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1、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由于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捷,范围广,一旦一些危言耸听的谣言形成了一定规模,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引起广大网民的慌乱,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人们经常是为了一个虚假的谣言而表现种种不适当的行为,尤其是面对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谣传,人们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力,从而从内心深处觉得这就是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弄的人心惶惶。
3、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近年来,各地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设征地和拆除违法建筑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难事。
(1)网络舆情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扩展阅读:
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
3、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刺激了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侥幸心理。
‘贰’ 当前网络舆情搜索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做法
1.做舆情工作,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思维。网络舆情搜集并不是单一的某个封闭环节,实际上,网络政务宣传、舆情监测搜集和舆情处置是三位一体的。要先树立这个整体思维,在布置和推进工作时,格局先会大,考虑问题才会比较系统全面。
2.要有自己的舆情搜集软件,或者第三方的专业合作机构。现在国内有很多舆情搜集软件,贵的二十多万,便宜的三五千,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关键词设置的多与少、捕捉信息的范围、捕捉信息的速度,有的功能强大,还可以系统提示报警。如果经费充足,还可以找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合作,比如复旦大学舆情分析室、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新华网舆情监测室。
3.要在各大媒体有自己的账号可以回应舆情。除了重大商业网站,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知乎,网络贴吧等也应该要有的,在舆情搜集过程中,对网友关切的问题可以及时回应。
此外,还涉及到舆情回应技巧,以及队伍建设管理,与网民媒体如何就舆情进行互动等细节,得依据具体情况再定。
‘叁’ 什么是网络舆情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威胁、危险或者危机 ,这就是企业的风险 ,风险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可能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也可能会对企业的社会效益造成影响。网络舆情风险是一种社会性的风险 ,风险由于网络的舆论产生 ,由于舆论的不稳定会导致发生安全问题或者危害社会安全的事件。从原理上讲 ,网络舆情风险是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社会的 ,会让网络危机转化成现实危机。对于企业而言 ,如果企业受到了网络风险的影响 ,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益 ,企业可能会在网络上被加上一些对企业不利的属性 ,这也会导致企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品破坏。但是 ,网络舆情风险是难以预料的 ,其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对于企业而言也是难以估计的 ,所以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不能够被准确的判断。引用陈敏-大型企业互联网舆情监测与应对分析。
为大家提供了网站优化、舆情监测、网络词条等,免费测试、试用,你想了解的热点信息都有~
‘肆’ 网络舆论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内容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以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渠道。由此网络舆情的爆发也以“内容威胁”的形式逐渐对社会公共安全角成威胁。网络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二是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三是通过网络,西方的观念、生活方式可以便捷地渗透进来针对如何控制、规范互联网信息问题,一些国家从法律约束和行政制度上已经提出过一些措施。
‘伍’ 负面舆论有哪些危害
一、网络负面舆情的危害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党政机关以及公众人物等,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负面舆情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这种现象也变得愈发常见。
1.于企业而言,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公司形象的破坏,而其直接后果就是公司销售和竞争力的下降,甚至有可能致使一个品牌走向消亡。在上市公司,其最大的影响就是股价的波动,以及动摇企业在投资者以及商业合作伙伴心中的信心。
2.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随着负面情绪的激增,将直接影响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降低大众对社会和政府机关的信任度,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于公众人物而言,网络负面舆情将有可能使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人设崩塌,不利于自身商业活动的开展等。
二、面对网络负面舆情该怎么办
综合来看,识微科技小编认为,面对网络负面舆情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
1.预防上:一方面是自身行为的规范,从源头尽可能地降低舆情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加强全网舆情监测,以期在蝴蝶扇动翅膀之初就采取行动,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具体则可以借助像识微商情这样的大数据舆情监测产品,在实时全网监测的同时,还能自动识别负面信息并同步告警,帮助涉事主体及时研判、处理。
2.引导上:当负面舆情的苗头出现后,建议对当前舆情态势作出多维分析,对大众的态度进行了解,结合舆情大数据,分析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和诉求,以研判出引导重点所在--对症下药,有效把控舆论方向,抑制负面风险扩大。
3.应对上:一方面是可以加强正面自身形象的打造,从大众沟通、社会责任、公益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经营、维护,建立大众信任感,为危机防范奠定有效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在负面应对中,学会借助KOL的力量作“背书”,以增强说服力。此外,如有条件也可以提前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形成有效联动、上通下达,确保应对工作的有序进行。
‘陆’ 有哪些事件比较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热点事件
1、涉“官”与涉“腐”。“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两年来互联网舆论炒作的重要话题之一,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及人们复杂心态的作用下,一些相关情绪的言论在网上很有市场。一般的社会事件,只要涉及政府官员,往往会引起网民密切关注。
2、涉“富”或贫富差距的话题。社会转型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并激化。在贫富问题上,网民对一些依靠不正当手段和渠道而暴富的群体深恶痛绝,心理极不平衡,以至于在网上只要是涉及富者的事件,网民就会提出很多质疑。
3、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事件。在社会矛盾复杂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极为强烈,一些特权现象、司法不公问题成为批判的焦点,网民对弱者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异常敏感,借助网络的介质,不少网民以“网络大侠”、“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上“维护公平与正义”。
4、涉及民族主义以及宗教信仰、中外关系的话题。近两年来,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热点较多,中国地处局势较为复杂的东北亚地区,一些中日、中美关系等的话题,非常容易拨动国内网民的神经。
比如中日关系,历史上的慰安妇事件、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历史教科书事件都曾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感情,因此任何网上出现的中日之间的风吹草动,都会产生暴风骤雨般的反应。
5、涉及伦理道德的事件。当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不少专家称社会“信仰缺失”、“伦理缺失”,网民对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的缺失深感痛心,网上常见“礼崩乐坏”、“物欲横流”这类字眼,一些有悖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的事件往往在网上引起“声讨”。
6、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近几年,车价、房价、油价、股价等价格动态,以及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动态,都牵动广大网民的心。
7、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事件和话题。近几年来,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由于事件涉及公众安全,每次发生时,除了在现实社会中引起社会各界群众关注外,在互联网上也成为网民极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2005年冬天的由于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带来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广东非典事件,以及矿难、地震等,都是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8、涉及明星“星闻”、“绯闻”及知名企业、敏感地域的新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人物、公众企业、敏感地域,处于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一举一动,在网上也往往会成为炒作的“猛料”。
‘柒’ 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受到互联网特性的影响,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而健全应急管理预案对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酵影响明显。
迟缓的危机应急管理容易引发舆论的质疑和批判,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应对负面舆情,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启用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内的预警支持功能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处置。同时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补偿、调查、追究机制和信息流通的报告、指挥、发布、沟通机制。
二、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事实上,突发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多数时候是由于真实信息传播出现真空引起。而信息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还可以杜绝谣言传播维护政府公信。
在 “人人麦克风”的多元开放性网络舆情环境中,疏导舆情危机,要善于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舆情动态收集分析和梳理,提炼舆论关切点,从而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有针对性解答公众舆论质疑。
三、谨慎处置公众监督,积极应对负面舆情。突发事件在演变过程中,因社会性,会在传播过程中遭到各种质疑、批评、追问、谣传甚至谩骂。此时,如何面对这些质疑批评并作出合理的引导对于化解舆情危机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基于事件事实和公众诉求的前提下及时做出回应,言语要警惕官腔官调,应充分考虑公众述求来处置问题。与媒体和大众平交流时应降低姿态,保证平等沟通。对于确是部门失责行为要敢于认错,避免因逃责嫌疑诱发新的舆情危机。
四、勇于直面舆论争议,寻求舆论良性互动。在舆情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不应局限在事件发生时官方的各种权威信息发布,对于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当事部门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到舆论场域中和群众展开“正面辩论”,通过真切的交流互动以正视听。
在网络引导过程中,要善于用公众易接受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和政策方针,需求与公众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在真诚沟通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五、提升危机防范意识,真切关怀民众权益。时下,网络舆论监督(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分析站搭建舆情预警机制)、网络问政走热促进了社会管理的更加规范化,但无形中也给一些地方政府造成了压力。
因此,应对舆论监督,政府不能仅靠事后被动应对,而应提升自身危机防范意识,从现实根源入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这样其公信力自然得到提升,舆情环境也会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