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串行电缆

计算机网络串行电缆

发布时间:2025-03-29 13:35:49

1.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

这个里面应该很清楚:
http://www.qqgb.com/Netware/datasave/datasaveJs/Save4/133822.html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

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取代IEEE 1284,SATA取代PATA,PCI Express取代PCI……从原理来看,并行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以古老而又典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COM口)为例,并行接口有8根数据线,数据传输率高;而串行接口只有1根数据线,数据传输速度低。在串行口传送1位的时间内,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当并行口完成单词“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根据组成字符的各个二进制位是否同时传输,字符编码在信源/信宿之间的传输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

1、并行传输:
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特点:

(1)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

(2)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8个二进制位,则并行传输要求8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

(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

2、串行传输:

将组成字符的各位串行地发往线路。

特点:

(1)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

(2)通信成本也较低,只需一个信道。

(3)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所用的传输方式均为串行传输。

方式: 串行传输有两种传输方式:

1、同步传输

2、异步传输

pata(ide), SATA接口的区别以及SATA的优势

IDE接口很宽,大概5CM宽,线缆也很宽,一根线缆有3个接口,一个接主板,两个接硬盘(可以接两个硬盘);SATA接口比较窄,1CM多一点,一根线缆只有2个接口,一个接主板,一个接硬盘(只能接一个硬盘)。另外,同品牌、同一代、同容量、同缓存容量的硬盘,SATA接口的比IDE接口的稍微贵一点点,几十元左右。

------------------------------------

IDE接口: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此外,由于IDE口属于并行接口,因此为了和SATA口硬盘相区别,IDE口硬盘也叫PATA口硬盘。
PATA的全称是Parallel ATA,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硬盘
接口规范了。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
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

SATA接口: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SATA与IDE接口硬盘哪个更快?SATA 接口比同转速的IDE接口的传输速度要快,价格比较同容量同转速同品牌的硬盘便宜80-150块钱左右,而且内置高速缓存通常都在8M以上,而普通IDE缓存都在2M左右,相差甚远;
更大的区别在于:
一、(SATA不依赖于系统总线的带宽,而是内置时钟。第一代SATA内置1500MHz时钟,可以达到150M字节/秒的接口带宽。由于不再依赖系统总线频率,每一代SATA升级带宽的增加都是成倍的:第二代300M字节/秒(即SATA-II),并且支持热插拔;

二、SATA不再使用过时的并行总线接口,转用串行总线,整个风格完全改变。
SATA与原来的IDE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最明显的就是数据线从80 pin变成了7 pin,而且IDE线的长度不能超过0.4米,而SATA线可以长达1米,安装更方便,利于机箱散热。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优点:
(1)、一对一连接,没有主从盘的烦恼;而IDE一个接口只能接两个IDE设备,而且还要分主从设备,如果一个接口接上两个IDE设备后就会共同分享这一带宽,从而速度大幅度下降;
(2)、每个设备都直接与主板相连,独享150M字节/秒带宽,设备间的速度不会互相影响。
(3)、SATA提高了错误检查的能力,除了对CRC对数据检错之外,还会对命令和状态包进行检错,因此和并行ATA相比提高了接入的整体精确度,使串行ATA在企业RAID和外部存储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SATA的信号电压最高只有0.5伏,低电压一方面能更好地适应新平台强调3.3伏的电源趋势,另一方面有利于速度的提高。
(5)、SATA II可以通过Port Multiplier,让每一个SATA接口可以连接4-8个硬盘,即主板有4个SATA接口,可以连接最多32个硬盘。
(6)、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叫Dual host active fail over。它可以通过Port Selector接口选择器,让两台主机同时接一个硬盘。这样,当一台主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台备用机可以接管尚为完好的硬盘阵列和数据;
(7)、SATA-II在SATA的基础上加入NCQ原生指令排序、存储设备管理(Enclosure Management)、底板互连、数据分散/集中这四项新特性。提高读盘效率,减少磁头的内外圈来回摆动次数;
(8)、SATA-I代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前用SATA接口驱动程序软盘引导计算机,然后安装,且CMOS设置较为复杂,而SATA-II的出现,在许多主板生产厂商的支持下,已经不需要驱动软盘的引导可直接由主板识别,且CMOS设置也更为简单,自动化程序提高。

2. 电脑有几种方法连接网络

拨号连接

1
借助调制解调器、ISDN、x.25等通讯方式,使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这种方式的宽带不高,,几年前经常使用,现在慢慢的退出,如中国的16300,移动公司的GPRS等。

END
本地连接

1
借助以太网、电缆调制解调器、DSL、IrDA、无线、家庭电话线(HANP)等通讯方式,使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这是目前主流的连接方式,如单位的计算机网络、ADSL宽带连接和小区宽带等。

END
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

1
使用称为PPTP或L2TP的网络协议创建网络连接,它把计算机通过Internet安全的连接到企业网,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跨地区连接。

END
直接连接

借助串行电缆、红外连接、蓝牙等通讯方式,使两种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通讯。例如手持式设备、手机等与桌面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同步等。

END
传入连接

1
借助拨号、VPN或直接连接等通讯方式,使单个计算机连接到某个计算机网络中,主要用于重要的系统设备的远程维护工作中。

3. 用路由器配置局域网的方法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桥梁,是连接IP网的核心设备。它不仅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还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并能阻隔非法访问。对初学者来说,路由器的配置并不是一件易事。现以Cisco
2600路由器为例,将Cisco路由器配置的常识介绍给大家。

一、连接

1.用Cisco
2600路由器自带的一条串行电缆将路由器的Console口与1台计算机串口相连。

2.启动Windows
2000后,执行以下操作:“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在“连接描述”对话框的名称一栏中输入超级终端名,点击“确定”。

3.在“连接到”窗体中的“连接时使用”栏选择“COM1”,单击确定。在弹出的“COM1属性”窗体中进行端口设置。

设置结束,打开路由器电源,就会出现路由器的启动信息。这时就可以像在终端一样对路由器进行操作了。

二、配置

路由器的配置操作都必须连接到路由器的终端上,在Cisco路由器操作系统IOS的提示符下进行操作。

常用配置方法如下:

1.配置以太网络接口的IP地址

Router>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Password:��������� '特权用户口令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 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 '进入外部以太网口配置
Router 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0.11 255.255.255.0
'进入AUI0接口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0.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配置静态路由表

Router> enable
Password:���������
Router# config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 config#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0.1
'配置进入AUI0接口的IP地址。

3.配置动态OSPF路由

Router> enable
Password:���������
Router# config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 config# router ospf 1
Router 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0.0 0.0.0.255 area 0.0.0.0

其中的192.168.0.0是子网的地址,也可以是路由器上的接口的IP地址或OSPF路由器所用接口的网络地址;而0.0.0.255掩码后面为OSPF所用的域。

4.查看以太网接口0的状态

Router> enable
Password:���������
Router# show interface Ethernet 0 '显示以太网接口0的状态。
5.查看路由器的当前配置
Router> enable
Password:���������
Router# show run '显示路由器的当前配置

上述内容只是一些常见的路由器配置方法,要想全面掌握路由器的配置,还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初学者可以通过使用模拟软件来学习配置.

4.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

1、总线型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直接与总线相连,它所采用的介质一般也是同轴电缆(包括粗缆和细缆),不过现在也有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型传输介质的,如ATM网、Cable Modem所采用的网络等都属于总线型网络结构。

总线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2、环形结构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之为"令牌环网"。

3、星型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

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型网络,整个网络由中心节点执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每一个要发送数据的节点都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中心节点,再由中心节点负责将数据送到目地节点。因此,中心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节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只需要满足链路的简单通信要求。

4、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5、分布式结构/网状结构

网状形网络如下图所示,其为分组交换网示意图。图种虚线以内部分为通信子网,每个结点上的计算机称为结点交换机。图中虚线以外的计算机(Host)和终端设备统称为数据处理子网或资源子网。

5. 计算机网络常见拓扑结构有哪些

1、总线型:

优点:

(1)布线要求简单;

(2)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

缺点:

(1)传输速度慢,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

(2)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

(3)网络可靠性差,维护难,任意一节点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网瘫痪。

2、环形

优点:

(1)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

(2)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

缺点:

(1)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

(2)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

(3)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3、星型

优点:

(1)控制简单。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易于网络监控和管理。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中央节点对连接线路可以逐一隔离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

(3)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缺点:

(1)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也骤增。

(2)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 ,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受影响。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5)计算机网络串行电缆扩展阅读

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

总线型拓扑:所有结点共享一条传输通道,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可以被网络上的多个结点接收,又称广播式的网络。

星型拓扑:一种以中央结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结构。

环型拓扑: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

树型拓扑:网络中的各结点形成一个层次化的结构

网状拓扑:各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的。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有一条线路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串行电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g网络是哪个制式 浏览:624
地铁有信号没有网络 浏览:545
增加网络信号dns 浏览:390
有插电无线网络吗 浏览:343
电话卡连接网络 浏览:1000
网络密码显示low 浏览:242
iphone优先使用wifi窝蜂网络 浏览:159
手机显示不安全的网络连接失败 浏览:69
抖音如何解除网络关闭 浏览:847
哪个大学完成了5g网络覆盖 浏览:133
无网络有线驱动怎么安装 浏览:507
网络安全学习的宣传报道 浏览:162
九江有5g网络信号嘛 浏览:560
手机不开网络能看见gps吗 浏览:962
怎么把电视连接到自己家的网络 浏览:151
腾达路由器的wps网络 浏览:148
苹果6网络修复代码 浏览:606
电脑的网络是怎样添加的 浏览:881
优度网络口碑如何 浏览:804
怎样隐藏的wifi网络名称 浏览:2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