标准中的FDD和TDD两个模式实质上是相同的,两个模式间只存在较小的差异,相似度达90%。[1] TDD即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是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双工技术之一,与FDD频分双工相对应。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FDD-LTE的技术是FDD版本的LTE技术。TD-SCDMA是CDMA(码分多址)技术,TD-LTE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两者从编解码、帧格式、空口、信令,到网络架构,都不一样。
❷ 覆盖网络的冗余覆盖率
因此,应用层路由结构的优劣,可以用冗余覆盖率来表示:冗余覆盖率 = 应用层路由结构中包含的路径数量/IP层路由结构中包含的路径数量这个比例越高,则应用层路由的性能就越好,当然,投资和开销也就越大。其中最佳的平衡点,取决于业务的特性以及网络特性,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应用层路径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比如提供数据转发恢复的成功率;其次,影响这一指标的要素,比如故障模型。以此构造方程求解,可以分析出需要部署节点的数量和位置,比如,网络的故障率越高,则为了达到同样的路径恢复能力,需要部署的应用层路由器节点也就越多。因为应用层路由提供的通常是个案服务,也就是面向那些IP层路由满足不了的需求,因此在成本核算上也和IP路由不同。IP路由的特点是薄利多销,虽然构造路由结构是一个高开销高复杂性的工作,但是因为用户的数据转发任务源源不断,因此平摊下来,每用户的开销其实微乎其微。而应用层路由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类型,如果仍然沿用IP层路由模式,效费比太低,而且复杂性会超过IP层路由。这一点比较诡异,但也不难理解。假设把OSPF协议直接搬到应用层,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每个路由器的邻居数量过于庞大,等于节点总数减一,节点有可能被HELLO给噎死。而应用层链路的稳定性,是这条链路对应路径中所有IP链路稳定度百分比的乘积,这一乘,就把稳定度给搞下来了。而最为致命的,是一旦吸上了最X路径优先这口大麻,也就会像IP层路由一样,丧失对多样性的操控能力。有人可能会说,只要让应用层路由采用急速收敛,无论网络如何变化,都能马上找到最优路径,不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计算的依据LSDB很难在HELLO噎死的条件下保证实时精确,而即便能保证,在一个稳定性不高的网络中,频繁的重计算也会把骆驼压死。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凡是最优的东西,一定是从众多侯选中挑出来的,只有一个可选项,是无从讨论最优的。而挑选的过程是不是靠谱,全赖两个条件,第一是能不能保证所有有资格的候选项都进入了挑选的范围,第二是挑选的过程是否合理高效。没有这两个条件作为铺垫,像王昭君这样的大美女黯然落榜只能下嫁蛮夷的悲剧就无法避免。
❸ 无线传感网络的覆盖率怎么计算
这要看你的这个网络是基于什么技术实现了,每一种技术的网络协议不同,计算起来也不同。比如ZigBee,它的覆盖率和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关,计算覆盖率的时候应该考虑其协调器发送功率、路由节点数目/位置、子节点数目/位置等。再比如GPRS,覆盖范围和基站天线高度、功率等有关,一般方圆十几公里没有问题。
❹ 什么是网络覆盖
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 )简单说来覆盖网络就是应用层网络,它是面向应用层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网络层,物理层的问题。覆盖网络允许对没有IP地址标识的目的主机路由信息,例如:Freenet和DHT(分布式哈希表)可以路由信息到一个存储特定文件的结点,而这个结点的IP地址事先并不知道。比如说,P2P就是一种覆盖网络P2P是集中分散分形概念的同行对等覆盖网络,网络覆盖就是指用户能够接收到网络信号的范围。比如说网络覆盖10米半径,就是指以发射点为圆心10米半径内的设备都可以收到信号。通常指无线信号网络,如手机网络,无线网络等设备的有效信号接收范围
覆盖网络的相关协议
基于TCP/IP的覆盖网络协议:
分布式哈希表(DHTs), 比如 KAD 和其他基于Kademlia算法的协议。
(1)JXTAXMPP: the routing of messages based on an endpoint Jabber ID instead of by an IP Address。
(2)许多peer-to-peer 协议,包括Gnutella, Gnutella2, Freenet, I2P 和Tor。
(3)PUCC。
(4)Solipsis: a France Télécom system for massively shared virtual worldHyParView: a highly robust unstructured overlay for gossip broadcast
基于UDP/IP的覆盖网络协议:
Real Time Media Flow Protocol - Adobe Flash
❺ 怎么计算置信区间的真实覆盖率
怎么计算置信区间的真实覆盖率
这个问题可以看成两点分布,作为两点分布的概率,一般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也是可以用置信区间逆推的,但是你不知道样本数啊,怎么能搞的出来置信水平呢?
恩,帮你算算,逆推样本均值为average(0.3033,0.4967)=0.3985,标准差[0.3985*(1-0.3985)]^(1/2)=0.4896,得Z/n^(1/2)=0.194,猜测常用Z值无非1.96和1.65,那么如果样本在100人左右的话置信度就是95%,73人左右的话置信度就是90%,这两个最有可能.另外,177人的样本置信度在99%,45人的话置信度只有80%,样本要是上了250,置信度就到四个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