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
1、LoRa技术
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
是物理层或无线调制用于建立长距离通信链路。许多传统的无线系统使用频移键控(FSK)调制作为物理层,因为它是一种实现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调制。
2、WiFi/ IEEE 802.11协议
WiFi,全称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一个标准。从1999年推出以来一直是是我们生活中较常用的访问互联网的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协议
Zigbee被正困行式提出来是在2003年,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蓝牙通信协议的高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缺陷。
名称取自于蜜蜂,蜜蜂 (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4、Thread /IEEE 802.15.4协议
Thread和ZigBee同属802.15.4,但是针对802.15.4做了很大的改进。Thread是建立在IPv6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协议,无论在传输安全,还是系统可靠性上都做了非常棒的优化。它既可以承载高通海尔数十企业组物联网盟AllSeen,也可以支持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协议
Z-Wave无线组网规格于2004年提出,由丹麦的芯片与软件开发商Zensys主汪锋哗导,Z-wave联盟推广其基橘应用。
Z-Wave工作频率美国 908.42MHz、欧洲868.42MHz,采用无线网状网络技术,因此任何节点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和通信范围内的其它临近节点通信。
2. 什么是无线Mesh技术
无线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络)也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它是一种与传统无线网络完全不同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无线mesh网络,由mesh routers(路由器)和mesh clients(客户端)组成,其中mesh routers构成骨干网络,并和有线的internet网线连接,负责为mesh clients提供多跳的无线internet连接。
而在无线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
mesh优势:
安装Mesh节点非常简单,将设备从包装盒里取出来,接上电源就行了。由于极大地简化了安装,用户可以很容易增加新的节点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在无线Mesh网络中,不是每个Mesh节点都需要有线电缆连接,这是它与有线AP最大的不同。
Mesh的设计目标就是将有线设备和有线AP的数量降至最低,因此大大降低了总拥有成本和安装时间,仅这一点带来的成本节省就是非常可观的。无线Mesh网络的配置和其他网管功能与传统的WLAN相同,用户使用WLAN的经验可以很容易应用到Mesh网络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线mesh网络
3.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无线专题共12篇,本文为第四篇(点击标题跳转历史文章):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一):无线网络的前世今生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二):Wi-Fi6与5G之战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三):无线网络是通过空气传输数据吗?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四):你家Wi-Fi网速为什么这么慢?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六):企业无线网络设备介绍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七):这些无线基础概念你绝对没听过!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八):无线网络典型组网架构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九):典型室内场景无线网络部署方案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无线网络工勘与设计案例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一):无线网络常用软件与工具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二):无线网络常用优化手段
……
很多人有疑问,Wi-Fi信号什么情况好,什么情况不好,通常我们判断Wi-Fi信号就是通过信号的图标有几格来判断。那Wi-Fi信号有没有可量化的值或者计算公式呢?其实是有的,本章就为大家介绍Wi-Fi信号。
之前文章提到过Wi-Fi是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电磁波的特性就是随着传播距离而逐渐减弱,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反射、折射等。
而我们所说的信号强度,其实就是功率。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室内AP发射功率不能大于100mW,室外AP发射功率不能大于500mW。
无线信号在传输中会衰减,最终用户接收的功率会是一个非常小的值。所以为了方便记忆和表示,我们将功率的单位转换为容易记忆的值,这也就是我们无线网络中常用的信号计量单位dBm。
无线的功率计算单位包括:dB、dBm、dBW、dBi。
1、相对功率用dB表示,为任意两个功率的比值的对数形式。例如描述“增益”、“衰耗”等,用dB单位。
2、绝对功率用dBm、dBW单位,为待测功率对某一已知功率的dB表示,可以衡量功率的绝对大小。
a. 基准功率为1mW时的相对功率(dB值)以dBm表示
b. 基准功率为1W时的相对功率(dB值)以dBW表示
那如何将无线的功率转化为dBm呢?
mW和dBm的转换公式为:10×lg(测量功率/基准功率)
比如AP的发射功率为100mW,代入公式:10×lg(100mW/1mW)=10dBm×2=20dBm,那么也可以说AP的发射功率为20dBm。无线中用的最多的一个单位就是dBm,所以大家务必理解以上计算过程。
另外一个常用单位dBi,这用来表示天线增益,可以直接与dBm加减,如某天线增益为3dBi,说明该天线能够将信号增强15dBm。
dB是一个相对值,只有两者比较时才会用到,比如电脑1接收功率比电脑2接收功率高2dB。计算公式为=10×lg(P1/P2)相对值,没有单位,用的少。
看完上面讲解,如果你还是有点懵逼,不用担心,这很正常,需要慢慢消化。将mW转化为dBm直接带公式即可,那如何将dBm转华为mW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查表
dBm和mW的转换表如下,几个关键的值要记住:0dBm,20dBm,27dBm。
第二种方法,拆分计算法
比如23dBm,转换成mW该是多少呢?记住以下口诀:
dBm每加10,mW乘以10;dBm每减10,mW除以10;
dBm每加3,mW乘以2;dBm每减3,mW除以2。
首先把23dBm拆分,23dBm=0dBm+10dBm+10dBm+3dBm
0dBm表示1mW,不是0mW,这个要切记!
0dBm+10dBm,功率乘以10:1mW * 10=10mW
0dBm+10dBm+10dBm,功率再乘以10:10mW * 10=100mW
0dBm+10dBm+10dBm+3dBm,功率乘以2:100mW * 2=200mW
或者你直接记住20dBm=100mW,那么23dBm=20dBm+3dBm,dBm没减3,mW便乘以2,那么功率23dBm=100mW * 2 =200mW。
我们通常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用户实际接收信号强度)来表示信号强度,RSSI可以通过软件测出来:
RSSI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计算:
AP发射功率: 这个好理解,前文已经强调,室内AP最大功率20dBm,室外AP最大功率27dBm,AP功率可调节。
发射天线增益: 所有AP都有天线,只是企业级AP为了美观,一般都是内置天线。天线可以增强信号,室内AP天线增益一般小于10dBi,室外AP天线增益可达15dBi-18dBi.
接收天线增益: 理解了发射天线,就收端就不难理解了。笔记本、手机无线网卡都有Wi-Fi天线,但天线增益一般较小,增益大了耗电。
线损 :这个一般在室分/X分方案中考虑,天线馈线如果较长,比如3-5米,需要计算信号在馈线中的损耗。
自由空间损耗: 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也是会有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PathLoss(dB) = 46 + 10*n*LogD(m)
一般写字楼内的办公环境情况下n取值为2.76。
障碍物损耗
衰减计算案例分析:室内WLAN信号衰减
根据经验:对于大多数终端而言,-75dBm以内为适宜强度。智能手机、PDA等手持终端以-65dBm为临界值。
所以,以上计算用户接收信号为-26dBm,小于-65dBm,所有类型终端都能有很强的信号强度和很好的无线体验。当然,这个值是不考虑障碍物衰减的理想值,实际场景不可能没有障碍物衰减。
好了,关于无线信号量化和计算方式就给大家介绍到这。
为什么在景区、机场等室外场景能收到Wi-Fi,信号很好,但是不能上网或者无线体验很差呢?
1、这类场景一般使用室外AP,室外AP发射功率很大,而且采用高增益天线。你能接收到AP发射信号,而且信号很强。但是你的终端发射功率低,天线增益也低,你发送给AP的回传数据不一定能回到AP。通信是双向的,如果数据无法回传或大量丢包,自然上网慢,甚至无法上网。
2、接入AP的终端太多,超过AP处理能力。超过AP承载能力后,要么连接不上,要么使用体验非常差。
3、因为同频或其他设备干扰,导致AP空口利用率高,这种情况即使信号强度很强,无线使用体验也非常差。
家用无线路由器大家都很熟悉,企业级无线设备有哪些你知道吗?
想要详细了解请关注后续文章。
无线专题共12篇,本文为第四篇(点击标题跳转历史文章):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一):无线网络的前世今生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二):Wi-Fi6与5G之战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三):无线网络是通过空气传输数据吗?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四):你家Wi-Fi网速为什么这么慢?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六):企业无线网络设备介绍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七):这些无线基础概念你绝对没听过!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八):无线网络典型组网架构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九):典型室内场景无线网络部署方案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无线网络工勘与设计案例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一):无线网络常用软件与工具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十二):无线网络常用优化手段
……
4. 温州金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温州金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7月1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网络技术开发、网络维护、计算机系统集成设计、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神含销售,企业形象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发布,平面冲瞎握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服务,安防监控设计、安装等。
法定代表人:缪乃散庆照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温州礼品城二期A区三层5-8号
5. 温州云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温州云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互联及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成立于2016年11月,虽然公司于2016年注册,但云帝创始人员都是原互联网企业联合创始人中脱离出来,再次合作开办,从事近10年技术开发和大型门户运营工作扒此拍。“云帝”专注企业网站春羡、B2C/C2C/O2O电商平台、门户网站、人才招聘、婚恋交友、微信二次开发,移动APP开发,整合网络营销、场景营销、电商运营、网络品牌推广、社交电商、自媒体运营(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一系列全方扒埋位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分析、定位、整合营销脱离同质化竞争,获得更强劲的成长。
法定代表人:王建宏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联系方式:0577-86885208
官网地址:www.qm95.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南洋大道浙南云谷D幢2-1楼004室(高新区试点区)
6. 几种新兴的家庭网络技术
几种新兴的家庭网络技术
家庭网络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通信技术发展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计算机、家电、通信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几种新兴的家庭网络技术,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目前家庭网络接入广域网的方式包括以太网、ADSL、FTTH、有线电视电缆接入等,宽带接入正在向语音、视频、数据三重业务整合发展,随着这种捆绑业务的日益流行,不久以后,用户将能获得遍及整个家庭的涵盖娱乐、通信、数据的更广范围的服务。而要获得这样的服务,用户必须在家庭内部首先构建相适应的基础网络设施,其安装必须简便,价格必须合理。另外,要能够提供高吞吐量以传输诸如高清晰电视等高质量音频、视频内容,还必须提供QoS以确保流畅的、不间断的数据传输。
然而,直到现在,在家庭中连接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技术并不适合于传输多媒体业务,比如,以太网技术,目前能提供至少100Mbit/s,甚至1000Mbit/s的连接速度,虽有足够能力传输多媒体内容,但除了新建建筑,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易于施工和安装。802.11x(WiFi)技术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无线数据业务传输能力,但是在传输高质量视频、音频数据时却缺乏所需的带宽和QoS,并且802.11x 技术迄今为止仍然无法保证在家庭中传输信号的稳定性。随着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强,对网络的吞吐量、传输质量、延时控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包括IEEE 1394、蓝牙、HomePlug,HomePNA,MoCA,802.11n,以及UWB(超宽带)、60GHz无线技术等在内的其他一些新兴的有线和无线技术也正在组建家庭网络中逐步得以实现和应用。
几种新兴的家庭网络技术
目前正处于开发中的许多新兴技术将更适合于家庭网络中的多媒体业务,基于这些新技术的产品将更易于安装,支持语音、视频、数据三重业务整合所需的速度和QoS。这些新兴技术包括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两类,其中HomePNA、HomePlug、MoCA等属于有线技术,802.11n、UWB、60GHz等属于无线技术。
1. HomePNA技术
HomePNA(Home Phone line Networking Alliance,家庭电话线网络联盟)于1998年由3Com、AMD、IBM等11家公司共同建立,目前成员已经超过100家,覆盖网络、通信、硬件、软件和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其目的是利用现有电话线路,以类似于以太网的`技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宽带网络的解决方案。HomePNA技术利用现有电话线传输宽带数据信号,无需重新布线,满足用户宽带上网的要求,采用以太网CSMA/CD协议、频分复用技术实现上网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话使用和收发传真。
HomePNA 1.0版标准的上下行速率均为1M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50m,可连接25个设备。HomePNA2.0版标准的上下行速率均为10M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300m。2005年5月,ITU推出了数据传输率达128Mbit/s的HomePNA 3.0规范,并且该标准数据率可以扩展到240Mbit/s,最大连接设备数目增至50个,具备诸如IP电话、因特网访问、HDTV、CD质量音频传输等三重业务整合所需的QoS机制,可作为家庭数字音频和视频应用的高速主干网络。2007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 HomePNA3.1规范,该规范是目前唯一国际承认的家庭网络技术标准。 HomePNA3.1标准允许服务提供商通过家庭内部电话线和电缆以最高320Mbit/s的速度提供高速的三重业务整合等互联网服务。
然而,目前的大多数家庭不会在所有的电视、音频设备、计算机边上都安装上电话插座,这对于HomePNA的推广,无疑是一个障碍。另外,HomePNA3.0的设备不能与高级DSL技术共享同一根电话线,当与WiFi设备距离太近时会偶尔受到干扰。
2. HomePlug技术
HomePlug技术(家庭插座电力线联盟)的推进者包括美国Arkados、美国Conexant系统、美国Intellon以及夏普4家公司。使用HomePlug技术,家庭中的电源线将作为家庭网络基础设施,通过覆盖于整个家庭的电源线,进行家庭内部音频、视频、数据业务的传输。用户只需简单地将HomePlug适配器插入一个标准的电源插座,然后将基于以太网、USB、WiFi标准的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如宽带路由器,与该适配器连接,家庭里另一地点安装了HomePlug适配器的设备将立即能通过电源线与之建立网络连接。
第一个HomePlug标准HomePlug 1.0在2001年1月得到批准,其理论数据率最高为14Mbit/s,稍快于802.11b 11Mbit/s的数据率,低于802.11g 54Mbit/s的数据率。HomePlug 1.0 Turbo版于2004年推出,其最大理论数据率提高到85Mbit/s。2005年12月通过认证的HomePlug AV标准支持高达200Mbit/s的数据率,并支持所有多媒体业务和电信应用所需的QoS级别。为了确保QoS,采用了TDMA(时分多路访问)与CSMA(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HomePlug为了能支持智能家庭、家庭自动化等应用,在原有电源线上设计了一套低速的感测、监控用的网络,此技术称为HomePlug CC。此外,HomePlug技术还能够实现家庭与外网联接,直接使用电力线路接入Internet,实施宽带联网的应用,此技术称为 HomePlug BPL。
目前电力线联网还未获得广泛接受,原因在于人们对其提供的通信质量还有疑虑,除了因线路衰减和多路传输所造成的信号失真外,噪声是影响电力线数据可靠通信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高速电力线通讯需要在电力线上注入高频信号(2~30MHz),有可能给其它通信系统带来电磁干扰,因此高速电力线通讯电磁兼容标准的制定是制约其在各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3. MoCA技术
MoCA(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成立于2004年1月,创立者为Cisco、Comcast、EchoStar、Entropic、Motorola与Toshiba等。MoCA技术采用目前有线电视CATV使用的同轴电缆,因此无需另行布线、施工,就可在家庭内的PC和A/V产品之间构建高速的家庭网络。同轴电缆家庭网络架设完成后,个人计算机与电视、数字录放机、DVD、D-VHS、CD、MP3播放机等设备,将可彼此共享数字内容。MoCA技术在标准同轴电缆连接上支持高达270Mbit/s的连接速度,以及三重播放所需的QoS。这个带宽将允许多台计算机共享一个宽带电缆调制解调器来传输多个HDTV视频流。
MoCA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于同轴电缆网络基本不会受到干扰,因为它工作在一个受保护的频段。而WiFi或电源线网络因使用非认证频段而缺乏保护。MoCA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不会在家庭安装足够多的电缆插座,这将使得MoCA技术比WiFi和HometPlug AV缺少一定的方便性。此外,由于技术非常新,相应的设备相对来说比较昂贵。
4. 802.11n技术
802.11n是下一代的无线网络技术的标准,在高吞吐量上有比较大的突破,可提供支持对带宽最为敏感的应用所需的速率、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802.11n结合了多种技术,其中包括Spatial Multiplexing MIMO(空间多路复用多入多出)、OFDM、20MHz和40MHz信道和双频带(2.4GHz和5 GHz),以便形成很高的速率,同时又能与以前的IEEE 802.11a/b/g设备兼容。802.11n通过采用这些技术,能够获得高达320Mbit/s的传输速率以及108Mbit/s的净传输速率,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将支持高达540Mbit/s甚至600Mbit/s的多媒体数据传输率。
802.11n目前处于一种“标准滞后、产品早产”的状况,802.11n标准1.0 版草案于2006年3月份被定为工作草案,2007年7月IEEE通过2.05版本草案,2008年1月通过3.02版标准草案。802.1ln最终标准还尚未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但采用MIMO OFDM技术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Airgo、Bermai、BroADCom以及杰尔系统、Atheros、Cisco、Intel等等,产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而且已经大量在PC、笔记本电脑中应用。
主导802.11n标准的技术阵营有两个,即WWiSE联盟和TGnSync联盟。这两个阵营都希望在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争中处于优先地位,不过两大阵营的技术构架已经越来越相似,例如都是采用MIMO OFDM技术,正在走向融合。
然而,因为它还只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技术,新的802.11n产品可能并不会兼容所有设备联入家庭网络。并且,目前的802.11n产品价格昂贵,不可能大规模部署。另一个潜在的问题是该技术虽能增加覆盖范围,但有可能会导致更多串扰,丢失数据,以及不稳定的连接。
5. UWB技术
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频宽的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虽然是无线通信,但其拥有100Mbit/s到2Gbit/s的数据速率。 UWB的特点在于不使用电波,这与之前的无线通信截然不同,由于原来的无线通信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出电波,自然要消耗电能,而UWB是发出瞬间尖波形电波,也就是所谓的脉冲电波直接按照0或1发送出去,由于只在需要时发送出脉冲电波,因而大大减少了耗电量。
这项技术规范在传输多媒体数据时将不再存在制约早期WiFi产品的串扰和中断问题。在与802.153或竞争802.15.3a 个人域网络(PAN)标准结合以后,这项技术将有效改善家庭用户的安全性。
由于它具有高吞吐量,UWB能够支持播送高质量视频的多通道流,这使它能够创建一个无线家庭多媒体网络。然而,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必须被放置于大约10m以内,作为一个UWB节点。另外这项技术不能有效将信号送达任意角落或穿过高密度材料。因此,UWB只能运用于单个房间。IEEE于2006年1月放弃了对UWB标准的工作。超宽带论坛和蓝牙特别兴趣组仍然致力于UWB的研究。
6. 60GHz无线技术
60GHz无线技术是由LG、松下、NEC、三星电子、索尼以及东芝公司组成的WirelessHD小组推动的组建家庭网络的另一无线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尚未被批准的60GHz频段,在10米范围内,以高达5Gbit/s的速度在家庭内的娱乐设备之间传送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音频数据。
但WirelessHD技术在许多方面都还处在理论层次、实验室阶段,其理论上的最高传输能高达20Gbit/s,但实际上第一阶段只能达到5Gbit/s,理论上能够进行非视线内(Non Light Of Sight;NLOS)的穿透性传输,但目前只能提供视线(light of sight;LOS)传输,WirelessHD技术必须要能做到Room-to -Room的穿墙传输才有意义。该新兴技术将同已有的 1394FireWire、HDMI、802.11n以及UWB等技术进行竞争。2008年1月,WirelessHD 1.0规范发布。
总之,相对于有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随意移动,不受家庭电话插座、电源插座数量的限制,而且可以省去各种专用的连接电缆,特别是对于便携式电脑、移动电话等移动式信息电器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是当今也必将成为今后组建家庭网络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有着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家庭网络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家电等领域,不同领域的组织对家庭网络的技术标准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这些领域正在走向融合,相关的技术也正在向着提供语音、视频、数据整合业务这种趋势在不断发展。哪些技术能最终取胜,还依赖于技术能否取得突破和广泛应用。我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及企业也纷纷参与到家庭网络技术的研究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并在产业化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尝试,这对于这些新兴的家庭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及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 无线网络中的新技术有哪些
当今是网络时代,同样,无线网络也是越来越多人用,毕竟方便。那么无线网络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比如无线网络中的新技术有哪些大家知道吗。我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
关于无线,还有什么新鲜的话题吗?答案是肯定的,新兴的领域里总是不乏新亮点。
主流应用的无线网络分为通过公众移动通信网实现的无线网络(如4G,3G或GPRS)和无线局域网(WiFi)两种方式。GPRS手机上网方式,是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网方式,[ 因此只要你所在城市开通了GPRS上网业务,你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来上网。
首先说,无线网络并不是何等神秘之物,可以说它是相对于我们普遍使用的有线网络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网络组建方式。无线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扔掉了有线网络必须依赖的网线。这样一来,你可以坐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抱着你的笔记本电脑,享受网络的乐趣,而不像从前那样必须要迁就于网络接口的布线位置。这样你的家里也不会被一根根的网线弄得乱七八糟了。
目前无线网络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各种各样鲜活的应用,以及对这些应用的支持方面。首先来看看无线语音的新进展:
近日Aruba 无线网络公司推出了语音流量分类 (Voice Flow Classification,VFC) 技术。VFC 是一项数据包检查及分类技术,是提供多种先进无线局域网语音 (VoWLAN) 功能的关键。VFC技术提供了其他改善通话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功能,包括接通通知及铃音产生技术。
再来看看无线网络与游戏的结合。D-Link近日推出一款超高速DGL-4300 108M无线游戏路由器。该产品采用了领先的“GameFuel”技术,集千兆有线与108M无线的连接方式于一身,支持,带来“无延迟”的终极游戏体验,为玩家尽情释放游戏激情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区别于普通路由器,该产品内置了新型的数据包处理器,支持游戏加速功能,为在线游戏提供了最高网络带宽。DGL-4300提供了优先的游戏通道,结合游戏加速技术,在进行其他网络应用的同时依然能够保证视频游戏等大流量数据传输流畅。
最后来看看无线网络性能对无线应用的进一步保障。由于多种类型的数字多媒体内容现在正在家庭网络上运行,用户的无线设备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覆盖面,并支持多种宽带深层应用。NETGEAR近日推出的RangeMax 240系列产品速度可以提高到240Mbps,能够消除家庭或办公室环境下的盲点,并提供足够高的速度支持多种宽带密集型应用的同步使用,比如高清晰度的视频、IP语音、流动音频和在线游戏等。RangeMax 240 使用了Airgo公司先进的True MIMO Gen 3技术,提供了最新视频、语音服务机制的全速硬件加速编码。
看来无线是越来越有滋味了,现在可以从无线网络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受。
8. 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
1、LoRa技术
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之一,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并推广的基于扩频技术的超长距离无线传输方案。物理层或无线调制用于建立长距离通信链路。许多传统无线系统使用频移键控(FSK)调制作为物理层,因为这是实现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调制。
2、WiFi
全称Wireless-Fidelity,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一个标准。自1999年推出以来,它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上网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协议
Zigbee于2003年正式提出,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蓝牙通信协议复杂度高、功耗大、距离短、组网规模小等缺陷。这个名字取自蜜蜂。蜜蜂是一种“舞蹈”,通过飞行和拍动翅膀与同伴传递花粉的位置信息,在群体中形成交流网络。
4、线程/IEEE 802.15.4协议
Thread和ZigBee属于802.15.4,但是对于802.15.4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Thread是基于IPv6的协议,在传输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方面进行了优化。它不仅可以承载高通海尔数十家企业集团的物联网联盟AllSeen,还可以支持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
Z-Wave无线组网规范于2004年由丹麦芯片和软件开发商Zensys牵头提出,其应用由Z-Wave联盟推动。Z-Wave的工作频率在美国为908.42MHz,在欧洲为868.42MHz,采用无线mesh网络技术,因此任何节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邻居节点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一、无线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间因素影响
无线通信技术不依靠天线进行信息的传递,其传播介质为电磁波与光波。电磁波与光波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因此其传播并不会受到传播介质因素影响。此外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借助于卫星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图片、文字信息、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都可以依靠无线通信技术在卫星网络的助力下进行传播,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这种信息交流方式,极大满足了当下人们的交流沟通需求,解决了人们跨地域交流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高了信息交流交互的时效性以及便捷性。同时,优秀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显着优势,其能够实现知识信息的快速查阅和处理,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二、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可移动性
无线通信技术诞生之后,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其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创新和进步。譬如在无线通信技术终端方面,就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无线通信用户可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其通信连接也能进行相应的移动而通信信号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当前移动智能终端是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工具与载体,由于这些工具体积较小,便于人携带,也就更利于进行无线通信。用户可以携带这些工具进行出行,且始终能够保持和具有良好的通信能力,用户能够不受时空间因素限制进行办公或娱乐。
三、无线通信具有不稳定性
虽然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其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依靠于空气中的电磁波和光波等介质进行传播,大气层是无线通信传输的物理通道,但由于大气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也就是说在进行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时,所有的调制信息都是暴露在公共空间中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物理层保护,部分不法分子在就可以通过这个漏洞对信息进行窃取和篡改,信息的安全性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无线通信技术所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会增加用户通信风险与隐患,无论是对个人的隐私还是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线通信
9.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传感技术,包括光感、声感等。
无线网络技术,基于红外的、基于无线电磁波的等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数据包在有线网络的传输技术,一般是需要进行二次封装的,才能将无线网络数据包在有线网络中进行传输。
10. 智能家居系统中,目前都有哪些无线技术应用其中分析一下优劣势。
智能家居系统中是通过软件与软件,通过远程连接的方式来控制智能家居。他的优势是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即使不自己不在家,也可以直接控制你家里面的电器。
而劣势是只要是停电或者是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就不能够控制。
1、显示器整机无电
(1)电源故障: 这是一个应该说是非常简单的故障,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分机内电源和机外电源两种,机外的常见一些。不论那种电源,它的结构比crt显示器的电源简单多了,易损的一般是一些小元件,象保险管、整流桥。电源板常用ic:6841203d06,这些常用的pmw芯片在我这样的专业液晶配件店里都能买到。(2)驱动板故障: 驱动板烧保险或者是稳压芯片出现故障,有部分机器是把开关电源内置,输出两组电源,其中一组是5V,供信号处理用,另外一组是12V提供高压板点背光用,如果开关电源部分电路出现了故障会有可能导致两组电源均没输出。
先查12V电压正常否,跟着查5V电压正常否,因为A/D驱动板的MCU芯片的工作电压是5V,所以查找开不了机的故障时,先用万用表测量5V电压,如果没有5V电压或者5V电压变得很低,那么一种可能是电源电路输入级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12V转换到5V的电源部分出了问题,这种故障很常见,检查5端稳压块(常见型号8050SD-LM2596-AIC15-01等)。
另一种可能就是5V的负载加重了,把5V电压拉得很低,换一种说法就是说,后级的信号处理电路出了问题,有部分电路损坏,引起负载加重,把5V电压拉得很低,逐一排查后级出现问题的元件,替换掉出现故障的元件后,5V能恢复正常,故障一般就此解决,也经常遇到5V电压恢复正常后还不能正常开机的,这种情况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MCU的程序被冲掉可能会导致不开机,还有就是MCU本身损坏,比如说MCU的I/O口损坏,使MCU扫描不了按键,遇到这种由MCU引起的故障,找硬件的问题是没有用的,就算你换了MCU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MCU是需要编程和写码的,在没办法找到原厂的AD驱动板替换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通用A/D驱动板代换如:151D或161B等2、显示屏亮一下就不亮了,但是电源指示灯绿灯常亮 这种问题一般是高压异常造成的,是保护电路动作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液晶屏上是有显示的,看的方法是"斜视"。
3、显示屏黑屏,无背光,电源灯绿灯常亮 斜视液晶屏有显示图像,多属于高压板供电电路问题。重点检查12V供电(保险丝F)和3V或5V的开关电压是否正常。若是因为MCU问题造成没有输出开关控制电压,可以直接提取3端稳压块的(AIC1084)3.3V代替。
修理高压板的思路(电源保险丝-开关控制管-电源管理IC-推挽发大管-电源开关管-DA转换电路(储能电感,整流管)-LC升压电路(升压变压器,升压电容)-耦合电容-灯管。
4、屏幕亮线,亮带或者是暗线 这种问题,一般是液晶屏的故障。亮线故障一般是连接液晶屏本体的排线出了问题或者某行和列的驱动IC损坏。 暗线一般是屏的本体有漏电,或者TAB柔性板连线开路。以上两种问题基本上就是给机器判了死刑了,没有维修价值的,因为一块屏的价格太高了。
5、偏色故障 一般可以进入工厂调整模式进行调整。如没有此模式,维修思路:更换屏线和转接板-重写驱动程序-驱动板坏(不常见)-屏背板的控制IC坏(不常见)-拔掉屏线观察背光颜色(背光扁色为灯管老化)-换灯管。
6、字符虚或拖尾 检查VGA信号线,重点看RGB三色线的地线是否连接正常-更换屏线或转接板-重写驱动程序-换驱动板-LCD屏背板信号接口IC坏-LCD屏背板对比度电位器调整-LCD屏导光板错位-偏光片错位。
7、LCD屏幕内部有污点 擦拭或更换换保护膜-拆开屏体清洗外层偏光片和有机玻璃(用棉球,纯净水处理)-风筒吹干。
8、LCD屏亮点 一个或二个大的亮点,可以尝试轻轻用指尖压亮点,可消失,说明多为此象素的开关管和电极虚连。小的黑点和灰点有可能是内部导光板或偏光片有灰尘造成,可清洗处理。
9、LCD屏亮度低 检查高压板ADJ亮度调节电路-换灯管-换高压板-调整或更换导光板。
10、错误提示"超出频率范围" 检查信号线-重写MCU驱动程序-更换EPROM-重写EPROM程序-换驱动板。
11、通电后不按开关按键即白屏出现背光,按键后图像可正常显示 高压板接口的开关信号和ADJ信号反接造成,部分属于驱动板MCU的开关信号输出不正常,可以重写MCU程序修复——换MCU。
二、开关电源故障:
1.熔断丝熔断 对于熔断丝熔断故障,通常主要检查主电源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器、整流桥各个二极管等部件。当然,抗干扰电路有故障时,也会引起熔断丝熔断且发黑。必须注意的是由开关管击穿引起的熔断丝熔断通常还伴随着过流检测电阻器与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的同时损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也较容易与熔断丝一起烧坏,检修时也应注意对它们的检查。
2.无电压输出,但熔断丝未熔断 出现无电压输出,但熔断丝未熔断故障,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没有工作,或者工作以后又进入了保护状态。检修时,先测量电源控制集成电路启动引出脚是否有启动电压。
(1)若无启动电压或启动电压太低,则检查启动电阻器与该引脚外接的元器件是否有漏电现象存在。
(2)若有启动电压,再测量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跳变的电平信号。 ·若无跳变,说明电源控制集成电路本身或其外围振荡电路元器件或保护电路有故障,可以先采用代换电源控铡集成电路,后检查外围元器件的方法查找故障。若有跳变,一般多为开关管本身不良或损坏,应重点对其进行检查。
3.输出端的电压过低 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过低故障的原因,除了稳压控制电路异常外,通常还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开关管性能下降。这种情况会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电阻值变大,带负载的能力变差。
(2)输出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器失效。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代换的方法来判断它们是否损坏。
(3)开关电源的负载有短路故障。尤其是DC/DC转换器短路或性能不良。对此,可以采用断开开关电源电路全部负载的方法,来区别是开关电源电路不良还是负载电路的故障。当断开负载电路后,输出端的电压恢复正常,则就说明是负载过重;若仍不能恢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4.输出端的电压过高 出现输出端的电压过高现象,故障大多出在开关电源的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应对由取样电阻器、误差取样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等组成的反馈环路中的各个元器件进行检查。通常取样电阻器变质、精密稳压放大器或光电耦合器损坏的发生率较高。 对于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开关电源出现的电压过高现象,可先断开过压保护电路,然后在开机瞬间迅速测量电源主输出端上的电压。
如测得的电压仍比正常值高(一般只要高于1V以上,均属电压过高故障),就应该按上述的电压过高故障进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