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DM-YA212密封圈标注中的TDM是什么意思别回答网络时钟什么的。
. 水龙头的第一次革命就是陶瓷动态密封技术战胜橡胶动态密封技术的创新过程.
② SDM FDM TDM WDM 是怎么解释的,说具体,比较详细易懂的那种。
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分复用),利用空间分割构成不同信道的一种复用方法。例如在光纤接入网中使用不同的光纤分别传输不同种类或上下行业务。
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多路复用技术。FDM常用于模拟传输的宽带网络中。在通信系统中,信道所能提供的带宽通常比传送一路信号所需的带宽宽得多。如果一个信道只传送一路信号是非常浪费的,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就可以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在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的可用频带被分成若干个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信号用其中一个频段传输,因而可以用滤波器将它们分别滤出来,然后分别解调接收。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 时分复用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电信中基本采用的信道带宽为 DS0,其信道宽为 64 kbps。
波分复用(WDM)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WDM本质上是光域上的频分复用FDM技术。每个波长通路通过频域的分割实现,每个波长通路占用一段光纤的带宽。WDM系统采用的波长都是不同的,也就是特定标准波长,为了区别于SDH系统普通波长,有时又称为彩色光接口,而称普通光系统的光接口为"白色光口"或"白光口"。
通信系统的设计不同,每个波长之间的间隔宽度也有不同。按照通道间隔的不同,WDM可以细分为CWDM(稀疏波分复用)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CWDM的信道间隔为20nm,而DWDM的信道间隔从0.2nm 到1.2nm,所以相对于DWDM,CWDM称为稀疏波分复用技术。
③ 计算机网络。。。急用,谢谢。。
1、答案:B 分析:A是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C是与细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D光纤接口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
2、答案:B 分析: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尺寸是65B和1518B,没错
3、答案:D 分析: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时分多路复用(TDM)、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介质控制(CSMA/CD)和令牌环(Token Ring)。而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遵循的标准是IEEE802.5
4、答案:A 分析:中文的意思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主要是: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
5、答案:B 分析:10代表10Mbps,每秒钟10兆比特的传输速率;base代表基带传输,不用调制信号的传输方式;5代表同轴电缆能有500米的传输距离;2代表双绞线能穿185米,按200米算了。
6、答案:A 分析:在OSI/RM模型中有七层,而在局域网中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网络层
7、答案:A 分析:LAN是局域网缩写,而局域网可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而数据链路又可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子层
8、答案:C 分析:全双工以上都支持,而能扩展网段距离只有100base-fx
9、答案:C 分析:Internet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
10、答案:C 分析:数据在两个VLAN(虚拟局域网)之间传输需要通过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来实现
11、答案:C 分析:广播域是一个二层概念,而路由器是一个三层设备,可以隔离广播。
12、答案:A 分析:其实媒体访问控制的另一个名就是介质访问控制。可参考第7题解释。
13、答案:B 分析:0-—127。A类网络号码范围是0.0.0.0---127.0.0.0;128—191。B类,网络号码范围是128.0.0.0--191.254.0.0 ;192--223。C类,网络号码范围是192.0.0.0--223.254.254.0。
14、答案:D 分析:电子邮件协议有SMTP、POP3、IMAP4;而SNMP是网络管理协议。
15、答案:A 分析:网络接口卡是在OSI/RM模型中第二层设备,OSI/RM有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6、答案:D 分析:A类子网掩码是(255.X.X.X)B类子网掩码是(255.255.X.X)C类子网掩码是(255.255.255.X) -X我在0-255之间
17、答案:B 分析:IPV4采用32b,而IPV6采用128b
④ TDM技术是什么
TDM:时分复用和复用器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
时分复用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电信中基本采用的信道带宽为 DS0,其信道宽为 64 kbps。
电话网络(PSTN)基于 TDM 技术,通常又称为 TDM 访问网络。电话交换通过一些格式支持 TDM:DS0、T1/E1 TDM 以及 BRI TDM。E1 TDM 支持2.048 Mbps通信链路,将它划分为32个时隙,每间隔为64 kbps 。T1 TDM 支持1.544 Mbps 通信链路,将它划分为24个时隙,每间隔为64 kbps,其中 8 kbps 信道用于同步操作和维护过程。E1 和 T1 TDM 最初应用于电话公司的数字化语音传输,与后来出现的其它类型数据没有什么不同。E1 和 T1 TDM 目前也应用于广域网链路。BRI TDM 是通过交换机基本速率接口(BRI,支持基本速率 ISDN,并可用作一个或多个静态 PPP 链路的数据信道)提供。基本速率接口具有2个64 kbps 时隙。TDMA 也应用于移动无线通信的信元网络。
时分复用器是一种利用 TDM 技术的设备,主要用于将多个低速率数据流结合为单个高速率数据流。来自多个不同源的数据被分解为各个部分(位或位组),并且这些部分以规定的次序进行传输。这样每个输入数据流即成为输出数据流中的一个“时间片段”。必须维持好传输顺序,从而输入数据流才可以在目的端进行重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同设备通过相同 TDM 技术原理却可以执行相反过程,即:将高速率数据流分解为多个低速率数据流,该过程称为解除复用技术。
⑤ 计算机网络
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2.不会
3.PSK、ASK、FSK TDM、WDM、FDM
4.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为网络层提供接口、在设备间传递数据。
5.IEEE802.3、LLC、MAC
6。不对
7.1、2、3
8.rip、ospf、静态路由
9.传输层
10.目的地IP地址 、目的地物理地址 、源站点IP地址
11、B、C、A
12.TCP、IP
⑥ 计算机网络的问题,请高手解答
除以24算的是每一个时隙走的比特速率,一般SDH线路的时候就会划分时隙,进行链路捆绑
⑦ 求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通信子网:是指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属于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负责信息的传输。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的传输,转接,加工,变换等
网络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如果两个网络的连接结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网络拓扑相同,尽管它们各自内部的物理接线、节点间距离可能会有不同。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它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
⑧ 计算机常用网络名词解释
自http://www.programfan.com/blog/article.asp?id=11894
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
缩略语解释
A
AAL ( ATM Adapter Layer ) ATM适配子层
ADSL ( 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PI (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t )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RCNET ( ) 令牌总线网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地址解析协议
ARQ (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反溃重传法
ATM (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异步传输模式
B
BRI ( Basic Rate Interface ) 基本速率接口
BSC ( Binary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 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
B-ISDN ( Broadband ISDN ) 宽带ISDN
C
CERNET ( China E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 中国教育科研网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hinaDDN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据网
CO/DEC ( Coding and Decoding ) 编码/解码
CRC ( CYC rendance checkout ) 循环校验码
CS ( Convergence Sublayer ) 传输会聚子层
CSMA/CD (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载波侦听多重访问/冲突检测
C/S ( Client/Server ) 客户/服务器
D
DCE ( Data Circuit-terminal Equpment )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DDN ( Digital Data Network ) 数字数据网
DES (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 数据加密标准
DIX ( )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规范,也称DIX规范
DL ( Data Link ) 数据链路
DNIC ( Data Netwrok Indentifier Code )数据网络识别码
DNS ( Domain Naming System ) 域名系统
DTE (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 数据终端设备
DU ( Data Unit ) 数据单元
E
E1 ( ) 支持32路PCM载波信号的欧洲PCM载波标准
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 电子数据交换
EIA ( Electronic Instries Association ) 国际电气工业协会
F
FDM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频分多路复用
FDDI ( ) 光纤分布数字结口
FR ( Frame Relay ) 帧中继
FTAM ( File Transfer Access Management )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
FTP (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文件传输协议
H
HDLC (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TTP (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超文本传输协议
HUB 集线器
I
IDU ( Interface Data Unit ) 接口数据单元
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P ( Internet Protocol ) 网际协议
ISDN (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P ( Internet Serve Provider )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L
LAN ( Local Area Network ) 局域网
LEC ( LAN Emulation Client ) 局域网仿真客户
LES ( LAN Emulation Server ) 局域网仿真服务器
LC ( Logical Circuit ) 逻辑链路
LLC ( Logical Link Control ) 逻辑链路控制
M
MAC ( Medium Access Control ) 媒体访问控制
MAN (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城域网
MAU ( Multiple Access Unit ) 多路访问器
MLP ( Multiple Link Protocol ) 多链路规程
MODEM ( Molator-Demolator ) 调制解调器
N
NMC [ Network Manager Center ) 网络管理中心
NNI (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 ) 网络/网络端接口
NRNI ( ) 不归0交替编码
N-ISDN ( Narrowband ISDN ) 窄带ISDN
O
OSI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开放式系统互连
P
PAD ( Packet Assembler Disassembler ) 分组组装、拆卸设备
PC ( Personal Computer ) 个人计算机
PC ( Packet Concentrator )
PCI (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协议控制信息
PCM ( Pulse Code Molation ) 脉码调制
PDH ( )准同步数字体系
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PM ( Physical Medium ) 物理媒体子层
POP3 ( Post Office Protocol-3 ) 邮件代理协议
PRI ( Primary Rate Interface )一次群速率接口
PSDN (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 分组交换数据网
PSE ( Packet Switched Equipment ) 分组交换设备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 公用交换电话网
PVC (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 永久虚电路
Q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 服务质量
R
RPU 环中继转发器
RARP (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S
SAR (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sublayer ) 分段、组装子层
SDH (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
SDLC ( 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同步数字体系
SDU ( Service Data Unit )服务数据单元
SLP ( Single Link Protocol ) 单链路规程
SMTP (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A ( 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 )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NMP (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ONET (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 同步光纤网
STP ( Shielded Twisted Pair ) 屏蔽双绞线
SVC (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 交换虚电路
T
T1 ( ) 支持24路PCM载波信号的美洲PCM载波标准
TC (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 传输会聚子层
TCP (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 传输控制协议
TDM (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时分多路复用
TIA ( Telecommunication Instries Association ) 电信工业协会
Token-BUS ( ) 令牌总线
TSMU ( Time-Sharing Multi-Use ) 分时多用户
U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NI ( User Network Interface ) 网络用户端接口
UTP ( 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 ) 非屏蔽双绞线
V
VC ( Virtual Circuit ) 虚电路
VCI ( Virtual Channel Indicate ) 虚拟通道标志
VPI ( Virtual Path Indicate ) 虚拟路径标志
VT ( Virtual Terminal ) 虚拟终端
W
WAN ( Wide Area Network ) 广域网
WDM (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波分多路复用
WWW ( World Wide Web ] 因特网
X
X.25 ( ) 由CCITT提出的DTE至DCE间的接口协议
⑨ 求高手来解答!!计算机网络
老大,也忒多了点吧 ?
选我知道的吧,不确认的就不写了.
3. C
4.B
6.D
7.C
8.B
9.B
10.B
11.A
12.D 应该是
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