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校园暴力可以报警吗
遇到校园暴力,当然可以报警,警方会介入处理。通常,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会先了解情况,并可能建议联系学校保卫部门。如果事件严重,涉嫌违法或犯罪,学校会再次报警,警方会正式介入。高等院校的保卫部门往往与警方有合作,因此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校园暴力报警的途径包括通过电话、网络或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紧急情况或发出紧急信号,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损失。报警服务台接受报警的范围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等与违法犯罪相关的报警。
校园暴力施害人若达到法定年龄,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十六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十四至十六周岁的人犯特定罪行也需负责。刑事责任是通过刑事诉讼法实现的,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除了刑事责任,校园暴力行为人也可能面临民事责任,即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而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方法包括:
1. 学校应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提升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管理门卫和外来人员,监控精神状态异常者,并及时化解潜在矛盾。
2. 发生暴力事件时,应迅速报警,报告局安管科,送伤者去医院,通知家属,并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教育机构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损害时,应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能证明已尽到教育和管理职责。若第三方造成损害,第三方承担责任,教育机构未尽管理职责时,需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2. 校园欺凌向哪些部门举报
学校的保卫部门主管,学生处教育处配合。直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情况严重的,可以直接拨打110。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行为。
校园欺凌通常会造成受害人心灵创伤,是一种反社会行为,是各国重点治理对象。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前者仅属于学生之间。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3. 碰到校园暴力去哪里举报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的话,可以报警。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校园暴力的分类:
1、校园中的身体暴力
校园身体暴力又称躯体暴力,它是指在与校园环境有关的情境中发生的包括推搡、抓夺、击打、捆绑、踢踹、鞭打或枪击等蓄意使用体力、包括使用武器来伤害或残害受害者的行为。教师对学生使用体罚属于身体暴力。
2、校园中的情感或心理暴力
校园情感暴力或心理暴力,是指在与校园环境有关的情境中发生的包括限制行动、诋毁、嘲弄、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和其它非身体形式的敌意对待。
3、校园中的性暴力
校园性暴力是指在与校园环境有关的情境中发生的性方面的嘲弄和流言、性骚扰、性侵害、强奸、性羞辱和/或恐吓,被迫观看有关性的行为、图片、照片或网站等行为。
4、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实际或认知到的权力不平衡,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或有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