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相关内容有:1、网络攻击;2、信息安全;3、防抵赖问题;4、网络内部安全防范;5、网络防病毒;6、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竖薯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三、防抵赖问题
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罩悔认,或者是用户接受信息后不认账。需要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的出现。
四、网络内部安全防物纤正范
网络内部的安全防范是指如何防止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害的行为。
解决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和用户工作状态,对极其重要的网络资源(主机、数据库、磁盘等)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和审计;另一方面是指定和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并管理。
五、网络防病毒
目前的病毒可以大致分为6类: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宏病毒、混合病毒、木马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网络防病毒需要从防病毒技术和用户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
六、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再厉害的企业也无法避免发生网络灾难,有些是认为可避免的灾难(如管理员操作失误误删数据),有些是无法避免的灾难,如意外停电,线路损坏。支付宝和微信去年也出现过几次宕机。因此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以从预防角度去避免,但是完全保证系统不出错是不太可能的。
1、打开网络后,检查其他的软件当前网络可用,如果其他应用正判者带常上网,只有微信不能访问,那可能是设置了安全软件对系统联网进行了限制。如果是安全软件,关闭相关的限制即可。
2、检查是否网络问题,网络延迟或者此时网络信号弱,稍后再做尝试。如果移动网络连不上,可以用wifi连接,进行登录使用。
3、核实是否是账号异常,重新输入账号,或使嫌慎用其他的账号尝试。
4、有可能是软件异常,“清除数据”即可。
5、若无改善,建议卸载重新下载微信进行尝试。掘芦
6、如上述操作问题依旧存在,可以关机重新启动。或者备份下数据,恢复出厂设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