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明如何网上祭扫
网上祭拜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相较于烧纸祭祀的破坏生态、鲜花祭祀的劳师动众,网上祭拜可以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缅怀再无距离。家属在家中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完成留言追思、上传照片、敬献挽联、奉上贡品等祭扫活动,并可让这份追忆和哀思永寄时空、异域长存。
上岁数的人不方便长途颠簸,身在国外的很难到现场祭奠,网上祭拜这种便捷的方式,快捷满足了大家祭奠逝去亲人的心愿。
“祭拜网”平台创办于2006年,专为用户提供以纪念馆、墓园、家谱为基础的专业网上祭拜服务和在线丧葬服务,精心打造全球先进的720°VR全景祭拜交互型纪念平台。
近年来,随着大家文明意识的提升,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祭扫观念逐步树立,在祭拜网上开设的个人纪念馆已达数十万座,“网上纪念”正悄然成为趋势,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Ⅱ 网上祭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网上祭祀如何祭祀呢
网上祭祀就是在互联网上为逝者祭祀的方式,
祭祀方法:
1:先在中国祭奠网上注册一个用户;
2:建纪念馆;
3:装饰纪念馆;
4:开始祭祀;
Ⅲ 网上祭祀的方式有哪些
全国大概有上万家网络纪念馆,而每一家网站的注册都很简单,和注册博客用户操作程序差不多,输入用户名之后接着设定密码,仅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完成了。在一些祭祀网站建立纪念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华夏祭祀网”就在申请网上纪念馆时就有收费提示,15天的试用期内免费,升级为正式纪念馆的建馆费用一般为150元左右,以后每年还需交纳几十元的维护费。也有些祭祀网站,设计的比较人性化,像“天堂纪念网”注册建馆全是免费的,祭拜也可以完全免费,用户可以选择性消费。这样设置还是能让大多用户接受。
Ⅳ 怎样网上祭奠英烈
登录国家公祭网进行线上祭奠
“国家公祭网”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包含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于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
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网”还将增加俄、法、德、韩四种语言文字版本。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底,中国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符合国际惯例、顺乎国内民意的决定,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国家公祭将在南京举行。
设立“国家公祭网”旨在进一步普及国家公祭相关知识,将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常态化,方便全球华人及爱好和平的国际友好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难者,在提醒世人不忘历史教训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传递国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
公祭网设计以血红、黑色与白色等三种色调为主,凸显了对死难者的哀思与祭奠。网站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根据对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
作为“国家公祭日”的重要依托,公祭网无论设计框架还是内容分类,均体现了权威性、即时性、学术性、国际性、知识性与互动性。权威性,即公祭网由新华网承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负责内容把关;即时性,即随时发布相关新闻,并对重点新闻进行评论;学术性,即搜集整理各类以日军侵华历史、南京大屠杀历史为主题的专家言论、名人观点、学术论着等;国际性,即设计内容针对全球网民,既有多种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区设立了公祭区域,如港澳台公祭、东南亚公祭、欧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识性,即公祭网本身承担了国家公祭知识的普及功能,设有专门板块介绍何为公祭、为何公祭等。
媒体报道,自国家公祭网上线以来,不少网友前去在线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时30分,网站上线不足两天,已有505136人通过点烛、献花、敲钟等形式参与祭拜,发表祭文、诗词、楹联共1568篇。网络“国家公祭网”相关网页1117万多个,相关微博阅读超30万次。通过国家公祭网进行祭拜的网民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Ⅳ 怎样在网上祭奠先烈
可以通过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祭奠先烈。网上祭奠就是通过互联网这种网络新渠道来纪念已逝亲人或好友的祭祀方式。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有很多网上纪念馆,每个都去体验一下,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
Ⅵ 网上祭扫怎么操作呢
网上祭扫在故人居操作很简单,只需要微信搜索故人居,第一步点击创建纪念馆,输入逝者姓名或图片即可创建成功;第二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前台祭扫页面,可以进行献花,扫墓等操作。
官网有功能介绍故人居
Ⅶ “网络祭扫”平台上线,在网上该如何祭扫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减少人员聚集,多个地区殡葬服务机构已暂停现场祭扫服务,大力倡导居家文明祭扫、网上祭扫。为方便市民在疫情期间办理相关事项,我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会同市民政局贴心上线清明专区,方便您用文明祭奠方式缅怀亲人。
青松翠柏低头默哀,阵阵松涛轻轻祈祷。在代祭扫现场,哀乐奏响,全体参加人员默哀三分钟,随后济南市章丘区民政局领导宣读祭文,南陵园工作人员列队前往园区,擦拭墓碑,怀着虔诚的心情向逝者敬献鲜花并三鞠躬,为身在异地、异国的人士或行动不便的市民以及因疫情影响不能亲临现场祭扫的群众祭扫。群众可向公墓提出申请,由公墓工作人员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按要求实时传送图片或视频文档等方式代为祭扫。
Ⅷ 清明节如何网上扫墓呢
很多公墓,只要买了墓地,就会附上“网上公墓”,专属链接点开后,可以献花,也可以写字,甚至说话录音。
逝者亲属可以在回忆网上注册一个用户,为逝者建立一个网页。然后为逝者购买一套二维码墓碑,后人只需用手机拍下二维码即可访问逝者网页,了解逝者生前的详细信息。这种二维码与刊登逝者生前资料的网站相连接,吊唁者只要扫描一下墓碑左下角的方块形二维码。
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关于逝者生平、照片、视频以及亲友所致悼词的网页。若拜访者有这个网页的登录密码,还可以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更新,如献上自己的悼词等。
若干年后还可以将逝者亲属的逝者纪念园进行关联,通过某个逝者的纪念园可以访问到其他逝者亲属的纪念园,建立强大的资料信息完整的网络族谱。
网上纪念馆是纪念已逝亲友、进行网上扫墓的平台与载体,纪念馆中包含有祭文、留言等纪念功能,同时还有可以进行上香献花等操作的高仿真网上陵园系统。在族谱录纪念网创建纪念馆既方便快捷,又完全免费。
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不仅发扬了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释放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寄托哀思的平台。网上祭奠平台可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随时随地可让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现眼前,让子孙万代了解祖辈的光荣与梦想。
当失去亲人时,我们会感到恐慌、孤单、无助,甚至有种想追随逝者而去的冲动,给失去亲人的朋友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也让众多失去至亲的朋友打消了这个念头。网上祭奠这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祭奠方式,可以满足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
他们可以每天为远在天堂的亲人献上鲜花、饭菜和衣物,并和他们诉说心里话。同时,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敞开心扉诉说,也减少了一些朋友因失去亲人造成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