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东佛山简介
佛山简介: [地理位置优越城市]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佛山是着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8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历史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着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现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狮子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秋色、十番、龙狮、灯彩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通济、无闭翳”,始于清初,盛于干隆年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完好地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现日趋旺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参加。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近年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含联合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开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2007年成功承办全国第14届“群星奖”音乐,曲艺类复赛,祖庙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设立了“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业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以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3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588.50亿元,增长1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产值60917元(折合7956美元),增长18%。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还跻身《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就确立了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护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具体措施。全市民营企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提升发展的喜人局面,成为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33.79元,增长3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
佛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对外开放的商端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佛山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降低营商成本,吸引外来投资,招商引资成果显着。2007年,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73亿美元,增长38.3%;进出口总值378.5亿美元,增长22.2%,其中进出口261.9亿美元,增长23.9%,引进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7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7个。引进了奇美薄膜液晶显示器,英威达氨纶纤维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有美国杜邦、泰科、加拿大北电,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安万特、道达尔,荷兰壳牌,芬兰斯道拉恩索,卢森堡阿塞洛,日本丰田、爱信精机、韩国三星、浦项,中国宝钢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了77个项目,73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了107个项目。
近年来,佛山积极与广州共同建设广佛经济圈。2007年以广佛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与广州在交通道路网,产业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先后与吉林延边,广西贺州,宁夏吴忠,云南红河洲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和民间的对外友好交往活跃,先后与日本伊丹市,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美国斯托克顿市,法国留尼汪省波赛雄市,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结为友好城市。
[产业基础完善的制造业名城]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佛山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 佛山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了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迅速,建立起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建立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8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广,粤台农业合作项目之一的顺德花博园引入国内外花卉生产企业100多家。高明区“合水粉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顺德区“左滩牌”,“右滩牌”草鱼和鳙鱼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佛山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适度重型化,高级化的趋势,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等十大各具优势的行业,十大优势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9358.05亿元,增长28.2%,轻重工业比例为48.3:51.7。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佛山市着眼未来,谋划全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政策限制和积极引导的方针,以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引进先进企业带动发展的形式,推进陶瓷,纺织,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7年,“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奠基,标志我市市陶瓷产业发展总部经济进入新阶段。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液晶显示器件,电子信息,汽车配件,数码光学,环保家电和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全市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13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46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1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21.6%。 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得到发展。佛山以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目前已有万和集团,锡山家具,美的集团,碧桂园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佛山建设总部大楼,佛山创意产业园和禅城区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相继挂牌运作。 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区,镇(街)为主战场,加快工业园区,专业镇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全市共有重点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3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37个,省级专业镇31个,西樵纺织,(丹灶)金沙小五金是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顺德家电,产出陶瓷,西樵纺织,大沥有色金属,丹灶小五金,狮山家电是广东省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依托工业园区和专业镇,培育,打造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
Ⅱ 2002-2013流行网络歌曲
【2002年】
只要有你[那英.孙楠]
曾经最美[朱铭捷]
他一定很爱你[阿杜]
当爱在靠近[刘若英]
情非得已[庾澄庆]
相信自己[零点乐队]
痴心绝对[李圣杰]
坚持到底[阿杜]
【2003年】
挥着翅膀的女孩[宋祖儿]
原来你也在这里[刘若英]
当爱情经过的时候[周艳红]
神奇[孙燕姿]
小虎还乡主题曲[汪正正]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东来东往]
加速度[瞿颖]
十年[陈奕迅]
【2004年】
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马郁]
宁夏[梁静茹]
老鼠爱大米[王启阳]
孤单北半球[欧得洋]
爱上你我很快乐[水木年华]
快乐崇拜[潘玮柏.张韶涵]
倔强的坚强[萧萧]
我还是属于你[关悦]
江南[林俊杰]
【2005年】
老鼠爱猫咪[刘烽]
笔记[周笔畅]
我的爱有罪[凌飞]
分手在那个秋天[浩瀚]
冬天的星愿[香香]
寂寞沙洲冷[周传雄]
我说我爱你[刘嘉亮]
我的全部[庞龙]
【2006年】
我是一个被爱伤过的人[林峰]
暖暖[梁静茹]
雨中背影[张伊]
涩涩花季[石小飞]
梁山伯与茱莉叶[曹格.卓文萱]
小夫妻[欧得洋.蔡淳佳]
千里之外[周杰伦.费玉清]
分手那天[徐靖博]
不想让你哭[王强]
【2007年】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韩晶]
等一个晴天[蔡淳佳]
老人与海[海鸣威]
不管还有多少明天[初百军]
牛仔很忙[周杰伦]
只对你有感觉[飞轮海.SHE]
一定要爱你[田一龙]
爱上别人的人[符号]
别哭了宝贝[皓天]
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好孤单[韩晶]
【2008年】
家园[刘欢]
落叶[海明威]
飞雪[蝴蝶组合]
北京欢迎你[群星]
心愿便利贴[元若蓝.吴忠明]
下一个天亮[郭静]
小小的梦想[孙俪]
我和你[刘欢.莎拉.布莱曼]
地球人都知道我爱你[周桐同]
【2009年】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TRY]
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贺一航]
地球上最浪漫的一首歌[黄鸿升]
另一个天堂[王力宏.张靓颖]
猜[斯琴高丽.高安]
我们这是怎么了[欢子]
心痛2009[欢子]
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欢子]
别在我离开之前离开[雷诺儿]
你抱着别的女人入睡[糖糖乐队]
【2010年】
荷塘月色[凤凰传奇]
最幸福的人[曾春年]
你把爱情给了谁[王强.龙梅子]
可不可以做你男朋友[朱一玮]
情坎[冷漠.宁菲儿]
放手[何龙雨.傅潇莹]
犯贱[徐良.阿悄]
幸福顾问[何曼婷]
谁把爱出卖[糖糖乐队]
谁是谁的谁[艾莉莎]
【2011年】
我爱你胜过你爱我[冷漠.杨小蔓]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龙梅子]
无形的恋人[贡维特]
想象之中[许嵩]
不痛[樊凡]
小三续集[冷漠]
我爱的人不爱我[饶天亮]
因为爱情[陈奕迅.王菲]
不分手的恋爱[汪苏泷]
太过爱你[威薇]
一见钟情[李晟]
【2013】
时间煮雨[郁可唯]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叶蓓.杨宗纬.小柯]
你若盛开[玖月奇迹]
天下的姐妹[凤凰传奇]
真的不容易[庄心妍]
你给我的爱还在不在[欢子.韩小薰]
隐形去看你[林采缇]
一万个对不起[祁隆]
拓展资料:
网络歌曲是近几年来伴随着mp3、flash的产生而出现的新的音乐形式,广义的网络歌曲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媒体传播流行的各种类型的歌曲通过互联网传播,在网上都可以找到,主要收听的方式有两种:在线收听和下载。
网络歌曲主要分为三大类:网友的原创、翻唱、改唱。原创是作者将自己创作、演唱的作品直接通过网络发布推广的歌曲, 多涵盖当前流行乐坛的各式风格。翻唱歌曲是在现有的流行歌曲的基础上作再次演绎和诠释, 融入歌手个人风格的再创作而成。
Ⅲ 吴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主要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肩负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有打大仗、打硬仗的充分准备,统筹兼顾,勇于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狠抓“两大任务”,着力加快项目建设。
坚持把实施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两大任务”作为非常举措全力推进,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25%。全年计划实施各类重点项目473个,总投资75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65亿元。
其中,实施工业项目95个,农林水牧项目129个,城市建设项目125个,道路交通项目14个,商贸流通和旅游项目24个,社会事业及其他项目86个。加快推进国道211及联络线古窑子至青铜峡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红寺堡至桃山高速公路。继续开展好回乡文化宣传周及系列招商引资洽谈活动,主动外出到重点区域,围绕能源化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包装印刷等特色产业开展项目推介,不断扩大招商成果。
筛选、包装、推介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和好项目,面向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招大商、引大资。力争全年招商落地资金突破150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均达到85%以上。按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认真储备和谋划一批“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
(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新型工业。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领域。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提升园区支撑能力。
加快太阳山及其盐同红工业园区建设,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等12个基础设施项目,园区功能配套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力争年内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努力把太阳山打造成新能源、镁合金和煤化工产业基地。提升青铜峡新材料基地、金积、嘉宝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盐池、同心、红寺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利通区工业园区。加大园区观摩、考核力度,努力形成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金属镁、化工等战略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电解铝、硅铁、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加快实施神华宁煤金凤矿井、庆华四股泉矿井等煤炭开采项目和青铝集团自备电厂、大唐新能源光伏发电、中节能光伏发电二期等能源电力项目,新增光伏、风力发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力促庆华二期煤焦化、华能煤电一体化、国电吴忠热电公司热电联产、太阳镁业镁合金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与宁东能源基地对接,做好下游产业转移承接工作。
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促其发展壮大。努力壮大轻工业,实施佳美纸业生活用纸、科冕葡萄酒等项目,扩大轻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升骨干企业竞争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四大工程”,加快西夏水泥、圣花米来扩建、双维绒业公司绒制品和宁龙塑胶管业板材生产技改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优势骨干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3家,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自治区名牌产品8个。加强工业发展的协调服务。把做好对企业的服务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建立市直部门负责人服务企业绩效报告等制度。重点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拆迁难等问题,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改善发展环境,实现更快发展。
(三)紧抓黄河金岸新机遇,再掀城乡建设新热潮。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战略部署,深化“三城联创”成效,大力实施城乡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围绕建设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和西移东扩战略,按照精心打造、打造精品的要求,全面加快黄河两岸30平方公里新区建设。重点抓好黄河公路大桥及桥头堡、黄河砌护工程、黄河楼、黄河生态星级酒店和“三广场一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设。
加快新区房地产项目开发,启动龙河唐都、圣花苑等38个房地产项目,大力配合实施G211、古青线、京藏高速公路吴忠收费站迁移等道路建设项目,加快S101三期改造及市区灵州大道、利宁街南段等14条道路建设项目,构建快速交通路网。加快新区商贸、金融、医疗、电信等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务网点布局,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新区聚集,为把滨河新区建成“黄河金岸”最大的亲水居住区打好基础。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力度,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交通、供热、供水等问题,改善基础条件。大力提升县城品位。利通区、青铜峡市围绕建成滨河首善之区和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力争率先在城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
红寺堡区围绕打造吴忠增长极、宁夏崛起区目标,加快新区规划及开发建设,大面积植树铺绿,加快生态建城步伐。盐池县围绕打造宁夏靓丽东大门目标,加快实施县城东改西移、北控南扩,大力推进县城西区开发建设。同心县按照打造中部干旱带上具有浓郁回族风情的旱塬明珠目标,加快县城西移南扩,全力抓好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太阳山按照建设水保生态工业城目标,坚持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并举,提升湿地开发和保护利用水平。
建设一批特色村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好小城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打造金积、叶升等10个现代文明小城镇。加大村庄集中度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4个,整治旧庄点70个。
(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建设滨河现代农业产业区、扬黄节水高效农业产业区、旱作避灾生态农业产业区的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增长6%。
推进“十大基地”上规模、上水平。实施“优质粮食、高产奶牛、高效温棚”等示范工程,建设孙家滩、叶升等现代农业示范园20个,发展优质粮食100万亩,种植有机水稻6万亩,冬麦20万亩,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110个,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新增滩羊30万只,饲养量达到530万只;新增肉牛5万头,出栏35万头,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高酸苹果5000亩、葡萄5万亩、人工甘草21万亩、红枣7万亩,发展适水产业2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整合资源、资金、人才和技术,尽快形成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和企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市场深加工配套、中侨农牧肉牛育肥等项目;整合乳品资源,重点扶持夏进乳业、恒枫乳业扩规模、创品牌,培育两个产值分别过10亿元和5亿元的大型乳业集团。做强万胜、米来等一批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龙头带动能力。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力度,组建农产品销售行业协会,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及认证工作,设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放心农产品专销区20个。
争取国家星火计划、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挖潜改造提升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档次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坚持大规模高标准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续建新建扁担沟扬水泵站更新改造等8项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同心、盐池、红寺堡节水补灌工程,发展节水补灌面积10万亩,实施杏树梁淤地坝工程等5项生态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50公里,川区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山区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交。
(五)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壮大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具有吴忠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壮大地方财源、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任务,完善基础配套,加大政策引导,力促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做强商贸流通业。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服务业中心目标,加快构建与多元化消费相吻合、与产业发展相配套、与城乡建设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体系。加大市场整合力度,加快“双百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东郊市场迁建二期工程。依托现有各类专业市场功能,打造清真牛羊肉、瓜果蔬菜、粮油、钢材建材、家具装饰材料和生活用品“六大物流基地”。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实行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直采对接,培育交易额亿元专业市场6家、5亿元专业市场3家。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管理工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依托“四个中国号”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清真肉制品、乳制品、方便休闲食品、调味品、保健品和回医回药、穆斯林用品,鼓励特色产业面向中东阿拉伯市场走出去,逐步扭转我市外贸出口水平长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加快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扩大清真食品“吃在吴忠”、穆斯林用品“购在吴忠”的社会影响力。力争实现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产值100亿元,增长13.6%。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大力推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建设,加快青铜古镇、黄河圣坛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完善金沙湾、108塔、牛首山寺庙群配套设施,争取进入5A级景区行列。整合提升市区、青铜峡黄河水上项目旅游圈,完善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和红寺堡宁夏移民博物馆等景点功能,构建青铜峡精品旅游、市区滨河风景旅游、盐同红色旅游圈。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亿元,实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目标。
(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环境友好型发展。
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不懈追求,加快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建设步伐,促进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再增亮点。依托现有水系,挖掘湖泊湿地资源,实施黄河堤防景观绿化工程和高速公路两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青铜峡市和盐池县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加快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全市建制镇要加快创建园林城镇。
市区建设秦渠北岸、同心街等8条道路宽幅绿化带。完成城市绿化1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000亩,新增水面6000亩,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5%和38.5%,园林式单位(小区)达到60%以上。完成黄河金岸绿色长城造林绿化1万亩,贯通黄河两侧辐射2公里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再上水平。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重点项目,加快三北四期、封山育林和防沙治沙重点建设,加大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绿色通道等建设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1万亩,村庄绿化1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治沙造林6.2万亩,新增林木育苗5000亩。全市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0万亩。环保治理再求突破。
实施昊胜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等20个节能减排项目,开展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4家,市级6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较上年有所增加,黄河吴忠过境段段面水体水质稳定在三类,清水沟、南干沟水体达到五类水质标准。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为抓手,强化水源地保护,治理面源污染,做好“一池三改”。
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7个,规划农村饮用水源地24个,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70%,积极争创国家和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为加快发展增添新动力。
把改革作为前进的持续动力,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源泉,坚持不懈,大胆推进。向改革要活力。加快行政管理、经济领域、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务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进一步理顺市与市辖区、市与“省管县”职责权限,健全政府职责体系,确保市辖区改革权责到位,“省管县”改革配合到位,政府机构改革运转到位,乡镇机构改革服务到位。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特别要减少社会投资审批、项目核准,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开源信用担保公司和城乡建设投资公司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垃圾处理、中水回用等公用事业推向市场。
深化农村改革,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实施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三项改革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认真落实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户籍屏障。向创新要动力。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倡自主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本级财政年度安排500万元贴息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积极落实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创新和科技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年内新培育企业技术中心5个、科技型企业10个。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稳定在300人,发展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企业创业。继续优化政务、司法、金融三大环境,重点解决服务效能低和建设项目落地难、群众怕打官司和打官司难、信用缺失和融资难等问题。
(八)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解决好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发展实惠是政府的根本责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红寺堡区、同心县实现教育强县(区)目标。
启动利通区、青铜峡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按照做大市级医院,做强县级医院,做实乡镇、社区和村卫生服务机构,做活民营医院的思路,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吴忠市中医院、青铜峡市医院和利通区胜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星级乡镇”创建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狠抓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6%。,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8%以上。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制订出台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全民健身条例》,配套建设全民健身示范广场、乡镇全民活动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高标准办好吴忠建城纪念等系列庆典宣传活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农民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利通区、青铜峡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自治区级试点工作。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工作。
积极探索全区范围内异地就医购药联网结算方法,努力实现医疗保险“一卡通”。抓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大病救助和社会临时救助工作,城乡特困户特重大疾病患者年医疗救助金额提高到5万元。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形式,促进居家养老社会化建设。继续大力改善农村特困群众居住条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00户,加快推进74个村“整村推进”步伐,搬迁移民2900户1.23万人,山区贫困人口减少15%。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落实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扎实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数量,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50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加快“阿语翻译”由劳务品牌向人才品牌打造过渡。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输出劳务2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
全力以赴为民办实事。加大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房450套、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力争将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列入廉租房保障。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和落实好自治区民生计划,切实办理市政府为民承诺的各项实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畅通民主渠道。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满足困难群众法律需求。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法制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
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坚决打击毒品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开展道路交通、消防、矿山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构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认真对待群众诉求,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推进跨越式发展上来。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及人民防空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做好地震、档案、外事、统计、物价、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住房公积金等工作,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