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发布时间:2022-04-29 01:09:24

Ⅰ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四个阶段:

(1)网络雏形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网络初级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主机互联,多个独立的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构成计算机网络,无网络操作系统,只是通信网。60年代后期,ARPANET网出现,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太网产生,ISO制定了网络互连标准OSI,世界上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这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4)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网络向综合化高速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千兆位传输速率为主的多媒体智能化网络。

拓展资料: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Ⅱ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

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着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三阶段: 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

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

第四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2)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Ⅲ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特点是什么

无线网特别是无线局域网有很多优点,如易于安装和使用。但无线局域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它的数据传输率一般比较低,远低于有线局域网;另外无线局域网的误码率也比较高,而且站点之间相互干扰比较厉害。

用户无线网的实现有不同的方法。国外的某些大学在它们的校园内安装许多天线,允许学生们坐在树底下查看图书馆的资料。这种情况是通过两个计算机之间直接通过无线局域网以数字方式进行通信实现的。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利用传统的模拟调制解调器通过蜂窝电话系统进行通信。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已能提供蜂窝式数字信息分组数据( 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CDPD)的业务,因而可以通过CDPD系统直接建立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无线网络的研究是由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的。无线网的特点是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计算机网络,而这一特性使其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

当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基于无线网络的产品,如个人通信系统( Personal CommunicationSystem,PCS)电话、无线数据终端、便携式可视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PDA)等。无线网络的发展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低功率的无绳电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移动卫星系统、无线LAN和无线WAN等。

(3)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随着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和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人们经常要在路途中接听电话、发送传真和电子邮件阅读网上信息以及登录到远程机器等。

然而在汽车或飞机上是不可能通过有线介质与单位的网络相连接的,这时候可能会对无线网感兴趣了。虽然无线网与移动通信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当便携式计算机通过PCMCIA卡接入电话插口,它就变成有线网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有些通过无线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的位置可能又是固定不变的,如在不便于通过有线电缆连接的大楼之间就可以通过无线网将两栋大楼内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Ⅳ 以什么为代表,标志着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以Internet为代表,标志着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ernet网上了。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Ⅳ 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第4代的标志是甚么、

以IP网和3G无线网的融会为标志,代表着下1代网络NGN的兴起!

Ⅵ 计算机网络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产物是什么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4、Internet时代。

计算机网络从产生到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

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2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1976年,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着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

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3阶段: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1980年2月,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下属的802局域网络标准委员会宣告成立,并相继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网络标准草案,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认可。

作为局域网络的国际标准,它标志着局域网协议及其标准化的确定,为局域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4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6)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要想让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它们采用相同的信息交换规则。我们把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或通信协议。

为了减少网络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是采用把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的方法。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分层模型(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本质上,分层模型描述了把通信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称为层次)的方法,每个小问题对应于一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这里所说的同步不是狭义的(即同频或同频同相)而是广义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发生什么事件(如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因而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也可简称为协议。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①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②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③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协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另一种是使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其结构应该是层次式的。分层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①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而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更小一些的问题。这样,整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下降了。

② 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

③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 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

分层时应注意使每一层的功能非常明确。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但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究竟是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的,则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现的问题。

体系结构的英文名词architecture的原意是建筑学或建筑的设计和风格。但是它和一个具体的建筑物的概念很不相同。我们也不能把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网络说成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总之,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算机网络



Ⅶ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我网络的发展主要结历了哪四代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1]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我网络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着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Ⅷ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1、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初级的计算机网络模型。此阶段网络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这个阶段的网络严格说来仍然是多用户系统的变种。

2、第二阶段: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此阶段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网络数据共享和网络硬件设备共享。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网络。

3、第三阶段:计算机解决了计算机联网与互连标准化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RM)”,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此阶段网络应用已经发展到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服务时代。

4、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并且迅速得到普及,实现了全球化的广泛应用。代表作是Internet。

(8)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类型:

1、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LAN) 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2、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做骨干网。ATM是一个用于数据、语音、视频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的高速网络传输方法。

3、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

4、互联网

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属于传媒领域。指的是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Ⅸ 计算机的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现代计算机就是从古老的计算工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中间经历过的难易程度已经很少找到相关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如今计算机的智能化大概就能猜测出当时的一步步艰辛!

到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出现的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中期。

1946年,冯 · 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 由二进制代替十进制思想

2. 采用存储程序思想

3. 从逻辑分为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同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世并正式投入运行,参与研制工作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工程学院的莫克莱和埃克特为首的研制小组。

冯诺依曼并没有参加 ENIAC 的研制,而是在了解到 ENIAC 项目后,在其基础上带领 ENIAC 的原班人马研制了 EDVAC,重新设计了整个架构,从而奠定了当今所有计算机的结构,从而开始采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ENIAC重30吨,使用了约18800个真空电子管,功率达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使用十进制运算,每秒能运算5000次加法,但是它不像现在这样的电脑有输入控制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来扳动庞大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来进行数据信息输入,虽然现在看来它真的很落后,但是在当时它代表着人类计算技术的最高成就,它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

第一台计算机操作图片:

后来的日子里面,根据计算机电子器件分为了四个阶段

1946~1957年 电子管 外存:磁鼓,磁带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1958~1964年 晶体管 内存:磁芯体 出现程序员
1965~1972年 半导体,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1972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整个计算机起始与发展的历程,是十分的曲折的,发展到如今还在感叹它鬼斧天工的艺术性。

Ⅹ 简述四代电子计算机及主要特点

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 (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 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 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第四代 1970~今,在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工业、生活等各方面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1952 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 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 107 机问世。
1964 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119 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 工作的计算任务。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 年,我国设计的 DJS-130 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 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 1 亿次。 1997 年 6 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 130 亿次。这 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 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 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 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 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 年 4 月 18 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 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 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 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 3”水平,比 2002 年 9 月 28 日发布的“龙芯 一号”提高了 10 倍。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 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 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 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 CPU 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 MHz。(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 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 8 个二进 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短时 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 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 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 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系统的可维 护性(平均修复时间 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计算机系 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 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病毒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 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病毒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复制到其他有用代码中, 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病毒的分类 病毒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 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病毒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病毒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病毒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 系统附件传播的病毒超过病毒传播总途径的 60%。继“CIH”病毒之后,又相继 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病毒”、“震荡波”等新型网络病毒。
(4)病毒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 CPU 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 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 I/O 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 等等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引导盘和最新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操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病毒检测软件,定期清查病毒,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病毒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病毒的检测与消除 (1)病毒的检测 病毒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 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 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病毒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病毒后,就应该 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病毒的清除 对病毒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病毒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 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病毒,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病毒软件有KV3000、 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与标致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打开国家中小学网络音乐 浏览:864
家用宽带网络怎样修改密码 浏览:107
怎样给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设置 浏览:544
无线网连不上无线网络 浏览:769
lte没有网络是什么原因 浏览:531
网络时间怎么快了几分钟怎么处理 浏览:307
如何通过网络查看男朋友下的软件 浏览:43
河南网络安全审计硬件多少钱 浏览:229
扫网络要用什么 浏览:283
如何覆盖网络密码 浏览:38
如何在手机上免费玩网络游戏 浏览:933
手机经常网络断线 浏览:110
怎样设置雷电模拟器网络 浏览:942
手机改3g网络后信号好了 浏览:369
evo笔记本的网络在哪里 浏览:39
代购网络安全防范宣传 浏览:959
手机网络贴吧 浏览:512
公司开通多少兆的网络 浏览:419
开流量却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657
男子回安徽手机网络断网 浏览:1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