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有网络暴力吗
肯定有啊!美国加强管理 防止网络暴力危害青少年
在美国,媒体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热门话题。自互联网这种新媒体诞生以来,网络不良文化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系,成为争论的新焦点。
暴力背后的网络影子
近年来,许多举世震惊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背后,似乎都能找到网络暴力文化的影子。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事件,年仅23岁的韩裔学生赵承熙在枪杀32名师生后自杀
与赵承熙相识的一些韩裔青年向《华盛顿邮报》透露,赵从高中时代起就痴迷于《反恐精英》等暴力游戏。在这些虚拟的游戏中,玩家可扮演恐怖分子或反恐部队,使用各类枪械互相射击,随意“杀人”。
从运动场转向互联网
网络占据了美国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及社会活动中极大的组成部分。据皮尤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2005年的一项调查,美国12岁至17岁青少年当中,87%使用互联网。
这项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以前美国青少年上网最常做的事是聊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81%的青少年上网时会玩网络游戏,这比2000年时的调查数据高了52%。
《华盛顿邮报》一篇专栏文章说,网络把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从运动场吸引到互联网上,他们正在成为互联网暴力的受害者。
研究表明,玩游戏所受到的暴力影响与看电视相似,而美国专家安德森指出,网络暴力比电视暴力还要危险,因为它提供了互动的情景,让人有机会亲身体验暴力的“快感”。
多层面制度保护
目前美国防范暴力、色情等网络不良文化危害青少年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立法。从1996年至今,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4部相关法律:《通讯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网络隐私规则》和《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儿童特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学生)。上述法律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
其次是软件分级制度。该分级制度由美国的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制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位于游戏产品包装背面的内容描述,用特定的词组描述游戏画面所涉及的内容,如暴力、血腥以及游戏中人物对话是否粗俗等;另一部分是位于游戏包装正面的等级标志,共分7个级别,基本按年龄划分,以游戏适合的年龄段英文字首来命名。
㈡ 网络暴力法律法规
网络暴力法律法规如下:网络暴力处罚的法律依据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㈢ 韩国推“雪莉法”阻止网络暴力,韩国网络暴力有多严重
网络暴力本来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在韩国,不管是在哪里的网络暴力都是十分严重的,可能在韩国网络舆论的压力要更大一些。
有了网络是一件好事,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方面,就比如说网络暴力这件事情,尤其对于很多明星来说,他们遭受网力暴力的压力,要比普通人多的多。
当然也会有普通人造成网络暴力,就比如说某一件事情做的不对,可能家里的事情就会扒个一干二净,当然这样做也是正确的,因为有很多人确实需要这样的。不过如果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就遭受网络暴力,即使是明星也是不应该的。
在韩国来说很多网络暴力就更严重一些,因为他们国家比较小,韩国的很多民众又对很多事情非常较真,可能会因为明星的某一句话语就会引起群众的游行。所以韩国明星的地位远不如中国的明星,他们的生活确实是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
网络暴力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尽量不要去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无故的攻击。
㈣ 我国是否有处理“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网暴有必要立法吗
我国是否有处理“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网暴有必要立法吗?我国当然有处理“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网暴也很有必要立法的。
治理网络暴力,应当有法可查,执法必依。互联网虽然是虚拟的地方,但并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应当守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假如不依法上网,就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对违法违规信息,一定要依法执法执法,坚决打击。网络管理部门应有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加强网络综合治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互联网的乱象才能得到缓解,使网络暴力有效的得到遏制,人人才能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快乐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