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阻止半夜“短信盗刷”
如今,通过手机号码加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很容易实现主流App的账户登录及资金操作。但是,这种便捷方式也让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利用“GSM劫持+短信嗅探”盗刷网友账户。
早在2015年6月,国务院就批准建立了由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公安部加强警银合作,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实现商业银行和公安信息互通。2016年5月,最高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金融、电信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治理短信“半夜盗刷”乱象,类似的多方联动治理也势在必行。
还应看到的是,短信“半夜盗刷”,亦是一种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网站App的安全责任同样不能忽视。根据我国网络政策和相关法规,网络运营者对其运营的网站和提供的网络产品与服务承担安全义务。《网络安全法》具体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义务、用户身份信息审核义务、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义务、违法信息处置义务、信息记录义务、投诉处理义务、配合监督检查义务等。当账户登录及资金操作出现异常,网络平台理应监控把关。对于手机号码加短信验证码的便捷方式,还应辅以更高安全系数的技术手段,如每日限额、人脸或密码校验等风控措施。
诚如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言,科技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勃兴,类似短信“半夜盗刷”的新型犯罪,只怕还会层出不穷。未雨绸缪铸牢法治防线,凝聚从政府部门到银行、电信企业、网络平台、个体的合力,人们才能真正无后顾之忧。
来源:澎湃新闻网
❷ 支付码三米外盗刷,盗窃者将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随着我国的互联网迅速发展,我们已经开始习惯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产品的功能了,每到一个店铺我们只要需要打开我们的的支付二维码便可以进行支付,大大缩减了我们的时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手机产业也不断的发展,在追求处理器的高性能的同时,也不断地对手机其他配置的更新,比如说手机的像素不断提高,有的还堪比望远镜,这是我们的一个时代发展的代表之一,但是总有可能会有一些漏洞存在。
网络支付功能还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网络安全嘉年华活动就是帮助寻找网络支付的漏洞,这次能在嘉年华上发现也算是一种偶然,希望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专家可以对此尽快的进行优化,防止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在网络支付方面需要小心,在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进行二维码支付的时候注意遮挡一下自己的二维码。虽然公共场所有监控,并且收款方也可以查看,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做好相应的安全意识,注意自己的二维码是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才会减少自身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