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环球体育App网络异常

环球体育App网络异常

发布时间:2022-07-18 04:16:13

A. 全球的Internet网的所有电脑通过什么联网的

就是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的。

详细:
http://ke..com/view/1706.htm

因特网简介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因特网最高层域名分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目前主要有14 种机构性域名。
它连接着所有的计算机,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不同的信息,有数百万对人们有用的信息,你可以用搜索引擎来找到你所需的信息。搜索引擎帮助我们更快更容易的找到信息,只需输入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搜索引擎会找到所有符合要求的网页,你只需要点击这些网页。
The Internet is an inter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It connects computer networks all over the world.People can get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from it.There are millions of websites on the Internet.There is a lot of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websites.You can use search engine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Search engines help us find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easily.Type in a keyword or keywords and the search engine will give you a list of suitable websites to look at.
[编辑本段]因特网的来历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为此, 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着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400万台。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编辑本段]因特网的过去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
⑴支持资源共享;
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因特网-关键技术
1.万维网WWW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浏览器(Browser)是用户通向WWW的桥梁和获取WWW信息的窗口,通过浏览器,用户可以在浩瀚的Internet海洋中漫游,搜索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所有信息。
WWW的网页文件是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编写,并在超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支持下运行的。超文本中不仅含有文本信息,还包括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故超文本又称超媒体),更重要的是超文本中隐含着指向其它超文本的链接,这种链接称为超链(Hyper Links)。利用超文本,用户能轻松地从一个网页链接到其它相关内容的网页上,而不必关心这些网页分散在何处的主机中。
HTML并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将专用的标记嵌入文档中,对一段文本的语义进行描述,经解释后产生多媒体效果,并可提供文本的超链。
WWW浏览器是一个客户端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使用户获取Internet上的各种资源。常用的浏览器Microsoft的Internet Explorer(IE)和Netvigator/Communicator。SUN公司也开发了一个用Java编写的浏览器HotJava。Java是一种新型的、独立于各种操作系统和平台的动态解释性语言,Java使浏览器具有了动画效果,为连机用户提供了实时交互功能。目前常用的浏览器均支持Java。
2.电子邮件E-mail
E-mail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用户只要能与Internet连接,具有能收发电子邮件的程序及个人的E-mail地址,就可以与Internet上具有E-mail所有用户方便、快速、经济地交换电子邮件可以在两个用户间交换,也可以向多个用户发送同一封邮件,或将收到的邮件转发给其它用户。电子邮件中除文本外,还可包含声音、图像、应用程序等各类计算机文件。此外,用户还可以邮件方式在网上订阅电子杂志、获取所需文件、参与有关的公告和讨论组,甚至还可浏览WWW资源。
收发电子邮件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支持。常用的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有Exchange、Outlook Express等,这些软件提供邮件的接收、编辑、发送及管理功能。大多数Internet浏览器也都包含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如Internet Explorer和Navigator/Communicator。
邮件服务器使用的协议有简单邮件转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电子邮件扩充协议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和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POP服务需由一个邮件服务器来提供,用户必须在该邮件服务器上取得账号才可能使用这种服务。目前使用得较普遍的POP协议为第3版,故又称为POP3协议。
3.Usenet
Usenet是一个由众多趣味相投的用户共同组织起来的各种专题讨论组的集合。通常也将之称为全球性的电子公告板系统(BBS)。Usenet用于发布公告、新闻、评论及各种文章供网上用户使用和讨论。讨论内容按不同的专题分类组织,每一类为一个专题组,称为新闻组,其内部还可以分出更多的子专题。
Usenet的每个新闻都由一个区分类型的标记引导,每个新闻组围绕一个主题,如comp.(计算机方面的内容)、news.(Usenet本身的新闻与信息)、rec.(体育、艺术及娱乐活动)、sci.(科学枝术)、soc.(社会问题)、talk.(讨论交流)、misc.(其它杂项话题)、biz.(商业方面问题)等。
用户除了可以选择参加感兴趣的专题小组外,也可以自己开设新的专题组。只要有人参加,该专题组就可一直存在下去;若一段时间无人参加,则这个专题组便会被自动删除。
4.文件传输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Internet上文件传输的基础,通常所说的FTP是基于该协议的一种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允许Internet上的用户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输到另一台上,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包括文本文件、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声音文件、图像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都可以用FTP传送。
FTP实际上是一套文件传输服务软件,它以文件传输为界面,使用简单的get或put命令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如同在Internet上执行文件复制命令一样。大多数FTP服务器主机都采用Unix操作系统,但普通用户通过Windows95或Windows 98也能方便地使用FTP。
FTP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使用Internet上众多的匿名FTP服务器。所谓匿名服务器,指的是不需要专门的用户名和口令就可进入的系统。用户连接匿名FTP服务器时,都可以用“anonymous”(匿名)作为用户名、以自己的E-mail地址作为口令登录。登录成功后,用户便可以从匿名服务器上下载文件。匿名服务器的标准目录为pub,用户通常可以访问该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多数匿名服务器不允许用户上传文件。
5.远程登陆Telnet
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一个协议,该协议定义了远程登录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方式。Telnet允许用户在一台连网的计算机上登录到一个远程分时系统中,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该远程系统。
要使用远程登录服务,必须在本地计算机上启动一个客户应用程序,指定远程计算机的名字,并通过Internet与之建立连接。一旦连接成功,本地计算机就像通常的终端一样,直接访问远程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远程登录软件允许用户直接与远程计算机交互,通过键盘或鼠标操作,客户应用程序将有关的信息发送给远程计算机,再由服务器将输出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退出远程登录后,用户的键盘、显示控制权又回到本地计算机。一般用户可以通过Windows的Telnet客户程序进行远程登录。
[编辑本段]现在的因特网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上已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的数目向前增长,专家预测,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户将突破1亿,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超过10亿的用户。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当年,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
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 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 在Internet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其用户已从1994年的不到400万激增至1995年的1000万。Web站的数目1995年到三万个。 Internet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今天,Internet已连接60,000多个网络,正式连接86个国家,电子信箱能通达150多个国家,有480多万台主机通过它连接在一起,用户有2500多万,每天的信息流量达到万亿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电子信件突破10亿封。 同时,Internet的应用业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股票交易、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居家购物等,都有长足的进步。据统计,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业所占比例最大,为41%;.e--(科教)已退居二线,占有30%分额。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长中,商企界的成长占了其中的75%。但是在亚洲一些国家里,当局者却试图封锁本国的网络与国际网连接,其封锁网络技术超过发达国家。这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
[编辑本段]因特网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网络无整体规划和设计,网络拓补结构不清晰以及容错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这些对于商业领域的不少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另外,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的发展。
未来的因特网与现在的因特网可大不一样,它将会是一种可大可小的因特网。当你想要把它带在身边时,你不用拎一个很大的背包把它装进去,而是把它变小,放入自己的口袋中,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打开因特网,这就能帮助你搜索你所需要的资料。
它不仅具有现在因特网的功能,还增加了成千上万种现在的因特网所没有的功能,比如像:可以随处旅游的“真实镜”、可以打出五线谱并能演奏的“模拟琴”、可以让图画变为实物的“马郎笔”,以及让因特网变为机器人的“转变程序”等......对了,给大家说说“真实镜”这个程序吧!打开因特网,可以在桌面上看见一个镜子的图标,双击这个图标你就可以看见一个全屏显示的大镜子,上面有文字提醒你:“把你想要去的国家或城市的名字打进镜子里。”只要把你想去的地方的名字输入进去,再单击一下旁边的“确定”键就可以了。此时你便会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双脚离开了地面,迅速飞到想要去的地方。
未来的因特网不仅具有许多奇特的功能,它还可以自动报警。当你家有小偷潜入时,未来的因特网就会立即做出反应,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这时候,你就会马上从睡觉中醒来,让小偷无法得逞,通过因特网,你可以弄清楚已经过去了的五万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够知道未来五十年的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特网会越来越“神”。
万维网、互联网、因特网之间的区别
准确的说,万维网、互联网、因特网之间是有区别的。
谈“因特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在《谈电脑和网络术语中一物多名现象》一文中,我提到了“因特网”的定名问题。但事实上现在“互联网”一词仍在使用。是不是这两个名称在使用时完全没有区别,抑或是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答案肯定后者。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顾一下因特网的历史。
因特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最初名为“阿帕网”(ARPAnet)是一个军用研究系统,后来又成为连接大学及高等院校计算机的学术系统,现在则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五大洲150多个国家的开放型全球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许多服务商。普通电脑用户只需要一台个人计算机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因特网服务商连接,便可进入因特网。但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系统)等。
了解了以上情况,我们就可以知道大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和小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当我们所说的是上文谈到的那个全球最大的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互联网络时,我们就称它为“因特网”或称为“国际互联网”,虽然后一个名称并不规范。在这里,“因特网”是作为专有名词出现的,因而开头字母必须大写。但如果作为普通名词使用,即开头字母小写的“internet”(“interreto”),则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一个大型网络。按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的网络系统可以通称为“互联网”。这就是说,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和“因特网”所下的定义分别是“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和“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可供参考。
最后说明一下,因特网作为专有名词,在使用时除了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之外,通常在它的前面还要加冠词la,(即la Interreto),而且还可以简称为“la Reto”。
WWW,万维网,TTT —— 近乎完美的对译
凡是上网的人,谁不知道“WWW”的重要作用?要输入网址,首先得打出这三个字母来。这三个字母,就是英语的“World Wide Web”首字母的缩写形式。“WWW”在我国曾被译为“环球网”、“环球信息网”、“超媒体环球信息网”等,最后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译为“万维网”。国柱先生在《胡说集》Gz18“妙译WWW”一文中,对它的汉语对译词“万维网”(Wan Wei Wang)大加赞赏,这是毫不过分的。“万维网”这个近乎完美的对译词妙就妙在传意、传形、更传神,真是神来之译!
无独有偶,“WWW”的世界语的对译词“TTT”,也是由三个相同字母组成的,译得也令人叫绝。“TTT”是世界语的“Tut-Tera Teksa?o”首字母缩写。据俄罗斯世界语者Sergio Pokrovskij编写的《Komputada leksikono》(计算机专业词汇)上的资料,“WWW”最初的对译形式是“Tutmonda Tekso”,就在这一译名出现的当天,即1994年8月5日,便立即有人在网上建议改为“Tut-Tera Tekso”,8天后,也就是8月13日,才经另一人根据一位匿名者的提议,定译为“Tut-Tera Teksa?o”(字面义为“全球网”)。这个译名的缩写TTT,形式整齐,语义完全吻合,好读、好记、好写。这是集体智慧的创造。它也雄辩地证明了世界语的表现力是很强大、很灵活、很有适应力的,比起汉语和英语来并不逊色(请比较一下WWW的法语对译词“Forum elektronique mondial”和西班牙语对译词“Telarana Mundial”,它们的缩写形式分别是“FEM”和“TM”)。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又想起我国近代翻译大师严复先生的一句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一个好的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译者,长时间搜肠刮肚、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以及新闻组)。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关于万维网以及浏览万维网的一些世界语术语,我将在以后所发的帖子中陆续作些介绍。
Internet是一个把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用各种传输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有人称之为网络的网络,中文译名为因特网、英特网、国际互联网等。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WWW(World Wide Web)简称W3,有时也叫Web,中文译名为万维网,环球信息网等。WWW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ERN)研制,其目的是为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利用Internet进行方便地通信,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
WWW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Hyper Markup Language)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其中WWW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这些信息页既可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上;本链路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维持,WWW客户端软件(即WWW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Intern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目前,用户利用WWW不仅能访问到Web Server的信息,而且可以访问到FTP、Telnet等网络服务。因此,它已经成为Internet 上应用最广和最有前途的访问工具,并在商业范围内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WW客户程序在Internet上被称为WWW浏览器(Browser),它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WWW主页的软件。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主要有Netscape communicator 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WWW浏览提供界面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只需提出查询要求,至于到什么地方查询,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因此WWW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用户只要操纵鼠标,就可以通过Internet从全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WWW使得非常复杂的Internet使用起来异常简单。
WWW浏览器不仅为用户打开了寻找Internet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页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而且提供了Usenet新闻组、电子邮件与FTP协议等功能强大的通信手段。

B. 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技能考试

心理咨询师考试除了资格等级考试以外,还新增加了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考试,就目前来看,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心理咨询师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已超越原有标准,存在着职业标准与实际职业要求存在差异,鉴定的内容与职业实际操作的要求还不对应等问题,单一的鉴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心理咨询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测试、效果验证等环节最终全面启动了“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等级培训认证”。该认证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阅卷的方式,培训合格者颁发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三级)的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等级培训采取网络远程教学配合面授体验性工作坊、远程及落地见习实习、在线督导等先进的培训方式,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能力水平,促进心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双证上岗也逐渐成为心理咨询行业的新标准。

C. 北大青鸟哪个老师讲课最好

北大青鸟佳音校区秉承北京大学的治学作风,建立了以北京大学现职教师、优秀专职教师和名企工程师 三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力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总部专家、产品经理、技术专家、中心教员、中心班主任、职业规划师从入学到毕业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让学习过程更轻松,让学习效果更明显,定制每个学员的IT梦想。

师资介绍

李强

学位:硕士

职称: 高级讲师

毕业院校: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主讲课程: ACCP软件开发

个人简介

精通C语言基础, JavaSE、JavaEE、JavaOOP,C#、Winform、.NET等编程技术;

精通SQL Server、mySQL等主流数据库及其视图、存储过程等常用数据库技术;

精通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Jsp、Servlet、Ajax、 BootStrap等前端技术。

项目经验

四川新闻网生活频道项目

中升博能集团-博尼德产品官网

四川银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集团管理系统及官网项目

D. 搜狗浏览器打不开淘宝页面

1.对比系统自带的IE是否能打开。如果也打不开请换个时间再试试。或在搜狗浏览器右下角的第一个加速器按钮上点击,选网络优化。
2.如果IE能打开,请在搜狗浏览器里按CTRL+F5强制刷新,或在地址栏右边切换浏览模式试试。
3.如果IE正常,而搜狗两个模式都打不开,请在搜狗浏览器右上角的网络连接上点击-选使用IE的代理设置,并重开浏览器试试。
4.关闭相关广告过滤类插件,或安全软件功能大全里的广告过滤。以及浏览器保护。
5.修复安装最近的新版搜狗浏览器4.1,在右上角的菜单-帮助-浏览器修复工具-手动修复-选重置加速策略和清理临时文件。

E. 用腾讯视频看电视,老会出现播放器错误,错误码1,怎么回事

为无法连接到服务器所致

播放器错误通常是指:获取节目信息失败,有可能是网络信号问题,可以试试播放已下载的视频。也可过个时间段再试试。通常是指获取节目信息失败,有可能是网络信号问题,可以试试播放己下载的视频。也可过个时间段再试试。

某些应用程序在安装有些文件会与系统文件相互共用,一但删除或损坏这个程序的话,也就等于损坏了系统、计算机出现错误代码大部分是以上四个情况导致的,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修复。

补充资料:

腾讯视频播放时会出现错误是因为没有打开自动检测设置和使用自动设置脚本。

解决步骤如下:

1、首先在电脑的页面上进行打开“控制面板”的对话框,在此对话框内点击“互联网”栏目选项。


F. 四年前和林丹扯上关系的赵雅淇,如今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赵雅淇现在的生活其实过得并不好,首先她想要再回到娱乐圈里面发展是不可能了,因为对于一个这样的女人,很多人是没有办法再接受她的。其次赵雅淇现在还没有结婚,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的幸福,所以在生活中,过得也不会很快乐。赵雅淇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咎由自取吧。

如今的赵雅淇不到40岁了,对于一个女明星来说,青春才是最好的岁月价值,不到40岁的她仍然没有嫁给别人,但是她的生活还是挺舒服惬意地,从她的社交网络上也看不出丝毫落魄迹象。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要有一份坚持初心不变的毅力,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自己的一些准则要毫不动摇,努力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也要在梦想的途中做一些正确的抉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俗话说得好,好人有好报,我们要坚信上帝是可以看到的,你做的好事最终都会以另外一种好的方式回馈给你。

G. 怎么提高免疫力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元素,同样的也是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分。身体如果严重缺乏蛋白质,会促使淋巴球的数量减少,造成免疫机能严重下降。因此多摄取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肉类、鸡鸭鱼肉、蛋类、牛乳以及乳制品,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内含的球蛋白能够帮助你提高免疫力。建议一天喝一到两杯的牛奶,维持适当的蛋白质摄取,就能够让你的身体保持基本的防御能力喔!
二.维生素A
维生素A和细胞的完整性有关,能够帮助细胞对抗氧化,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A,会使得胸腺及脾脏的体积缩小,相对的,自然杀手细胞的活力也会随着降低。因此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就能够增进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
三.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免疫系统的作用,并且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以及增强胸腺及淋巴球的能力,帮助人体增加抵抗含量及提升血液中干扰素的含量,是有效的抗氧化物,可抵抗破坏性分子,是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之一。饱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例如:苹果、柠檬、柳橙等,都是提升免疫力的良好食物来源。
四.维生素E
维生素E为自由基的克星,同时也可促进抗体产生,从对抗病毒的观点来看,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作用。一般食物中以豆类、小麦胚芽、蔬果、植物油、核果类有较多含量的维生素E。但是,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改变,饮食不均衡,因此能从食物中摄取到的维生素E含量非常低,若担心最近SARS的流行,可以多利用营养补充剂,以补足身体所需的维生素E。
五.维生素B群及矿物质
维生素B群与体内的抗体、白血球和补体的产生有关,缺乏维生素B群会影响到淋巴球的数量及抗体的产生,而且也会造成胸腺的萎缩。维生素B群主要存在于牛奶、新鲜的肉类、绿叶蔬菜、全谷类等食物当中,因此免疫力较弱的人,可以多摄取这一类的食物,增强自体免疫力。 例外,矿物质也是影响人体免疫力的重要角色之一。
缺乏“铁”,会降低吞噬细胞的能力及活性;
缺乏“锌”则会造成胸腺萎缩,降低消灭细胞的能力;缺乏“铜”则会影响抗体的产生。
“镁”可以改善T细胞及B细胞的功能;
“硒”可以减少病毒的变形、防止病毒感染的效果,提升免疫细胞的能力。
六.多吃大蒜
大蒜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提升免疫力及抗病毒的功能,对于巨细胞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加白血球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对于细菌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具有延缓和部分抑制的效果,而达到抗菌杀菌的作用,可预防及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因此,如果可以每天吃大蒜,大约两个蒜瓣的份量,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生病,更可以降低因感染SARS而死亡的机会。
<<增强免疫力生活守则>>
守则一:营养均衡
要吃出健康,进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充足及均衡,这是现代人最常忽略的也最难做到的。大部分吃东西,首先考量是方不方便、吃不吃得饱、好不好吃为优先,只有少数的人会以“营养均衡”为优先。
营养均衡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每天摄取主食大约三到六份、牛奶两杯、蛋鱼肉豆类大约四到五份、蔬菜至少三份(以深绿色蔬菜为佳)、水果两份、油脂二至三汤匙。尤其大部分的人,蔬菜及水果明显摄取不足,有时候连一份都摄取不到,因此,要提醒自己每餐一定要吃蔬菜水果,并且饮食多样化,不要总是吃某些特定食物,这样容易造营养的偏废。
守则二:“三多’多喝水、多运动、多休息
多喝水: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因此成人每天必须摄取大约2000~2500毫升的水分。
多运动: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钟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游泳或骑脚踏车等,拥有保持健康的身体,维持理想的体重,才能有充沛的活力对抗病毒喔!
多休息:早睡早起对现代多样化夜生活的人来说,似乎已经快成了天方夜谭,熬夜加班、上网络或享受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因此该睡觉的时候要睡觉,该起床的时候就要起床,顺应人体的生理时钟,充分的睡眠和作息,才能保持身体的免疫力,对抗病毒!
守则三:“三少”少吃甜食、少油脂、少喝酒
食物犹如一把刀可以救人亦可以杀人。”因此提醒民众,有一些会降低免疫能力的食物,最好能少吃,否则不但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活力,甚至会抑制淋巴球的形成,使免疫机能受损。
少吃甜食:甜食会影响到白血球的制造与活动,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谢明哲教授强调:“不要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而赌上健康,这是非常划不来的!”
少油脂:吃东西太油,尤其摄取太多不良脂肪,会妨碍免疫的能力,使体内免疫细胞变得慵懒,而无法发挥功能。因此建议,减少烹调用油量及高脂肪、高盐的摄取,尤其油炸的东西和肥肉尽量少吃。
少喝酒:喝酒会严重的减弱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也会影响肝脏以及胰脏的机能。除了酒之外,烟、咖啡、毒品等,不但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还对人体有害,因此拒绝与这些东西往来绝对是上上之策。古谚说:“一笑治百病”,用积极的人生观面对生活,适度的抒解压力,多接近大自然,多笑一点,更是各种增强免疫力方法的绝妙搭挡喔!

H. 我在打开一个网络电视频道时,只要一点那个频道,特别是CCTV的频道,就出现“应用程序发生异常,未知的软

网络电视不行的,还是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吧,更多了解可将鼠标停在回答者上复制下面的链接到地址栏进我空间看看。

I. 初一【上】的地理复习资料!!!!急急急

地理(七上)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着,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 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1.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汉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分别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的不稳定。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阅读全文

与环球体育App网络异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川统招专升本考计算机网络试题 浏览:600
网络中k和b哪个好 浏览:255
魅族连接网络一直密码错误 浏览:355
网络时代如何解决亲子问题 浏览:526
苹果升级信号变弱了还原网络设置 浏览:802
手机直播机房网络搭建 浏览:98
分出来的路由器wifi没网络 浏览:849
两张卡用一个网络怎么设置不卡 浏览:377
公司怎么推广网络 浏览:157
网络安全宣传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95
网络银行卡该怎么办理 浏览:419
网络cat6utp什么意思 浏览:150
网络1302是什么意思 浏览:546
联想电脑无线网络适配器是哪个 浏览:400
广电千兆网络宽带一年多少钱 浏览:767
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吗 浏览:992
传媒网络信号差怎么办 浏览:808
2021国家网络安全口号 浏览:403
荔波哪里有网络监控 浏览:842
六心网络是哪些公司 浏览: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