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联网的发明创始人是谁
博纳斯·李被认为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博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络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这也使得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博纳斯·李的发明,也就没有今天的“WWW”网址。互联网可能还只是少数几个计算机专家的特有领域。
㈡ 网络的创始人是谁
网络不是由谁创造出来的,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若非要说是谁推出的Internet,那么可能要算是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他们推出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若真要放到哪个人身上,那就算是文特·瑟夫,因为他提出了Internet的核心协议TCP/IP。
㈢ 互联网的创始人和他的简介。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
中国互联网创始人
钱天白教授:中国互联网创始人
钱天白:中国Internet之父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9年底,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刻,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600万人以上,上网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汇,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站如雨后春笋,Internet大潮真正排山倒海地涌向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惊人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10年前又是什么样,没有几个人知道Internet为何许物,更别提上网体验了。
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时,我们应该铭记一个人。是他,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喊出了中国人的声音。是他,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为中国在Internet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使中国成为了Internet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使得中国可以系统完善地规划自己的信息网络。是他,领导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从此,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上网人”,对Internet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Internet先驱者之一的钱天白教授。
国事
钱天白与Internet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末,那时他赴德国为兵器工业部引进大型计算机,第一次听说了Internet这个词汇,这引起了他的关注。到了1987年,他参加了国际互联网交流会,这是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类似的国际会议上,令与会的欧美国家代表惊讶。从那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就绑在这个网络战车上了”。
为了推广Internet,钱天白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辉煌大事以外,他还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员、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信息办安全专家组成员,他为CNNIC的筹备、运行、管理,我国第一个域名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册并投入正常运行的CANET网络中心。作为我国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负责国际国内网络互连的技术协调工作,同时致力于推动我国国家级科研教育计算机网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普及宣扬Internet概念上,钱天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首先身体力行,自电子邮件在中国首次开通以来,有数十个科技单位通过他的渠道收发电子邮件。从1987年开始,他去开国际会议并不是用传真、信件来进行联系,所有事项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包括定旅馆,包括会议注册、报到等。每次出差,钱天白都会尽快与当地网络人取得联系,共享网上信息。他白天的时间可以说是100%在网上,晚上也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作为业余活动在网上跟踪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动态,来联系网络界的朋友。
钱天白所做的大量无形工作是影响周围的人。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概念还不为人所知,钱天白费了很多口舌给领导、亲戚、朋友、同学讲述,在业界做了大量报告,一点点地做推广工作。他事无巨细,甚至具体到影响身边的人上网,在他的指导下上网的同学、同事、朋友就不在少数。
我们眼前的钱天白完全是一个英雄形象:振臂一呼,举起了中国进军Internet的大旗。
到了1996年的时候,很多的媒介、普通的人开始关注上网,他的心情高兴得无以复加。他说,“我记得1987年在普林斯顿开会的时候,外国看不起中国:网络速度这么低,只有一个结点。但是我心里想,有朝一日,中国也会向其他国家一样,很快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里头去。现在到了1996年,看到在中国无论是在宣传媒体还是周围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掀起网络热,我当然很高兴,因为觉得是我十年以来做的一个梦。”
梦实现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1998年5月,钱天白心脏病突发,过早地离开了他无比热爱而又极其需要他继续为之奋斗的网络事业,英年仅仅53岁。
钱天白在世的时候,就明确看到互联网会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他预测时间不会是特别短,因为这里头牵扯到我们要发展自己民族信息产业的问题。整个Internet是在美国的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对中国人来讲并不是完全适应的,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的信息网络应该是满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可以告慰钱先生的是,在他去世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信息化进程超过了他的预测,互联网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加速的进程已势不可挡。
家事
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钱天白,并没有忽视家庭生活,在家中,他同样作得很成功,在父母的眼中,他是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的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丈夫;在兄弟姐妹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兄弟。
1969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钱天白被发配到了东北辽阳一个盲人小工厂,才能没法施展,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就此消沉,而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自勉。
他还以此来勉励弟弟妹妹们,不要虚度年华。他给大妹妹红菱做了一个收音机,同时寻找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尽可能地为她自学英语创造条件。红菱在他的影响与帮助下,在20多年里,孜孜以求,从一个乡村教师,成为无锡最好的中学里的最优秀的老师。这期间她当过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钱天白的七个兄弟姐妹天南海北,有的在西北,有的在东北,有的在苏北,有的在安徽,钱天白时时挂念着他们,最不放心的是那时只有十五岁、正在长身体的小弟弟天洪,为了让天洪不要过于劳累,他每个月从自己仅有的三十多元工资里,拿出十五元寄给天洪。
在钱天白的眼里,爱,不仅仅是一种缘分,而且更是一种责任,为了照顾、呵护重病缠身的妻子,前前后后耗尽了他近20年的漫长岁月。婚后不久,他发现妻子患有重病,于是便开始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四处求医问药的旅程。多少年来,他用善良,用真诚的爱,用惊人的毅力和耐心,在尽一个丈夫的责任。1993年妻子去世后的三年里,他还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中,在妻子的遗像前不断献上哀思,一直到入土为安的那一天。
祸不单行,送走了妻子之后,父亲又一病不起。五年里,钱天白只要一有假期,就会立刻飞回老家无锡,对父母尽孝心。端屎、端尿、喂饭、翻身,伺候得细致周到,给年迈的父母送去宽慰,带来欢乐。
钱天白生活中最大的陋习,就是喜欢抽烟,坐飞机旅行,先要问问能不能给他一个吸烟的座位,逛商店还没走上几步,就急急忙忙地跑出来,为的就是吸上一支烟。吸烟有害,对身体不好,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可是多少年来他思考,他工作,甚至休息,都离不了这支烟。
在品尝了事业成功的喜悦之后,钱天白也留下了一丝遗憾,因为人生的许多乐趣,他还没有得及享受。他与生俱来具有艺术细胞,曾定下过计划,有朝一日一定要学会跳舞,唱歌,要练练书法和绘画,甚至学学弹钢琴,只可惜都还来不及实现。为了事业他舍弃了个人的享受。
㈣ 谁是互联网的创始人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详情 http://ke..com/view/1232221.htm
㈤ 互联网的创始人是谁他的简介是什么
互联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简历: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㈥ 互联网的发明人创始人是谁
蒂姆·伯纳斯-李
博纳斯-李被认为是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博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络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博纳斯.李的发明,也就没有今天的“WWW”网址。因特网可能还只是少数几个计算机专家的特有领域。
㈦ 开山鼻祖和创始人意思一样吗比如淘宝网开山鼻祖创始人马云,这个写的对不对
不对
开山鼻祖的意思是一个流派或者技艺的开创者
马云只是淘宝的创始人
但是他不是电商的开创者,所以不能用开山鼻祖这个词
㈧ 网络的创始人
七十年代的计算机网络
X.25 分组交换网:各国的电信部门建设运行
各种专用的网络体系结构:SNA,DNA
Internet 的前身ARPANET进行实验运行
八十年代的计算机网络
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
局域网络 LAN 技术空前发展
建成NSFNET,Internet 初具规模
九十年代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空前发展
Web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 得到广泛应用
其实说简单点,就是美国大兵。
因为最开始的计算机联网是美国军方为抵抗苏联的核打击而建立的ARPANET
㈨ 网络的创始人是谁
万维网(亦作“网络”、“WWW”、“W3”,英文“Web”或“World Wide Web”),是一个资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样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域“统一资源标识符”(URL)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传送给使用者,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从另一个观点来看,万维网是一个透过网络存取的互连超文件(interlinked hypertext document)系统。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又称W3C理事会。1994年10月在拥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称号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
万维网常被当成因特网的同义词,不过其实万维网是靠着因特网运行的一项服务。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网页”。
[编辑本段]起源
1989年3月,伯纳斯-李撰写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一文,文中提及 ENQUIRE 并且描述了一个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写了第一个网页以实现他文中的想法。
在那年的圣诞假期,伯纳斯-李制作了要一个网络工作所必须的所有工具[6]: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同时也是编辑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这一天也标志着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
万维网中至关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于1960年代的几个从前的项目。譬如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项目(Project Xana)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这两个项目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万尼瓦尔·布什在其1945年的论文《和我们想得一样》中为微缩胶片设计的“记忆延伸”(memex)系统。
蒂姆·伯纳斯-李的另一个才华横溢的突破是将超文本嫁接到因特网上。在他的书《编织网络》中,他解释说他曾一再向这两种技术的使用者们建议它们的结合是可行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响应他的建议,他最后只好自己解决了这个计划。他发明了一个全球网络资源唯一认证的系统:统一资源标识符。
万维网和其他超文本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
* 万维网上需要单项连接而不是双向连接,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资源拥有者不作任何行动情况下链接该资源。和早期的网络系统相比,这一点对于减少实现网络服务器和网络浏览器的困难至关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产生了坏链的慢性问题。
* 万维网不像某些应用软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这使得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独立地发展和扩展,而不受许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两个月之后Gopher宣布不再免费,造成大量用户从Gopher转向万维网。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又称W3C理事会。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
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梦想能拥有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库。在这个数据库中数据不仅能被全球的人们存取,而且应该能轻松地链接其它地方的信息,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重要的信息。它引发了第五次信息革命。
㈩ 中国互联网创始人先生是谁
中国互联网创始人是钱天白。
钱天白是中国Internet之父,人们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实在是应该感谢钱天白教授的付出。事实上,钱教授之于中国网络事业,就等同于詹天佑之于中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是他,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是他,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中国的互联网才能迅速发展到繁荣局面。
钱天白于1945年出生江苏无锡。大学,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79年初调至五机部计算站(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所的前身)。
1990年10月钱天白注册登记中国顶级域名CN 。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
1996年1月中国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开始提供服务。
中央电视台于1997 年 6 月 17 日在《东方时空》栏目《东方之子》版块中播出了《计算机网络专家钱天白》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