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8月22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14年来首次修改,它重点突出了儿童的权利和儿童优先的原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近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些老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972年就开始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的孙云晓对此深有感触,国家也已制定相关解决政策和措施。 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是95%,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仍存在辍学和未入学的情况。“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走进课堂,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大事。”孙云晓说,2001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课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2005年各地共执行“两免一补”资金近72亿元。今年开始还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在城里,网络媒体则日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嗜网成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在青少年看来,网络更多的是娱乐功能。”孙云晓说,需要加强引导未成年人对现代化工具学习功能的正确认识。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抓好对网吧的专项治理,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同时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引导。“堵疏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孙云晓说。
《意见》还指出,要以办好电视少儿频道为重点,丰富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据统计,自2003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至2005年底,全国已开办30家少儿频道以及3家动画频道。“这意味着少年儿童作为独特的观看群体受到重视,而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也只有看适合的节目才有助于成长。”孙云晓说,少儿频道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绿色文化氛围,被赞誉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的绿色频道。
目前中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涉及民工子女数百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都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其中《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我国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成长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孙云晓说,国家制订的一个个政策,一项项措施,相互交织在一起编成一张“巨网”,将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㈡ 您对目前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什么建议
强烈建议建立未成年网络净化保护法,并建造完善的未成年人安全净化网络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在保证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建造拥有人工和人工智能识别过滤的黄赌毒等非法信息以及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大数据跟踪推送消息……
2、在国家法律强制性的情况下要求每人必须接受个人身份信息采集(脸谱、指纹、声音)申请和认证年龄分级网络账号,未成年人由监护人陪同指导申请;
3、对未成年人终端设备系统进行强制管理,制定严格的协约,禁止运营商预装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应用软件并定制合适未成年人使用的专属系统及应用app;
4、搭建适合未成年人的教育娱乐网络平台,并通过监管系统机制,矫正未成年人上网习惯和时间;
5、未成年人网络紧急求救报警专线,在可穿戴以及终端网络设备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定位跟踪和警报系统应用,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㈢ 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的防沉迷系统说明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方面的保护�1�3
该系统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作为实施“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实际举措之一
㈣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网络保护中有什么亮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来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应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㈤ 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是哪些方面的保护有缺失
嗯,我们应该提前在小孩子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我们有些只黏人吗?我语文玩游戏也是对小孩子的一种福利,所以说么作为家长一定要去及时制止。
㈥ 父母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有哪些
未保法第71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㈦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主要包括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7)未成年网络保护有哪些体现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㈧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体现我国哪部法律规定的什么保护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是正式的法律和法规。它是用来倡导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爱护好自我,要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精神文明、自觉维护公众利益、公众秩序、自觉遵守并承担应负的社会文明责任。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是用来保护青少年道德行为与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㈨ 网络关爰青少年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种保护
要身份证上网,满18才行
㈩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这对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毒害起着什么作用
关于未成年人,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在这个社会上是需要保护的群体。而根据最新消息显示,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在这之中同时也新增了关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这对于未成年人遭受网络的毒害这个事情上面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网友都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为。通过这个事情,很多未成年人也能够去在互联网上能够大胆的去做自己想要的事情,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在网络上进行冲浪,同时也可以为青少年在网络上营造良好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