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名称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
❷ 1.在计算机网络中,UDP的中文全称是 。
UDP协议是英文UserDatagramProtocol的缩写,即用户数据报协议,主要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与我们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报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报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报的前8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
UDP报头
UDP报头由4个域组成,其中每个域各占用2个字节,具体如下:
源端口号
目标端口号
数据报长度
校验值
UDP协议使用端口号为不同的应用保留其各自的数据传输通道。UDP和TCP协议正是采用这一机制实现对同一时刻内多项应用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支持。数据发送一方(可以是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将UDP数据报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而数据接收一方则通过目标端口接收数据。有的网络应用只能使用预先为其预留或注册的静态端口;而另外一些网络应用则可以使用未被注册的动态端口。因为UDP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所以端口号的有效范围是从0到65535。一般来说,大于49151的端口号都代表动态端口。
数据报的长度是指包括报头和数据部分在内的总的字节数。因为报头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该域主要被用来计算可变长度的数据部分(又称为数据负载)。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根据操作环境的不同而各异。从理论上说,包含报头在内的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不过,一些实际应用往往会限制数据报的大小,有时会降低到8192字节。
UDP协议使用报头中的校验值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校验值首先在数据发送方通过特殊的算法计算得出,在传递到接收方之后,还需要再重新计算。如果某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被第三方篡改或者由于线路噪音等原因受到损坏,发送和接收方的校验计算值将不会相符,由此UDP协议可以检测是否出错。这与TCP协议是不同的,后者要求必须具有校验值。
UDPvs.TCP
UDP和TC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两者在如何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递方面不同。TCP协议中包含了专门的传递保证机制,当数据接收方收到发送方传来的信息时,会自动向发送方发出确认消息;发送方只有在接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才继续传送其它信息,否则将一直等待直到收到确认信息为止。
与TCP不同,UDP协议并不提供数据传送的保证机制。如果在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递过程中出现数据报的丢失,协议本身并不能做出任何检测或提示。因此,通常人们把UDP协议称为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相对于TCP协议,UDP协议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如何接收突法性的多个数据报。不同于TCP,UDP并不能确保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顺序。例如,一个位于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出了以下4个数据报
D1
D22
D333
D4444
但是UDP有可能按照以下顺序将所接收的数据提交到服务端的应用:
D333
D1
D4444
D22
事实上,UDP协议的这种乱序性基本上很少出现,通常只会在网络非常拥挤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
UDP协议的应用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既然UDP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那么还有什么使用价值或必要呢?其实不然,在有些情况下UDP协议可能会变得非常有用。因为UDP具有TCP所望尘莫及的速度优势。虽然TCP协议中植入了各种安全保障功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开销,无疑使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反观UDP由于排除了信息可靠传递机制,将安全和排序等功能移交给上层应用来完成,极大降低了执行时间,使速度得到了保证。
关于UDP协议的最早规范是RFC768,1980年发布。尽管时间已经很长,但是UDP协议仍然继续在主流应用中发挥着作用。包括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在内的许多应用都证明了UDP协议的存在价值。因为相对于可靠性来说,这些应用更加注重实际性能,所以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例如,更高的画面帧刷新速率)往往可以牺牲一定的可靠性(例如,会面质量)。这就是UDP和TCP两种协议的权衡之处。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特点,两种传输协议都将在今后的网络世界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❸ 计算机网络复习指导
从2009年起,计算机专业考研实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课全国统考,考试内容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试卷内容的结构是:数据结构45分(占30%),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占30%),操作系统35分(占23%),计算机网络25分(占17%)。计算机网络部分分值也占有不小的份额,要求咱们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
一、考查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二、知识点解析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相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固定了同层次的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这个知识点要求咱们对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层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强,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物理层
物理层作为OSI模型的最底层、也是各层通信的基础,在计算机考研网络模块中,需要重点复习。咱们要掌握的概念有: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编码与调制、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等基本概念。同时,网络技术中有名的两个定理(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及其表达公式,需要咱们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这部分还涉及到综合布线相关知识,如: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及物理层接口的特性。这部分知识理论与实践并重,可能会涉及一道综合应用题。
3、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强大,对该层知识的考查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以选择题出现。对该知识点的复习,咱们可以从该层所提供的功能为线索,便于更加形象的理解与记忆。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帧的拆分与拼接、差错控制(检错编码、纠错编码)、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滑动窗口机制、停止-等待协议、后退N帧协议GBN、选择重传协议SR)、介质访问控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中,要求咱们掌握主要有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令牌传递协议。
对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考查,也放在的这个知识点中。要求咱们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以太网与IEEE 802.3、IEEE 802.11及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广域网的基本概念、PPP协议、HDLC协议、ATM网络基本原理等知识只需要有所了解,相信在比重占25分(选择题2分/题,综合应用题近10分/题)的限制下,考查的概率相对较低。
最后还需对数据链路层设备网桥(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等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4、网络层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核心层,从网络层的功能上看,它的主要功能是路由与转发,因此对路由算法与协议的考查,是必考的内容。路由算法主要包括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层次路由等。在路由协议方面,要求咱们搞清楚自治系统(AS)、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的概念及常用的三种路由协议(RIP、OSPF、BGP)及其实现。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咱们掌握IPv4分组、IP组播、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另外,还有与IP协议相关的其它层协议(例如,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等)也将放在一起进行考查。作为新版本的IP协议IPv6,需要咱们掌握的是IPv6的主要特点、改进即地址表示方式等。
最后,还要求咱们熟悉网络层设备(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路由表与路由转发等技术。
5、传输层
传输层要求咱们了解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这两种服务的区别及两种代表性的传输层协议:UDP协议和TCP协议。UDP协议是提供无连接服务的,要求咱们掌握UDP数据报的发送和UDP校验方式。TCP协议是提供面向连接服务的,要求咱们掌握TCP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协议、TCP可靠传输,以及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传输层的内容不多,但将会考得非常细,对咱们来说,难度相对较大。
6、应用层
应用层要求了解两种网络应用模型(客户/服务器模型、P2P模型)及常用的几种应用服务及其实现,例如:
(1)DNS(域名解析服务):包括层次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域名解析过程等。
(2)FTP(文件传输协议):包括FTP协议的工作原理、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等。
(3)E-Mail(电子邮件):包括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SMTP协议与POP3协议等。
(4)WWW(万维网):包括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HTTP协议等。
对于以上4种常见的服务,咱们要掌握其相关概念、基本工作原理、服务过程、所涉及的网络协议。
三、复习方法
1、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话,可以考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2、学习方法
(1)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第一:买参考书,统考其实比非统考要好,起码感觉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面已经介绍过了,不重复了。
第二: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咱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这些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很多咱们历年试题做了N遍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试题解析最关键。通过真题学习到的不单纯的是那几道题目,关键是咱们要通过真题把握专业课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标准答案答法。这个还得是免费下载,什么北京的,沈阳,广州的,全国高校的专业课真题几乎都包括了,下载超爽!
第三: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因为很多同学是跨校跨专业考研,没有机会去目标院校听课,所以笔记就弥足珍贵,尤其是命题老师或该研招单位学科带头人的课程讲义。当然,有些学校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也很是重要,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习。
(2)专业课备考三大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对学校制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这期间,咱们要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目标是对所考核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不要怕时间长,关键在于全面。
第二阶段:强化复习阶段。这个阶段,咱们的任务是,首先,先勾勒出一份属于咱们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咱们可以根据三到五年的历年真题,采用从题目推到知识点的倒推法,在咱们所用的参考书目上把所有曾经靠到的知识点全部标注一遍。咱们就不难发现,有一部份一次也没有被标注到,这就是非重点,可以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大压缩花在它们上的时间,甚至不看;有的知识点被标注了很多遍,这就是重点,要强化记忆。这样一来,咱们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掌握了考核要点,就勾勒出了一份属于咱们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呵呵,偶的独创!
在这个基础上,咱们要结合该大纲进行长达三个月左右的强化复习。目标是将重要的知识点理解、记忆、掌握、应用。在这个阶段,咱们还得密切联系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老师,尽一切可能掌握各种考试相关信息,以利于全面复习。新大纲没出来前,一切都是不定数,但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总得给自己一些盼头啊!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这是在考前四十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咱们应该在强化复习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回顾了。这个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最后,咱们应当按照其难度以及所占分值合理分布政治、英语等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不要有所偏颇。如果保证了这些,咱们便能够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学习。
(3)专业课看书方法
笔记法: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老人有言: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抽取题目法: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回忆法: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得系统化,并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3、辅导班
专业课复习还是建议报个辅导班,现在的辅导班也好多,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师资,时间,内容都是咱们要关注的!祝大家2010年好运!来源:跨考教育
❹ 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编程作业,要求编写运输层的发送和接收代码,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可靠数据传输协仪
请问楼主这题后来做出来了吗?我们老师现在也布置了这道题,没头绪啊。。。
❺ tcp与gbn有哪些区别
中继器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物理介质,并在各种物理介质中传输数据包。某些多端口的中继器很像多端口的集线器,它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介质。
中继器是扩展网络的最廉价的方法。当扩展网络的目的是要突破距离和结点的限制时,并且连接的网络分支都不会产生太多的数据流量,成本又不能太高时,就可以考虑选择中继器。采用中继器连接网络分支的数目要受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限制。
中继器没有隔离和过滤功能,它不能阻挡含有异常的数据包从一个分支传到另一个分支。这意味着,一个分支出现故障可能影响到其它的每一个网络分支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首先,TCP建立连接之后,通信双方都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次,他是全双工的;在保证可靠性上,采用超时重传和捎带确认机制。
在流量控制上,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
在拥塞控制上,采用慢启动算法。
词条指正 - Google 搜索中文释义:(RFC-793)传输控制协议
注解:该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包交换。IP协议可以进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但是通过IP协议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包是否顺利地发送给目标计算机。而使用TCP协议就不同了,在该协议传输模式中在将数据包成功发送给目标计算机后,TCP会要求发送一个确认;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没有收到确认,那么TCP将重新发送数据包。另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无序、丢失以及被破坏的数据包,TCP还可以负责恢复。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通常由IETF的RFC 793说明。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运输层所指定的功能。
❻ 我国的四大网络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联网国际管理暂行规定》中确立已建立的互联网络:CSTNET、CHINANET、CERNET、CHINAGBN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邮电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子工业部归口管理。
中国科技网络(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机网(China E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CER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GHINAGBN)即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所以,后一种是比较规范的称谓。
❼ 计算机专业考研基础内容
《2019考研计算机-基础班【完】》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ho_mjRLYNHXCOZMalgkhjg
2019考研计算机-基础班【完】|2019计算机【文都】基础课-组成原理√|2019计算机【文都】基础课-数据结构|2019计算机【文都】基础课-计算机网络√|2019计算机【文都】基础课-操作系统√|2019计算机【文都】基础课-C语言|008—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8).flv|007—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7).flv|006—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6).flv|005—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5).mp4|004—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4).mp4|003—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3).mp4|002—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2).mp4|001—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语言(1).mp4|029—19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系统第五章.mp4
❽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是什么
计算机协议,也叫作网络协议,是通信计算机双方必须共同遵从的一组约定。
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上从源到达目的,网络通信的参与方必须遵循相同的规则,这套规则称为协议,它最终体现为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最常见的计算机协议是OSI/RM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着名的OSI/RM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8)计算机网络gbn协议全称扩展阅读
常见的计算机协议还有:
1、IPX/SPX协议
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
2、ARP/R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原理是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3、TCP/IP协议
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❾ 计算机考研问题
从今年开始实行全国统考,所有的考的都是一样的,数学一,英语,政治,专业课有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你可以看一下考试大纲
2009年考研计算机大纲(一)
2008-8-5 16:32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Ⅰ 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 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 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三、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四、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
(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五、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2009年考研计算机大纲(二)
2008-8-5 14:14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真值和机器数
3.BCD码
4.字符与字符串
5.校验码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只读存储器
(五)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程序访问的局部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Cache写策略
(八)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TLB(快表)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指令的寻址方式
1.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常见寻址方式
(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中央处理器(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五)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总线
(一)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总线仲裁
1.集中仲裁方式
2.分布仲裁方式
(三)总线操作和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四)总线标准
七、输入输出(I/O)系统
(一)I/O系统基本概念
(二)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I/O接口(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O端口及其编址
(四)I/O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通道方式
2009年考研计算机大纲(三)
2008-8-5 14:14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概念
2.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进程控制
4.进程组织
5.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处理机调度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
3.调度的基本准则
4.调度方式
5.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进程同步
1.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2.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
3.信号量
4.管程
5.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四)死锁
1.死锁的概念
2.死锁处理策略
3.死锁预防
4.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交换与覆盖
3.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4.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页面分配策略
5.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请求分段管理方式
7.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系统基础
1.文件概念
2.文件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文件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文件保护
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文件系统实现
1.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目录实现
3.文件实现
(三)磁盘组织与管理
1.磁盘的结构
2.磁盘调度算法
3.磁盘的管理
五、输入输出(I/O)管理
(一)I/O管理概述
1.I/O设备
2.I/O管理目标
3.I/O管理功能
4.I/O应用接口
5.I/O控制方式
(二)I/O核心子系统
1.I/O调度概念
2.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3.设备分配与回收
4.假脱机技术(SPOOLing)
5.出错处理
2009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四)
2008-8-5 14:15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计算机网络
“考查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物理层
(一)通信基础
1.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信源与信宿
4.编码与调制
5.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
2.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组帧
(三)差错控制
1.检错编码
2.纠错编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
2.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介质访问控制
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2.以太网与IEEE 802.3
3.IEEE 802.11
4.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
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PPP协议
3.HDLC协议
4.ATM网络基本原理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1.网桥
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2.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2009年考研计算机大纲(五)
2008-8-5 14:16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四、网络层
(一)网络层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联
2.路由与转发
3.拥塞控制
(二)路由算法
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层次路由
(三)IPv4
1.IPv4分组
2.IPv4地址与NAT
3.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4.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四)IPv6
1.IPv6的主要特点
2.IPv6地址
(五)路由协议
1.自治系统
2.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RIP路由协议
4.OSPF路由协议
5.BGP路由协议
(六)IP组播
1.组播的概念
2.IP组播地址
3.组播路由算法
(七)移动IP
1.移动IP的概念
2.移动IP的通信过程
(八)网络层设备
1.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2.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五、传输层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传输层的功能
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二)UDP协议
1.UDP数据报
2.UDP校验
(三)TCP协议
1.TCP段
2.TCP连接管理
3.TCP可靠传输
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四)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P2P模型
(五)DNS系统
1.层次域名空间
2.域名服务器
3.域名解析过程
(六)FTP
1.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七)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SMTP协议与POP3协议
(八)WWW
1.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HTTP协议
❿ 计算机所有协议及解释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又称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 它是提供寻址和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信而不相互冲突,执行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具有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 ,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等优点的一种以太网的多路访问协议。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相反的过程,进行解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又称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的广域网(WAN)技术。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又称路由选择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这一组距离,即“距离向量”)。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即为不可达。可见RIP协议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GBN :(Go-Back-N) 又称回退N步,是容许发送方发送多个分组,而不需要等待确认,但也受限与在流水线中未确认的分组数不能超过某个最大数N的一种可靠传输协议。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由一系列规格说明文档组成,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使存储介质对用户透明和可靠高效地传送数据的TCP/IP 协议组中的一种协议,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文件。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传(upload)”文件。在TCP/IP协议中,FTP标准命令TCP端口号为21,Port方式数据端口为20。
VC:(Virtual Circuit)虚电路 ,虚电路又称为虚连接或虚通道,是分组交换的两种传输方式中的一种。在通信和网络中,虚电路是由分组交换通信所提供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在两个节点或应用进程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上的连接或虚电路后,就可以在两个节点之间依次发送每一个分组,接受端收到分组的顺序必然与发送端的发送顺序一致,因此接受端无须负责在收集分组后重新进行排序。虚电路协议向高层协议隐藏了将数据分割成段,包或帧的过程。
SR:(selective repeat)选择重传协议,是一种为了进一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设法只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帧或者是定时器超时的数据帧的数据传输协议。不过它要求接收方必须加大接收窗口,以便先收下发送序号不连续但仍处在接收窗口中的那些数据帧。等到所缺序号的数据帧收到之后再按序一并交付给上一层。
URL:(Uniform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用于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网页和其他资源的地址的一种标识方法。它由三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通过URL可以指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http、ftp、gopher、telnet、file等。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用于大型自主网络中替代路由信息协议的协议标准。像RIP一样,OSPF也是
由IETF设计用作内部网关协议族中的一个标准。在使用OSPF时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可以立即在路由器上反映出来。不像RIP,OSPF不是全部当前结点保存的路由表,而是通过最短路优先算法计算得到最短路,这样可以降低网络通信量。如果您熟悉最短路优先算法就会知道,它是一种只关心网络拓扑结构的算法,而不关心其它情况,如优先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OSPF改变了算法使它根据不同的情况给某些通路以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