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创造的文化观念

计算机网络创造的文化观念

发布时间:2024-11-09 20:47:47

‘壹’ 求麦克-戴尔和拉里-埃里森的相关传记(自传)

拉里·埃里森
“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
埃里森是从俄罗斯移民的美国犹太人后裔,出生在1944年的曼哈顿。埃里森从小由舅舅一家抚养,在芝加哥犹太区的中下层长大,当时的贫富差别没有现在这么大。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优秀的素质和成绩,在学校他有些孤僻,喜欢独来独往。
1962年埃里森高中毕业,进入伊利诺斯大学就读,二年级时离开学校。后来《商业周刊》曾报导过他离开的原因,说是因为平均成绩不及格,埃里森不置可否。过了一个夏天他又进入芝加哥大学,同时还在西北大学学习。历经三个大学,最终埃里森却没得到任何一张大学文凭。
1966年埃里森离开家乡,来到加州的伯克莱,准备就读研究生,同时开始工作。他学习了电脑编程,主要是为IBM开发大型电脑。他并非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序,那时的软件开发意味着:挂上磁带,备份数据,工作单调,也没什么挑战性,远不能和现在的程序员相比。
关于学位埃里森认为:“大学学位是有用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去获得一个或者更多,但遗憾的是我在大学没有得到学位。我从来没有上过一堂计算机课,虽然我还是成了程序员,我完全是从书本自学编程的。”
“换了十几家公司,还是一事无成”
几年间佩维斯-埃里森陆陆续续换了许多公司,1973年埃里森在阿姆达尔公司工作,阿姆达尔公司是和IBM竞争的生产大型电脑的公司,有45%的股份是日本富士通的,所以埃里森有机会去日本出差。在日本,他被京都典型的异国情调给迷住了,日本的禅学和文化给埃里森以深刻的影响,从此他成了一个日本文化艺术的终身爱好者。
离开阿姆达尔公司公司后,埃里森加入Ampex,这是硅谷一家生产影像设备的公司,在那里他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Bob Miner和Edward Oates。当时他俩在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储读取海量的数字信息,埃里森转向了市场销售工作。他俩的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埃里森将这归咎于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头儿们懂技术,也比他们懂市场,如果他们能经营公司,我也能。”就这样他动了自己办公司的念头。
创立甲骨文
就在他们打算成立公司时,另外两个传奇式的公司诞生了,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微软。虽然这三个公司的产品、理念、文化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同样的模式:创立者的构成都是一个有梦想精神的技术企业家加一个技术天才:比尔盖茨有Paul Allen,斯蒂夫·乔布斯有Steve Wozniak,拉里-埃里森有Bob Miner。
1977年6月,埃里森他们三人合伙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软件开发研究公司,埃里森拥有60%的股份。埃里森之所以占这么多股份,是因为公司完全是由埃里森鼓动成立的,而且他当时有一个4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这一年他32岁。
“当我创立甲骨文时,我想建立一个让我喜爱的工作环境,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我也要通过公司养家糊口,但没想到会像现在这么富有。钱不是最主要的,我真的是想和我喜欢或者佩服的人一起工作。甲骨文招聘有一个原则:如果这个人你不喜欢一周有三次和他一起午餐,就不要让他加入。”
“上百亿美元的错误” 1976年,IBM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介绍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埃里森非常仔细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并为之深深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数据信息。作者Ted Codd十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并在IBM研究机构开发原型,这个项目就是R系统,存取数据表的语言就是SQL。文章详细描述了他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实现的方法,埃里森看完后,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可以开发商用软件系统。
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关系数据库不会有商业价值,因为速度太慢,不可能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大量用户存取数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上很漂亮而且易于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简单,实现速度太慢。埃里森却就此看到了他们的机会:他们决定开发通用商用数据库系统甲骨文,这个名字来源于他们曾给中央情报局做过的一个项目。不过也不是只有他们独家在行动,Berkeley大学也开始开发关系数据库系统Ingres。
IBM自己却没有计划开发。为什么“蓝色巨人”放弃了这个价值上百亿的产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因为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何乐而不为呢?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推出一个竞争性的产品会影响IMS的销售人员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而埃里森那时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埃里森曾将IBM选择Microsoft的MS-DOS作为IBM-PC机的操作系统比为“世界企业经营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价值流失超过了上千亿美元”。IBM发表R系统论文,却没有很快推出关系数据库产品的错误可能仅仅次之,甲骨文的市值在1996年就达到了280亿美元。
“聪明的市场策略”
几个月后,他们就开发了甲骨文1.0,但这只不过是个玩具,除了完成简单关系查询外不能做任何事情。他们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甲骨文有用,维持公司运转主要靠承接一些数据库管理项目和做顾问咨询工作。
甲骨文数据库的头两个用户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情报所,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中央情报局用的是IBM大型机,海军用VAX机,而埃里森和Miner开发甲骨文用的是Digital的PDP机。这迫使他们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新版本3.0全部用C语言开发,因为C语言是所有机器支持的,而且C编译器很便宜。
埃里森向客户宣称甲骨文能运行在所有的机器上,事实上当然不可能,但这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策略。大型公司和机构都拥有各种类型的电脑和操作系统,他们愿意购买一种能通用的数据库。
甲骨文的成功除了有IBM的友好帮助外,还要记上Digital的一份功劳。IBM向埃里森提供了关系数据库理论,DEC提供了表演的舞台:VAX电脑。VAX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小型机。
“出色的市场推销员”
早期的甲骨文版本无法正常工作,程序充满了错误,用户抱怨不断,但埃里森坚信较早占领大块市场份额是最主要的。“当市场已建立好,你知道百事可乐要花多少钱才能夺得可口可乐1%的市场?非常非常昂贵。”IBM的作风则大相径庭,如果用户不满意就不会推出新产品。甲骨文直到1986年的5.0版本才算得上是基本可靠的运转系统,不过有趣的是早期的用户并不在意损失金钱和数据,即使是中央情报局,也没有不高兴,他们需要的是技术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埃里森为他们描述了产品将能达到的美好功能,虽然现在没有达到,但他们愿意支付费用。
埃里森的工作不只是推销产品,他还到处宣传关系数据库观念。他经常作的演讲标准题目是“关系数据技术的缺陷”,讲述关系数据库会出现的问题,然后介绍甲骨文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他的另外一个与众不同的推销技巧是:别人只是讲述产品功能,他则当场就做演示,在电脑上输入一个关系查询,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虽然实际应用时情况可能会不同,但现场听众都印象深刻。埃里森不仅是在做演示,而且是在培训用户使用关系查询语言SQL。埃里森的成功更大程度上不是作为一个技术专家而是市场推销专家。
“甲骨文生逢其时,埃里森将市场放在第一位,其他所有的都靠后,拥有普通技术和一流市场能力的公司总是打败了拥有一流技术和只有普通市场能力的公司",一位硅谷资深人士评论道。
“你们都会成为百万富翁,我确信!”
埃里森经常对他的员工说,只要采用他的市场策略,他们都会成为百万富翁。事实上早期的员工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一目标。他的策略是销售产品时强调甲骨文的三大特性:可移植性、和其他数据库产品特别是IBM的兼容性以及支持广泛网络连接。这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虽然他们实际得到的比期望的要少。埃里森的对手攻击他总是销售气泡软件。气泡软件指的是功能还未完成的软件产品。
埃里森的主要对手是Ingres。1984年甲骨文的销售额是1270万美元,Ingres是900万美元;1985年两者销售额都翻了一倍以上,不过Ingres增长得更快。如果照此发展,Ingres将会超越对手,但这时蓝色巨人IBM又帮了埃里森一把。
1985年IBM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采用了和Ingres不同的数据查询语言SQL,Ingres用的是QUEL。埃里森抓住了市场机会,到处宣传甲骨文和IBM的兼容性,结果从1985年到1990年虽然Ingres的销售额每年增长高于50%,但甲骨文跑在了前面,每年增长率超过100%。SQL在1986年成为了正式工业标准,Ingres的老板简直无法相信埃里森的运气,但这正是埃里森的精明之处,“跟着蓝色巨人,永远不会错。”
IBM确立SQL的标准是甲骨文成功的关键,但数据库的战争远未结束。Sybase和Informix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我的目标是克敌制胜”
Ingres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很晚才开发PC机上的版本,而埃里森和比尔-盖茨一样看到了PC的巨大潜力。甲骨文很快就有了一个PC机上的廉价版本,虽然它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可是埃里森和销售人员却有了有力的宣传武器:甲骨文能运行在PC机上。
埃里森听说Ingres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分布式查询,十天后甲骨文就刊登广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个分布式查询数据库,事实上还没有任何这样的产品。埃里森就是这样,想象产品应该怎样,然后再去实现。如果成功了,他就是成功的预言家。
甲骨文的上市给埃里森带来了9300万美元的身价,Microsoft在第二天也公开上市。Microsoft和甲骨文在同一年成立,Bill Gates拥有的股票价值超过了3亿美元,埃里森这时发现了他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
1988年甲骨文推出了6.0版本,这是当时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不过它的匆忙上市对公司简直是一场灾难,使用6.0的最初用户都遭遇了频繁死机和数据库毁坏,直到6.0.27版本,产品质量才基本稳定。尾数27表示6.0版本经过了27次大的修改。
既然这样,用户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产品呢?主要原因是:如果用户选择其他厂商的产品,他们就得重写所有应用程序,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所以一旦选用了某种数据库平台进行开发,你就得依赖它。
“遭遇危机”
甲骨文从1977年创立到1990年,销售额都保持了每年高于100%的增长。高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隐患:公司的财务和销售管理十分混乱,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得到提成,大量签订无法收款的合同,甚至有人弄虚作假,合同执行情况也无人过问,现金流量是负值。埃里森高薪聘请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开始整顿公司,1990年第三财政季度有15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无法执行,结果季度销售额虽然达到创记录的2.36亿美元,但利润只增长了1%。
消息公布第二天,甲骨文的股票从25.38美元跌到了17.5美元,损失了30%的市值。为度过危机,甲骨文解雇了10%的员工,在以后的两个季度情况变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盘价只有5.38美元,在春天埃里森拥有价值近10亿美元的股票到11月份就只剩下1.6亿美元了。
埃里森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没有卖掉自己的股票。公司开始改进销售和财务管理,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量,销售合同必须得到确认。这些普通公司的做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公司的增长率减慢了,这也是埃里森原来不愿采用这些做法的真正原因。1991年和1992年公司的销售额增长率只有12%和15%。
埃里森将希望寄托于甲骨文7.0,这是公司已经谈论了好几年的新版本,直到1992年6月才终于登场。这次他吸取6.0匆忙上市的教训,在10个月前就发布了Alpha测试版,甲骨文7.0是极为出色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埃里森的销售队伍有了真正的王牌,销售额从1992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42亿。
公司也开始有了成熟的管理方式,耐心听取用户意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甲骨文以前从来没这么做过,原来甲骨文对待客户很不经意,一个客户打电话抱怨甲骨文数据库死机并毁坏了他的数据,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回答是:“无赖,一点用都没有。”这种情况现在再也不会出现了,客户必须得到一流的服务。
“改变世界的网络计算机”
埃里森现在不再负责日常工作,只是规划甲骨文未来的发展方向。闲暇之余他就驾驶长达78英尺的“莎扬娜那”号出海兜风,在1995年他曾经夺得悉尼帆船比赛的冠军。
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埃里森的注意,他是克林顿总统最大的赞助商之一。他曾极力推动交互式电视和顶置盒的发展,不久他就发现了更迷人的机会:WWW环球网,Netscape的浏览器将WWW网推向了全世界,PC机的性能将不再是主角,连上Internet网才是价值所在。
埃里森在1995年巴黎举行的欧洲信息技术论坛会议上,介绍了网络计算机NetworkComputer的观念。所谓NC指的是配置简单却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低价电脑,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硬件设备和越来越复杂、庞大的操作系统,没有软盘和硬盘,只要打开电源用浏览器连上网络,就可以获得信息和存储文件,售价将不高于500美元。埃里森这一次将他的标靶瞄上了软件帝国微软,“甲骨文将只会做一件事情,我们管理海量的数据并通过网络提供这些数据。”
网络计算机的背后就是强大的网络服务器,所有数据和应用程序都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甲骨文的数据库技术将使网络计算机非常容易操作管理。Gates紧接着埃里森发言,他认为网络计算机没有任何价值,只是大型机亚终端的翻版。但这一天的胜利是属于埃里森的,网络计算机的报道出现在所有报刊的主要版面上。
“日本文化非常有趣,对我影响非常巨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斗的民族同时又是最有礼貌的,极度傲慢自大和极度谦卑混合,一种美妙的平衡。在创立甲骨文时,我们想在公司尽可能地创造这种文化,一方面很好斗另一方面很谦虚。如果你能平衡这两者,你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对个人和集体都一样。"
媒体对网络计算机评价不一。CNET的记者认为没有硬盘网络计算机需要依赖服务器,这将是完全不可靠的;《商业周刊》专栏记者则认为网络计算机会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个人电脑工业。Microsoft负责技术的副总裁认为:“人们想要电脑提供更多的能力,而不是更少,网络计算机根本不值一提。”但大型公司和机构对网络计算机大加赞赏,每隔两年就要更新电脑和升级软件的成本实在太高,1996年一台标准PC机成本是2000美元,但维护的费用每台要接近13200美元,网络计算机的管理成本相对应该低很多。
虽然甲骨文集合了IBM、Sun、Apple和Netscape在1996年制定网络计算机的标准,但事实上没有一台网络计算机生产出来。盖茨虽然对网络计算机嗤之以鼻,但也发表了一种简单个人电脑SIPC的标准进行反击。SIPC基本上和NC一样,只有一点不同:它需要用Windows操作系统。
不过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随着AMD和Intel的竞争,1997年800美元以下的电脑成为电脑行业新的增长点,500美元以下的Basic Computer不久也将会出现。微软仍然是市场的主导者,但埃里森从来不会放弃。他说:“观念的战争已经结束,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贰’ 网络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

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特点。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

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网络文化分类

1、广义文化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2、狭义文化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叁’ 计算机网络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经济影响:网络以其丰富的消费资源助长了消费文化、享乐主义的流行,对精英文化、政治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政治、文化影响:一、网络世界的快节奏、差异性和虚拟性加剧了人们的信仰危机,增加了人们政治文化建设的复杂性;二、网络的不平衡性扩大世界格局中的事实差异,改变着中外政治文化的背景形势;三、网络以极强的解构性冲击着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并体现着国际社会中制度文明和民主观念的矛盾与斗争。

‘肆’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网络以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字,所以从网络诞生开始,网络语言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包括编辑网页和编程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网络设施、技术有关的术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人们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本文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自身特点的词语和符号。该类词语和符号,生成速度快,使用频率高,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在网络中流行,而且已经堂皇地步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大中学校等现实生活,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乃至标榜的时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传统文化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①本文就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三个方面(礼俗等差、伦理道德和语言文字)进行论述,以期使网络语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一、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礼俗等差的影响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是贵族等级的标志,是乡里庶族的规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②从表现形式看,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在社会基层则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
传统礼俗具有鲜明的等差性特点。所谓“等差”,即等级、差别,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礼记·祭统》云:“夫祭有十伦,见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③这种君臣父子、长幼上下等十种人伦关系是宗法社会基本的等级关系。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这种等级关系,根本职能就在于按照等差原则调整社会关系,使“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④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由于传统礼俗过度强调等差关系,重在保障尊者、长者和贵者的权益,底层的人们或相对弱势群体由此积聚着一种压抑的心理,正常的个性不敢张扬,正确的主张不敢表达,正当的利益不敢争取。但是,从人类的本质来看,他们始终在等待或寻求机会,以张扬其个性,表现其主张,实现其利益,始终会把成为高层或优势群体作为终身或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但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很难给底层的人们或相对弱势群体以这种机会。然而,新兴的网络却给接触它的群体慷慨地提供了这种机会。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民们可以借助屏幕的遮蔽,掩饰自己的身份,隐藏自己的年龄,隐瞒自己的性别,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通过网络自由交流。交流的对象即便是官员,他可以“Slap”(打耳光)他;即便是长辈,他可以称他为“BB”(孩子);即便是仇人,他可以“爱老虎油”(我爱你);即便是妻子,他可以把她当作“BB”(情人);自己是男性,可以“娶”交流的男性对象为“妻”,甚而“结婚、登记、生子”。交流当中,没有君臣之义、父子之伦,没有贵贱之等、亲疏之分,没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更没有爵赏之施、上下之际。
这种释放压抑、追求平等的思想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网民)的思想观念中本来就没有形成必要的礼俗秩序。二是社会的局部方面,传统的礼俗秩序对人们过于束缚,而人们又苦于不得不接受,于是,来到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语言的聊天交流来获得彻底冲破束缚的快感。三是优秀的传统礼俗规约,尽管人们懂得它的好处,但由于教育的长期偏向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未能使人们自觉接受与遵从。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网不疲,就是因为在网络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释放现实沉重的压抑,享受内心渴望的平等。诚然,这种虚拟世界的发泄与享受,不失为是一种难得的心理调剂。但是,这种原本只在网络中流行的思想方式与行为,已经来到了现实生活。许多年轻人用自我标准去评价长辈或上级领导,凡不合自我标准的长辈或领导就不尊重,用利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的决策,凡对自己不利的决策就不执行或消极执行。这是一种必要的礼俗等差秩序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予以重视并有效地加以修正,容易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而出现社会的无序。
事实上,传统礼俗等差秩序有其可继承和发扬的一面。现代社会的长幼之间、管理层面的上下级之间,尽管从人格上讲是平等的,长者和上级也应该虚心、认真听取下辈或下级的建议、意见甚至批评。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想的角度不同,所负的责任不同,所具的经验和能力不同,一般而言,长者和上级的决策相对而言更为正确,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认真执行他们的决定。在其他方面也一样,为了保障社会和谐,必要的礼俗等差秩序还是必须要有的。
因此,从网络语言在传统礼俗等差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来看,我们既要调整过于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传统礼俗规约,但也应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人们自觉遵守必要的传统礼俗秩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有序、和谐地存在和发展。
二、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周时期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⑤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⑥具体表现为四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父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⑦四端又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行为规范。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三纲”伦理,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总体上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光大。同时,传统伦理道德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在这种价值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品德。这些美德,比如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崇尚圣贤,不仅为过去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必将为中华民族未来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互联网,尤其在公共布告栏BBS上,网友之间完全平等,身份意识完全淡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对象进行交流,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主张,驳斥他人的观念,甚至与以往的权威直接交锋。从网络语言中表现出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难于表达的内心真实情感和人性最本真的一面。⑧网络语言以它特有的方式建构着人际交往中直抒真情的交流模式。
但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网络的虚拟性、遮蔽性以及网名的非真实性,很容易使交流者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自然也就导致了恣肆放纵、不文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有的不守口德,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为使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发表反调言论、表现另类性格,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有的肆意诋毁、无端诽谤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误导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有的甚至粗话、脏话连篇,丧失起码的文明,如TMD(他妈的)、S## (神经病)、K ick your ass(踢你的PP)、爆头(打得脑袋开花)、748(去死吧)、TNJJ(踢你的JJ)等等。
网络语言表现的非道德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网民的道德素质。网民的道德素质取决于平时的道德教育,平时道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人们所处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好坏在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道德行为表现的好坏在于社会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与取舍。网络语言反映的道德问题表明,我们高度重视的道德教育,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网络中所表现的非道德现象,真实地反映出网民们低层次的道德素质。网民们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所表现的道德反差,既显示出当今社会的道德环境存在着问题,也表明网民们接受了现实的道德环境,习惯了这种表里不一的道德行为。这些现象,实际上是道德的缺失,尤其严重的是,网民以及更多的人们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没有感觉,而有感觉的人们,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改变这种现象在责任上进行逃避。
因此,我们要从网络语言表现出来的非道德现象中,意识到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辅以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使伦理道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⑨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为了便利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它的形体的简明化。人们的这种追求,以及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但是文字的发展变化,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活动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具备了文字变化的一定条件,经过社会成员集体自觉的努力自然促成的。
网络出现以后,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尤其是书写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产生了适应这种交流方式和书写工具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语音方面。随意用谐音字代替汉字,如用“美眉”代指妹妹,用“大虾”代指大侠(网络高手),用“斑竹”代替版主(网络管理员),用“果酱”代指过奖,用“稀饭”代指喜欢,用“酱紫”代指这样子,用“竹叶”代替主页.用“气死我乐”代替气死我了,用“菌男”代替俊男。
第二,词汇方面。网络语言对词汇的影响是最大的。(1)错别字替代,像“在——再”、“这——着”、“厚厚——吼吼”、“泥称——昵称”、“似忽——似乎”、“飞常——非常”等。(2)拼音缩写,像“MM——妹妹”、“GG——哥哥”、“XDJM——兄弟姐妹”、“PMP——拍马屁”、“JS——奸商”、“BS——鄙视”、“BT——变态”、“BD——笨蛋”等。(3)英文缩写,像“GF——女友”、“BF——男友”、“LOL——大笑”、“PK——比拼”、“VG——Very Good很好”、“PC机——个人计算机”等。(4)字母和数字谐音,像“CU——See you(再见)”、“I Love U——I Love you(我爱你)”、“3X——Thanks(谢谢)”、“9494——就是就是”、“555555——哭”、“7456——气死我了”、“847——别生气”等。(5)直接用英文单词替代,像“乐一乐——Happy”、“兴奋——High”、“一般——So so”、“追星族——Fans”、“动画——Flash”等。(6)中英文音译,像“Cool——酷”、“爱老虎油——I Love you(我爱你)”、“FANS——粉丝,迷”、“E-mail——伊妹儿”、“Show——秀”等。(7)转变现有词语的意思,像“恐龙——长得难看的MM”、“菜鸟——初级水平的电脑新人”、“婚检——系统检测、杀毒”、“写情书——编写应用程序”、“顶——支持”、“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耐看——耐着性子看”、“善良——善变又没天良”、“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楼上——上面的帖子”等。(8)用方言音替代词语,像“粉——很”、“偶——我”、“木油——没有”、“速哦——是哦”、“搞掂——搞定”、“嘎哈——干什么”、“东东——东西”等。
由于聊天、交流的时候,网民的心情处于一种急迫的状态,他们依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输入方法,不假思索地选择计算机最易显现的信息,作为表达思想的具象来交流。同时,聊天、交流处于特定的语境,双方彼此能够理解随意替代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久而久之,使用词语的替代成了他们的习惯。而且,很多网民(尤其是年轻人),为标榜自我、张扬个性,发挥各自智慧,故意创新词语。这种简洁、随意、创新的网络语言恰好符合网民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加上频繁的接触和使用,网络词语便成了网民们的常用词语。
但是,综观网络语言,其中大部分词语以及构建新词的方法,不符合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律,不仅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而且还使人们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网络词语不仅在网上流行,而且已向日常生活蔓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对语言教育也带来冲击。青少年学生是上网族的主要群体,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而网络语言简约、快捷和形象的特点,对于喜欢追求新颖时髦、贪图便捷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正中下怀。他们不仅在网上享受、传播、创造网络语言,而且还将网络语言运用进了自己的作文、日记、随笔以及班级墙报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⑩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阶段,对语言正误的鉴别能力和语言优劣的鉴赏能力比较低,经常与网络打交道,他们极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的坏习惯,从而干扰、影响他们正常的语言学习。特别是错别字的反复使用,对原本语言还未稳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这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网络语言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年轻学生通过大量语言规范、文字优美的文章的学习,不断地积累汉语言文字材料,提高语文能力。网络上的文章大多是网民们“贴”上去的,本身语言水平就不高,而且这些文章又没有经过网络编辑的字斟句酌,因而错字、错句、病句连篇累牍,满目皆是。如果年轻学生经常接触网络,花过多的时间“泡网”,他们还未稳固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受到负面的干扰。
四、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中所投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简洁经济、方便快捷、形象直观、幽默诙谐、富于生机活力的语言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语言的发展。(11)
我们要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但不能对它放任自流。我们应适时建立与网络语言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使其对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注释:
①于根元、熊征宇:《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⑤王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③《礼记·祭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65页。
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⑥《孟子·公孙丑上》,广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⑦《礼记·中庸》,广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1页。
⑧孙绍荣:“浅析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对策”,《英才高职论坛》2006年第3期,第15页。
⑨邢公畹:《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⑩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修辞学习》2006年第2期,第61页。
(11)于根元:《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8页。

‘伍’ 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一点一滴地渗人我们的生活,从电子邮件,qq等到主题网站的出现,各式各样便利的互联网工具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以前写信交流,现在可以写电子邮件和qq聊天,所以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整体面貌和人们的观念意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很多人喜欢在电脑里写东西,甚至不会用笔写字,大学生这个拥有相对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群体,更是网络大军中的主力军。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资源的丰富,我们随时都可以查阅一切东西。大 学 生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多梁道的交流手段这两大优势。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通过点播、选学,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反债,因而是个体化、自主化的学习环境。Intemet网的资源很丰富,交互性很强,
在崭新的教育环境下,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学生均可以享受到高质圣的教育,弥补了受教育的不平等差异,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对素质教育中的知识性内容普及和提高是有作用的。学生可以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这将大大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的全新人才。能够拓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网络技术是以网络的形式构筑和处理信息.是一种跳跃式、立体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线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广泛性思维、交又性思维和变换性思维,拓宽创新思路,不断发挥创新潜能大
学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与扩充。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最新知识、科技动态、全面的信息资料,这为大学生全面加深对专业课的学习,快速获取大I图书资料提供了可能。通过Internet,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世界寻找资料,通过数据处理功能和多媒体功能来进行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学习,提高了课堂和学习的效率,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大学校园里开通网络,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着特有的积极作用,当然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于学习者我自己而言,这是对其自身旧有学习习惯的一种挑战。因为我没钱买电脑,所以没有上很久的计算机,现在打字速度也很慢,很多计算机知识不懂,连有些操作都不会,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网站和网页,不会制作flash动画,作为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服务主要成员的图书馆.将逐步成为现代化信息服务的中心之一,并且在科学进步、人类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虽然在这一领域的起步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较晚,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想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回拥有计算机,现在国内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开始实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里面有很多资源,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提供了网上预约、续借图书的服务和网上查询图书资源,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很方便。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电子邮件这一互联网的产物对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影响实在很大,对我们社会交流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交流方式,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很快便成了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大学校园里,不仅可以以邮件的形式在师生之间收发作业、进行学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交流,而且还成了学生之间联络友情、爱情等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学生们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社会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联系,如应聘工作的过程中与所应聘单位的通信联系,或者存自己的资料。
计算机网 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这个计算机网 络 的 发展和普及不但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如交流,查资料等,而且也可以在网上购物;如在网上买到想买的东西,也可以在网上收看电视节目.

‘陆’ 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那些影响

人与网络的相对运动
见多识广,不错的,古代圣贤多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得以累计丰富的人生阅历,拥有广博的文化积累,培养出坚定不移、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以及缜密、严谨的思维能力。 在为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名人中,那些博闻强识,见识非凡的,总是比一般人先知天下事。他们喜欢四处游历,广交朋友,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见得,阅读与游学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知己知彼,快速而精准的取得大量信息,方能洞察先机。因此我们才回关心信息的获取是否通畅与及时,这正是国际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好处。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人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人们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时间决定认识,认识也知道实践,只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强了人们思想的主体性、平等性、开放性、选择性;但与此同时,他也产生和放大了人们思想的随意性、盲从性等。前者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后者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她会阻碍互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对待互联网的双重效应,我们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社会整体看,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基于资源共享,信息通讯的目的,顺便创造了互联网。于是网络成为了一个信息陈列与运输的平台。人类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积累提升产生智慧。随着人类文明对世界的认识的增长,计算机这种快速的信息储存工具应运而生。它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要求就顺理成章的出现,还是通过漫长的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才建立与健全与计算机的产生有关的技术体系。比如,构造计算机所必需的电学,数字逻辑学等等学科基础;对制造计算机硬件所需的特殊材料的认识,设计计算机外部结果要用的专业的物理学等等。计算机的出现,使互联网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创造互联网的过程中,人类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互联网上加载了自己的产物,互联网是现今最广泛,最自由和难以管理的信息传播工具。它的快速,便捷,丰富与复杂导致它的两面性对立明显。人的思想的产物有好的方面也有糟粕,当它肆无忌惮的传播时,势必不仅将好的一面散播开来,还要影响到一类人的心理健康。另一种损害是由于他的复杂性,致使人痴迷于它所构造的无限的虚拟空间,上网成瘾,无法自拔。造成对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此时,互联网反客为主,无论积极或是不积极,通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因此促进网络的发展,发挥它的传播积极健康内容的作用,摒弃其危害社会的一面。正确认识并改造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不良想象,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观点来对待。在评判互联网的利与弊进行管理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臆断和某一阶层的见解作为总的行动指南及指导方针。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企图一步到位和以某个群体的意志来掌控整体的思想动态只会招来广泛的不满。对待那些偏激的,有失公正的言论及思想,要能从整个社会环境进行反思,提高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度,不让网民有怨言,做到敢说话,会说话,说真话,自觉的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样才能起到温和疏导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封锁和打压。就像防洪水那样,让人民缄口不言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人们解放了几千年来被束缚住的思想,开始独立思考,产生个性化的简介。因此,思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表现在网络上的便是各种各样的争论。网络的透明,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保障必须落实下来,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互联网的言论自由,人人有言而敢发,有怨而敢申。言由其衷,言由其主,网络才能得净化。在现今,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与挑战。
从个人方面来讲,我们对待互联网的发展,认定的将要在互联网上获得的价值,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或者任由人本性中惰性发展遭到它的毒害。而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以实现个人价值,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
人们经常会因为一点点暂时的诱惑而忘掉自己的初衷。现今的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空间。在接触互联网之时,首先至少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腐朽、堕落思想习惯的免疫力。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把握好自己的目标。知道了在互联网对于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或者是明白什么长远永恒的,自己真正需要的,规避那些暂时的,虚幻的。通过不断的反省,认识,以达到掌握在互联网中行进探索的正确方向。观测一个人的成长,对人生努力方向和本心的坚守,要依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实践的过程当中,往往对理想坚持的越持久,其所取得的成就也越大。凭借把握目标的精准,在互联网上,那些坚定的人会对与自己进步没有关系的信息视而不见,从而很好的把握住时间。
另外,苛刻的要求一个人无时不刻的为最主要的理想而探索是一种不人道的想法。在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自然还发现了,人的努力也应该像弹簧那样,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只是不要随着惰性的牵引走向不能自拔的深渊,做好把握好度与量。
大学生是社会的有生力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应当修习的目标。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远离,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带给人们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一步深化和提高,辩证地看待问题,人们的认识必然越来越理智,思想观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而最大的利用互联网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功能,使之继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创造的文化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式电脑开机自动链接网络 浏览:33
回合制网络游戏哪个好用 浏览:371
wifi网络协议在哪打开 浏览:389
电话无线网络不好是什么意思 浏览:317
学习移动网络设计毕业找啥工作 浏览:135
手机开通3g网络打不开 浏览:288
苹果手机打开移动网络就停止欢迎 浏览:98
如何共享一个网络 浏览:488
日照妇联网络安全 浏览:576
小米电视怎样连接有线网络 浏览:920
etc连接不了网络 浏览:22
电脑usb连接网络上网 浏览:979
网络用语怎么破 浏览:350
4k网络电视怎么一直显示无信号 浏览:671
昆广网络宽带账号和密码 浏览:545
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怎么样 浏览:475
计算机网络209答案 浏览:10
会计哪个网络课程好 浏览:778
没有电用不了移动网络吗 浏览:154
52004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词 浏览:8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