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联校是什么意思
联校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的学校在学习、行政等方面形成的互助或帮扶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维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需要不断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实现网校名师优课共享至农村,将名师资源带到乡村孩子身边。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用技术支撑教育扶贫是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杨维刚建议,要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可以是“1+N”或者“N+ N”。
(1)崇阳网络联校有哪些扩展阅读:
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信息是教育资源的鸿沟,如果大城市里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网校名师优课共享至农村,这就相当于,全国的名师也到边远乡村为孩子们进行了教学。
杨维刚介绍,下一步还将希望结合信息村村通工程,把偏远学校的网络建设做成熟,设备配齐全,加强乡村教师的网络技能培训。
❷ 请问互动录播教室有哪些功能
互动录播教室的功能:
需求背景希望各教室都能录制课程,希望对各教室的录播系统以及各种终端设备能集中管理系统概述:录播教室应用带来的精品课程积累、校本资源建设、教研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所学校只设置一到三个录播教室远远不能满足众多教师课程积累的需求。而增加独立的录播教室不仅仅意味着设备成本的增加,人力资源方面也需要增加配备。这些都是录播教室普及化的门槛。
群控系统的应用极大的优化了软硬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整体上降低投入的同时,实现录播直播功能普及化的目标,整体快速提高教学水平。互动教学作为一所示范性学校,互动教学可与区、县教育局(高级中学、小学、城乡结合实现互动教学公开课建立多媒体教室等实验室教育资源,随时向受助学校师生开放,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受助学校教师提供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良好平台。名师课堂探索以网络为载体,以“名师课堂对接”、“专递课堂”和“网络教研”为主要运行模式,通过“三个课堂”的应用和“1+N网络联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实现“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作业、同步考试”。
❸ 固始有几所高中
固始有普通高中13所。
1、固始高中
固始慈济高中年建校,其后三迁新址,两易校名。教学楼60个教室宽敞明亮,已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实验楼理化生设备行进齐全。图书楼书香弥室馆,科技楼网络联校园。运动区恢宏开阔,设施齐备。
2、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始创于1958年,1960年正式建校,1978年被命名为“信阳地区重点高中”,2005年首批晋升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2002年以前校名曾为“固始高级中学”,2002年8月,原固始高级中学搬离位于城区中山大街的老校区,迁入位于王审知大道的新校。
3、固始县蓼城高中
固始县蓼城中学坐落于固始县城关镇红苏大道南段,目前拥有初、高中两个校区,高中部、初中部分布在红苏大道东西两侧。是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原固始三中校长、固始县教育局副局长陶大如同志于1999年创办的完全民办中学,目前拥有初高中两个校区。
4、固始县第一中学
固始县第一中学,原名固始中学,坐落于固始县番城街道,西校区(即固始一中分校)则位于秀水街道。该校始建于1912年,是省级示范性高中、省文明学校、市文明单位。
5、固始县外国语中学
固始县外国语中学(固始外国语学校),是固始县委、县政府2007年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2010年更名为(固始县外国语中学)。固始县外国语中学(固始外国语学校),是固始县委、县政府2007年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2010年更名为(固始县外国语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固始
网络—固始高中
网络—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网络—固始县蓼城高中
网络—固始县第一中学
网络—固始县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