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星链计划是什么
星链(英语:Starlink)是太空服务公司SpaceX计划推出的一项通过近地轨道卫星群,提供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2015年,Space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在西雅图宣布推出一项太空高速互联网计划——星链计划。凭借远远超过传统卫星互联网的性能,以及不受地面基础设施限制的全球网络,星链可以为网络服务不可靠,费用昂贵或完全没有网络的位置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另外也有可能结束当今世界存在的网络封锁。
旨在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星链计划的宗旨是开发出“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并能运用在例如火星等环境上,在太阳系内部署通信基础建设。
2018年2月22日,SpaceX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并将两颗小型实验通信卫星送入轨道,星链计划由此开启。
2019年10月22日,Space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成功通过星链发送推特,并表示星链已能提供天基互联网服务。Starlink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务,到2021年将其服务范围扩大到接近全球。届时在地球上空的预定轨道部署由12000颗卫星组成的巨型卫星星座。
(1)星链计划网络哪里来扩展阅读:
服务
一、全球宽频互联网
SpaceX旨在为地球上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带宽互联网连接,并为城市地区提供价格优惠的服务。 该公司表示,出售卫星互联网服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将是资助其火星计划的必要条件。
2015年初,两名太空企业家在同一周宣布了互联网卫星投资。
除了Space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该项目(后来称为Starlink)外,串行企业家理查·布兰森宣布对OneWeb进行投资,OneWeb是一个类似的卫星网络计划,拥有大约700颗计划中的卫星,它们已经为其广播频谱购买了通信频率许可证。
在先前的卫星对消费者太空冒险失败之后,卫星行业顾问罗杰·鲁施(Roger Rusch)在2015年表示:“从中成功开展业务的可能性很小。”马斯克公开承认这种商业现实,并在2015年中期表示,在努力开发这种技术上复杂的太空通信系统的同时,他希望避免过度扩张公司,并表示正在对他们的发展速度进行衡量。
尽管如此,2017年2月泄露的内部文件表明,SpaceX预计到2025年其卫星星座的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而其发射业务的收入预计将在同年达到50亿美元。
2015年2月,金融分析师对已建立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车队运营商提出质疑,他们打算如何应对SpaceX和OneWeb LEO通信卫星的竞争威胁。
十月份,SpaceX总裁格温·肖特韦尔(Gwynne Shotwell)表示,尽管发展仍在继续,但长期部署可运行卫星网络的商业案例仍处于早期阶段。
2015年,法院文件显示SpaceX与无线芯片制造商Broadcom进行了合作。 随后有五名关键工程师离开,加入了SpaceX,导致Broadcom提起诉讼,指控“ SpaceX窃取了我们的最佳思维”。 3月,奥兰治县的一名法官拒绝了Broadcom的多重限制令请求。
随着2019年运营星座中前60颗卫星的首次发射,SpaceX表示该星座需要420颗卫星才能实现对地球的小面积宽频网络覆盖,而第一个1,600颗中需要780颗才能提供中等覆盖率。
二、火星计划
从长远来看,SpaceX打算开发和部署一个版本的卫星通信系统以供火星使用。
⑵ 中国星链计划是什么
简单来说,中国版“星链”就类似于一个“超级wifi”,可以为全球各个角落提供高速互联网通信服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依靠一颗颗卫星组成通信网络,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早在2016年,我国已经在卫星通信系统方面开始全面布局。参与该计划的是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二者分别启动了“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总体来说,航天科工集团负责的“虹云工程”与SpaceX公司的“星链”更为相似,主要侧重宽带网络的构建。而“鸿雁星座”更为侧重窄带通信,也是我国在太空网络通信探索领域的创新。在这两大工程同步启动的同时,我国还同步推出了卫星互联网“行云工程”。相对来说,这个“行云工程”除了为地质部门、海上运输部门及环境部门提供检测服务之外,也是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因为一旦“行云工程”投入使用,它可以充当覆盖全球的天基物联网,成为实现“万物互联”的支柱平台。
⑶ 什么是星链计划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一天,如果我们抬头看到满天星星划过夜空,我们不用感到惊讶,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不是神秘的UFO,那是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中的星链卫星。
星链计划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将地面的基站空间化,在太空中组建一套网络,将所有卫星进行无缝连接,形成一套密集的数据链条网络,依靠庞大的卫星进行实时通信,效率比地面上的基站快近40倍。
马斯克曾说过要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小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将地球外围打造全域的星链网络。4.2万颗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目前地球所发射所有卫星数量的10倍!这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是重大的 科技 创新,还是对人类的威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卫星就像人类在太空中的眼睛,4.2万颗卫星,相当于将地球里里外外包住三层,那基本就是360度无死角,不停地监视着地球上每个人的活动。4.2万个天眼再加上一个超级人工智能大脑,这其实就是科幻小说中超级人工智能生命体的雏形了。
大家不要觉得这个很危言耸听,早在2008年,马斯克就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未来美国想要在军事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就要进行激进的 科技 创新。”那什么叫激进的 科技 创新呢?马斯克解释:“在未来军事 科技 中,人工智能要比核弹的威力更具有杀伤力。”
美国是霸权主义国家,马斯克的卫星可以通过简单的改造,就能为美国军方提供服务,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极大的威胁。回想前段时间,马斯克宣布星链计划将为乌克兰提供最高级别的卫星网络通讯服务,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将近10位俄军的高级将领因此牺牲。这个星链计划说是为民用服务,但事实上已经为他国提供军事服务。从技术上说,AI人工智能系统完全可以根据卫星传输过来的信息,自行分配下达任务,准确执行定点狙击。
是不是说到这里,你和我一样都出一身冷汗?这不是凭空想象的担忧的,这些小卫星也给外太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早在2021年12月,马斯克的Space X星链卫星就曾两次接近我国的空间站,我国为了保护空间站内的航天员的安全,曾两次调整轨道进行紧急避险,才避免了两颗卫星的相撞,这对我们的空间站安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来说,已经带来了严重和威胁。
根据调查,表面看Space X星链计划是由马斯克创立的民间企业,但他实际的公司人员都来自于美国NASA航天局。而资金和订单呢?基本都是来自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巨头们。所以说人家创业天才明面上都商业包装,其背后到底是谁的用意,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马斯克的这些卫星,造价极其低廉,甚至低于火箭的发射成本,它的成本也仅为普通卫星的2%,甚至是更低。猎鹰火箭每一次都能携带60颗卫星上天,按照马斯克现在一周就发射一次的速度,恐怕真的能在2027年就能把所有卫星送入近道轨道。据说近道轨道最多能容纳5万颗左右的卫星,到时地球近道轨道资源就基本给马斯克占领了。一旦这些廉价卫星发生故障,那么就会成为太空垃圾,从而让这片区域活动的卫星很难的存活。
总之,太空和 科技 一定是人类竞争的最高前沿,谁能占据了制高点,谁就占据了竞争的主动权。
最近,我国航天集团也官宣了一件大事,正式宣布也要发射上万颗卫星,组成一个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这个计划叫做“星河计划”。其目标就是大规模部署低轨道低成本的小型卫星。
太空卫星轨道是人类的共同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是某个国家的私人后花园。当下一次再有小型卫星逼近我国空间站的时候,等待它的命运可能就是被当场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