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上说的女德班、男德班怎么理解
古代社会,皇权至上
女德班,以男权至上;
男德班,以女权至上。
② 近期“女德”引起热议,真正的女德是什么
“女德”其实是封建社会残害压迫女性的工具,而现代意义的女德就是女性需要具有思想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等品质。
现在社会的女性,已经不再受到父权和夫权的压迫。现在女性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新社会女性在人格上已经获得了独立!
在家中尊敬家中肯定是必须的,但是女性依然拥有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现在女性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了女性自己的手里,父权早已经消失了。只有人格独立的女性,才是真正现代意义的女性。
各位大仙,对于小仙的上述观点,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③ 女德真正含义是什么
是讲女人应遵守的道德事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规范内容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社会的女德与男德应该都一样去遵守。
④ 教养女德是什么意思
看【素女经】
⑤ 网络用语女德是什么梗
女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载于史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
近现代以来因反传统反封建文化浪潮的影响,这个浪潮不仅推翻古时的"女德教育",在整个传统文化的脉络中,也想要借此粉碎封建的传统文化。男女平等则是现代社会人们对文明进步的一种具体表现。
由于近现代受到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古时女性被奴役歧视与贬低的历史被大多数人予以唾弃。女德就是其中之一,女德只规范了女性应该怎样,而对男性则没有这方面的道德约束。
男德
男德,网络流行语,原义是指男士的品德,网络用语中指对男性道德品质的荒唐要求,该词与女德相对应,是让大众体会到女德宣扬的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风气,已经落后于时代,以及表达对一些认为女性应该学习女德人士的嘲讽。
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名为男德和包括男德内容的微博账号,对女性进行夸赞,以此来反讽社会中的一些宣扬女德的人。后常被部分网友用来反讽在互联网或现实生活中宣扬女德的人或事物。
⑥ 守好男德人人有责什么意思
守好男德人人有责是指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德行操守,也可能是提醒女方要守女德。
具体到行为上,有禁止参加有女性的一切聚会,不能随意看女性等要求。该词与另一个很火的网络热词“女德”相对应,用相匹配的一套价值标准来约束男性行为规范,目的是为了对男女不平等风气的嘲讽,借此表达不满的情绪。
1、指有德行的男子。
2、男德的定义其实跟女德差不多,不在公共场合穿暴露的衣服,不穿背心,不穿高于膝盖的裤子,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得饮酒等等,其实就相当于把女德的定义代入到男德上面。
3、女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载于史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未嫁之女淑慎高德,嫁人后僻邪怨戾不再掩饰)。
例如:
“男德课”的课程内容,既有诸如“衣着不可太过花里花俏、不可太过于暴露”的仪容仪表日常规范,也有“不要觉得自己给的够多、而是要多问问对方想要什么”等恋爱心得分享。而“男德课”的核心要义,就是教会男性“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的命令要服从、老婆说错话要盲从”的“三从四德”。
一家店铺的客服向记者介绍了“男德课”的上课方式。当消费者下单之后,店铺客服会添加她的男友或老公为好友,并发送上述课程内容。按照时间长短,课程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有的店铺还会提供测试服务,在测试完成之后还会颁发一张奖状以资鼓励。
⑦ 男德女德是什么意思
女德:
1.向往美好
2.崇尚和平
3.爱护幼小
女性守则:
1.保障自身安全与健康
2.保障后代安全与健康
男德:
1.追求效率
2.崇尚武力
3.奉献集体
男性守则:
1.保障女性安全与健康
2.保障集体利益
⑧ 宜守女德,则无大过是什么意思
应当遵守女子的行为准则,(遵守了)行为就不会有大的过错。
⑨ 女德是什么意思
女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载于史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未嫁之女淑慎高德,嫁人后僻邪怨戾不再掩饰)。
中国古代不存在名为《女德》的典籍着作,以及其他网络及网站所传《女德》作者为明成祖仁孝文皇后徐氏的说法属于误传,应当注意。
具体而言,传统女德包括“四德”:
一、“妇德”,要求女性温婉柔顺,孝敬长辈;
二、“妇言”,要求女性择词而说,不恶语伤人;
三、“妇容”,要求女性仪容洁净,居室整齐;
四、“妇功”,要求女性心灵手巧,勤劳持家。
这“四德”,就是对女性品德的规范。由此可见,温婉柔顺、言谈得体、仪容端庄、心灵手巧被视为传统女性的理想人格。
并非所有的传统妇德都是不好的,像鼓励妇女慈善友爱、孝敬老人、温文尔雅、整洁干净、和颜悦色、勤俭节约等都是值得提倡和发扬光大的,但必须把这些精华与“三从四德”这种等级观念、限制女性发展的糟粕区别开来。
(9)网络守女德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色“女德班”、“女德课堂”。其中不少“女德学堂”的主观动机是励志妇女,鼓励妇女自助成长,基本主题是符合主流意识的,对帮助妇女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医治生活创伤的旗号,甚至打着光复传统礼仪的旗号,利用少数妇女企盼改善和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向往美好和谐生活的心理,行传播封建文化糟粕和赢利敛财之实。
一些身披传统文化和道德金纱的所谓“导师”,要求学员在课堂上向举办者行叩拜大礼,甚至冒历史潮流之大不韪,引诱学员接受封建主义压迫、歧视、奴化妇女的糟粕文化,倡导妇女从一而终、逆来顺受等等,这些行为严重践踏了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个别女德班要求现代女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甚至提出“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这样人格侮辱性的观点,要求女性以自己的人格独立、人生幸福为代价,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牺牲品。
必须唾弃这种反社会潮流的所谓”女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