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比较优缺点
(1)在传输方式
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 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 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 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
(2)关于全网地址
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 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 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3)关于路由选择
虚电路服务 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 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
(4)关于分组顺序
对虚电路服务,由 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 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
(5)可靠性与适应 性
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 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 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
(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 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 分组的传送路径的。
‘贰’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
路由寻址和转发
‘叁’ 网络层所提供的两种服务是哪两种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所面向的对象不同,可靠性不同。
网页链接,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3)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了哪些服务扩展阅读:
网络层主要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为了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则网络层必须要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而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负责解决两个直接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但并不负责解决数据经过通信子网中多个转接节点时的通信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让源端的数据能够以最佳路径透明地通过通信子网中的多个转接节点到达目的端,使得传输层不必关心网络的拓扑构型以及所使用的通信介质和交换技术。
‘肆’ 运输层中提供的服务
运输层是OSI七层模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控制的一层。运输层要达到两个主要目的:第一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通信;第二,向会话层提供独立于网络的运输服务。
‘伍’ 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基本的服务有哪些
1、提供逻辑地址
2、数据的分段和重组
3、数据的寻址和转发
‘陆’ 数据链路层给网络层提供什么服务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⑴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①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②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③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④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要协议如下:
a. 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向字符的标准,利用10个控制字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准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b. 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 ".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c. 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⑶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路层,对些还有争议.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柒’ 数据链路层对网络层提供了什么服务
你好,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如下:
1.定义操作连接的程序;
2.封装数据包为数据帧;
3.数据链路建立、维护与释放的链路管理工作;
4.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帧的传输;
5.差错检测与控制;
6.数据流量控制;
7.在多点连接或多条数据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提供数据链路端口标识的识别,支持网络层实体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8.帧接收顺序控制。
以上 供参考
‘捌’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比较优缺点
参考 网页链接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玖’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服务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服务,主要任务是为从终端点到终端点的信息传送作( 网桥或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