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有3G,CDMA,WIFI,电信的ADSL你接上无线路由器,装个无线网卡也有信号。最好用的肯定是电信的ADSL。
㈡ 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4-0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平市建阳区武夷高新技术园区新东大道武夷智谷软件园2号楼A栋。
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784MA2Y517J1E,企业法人郑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项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安全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通讯设备销售;通信设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动漫游戏开发;终端测试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办公用品销售;电子产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测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互联网加制造业应该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互联网加制造业应该包括的四个方面内容:
1、真正以用户和消费者为导向,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设计研发环节进行改造、创新。
互联网为企业与用户间架起桥梁,良性快速沟通互动,企业员工与用户都可直接参与产品研发设计,个性化定制,还可实现研发的“众包式”变革,带动创新,使得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和能够实现快速响应。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将“微笑曲线”两端有机结合的过程,是需求变现的过程。
2、改造和重构生产环节和流程。
与研发设计和众筹变革密切相连、环环相扣的,是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的生产变革。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强,生产模式向柔性定制方向转变。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实现定制化生产。
例如海尔集团公司推出的个性定制服务,允许用户选择材质、容量、样式、附加功能等多个项目,实现了家电的量身打造,是家电行业的创新性探索和尝试。
有的企业通过批量生产线重新编程、组合,能够实现同一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不同转换,实现流水线上的不同数据、不同规格、不同元素的灵活搭配,以流水线生产模式制造个性化产品。
3、对流通环节的改造和模式创新。
由过去采购、物流和销售各个环节高成本、高库存、低效率、信息不对称,向信息加速交流和推广转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带动线上线下互动,给企业的采购、销售注入新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选择,可创建企业自身垂直电商平台、行业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综合性电商平台等,重点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快捷服务,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真正的“四流”合一。
4、着力对企业组织体系的改造和创新。
向扁平化、网络化组织架构变革,将提高企业组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以及随时应变的生产和制造能力。
有广泛而完善的销售网络,有筹集资金的能力需求,企业组织架构开始向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转型,改变传统组织体系多层级和复杂性的特点,精简结构层次,从而有利于促进信息的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大大提高组织效率。海尔就是将几万人划分成众多的创客体,激发创新活力。
“互联网+制造业”的内涵
“互联网+制造业”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核心体现,其内涵是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到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最终以新产品、新业态和商业模式等形式构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
“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融合方向一致。关于二者的关系,业界有很多判断,焦点在于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不管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核心都是两大关键领域,即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最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支持制造业由大变强,所以,“互联网+制造业”实质上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体现。
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是基本保障。互联互通、平台开放、灵活高效、共享协作、融合创新是互联网平台的基本特性,信息通信技术是实现互联网这些特性的一个基础条件,也是制造业能够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技术基础。
当互联网平台、智能装备、工业软件、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成为新工业制造体系的关键要素的时候,“互联网+制造业”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提升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是目标。互联网带来的个性化设计、协同创新、融合创新等,直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不只是规模化生产,更多的是通过促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鸿沟消失,使得生产和消费效率同时有效提升。
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使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消费、报废处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伤害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这三个方面,正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系列问题,也是推广“互联网+制造业”的目标所在。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是发展重点。
智能制造涉及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为“互联网+制造业”的核心载体和重要突破口;绿色制造综合考虑制造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调整,服务型制造成为未来发展方向,而互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服务化的实现提供了工具和通道。
㈣ 福建市场主要用哪些综合布线品牌
你好 我只能在国内范围内推荐你5家综合布线厂商 因为你所说的福建市场情况还真的比较难找 他们是:
耐克森(原阿尔卡特)、西蒙、丽特、科龙、AVAYA
以下是这5家产品的详细介绍:
耐克森(原阿尔卡特)
不久前,阿尔卡特电缆及部件的大部分机构变成了现在的耐克森公司。这一变革使耐克森公司能真正专注于电缆和系统业务。新公司完全继承了阿尔卡特综合布线方面的所有技术和业务。
主要系统:
CTTD-铜缆布线系统:
耐克森的铜缆布线系统CTTD(Copper To The Desk,铜缆到桌面)包括超五类/六类/七类系统。超五类/增强D级信道支持带宽100MHz的四对全双工应用,包括千兆比以太网在内的高速网络应用,采用UTP或FTP电缆;耐克森六类/ Class E信道支持带宽超过250 MHz,支持速率达几Gbit/s,采用UTP或FTP电缆;耐克森七类/ Class F信道支持带宽600MHz,是全屏蔽布线系统,支持速率超过10Gbit/s,采用STP全屏蔽电缆。
FTTW-光纤布线系统:
耐克森光纤布线系统FTTW(Fiber To The Workplace,光纤到工作区)产品分两个系列,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光纤到桌面(FTTD)。它不仅包括光纤插座、光缆、光纤跳线盘及光纤跳线等无源部件,还包括光发射/接收模块、光纤集线器等有源设备。值得一提的是,耐克森增强型多模光缆GIGAliteTM具有优越的性能,它与普通62.5/125多模光缆的差别在于,GIGAliteTM在短波长850nm时的模式带宽达500 MHz�Km以上,能够支持千兆比以太网550米以上。而普通的62.5/125多模光缆,其带宽一般只有160 MHz�Km(850 nm),对千兆比以太网只能支持220米。
WLL-无线局域网系统:
耐克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运用在传统的布线系统安装比较困难的场合,如仓库、码头、展览馆等。该系统采用直接系列扩频(DSSS)技术,灵敏度高,辐射功率小,不需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许可证,数据速率10Mbit/s。传统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率为900 MHz或2.4 GHz,易受其他设备的干扰。耐克森WLL的工作频率定在5.8 GHz,是选在比较"干净"的频带内,避免较多的干扰,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该系统有两种加密方法,一种是40比特标准加密,用于一般用户;对于特殊用户,采用128比特增强加密方法。
主要产品特点:
耐克森向用户提供的是系统的产品倡导端到端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信息插座、水平电缆/光缆、主干电缆/光缆、配线架/机柜、双绞线/光纤跳线、设计/管理软件等全系列产品。耐克森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具如下特点: �
模块化:所有产品都是模块化的,容易扩充。 �
易于设计:优化的产品系列,使产品种类简化,非常方便设计,还有设计软件辅助设计。 �
易于安装:独特的"前面打线"和"前面安装"设计,节省安装时间,便于维护。 �
易于管理:由专利产品CLIP-ON�tm电缆导线架管理水平电缆;跳线导线架管理跳线;信息插座及配线架上都有非常方便的标记系统,还有辅助的布线系统管理软件(CMS)。 �
性能卓越,安装方便的屏蔽系统;阿尔卡乐是FTP系统的发明者,有一套完整的屏蔽、接地理论和产品系列,不但具有非常高的电磁兼容(EMC)性能,而且安装非常方便。其代表产品GLGATEK双层铝箔屏蔽电缆比普通FTP电缆的屏蔽效果提高10倍(屏蔽层的转移特性阻抗相当于普通FTP电缆的十份之一),而且非常便于成端。 �
性能优异的六类Class E系统;尤其是耐克森的六类电缆具有中央十字骨架支撑,保证电缆具有卓越的平衡特性,并且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线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性能劣化。
应用: 耐克森综合布线系统在国内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香港邮电大楼、香港和记电讯、常州邮电大楼、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大楼、军委办公大楼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
西蒙
西蒙拥有非屏蔽、屏蔽、光纤产品及全套绿色环保系统,可支持大楼内所有弱电系统的传输,支持UTP、ScTP、光纤和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媒体
主要系统:
西蒙SYSTEM6SM六类布线系统
SYSTEM6SM系统和产品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其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并超越六类标准的要求。西蒙SYSTEM6SM系统的频率带宽超过300MHz,同时可以保证在300MHz的频率下的远端串扰、回损和平衡性能最优。组成SYSTEM6SM系统的所有连接硬件产品和线缆都经过严格测试,保证符合六类标准对连接硬件和线缆的性能要求。在提高性能的同时,整个系统和现存的连接硬件和插座完全兼容,而且整个系统的安装不需要再购买新的工具。
西蒙SYSTEM6SM支持最坏情况下4连接头的信道配置: 在最坏情况下,4连接头信道的POWER SUM ACR性能,细线为六类标准草案的要求 在SYSTEM6SM系统中,西蒙公司首次采用了专利的三重平衡技术,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三重平衡技术可概述为以下三点:▲触点优化技术可以保证最大的线对间隔离 ▲线路板的非平行"线对"平衡设计提高产品的串扰性能 ▲S310 压接技术采用新型绝缘设计,既提高了性能,也使端接更为方便。 这些技术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使其带宽达到了300MHz,各项性能指标也远远高出六类标准的要求。同时,产品在继承了五类产品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管理功能有了极大的改进。现有西蒙的SYSTEM6产品系列,除采用最新的专利"三重平衡技术"外,更丰富了西蒙各系列的种类,如:CT系列六类工作区插座;HD6模块化配线架;MAX全系列六类插座;MC6模块化跳线。以保证用户的多种选择,并满足21世纪网络高速发展的需求。
主要产品特点:
西蒙公司S210TM系列六类产品采用了最新研制的内部串音隔离片专利技术,实现了线对间的隔离,使产品性能有了极大的飞跃,各项性能测试指标相对未来六类标准对连接硬件的要求都有极大的冗余。S210TM继承了S110TM产品的外形特征,包含有数项西蒙公司专利技术,如可卸腿、中央过线孔等,其安装和线缆管理方式也和现有的S110TM完全兼容,极大地保护了用户的投资。S210TM的安装可以用现有的S110TM的安装工具来完成。此外,S210TM采用了四对的端接方式,除可用S110TM的单对端接工具外,西蒙公司还专门提供了四对的端接工具,使安装和维护变得意想不到的容易。S210TM系列配线产品是完全满足并超越六类标准的布线产品,其NEXT值比六类标准的要求超出十多个dB,比七类标准仅差3dB。
应用:
西蒙公司为全球超过十几家的大型的电信运营商、交换机生产厂商、计算机网络厂商提供OEM产品。西蒙的超大型用户有世界最高大厦吉隆坡城市广场,两栋高达452米的巨型建筑,信息点超过9万个;福特汽车108座楼的布线,信息点超过7万点。西蒙公司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极为强劲,现在中国的主要项目已超过1000个,如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网络布线项目-铁道部项目,规模超过12万个信息点;北京最大的整体端到端布线系统项目北京盈科中心(26000点)和14000点的北京天银大厦等。另外,还有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嘉里中心、苏州邮电指挥中心、上海东方明珠二期、广东全球通大厦、广州时代广场等。
AVAYA
2000年,AVAYA公司从朗讯公司正式分离,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主要系统:SYSTIMAX�SCS
SYSTIMAX SCS是AVAYA公司推出的一整套完整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它由铜缆系统,光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通过相互组合,可满足任何用户的特定要求。
SYSTIMAX 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由贝尔实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首先推出SYSTIMAX SCS端对端结构化布线系统;1990年首创享有专利的1061\2061高性能UTP双绞线线缆,并成为五类线缆的标准;1993年首次推出High-5系列支持100Mb/s的TP-PMD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年5月首先实现超五类线缆传输622Mb/s ATM应用;1996年初首先推出支持622Mb/s ATM应用的PowerSum1061端对端产品系列;1997年首家推出支持千兆比以太网和1.2Gb/s ATM应用端对端的六类布线解决方案--GigaSPEEDTM产品系列。
除传统的3类布线系统外,郎讯科技的SYSTIMAX SCS解决方案中包括:
PowerSUM超五类铜缆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系统,包括全套布线材料从模块,4对水平线缆,主干电缆,配线架,跳线,工具等。其链路性能超过TIA/EIA 568A已经颁布的关于5类增强型系统的要求,可支持最高达1000Mbps以太网的应用。
GigaSPEED千兆位铜缆布线解决方案,这是业界第一个完整的端到端准6类系统,包括1071C和1081两个系列从模块,4对水平线缆,配线架,到跳线的全系列系统。71系列采用紧凑的圆形设计方式,81系列采用扁平形设计方式,通过贝尔实验室专利设计的扭绞方案和专业化生产赋予电缆极高的平衡性能,最大限度降低电缆所受噪声干扰,因此,使用户网络可以更加平稳地运行更高带宽的应用。其链路性能将会完全满足即将颁布的关于6类/Class E系统的要求。GigaSPEED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端到端100米距离上支持千兆位以太网的铜缆系统,更主要的是,它瞄准了下一代全新的6类布线标准,其带宽比5类或超5类系统提高了一倍。
SYSTIMAX SCS解决方案中也包括了完整的光纤系统:
OptiSPEED 多/单模光缆系统,采用62.5微米多模光纤/8.3微米单模光纤技术包括室内/室外多芯光缆、ST/SC/LC藕和器、光纤配线架、跳线、专用工具等。
LazrSPEED多模光缆系统,采用50微米多模光纤技术的新型光缆,采用850nm光源,不但在现在可以在600米距离上以短波长千兆网应用,还可以支持未来的10Gb/s以太网达到300米距离。
应用:
AVAYA综合布线系统在全球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不但拥有如杜邦、惠普、英国航空、纽约证券交易所、P&G宝洁、摩托罗拉、飞利浦等一系列国际客户,而且还拥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邮电部、民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信局、上海证券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电力局、厦门机场、福州机场等国内一系列重点用户及六类布线国内用户。
丽特
丽特(Nordx/CDT)是一家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专业布线生产厂家,凭借其优良的科技产品和完备的服务体系�一直在布线业界具领先地位。
主要系统:IBDN
IBDN是丽特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产品分为铜介质和光纤介质两种,其中包括5类、超5类、6类、超6类电缆、交连系统、接线板、光缆与连接件。所有的产品都以不同的颜色与配置出现,因而IBDN 的组件易于安装。丽特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开发出众多优秀布线产品,如独创的BIX系列的墙装压线系统专利产品,它具先进的安装方式和优良的性能;安装最快及现场环境要求最低的光纤产品;独有的五类手压式免安装工具模块,减少了安装培训及成本;专利产品DynaTraX电子配线架可进行远程管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丽特去年在综合布线产品技术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IBDN System 4800LX成为全球唯一可以提供传输带宽达到300Mhz的链路系统,包括10BASE-T、令牌环、100BASE-T、100BASE-TX和155 Mb/s ATM在内的各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在几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方面超出了6类规范草案的要求,是支持高速协议的理想选择。
丽特所有的工厂都经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质量标准的认证。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亚洲包括国内所提供的产品均为加拿大及墨西哥生产,保证客户所得到的IBDN产品均为合格的产品。
RUN系统 考虑到综合布线系统将更多地渗入到家庭用户的生活当中,丽特在1998年就开始供应专门为小区及家庭用户设计的RUN(Residential Universal Network)智能家居布线系统,致力于改善房屋条件,使居室更安全、更舒适并且更适于居住。
RUN系统包括:模块化通信中心产品系列,为家中所有的通信信号提供主互连点,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模块化的通信中心可以从一系列预先配置好的产品中获得;高性能的布线系统,利用可支持语音、数据、视频及Internet应用并具备较高安全性的高性能电缆,通信中心所提供的各项服务被传送至家中的各个角落中;多媒体通信插座,所有的线路连接都终结与每个房间中的多媒体通信插座上,系统通过将相应的设备插入这些插座来支持其相应的功能。
应用:
丽特的IBDN结构化布线系统和RUN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产品家族在全球各地拥有众多的成功案例, 行业遍及教育、医疗、高科技、金融和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如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明尼苏达健康系统、美国西部INTERPRISE网络以及中国的北京东方广场、福建平保大厦、广州的芳村住宅工程、故宫博物院、中国图书馆、深圳机场、深圳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全国分行、深圳教育网、杭州凯悦大酒店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等工程项目。
科龙
主要系统:PremisNETTM
PremisNETTM 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能为办公室、制造工厂和智能大厦提供语音与数据通信网络,用以支持多媒体应用和多种高速网络技术。PremisNET产品符合布线领域的重要国际标准,如ISO/IEC 11801、ANSI/EIA/TIA 568A、EN50173�并取得UL、CSL和ISO等国际认证机构的质量证书� 系统产品的参数均大大超过相关标准要求。作为科龙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主要方案组合,PremisNETTM集所有优质产品与服务优势于一身。从高密度跳线盘、信息插座到线缆、配件,产品范围广泛,能为各类安装项目提供非屏蔽、屏蔽和光纤方案。所有连接件都经过单独测试和信道整体测试,确保其PS、ACR、NEXT、ELFEXT、衰减和回波损耗等参数都超过国际标准组织所要求的指标。
PremisNETTM包括白金(C6T)、金(C6)、银(C5eT)、和青铜(C5e)四种解决方案,考虑了用户的不同需要,为各类网络需求提供不同层次性能选择,并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其中,白金和银方案采用TrueNetTM技术,提供调协好的优质布线系统。此设计比目前行业标准规定的阻抗匹配指标远远高出好几倍。TrueNetTM是根据新的测试程序设计的,而新的测试程序完全针对IT和网络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数据流量。这些测试方法,首先由科龙提出,要求从NIC到服务器对整个网络进行在线测试,以此应运而生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彻底杜绝了数据重发。因此,系统可以发挥最大效率,不会像其它的传统网络那样深受数据误码的困扰。
同时,PremisNETTM还提供全面而灵活的质保方案,多种培训和专家权威性的建议。科龙强大的全球分销网络,使用户的每个要求都将得到迅速、专业的反馈。此外,科龙通过举办管理严谨的安装商认证课程,确保用户安装的 PremisNETTM 系统是经严格培训、科龙认证的合作伙伴或安装商来完成,并享受全面质保服务。由科龙提供的PremisNET 20年结构化布线系统完全品质保证包括从水平、垂直线缆到主配线架的所有产品,科龙保证整个系统质保期间达到ISO/IEC 11801与TIA/EIA 568的相应性能标准。针对PremisNET中包含了TrueNet零误码率技术的白金与银方案,科龙还提供保证信道最大数据流量的为期5年的质保,这将确保网络以最高速度、最大效率运行。
科龙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产品中运用的专利包括FiberPLUS�、LSA-PLUS�、TrueMatchTM、TruePatchTM等。FiberPLUS�专利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光纤接头(SC、FC、DIN、E2000、ST、FDDI等各种规格)、熔接器(FO Through-adapters),科龙全新的FI(Fast Installation)光纤接头,提供SC、ST、MTRJ各种规格,制做时不要环氧、无需打磨,耗时不超过3分钟,将成为未来最广泛使用的光纤接头。
科龙的45度镀银卡接(LSA-PLUS�)技术,保证触点长期不受腐蚀。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比如极热、极冷、极潮或暴露在高盐分环境下), 45度镀银卡接可以保证精确、可靠的语音和数据流量。所有的科龙PremisNET布线方案的卡接部位都采用45度镀银卡接(LSA-PLUS�)技术,以保证精确、可靠的语音和数据流量。
TrueMatchTM技术是专门为TrueNetTM开发的线缆制造技术,它通过研究线缆的导体中心偏离度、导体圆度、导体的直径、绝缘材料的厚度、线对的绞率和线对之间结构对线缆电气性能的影响,改进传统线缆制造工艺,使TrueNetTM线缆达到远优于标准的电气性能。
应用:
科龙集团自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其完善的质量、价格、服务体系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结构化布线系统已成功地运行在包括香港新机场(总计超过180�000个信息点)、联合国大厦、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及其全国各地主要分支机构、中信实业银行总行及其全国各地主要分支机构等在内的近千个大型基建项目的通信系统中,客户遍及金融证券、政府机关、智能大厦、教育、邮电电信、商贸公司、制造工厂、交通运输、酒店、文娱等各大行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科龙公司于1998年底在中国上海设立其全资子公司--科龙通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负责其在中国内地的所有业务,是科龙中国区的总部。目前科龙公司在中国上海莘庄工业区设有工厂,在北京、广州、成都及上海设有科龙办事处,分别在重庆、武汉、南京、济南、大连、厦门、贵阳等重点城市设有商务代表处。
不知道你是不是满意
㈤ 各省市、各个地区应该如何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哪些主要任务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纷纷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步伐。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关键,安全体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区应紧紧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七大任务:
1.夯实网络基础
夯实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基础,应围绕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标识解析,推进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无线、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内网;
第二,以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即5G技术),实现工业企业外网的升级改造;
第三,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推动行业性二级接机点的建设与连接。
2.打造平台体系
第一,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企业为主导,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
第二,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支持产业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
第三,推动、吸引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的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第四,培育工业APP,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3.加强产业支撑
要加强产业支撑,必须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第一,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网络技术、融合应用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应用。
第二,系统解决方案支撑。围绕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工业网络设备、工业安全设备、标识解析等领域,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的微服务化系统解决方案。
4.促进融合应用
融合创新工作应围绕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大主体开展:
针对大型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开展用于个性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精准对接的规模化定制;
针对中小企业,实现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产业电商、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
5.完善生态体系
第一,构建创新体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围绕重大共性需求与行业需要,面向关键技术与平台需求,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第二,构建应用生态,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展示展览、行业资讯、人才培训、园企对接等增值服务。
第三,构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中介型共享制造、众创型共享制造、服务型需求共享制造、协同型共享制造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
第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6.强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底线,必须切实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此外,各地区还应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推动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开展安全咨询、评估和认证等服务,提升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7.坚持开放合作
第一,加强地区乃至国际的企业协作,形成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关系。
第二,建立政府、产业联盟、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机制。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协同与合作,参与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与国际规则的研讨与制定。
㈥ 福建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包含哪五个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这里所说“两网”分别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会报告中,成为和坚强智能电网相提并论的重点工作。
首先来看国网2019年1号文件是怎么说的:在2019年1月13日发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1号文件中,排在年度重点工作首位的就是: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能源互联网。具体内容是:“持之以恒地建设运营好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营绩效、改善服务质量,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