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一、主要作战兵器———信息支撑。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则是信息化兵器。
所谓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弹药主要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信息化弹药在其总弹药量中虽然只占8%,但却完成了80%至90%的战略战役目标打击任务。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弹药已经占到总弹药量的80%左右,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兵器的战场主导作用。
二、战场能量释放———信息主导。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参战的大型主战兵器只有1万多件,而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计算机却达到4至5万台。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超过主战兵器的4至5倍。这一方面说明多国部队的主战兵器信息化含量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信息能已经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主要作战目标———“三大系统”。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在战场较量方式上,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海空单元战场、单一军兵种、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其中,战场认识系统、战场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则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主导和支配着战场所有力量和打击行动。因而,围绕着破坏、瘫痪敌人的“三大系统”和有效地保护己方的“三大系统”而进行的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将成为交战双方战场制胜的关键。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结果看,这种不把作战部队作为主要的打击目标,而把“三大系统”作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方式,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的首要选择。
四、主要作战形式———信息攻防。
信息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式,与以往作战形式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不同:一是对抗的主要关节点不同。
信息战作为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一个是决策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都是竭尽全力地要遏制敌方决策者和指挥机关,使之难以在战场认识系统、决策系统辅助下定下正确的决心,从而使战争或战役失去正确的作战指导,因此,有人也把信息战称为决策控制战。
1、作战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攻击行动,使敌方已经形成的决策难以实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地正确指挥,难以形成战场现实战斗力。因而也有人把信息战称为指挥控制战。
2、它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也不是单纯的只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而进行的技术较量,而是以破坏、摧毁对方的战场支柱———“三大系统”,即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为主。
3、信息战不是以争夺战场兵力兵器数量优势为目的,而是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即争取实时有效地感知战场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部队和打击兵器的能力、通畅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五、战场争夺焦点———制信息权。
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在能够有效地阻止敌方了解、掌握己方主要情况的同时,实时准确地掌握敌方情况,具有战场上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陆、海、空、天、电战场的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具有制空、制地、制海、制天、制电的系统功能。而深刻体现机械化战争特点的制空权、制陆权、制海权等战场主动权的单一争夺,将完全融入制信息权的整体争夺中。
(1)网络战的现实体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方式,进而改变了作战制胜机理,无可争议地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新的主导资源。
❷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信息化战争有以下基本特点:
1、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复存在。
2、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3、作战方式多样化
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
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
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弹、三相弹、中子弹当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电磁脉冲弹,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质弹和再聚变弹更小,效果更凶狠,也更方便战术使用。所以我们对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认识一定要改。虽然谁都不愿意改。
5、非接触的作战行动样式
非接触作战是美军首先提出的一种作战思想并用于战争实践。非接触作战的出现,是一体化的远距离侦查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发展的必然结果。
(2)网络战的现实体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
1、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2、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此外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3、作战力量多元一体
作战力量的大小,不再以数量的多少,作战能力的强弱和人员,武器数量决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战斗人员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其次,也需要多兵种的有机结合。
4、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战争具有明显的精确化趋势。
5、指挥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6、战争耗资巨大
高新技术装备造价昂贵。高技术武器使用空前频繁。
7、信息优势成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8、作战方法灵活多样
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战场导致了作战方式更加多样化。
9、非军事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更加直接
战争受经济、政治、外交等非军事因素的影响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