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知识点简答题整理
基带传输:比特流直接向电缆发送,无需调制到不同频段;
基带信号:信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电信号;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全网范围唯一;
传输时延: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协议:协议是通信设备通信前约定好的必须遵守的规则与约定,包括语法、语义、定时等。
网络协议:对等层中对等实体间制定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MODEM :调制解调器;
起始(原始)服务器:对象最初存放并始终保持其拷贝的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多路复用:在一条传输链路上同时建立多条连接,分别传输数据;
默认路由器:与主机直接相连的一台路由器;
LAN :局域网,是一个地理范围小的计算机网络;
DNS :域名系统,完成主机名与 IP 地址的转换;
ATM :异步传输模式,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Torrent :洪流,参与一个特定文件分发的所有对等方的集合;
Cookie :为了辨别用户、用于 session 跟踪等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的数据;
SAP :服务访问点;
n PDU : PDU 为协议数据单元,指对等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单位;第 n 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PP :点对点传输协议;
Web caching :网页缓存技术;
Web 缓存:代替起始服务器来满足 HTTP 请求的网络实体。
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
Go-back-n :回退 n 流水线协议;允许发送方连续发送分组,无需等待确认,若出错,从出错的分组开始重发;接收方接收数据分组,若正确,发 ACK ,若出错,丢弃出错分组及其后面的分组,不发任何应答;
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技术;
CDMA :码分多路复用技术;各站点使用不同的编码,然后可以混合发送,接收方可正确提取所需信息;
TDM :时分多路复用,将链路的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隙,每个连接轮流使用不同时隙进行传输;
FDM :频分多路复用,将链路传输频段分成多个小的频段,分别用于不同连接信息的传送;
OSI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是计算机广域网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把网络分为 7 层;
CRC :循环冗余检测法,事先双方约定好生成多项式,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后附上冗余码,使得整个数据可以整除生成多项式,接收节点收到后,若能整除,则认为数据正确,否则,认为数据错误;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ocket (套接字):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和运输层的接口;
转发表:交换设备内,从入端口到出端口建立起来的对应表,主要用来转发数据帧或 IP 分组;
路由表:路由设备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建立起来的最佳路径表,主要用来转发 IP 分组;
存储转发:分组先接收存储后,再转发出去;
虚电路网络:能支持实现虚电路通信的网络;
数据报网络:能支持实现数据报通信的网络;
虚电路:源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的一条逻辑连接,创建这条逻辑连接时,将指派一个虚电路标识符 VC.ID ,相关设备为它运行中的连接维护状态信息;
毒性逆转技术: DV 算法中,解决计数到无穷的技术,即告知从相邻路由器获得最短路径信息的相邻路由器到目的网络的距离为无穷大;
加权公平排队 WFQ :排队策略为根据权值大小不同,将超出队列的数据包丢弃;
服务原语:服务的实现形式,在相邻层通过服务原语建立交互关系,完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
透明传输:在无需用户干涉的情况下,可以传输任何数据的技术;
自治系统 AS :由一组通常在相同管理者控制下的路由器组成,在相同的 AS 中,路由器可全部选用同样的选路算法,且拥有相互之间的信息;
分组丢失: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到达接收方的现象;
隧道技术:在链路层或网络层通过对等协议建立起来的逻辑通信信道;
移动接入:也称无线接入,是指那些常常是移动的端系统与网络的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实际数据的分组前,要彼此发送控制分组建立连接;
无连接服务: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实际数据的分组前,无需彼此发送控制分组建立连接;
MAC 地址:网卡或网络设备端口的物理地址;
拥塞控制:当网络发生拥塞时,用响应的算法使网络恢复到正常工作的状态;
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使收发双方协调一致;
Ad Hoc 网络:自主网络,无基站;
往返时延:发送方发送数据分组到收到接收方应答所需要的时间;
电路交换:通信节点之间采用面向连接方式,使用专用电路进行传输;
ADSL :异步数字用户专线,采用不对称的上行与下行传输速率,常用于用户宽带接入。
多播:组播,一对多通信;
路由器的组成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交换结构、选路处理器;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客户机 / 服务器结构、对等共享、混合;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网卡是数据链路层设备,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
双绞线连接设备的两种方法:直连线和交叉线,同种设备相连和计算机与路由器相连都使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相连用直连线;
MAC 地址 6 字节, IPv4 地址 4 字节, IPv6 地址 16 字节;
有多种方法对载波波形进行调制,调频,调幅,调相;
IEEE802.3 以太网采用的多路访问协议是 CSMA/CD ;
自治系统 AS 内部的选路协议是 RIP 、 OSPF ;自治系统间的选路协议是 BGP ;
多路访问协议:分三大类:信道划分协议、随机访问协议、轮流协议;
信道划分协议包括:频分 FDM 、时分 TDM 、码分 CDMA ;
随机访问协议包括: ALOHA 、 CSMA 、 CSMA/CD(802.3) 、 CSMA/CA(802.11) ;
轮流协议包括:轮询协议、令牌传递协议
ISO 和 OSI 分别是什么单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理解写出 OSI 分成哪七层?每层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OSI分为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层名称解决的问题主要功能
应用层实现特定应用选择特定协议;针对特定应用规定协议、时序、表示等,进行封装。在端系统中用软件来实现,如HTTP;
表示层压缩、加密等表示问题;规定数据的格式化表示,数据格式的转换等;
会话层会话关系建立,会话时序控制等问题;规定通信的时序;数据交换的定界、同步、建立检查点等;
传输层源端口到目的端口的传输问题;所有传输遗留问题:复用、流量、可靠;
网络层路由、拥塞控制等网络问题;IP寻址,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无差错传输问题;实现检错与纠错,多路访问,寻址;
物理层物理上可达;定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等;
因特网协议栈分层模型及每层的功能。
分层的优点:使复杂系统简化,易于维护和更新;
分层的缺点:有些功能可能在不同层重复出现;
假设一个用户 ( 邮箱为: [email protected]) 使用 outlook 软件发送邮件到另一个用户 ( 邮箱为: [email protected]) ,且接收用户使用 IMAP 协议收取邮件,请给出此邮件的三个传输阶段,并给出每个阶段可能使用的应用层协议。
用户 [email protected] 使用outlook软件发送邮件到 163 邮件服务器
163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发送给用户 [email protected] 的yahoo邮件服务器
用户 [email protected] 使用IMAP协议从yahoo邮件服务器上拉取邮件
第1、2阶段可以使用SMTP协议或者扩展的SMTP协议:MIME协议,第3阶段可以使用IMAP、POP3、HTTP协议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三次(二次为什么不行)?
为了实现可靠数据传输,TCP协议的通信双方,都必须维护一个序列号,以标识发送出去的数据包中,哪些是已经被对方收到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即是通信双方相互告知序列号起始值,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序列号起始值的必经步骤。
如果只是两次握手,至多只有连接发起方的起始序列号能被确认,另一方选择的序列号则得不到确认。
选择性重传 (SR) 协议中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何时移动?分别如何移动?
发送方:当收到ACK确认分组后,若该分组的序号等于发送基序号时窗口发生移动;向前移动到未确认的最小序号的分组处;
接收方:当收到分组的序号等于接收基序号时窗口移动;窗口按交付的分组数量向前移动;
简述可靠传输协议 rdt1.0, rdt2.0, rdt2.1, rdt2.2 和 rdt3.0 在功能上的区别。
rdt1.0:经可靠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数据传送不出错不丢失,不需要反馈。
rdt2.0(停等协议):比特差错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认为信道传输的数据可能有比特差错,但不会丢包。接收方能进行差错检验,若数据出错,发送方接收到NAK之后进行重传。
rdt2.1:在rdt2.0的基础上增加了处理重复分组的功能,收到重复分组后,再次发送ACK;
rdt2.2:实现无NAK的可靠数据传输,接收方回发带确认号的ACK0/1,
收到出错分组时,不发NAK,发送接收到的上一个分组的ACK;
rdt3.0:实现了超时重发功能,由发送方检测丢包和恢复;
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的区别?哪些网络使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请各举一个例子。
电路交换时整个物理线路由通讯双方独占;
虚电路交换是在电路交换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组机制,在一条物理线路上虚拟出多条通讯线路。
电路交换:电话通信网
报文交换:公用电报网
虚电路交换:ATM
数据报交换:Internet
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线路由通信双方独占;
虚电路交换:面向连接,分组交换,各分组走统一路径,非独占链路;
数据报交换:无连接,分组交换,各分组走不同路径;
交换机逆向扩散式路径学习法的基本原理:
交换表初始为空;
当收到一个帧的目的地址不在交换表中时,将该帧发送到所有其他接口(除接收接口),并在表中记录下发送节点的信息,包括源MAC地址、发送到的接口,当前时间;
如果每个节点都发送了一帧,每个节点的地址都会记录在表中;
收到一个目的地址在表中的帧,将该帧发送到对应的接口;
表自动更新:一段时间后,没有收到以表中某个地址为源地址的帧,从表中删除该地址;
非持久 HTTP 连接和持久 HTTP 连接的不同:
非持久HTTP连接:每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web对象,只传送一个请求/响应对,HTTP1.0使用;
持久HTTP连接:每个TCP连接可以传送多个web对象,传送多个请求/响应对,HTTP1.1使用;
Web 缓存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过程:
作用:代理原始服务器满足HTTP请求的网络实体;
工作过程:
浏览器:与web缓存建立一个TCP连接,向缓存发送一个该对象的HTTP请求;
Web缓存:检查本地是否有该对象的拷贝;
若有,就用HTTP响应报文向浏览器转发该对象;
若没有,缓存与原始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向原始服务器发送一个该对象的HTTP请求,原始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用HTTP响应报文向web缓存发送该对象,web缓存收到响应,在本地存储一份,并通过HTTP响应报文向浏览器发送该对象;
简要说明无线网络为什么要用 CSMA/CA 而不用 CSMA/CD ?
无线网络用无线信号实施传输,现在的技术还无法检测冲突,因此无法使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而使用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A;
简述各种交换结构优缺点,并解释线头 HOL 阻塞现象。
内存交换结构:以内存为交换中心;
优点:实现简单,成本低;
缺点:不能并行,速度慢;
总线交换结构:以共享总线为交换中心;
优点:实现相对简单,成本低;
缺点:不能并行,速度慢,不过比memory快;
纵横制:以交叉阵列为交换中心;
优点:能并行,速度快,比memory和总线都快;
缺点:实现复杂,成本高;
线头HOL阻塞:输入队列中后面的分组被位于线头的一个分组阻塞(即使输出端口是空闲的),等待交换结构发送;
CSMA/CD 协议的中文全称,简述其工作原理。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在共享信道网络中,发送节点发送数据之前,先侦听链路是否空闲,若空闲,立即发送,否则随机推迟一段时间再侦听,在传输过程中,边传输边侦听,若发生冲突,以最快速度结束发送,并随机推迟一段时间再侦听;
奇偶校验、二维奇偶校验、 CRC 校验三者比较:
奇偶校验能检测出奇数个差错;
二维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两个比特的错误,能够纠正一个比特的差错;
CRC校验能检测小于等于r位的差错和任何奇数个差错;
GBN 方法和 SR 方法的差异:
GBN:一个定时器,超时,重发所有已发送未确认接收的分组,发送窗口不超过2的k次方-1,接收窗口大小为1,采用累计确认,接收方返回最后一个正确接受的分组的ACK;
SR:多个定时器,超时,只重发超时定时器对应的分组,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大小都不超过2的k-1次方,非累计确认,接收方收到当前窗口或前一窗口内正确分组时返回对应的ACK;
㈡ 计算机网络基础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什么是链接?
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
有 7 个 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
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 LAN?
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
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路由器在 OSI 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
它是指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 NIC卡之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8)什么是匿名 FTP?
匿名 FTP 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服务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允许访问这些服务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与 IP 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像 IP 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 32 位组成。
10)UTP 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UTP 电缆的单段具有 90 到 100 米的允许长度。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
11)什么是数据封装?
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什么是 VPN?
VPN 意味着虚拟专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通过网络(如 Internet)创建安全通道。例如,VPN 允许您建立到远程服务器的安全拨号连接。
14)简要描述 NAT。
NAT 是网络地址转换。这是一种协议,为公共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提供一种方式来共享到 Internet 的单一连接。
15)OSI 参考模型下网络层的工作是什么?
网络层负责数据路由,分组交换和网络拥塞控制。路由器在此层下运行。
16)网络拓扑如何影响您在建立网络时的决策?
网络拓扑决定了互连设备必须使用什么媒介。它还作为适用于设置的材料,连接器和终端的基础。
17)什么是 RIP?
RIP,路由信息协议的简称由路由器用于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它通过将其路由表广播到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来有效地管理路由数据。它以跳数为单位确定网络距离。
18)什么是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计算机网络?
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所有计算机上安装可靠和更新的防病毒程序。确保防火墙的设置和配置正确。用户认证也将有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些组合将构成一个高度安全的网络。
19)什么是 NIC?
NIC 是网络接口卡(网卡)的缩写。每个 NIC都有自己的 MAC 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上的 PC。
20)什么是 WAN?
WAN 代表广域网。它是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和设备的互连。它连接位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地区的网络。
21)OSI 物理层的重要性是什么?
物理层进行从数据位到电信号的转换,反之亦然。这是网络设备和电缆类型的考虑和设置。
22)TCP/IP 下有多少层?
有四层: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3)什么是代理服务器,它们如何保护计算机网络?
代理服务器主要防止外部用户识别内部网络的 IP 地址。不知道正确的 IP 地址,甚至无法识别网络的物理位置。代理服务器可以使外部用户几乎看不到网络。
24)OSI 会话层的功能是什么?
该层为网络上的两个设备提供协议和方法,通过举行会话来相互通信。这包括设置会话,管理会话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终止会话时的解除过程。
25)实施容错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有限吗?
容错系统确保持续的数据可用性。这是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来实现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系统将无法保护数据,例如意外删除。
26)10Base-T 是什么意思?
10 是指数据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是 10Mbps。“Base”是指基带。T 表示双绞线,这是用于该网络的电缆。
27)什么是私有 IP 地址?
专用 IP 地址被分配用于内部网。这些地址用于内部网络,不能在外部公共网络上路由。这些确保内部网络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同时私有 IP 地址的范围同样可重复使用于多个内部网络,因为它们不会“看到”彼此。
28)什么是 NOS?
NOS 或网络操作系统是专门的软件,其主要任务是向计算机提供网络连接,以便能够与其他计算机和连接的设备进行通信。
29)什么是 DoS?
DoS 或拒绝服务攻击是试图阻止用户访问互联网或任何其他网络服务。这种攻击可能有不同的形式,由一群永久者组成。这样做的一个常见方法是使系统服务器过载,使其无法再处理合法流量,并将被强制重置。
30)什么是 OSI,它在电脑网络中扮演什么角色?
OSI(开放系统互连)作为数据通信的参考模型。它由 7 层组成,每层定义了网络设备如何相互连接和通信的特定方面。一层可以处理所使用的物理介质,而另一层则指示如何通过网络实际传输数据。
31)电缆被屏蔽并具有双绞线的目的是什么?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串扰。串扰是电磁干扰或噪声,可能影响通过电缆传输的数据。
32)地址共享的优点是什么?
通过使用地址转换而不是路由,地址共享提供了固有的安全性优势。这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主机只能看到提供地址转换的计算机上的外部接口的公共 IP 地址,而不是内部网络上的私有 IP 地址。
33)什么是 MAC 地址?
MAC 或媒介访问控制,可以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设备。它也被称为物理地址或以太网地址。MAC 地址由 6 个字节组成。
34)在 OSI 参考模型方面,TCP/IP 应用层的等同层或多层是什么?
TCP/IP 应用层实际上在 OSI 模型上具有三个对等体: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5)如何识别给定 IP 地址的 IP 类?
通过查看任何给定 IP 地址的第一个八位字节,您可以识别它是 A 类,B 类还是 C类。如果第一个八位字节以 0 位开头,则该地址为 Class A.如果以位 10 开头,则该地址为 B 类地址。如果从 110 开始,那么它是 C 类网络。
36)OSPF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OSPF 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使用路由表确定数据交换的最佳路径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37)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这些外部威胁可能是黑客谁想要窃取数据或计算机病毒,可以立即消除数据。它还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网络的其他用户访问专用网络。
38)描述星形拓扑
星形拓扑由连接到节点的中央集线器组成。这是最简单的设置和维护之一。
39)什么是网关?
网关提供两个或多个网段之间的连接。它通常是运行网关软件并提供翻译服务的计算机。该翻译是允许不同系统在网络上通信的关键。
40)星型拓扑的缺点是什么?
星形拓扑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一旦中央集线器或交换机被损坏,整个网络就变得不可用了。
41)什么是 SLIP?
SLIP 或串行线路接口协议实际上是在 UNIX 早期开发的旧协议。这是用于远程访问的协议之一。
42)给出一些私有网络地址的例子。
10.0.0.0,子网掩码为 255.0.0.0
192.168.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43)什么是 tracert?
Tracert 是一个 Windows 实用程序,可用于跟踪从路由器到目标网络的数据采集的路由。它还显示了在整个传输路由期间采用的跳数。
44)网络管理员的功能是什么?
网络管理员有许多责任,可以总结为 3 个关键功能:安装网络,配置网络设置以及网络的维护/故障排除。
45)描述对等网络的一个缺点。
当您正在访问由网络上的某个工作站共享的资源时,该工作站的性能会降低。
46)什么是混合网络?
混合网络是利用客户端 - 服务器和对等体系结构的网络设置。
47)什么是 DHCP?
DHCP 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缩写。其主要任务是自动为网络上的设备分配 IP 地址。它首先检查任何设备尚未占用的下一个可用地址,然后将其分配给网络设备。
48)ARP 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RP 或地址解析协议的主要任务是将已知的 IP 地址映射到 MAC 层地址。
49)什么是 TCP/IP?
TCP/IP 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的缩写。这是一组协议层,旨在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也称为异构网络)上进行数据交换。
50)如何使用路由器管理网络?
路由器内置了控制台,可让您配置不同的设置,如安全和数据记录。您可以为计算机分配限制,例如允许访问的资源,或者可以浏览互联网的某一天的特定时间。您甚至可以对整个网络中看不到的网站施加限制。
51)当您希望在不同平台(如 UNIX 系统和 Windows 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时,可以应用什么协议?
使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在这些不同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这是可能的,因为 FTP 是平台无关的。
52)默认网关的使用是什么?
默认网关提供了本地网络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方法。用于连接外部网络的默认网关通常是外部路由器端口的地址。
53)保护网络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密码。什么可以被认为是好的密码?
良好的密码不仅由字母组成,还包括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结合大小写字母的密码比使用所有大写字母或全部小写字母的密码有利。密码必须不能被黑客很容易猜到,比如日期,姓名,收藏夹等等。
54)UTP 电缆的正确终止率是多少?
非屏蔽双绞线网线的正常终止是 100 欧姆。
55)什么是 netstat?
Netstat 是一个命令行实用程序。它提供有关连接当前 TCP/IP 设置的有用信息。
56)C 类网络中的网络 ID 数量是多少?
对于 C 类网络,可用的网络 ID 位数为 21。可能的网络 ID 数目为 2,提高到 21或 2,097,152。每个网络 ID 的主机 ID 数量为 2,增加到 8 减去 2,或 254。
57)使用长于规定长度的电缆时会发生什么?
电缆太长会导致信号丢失。这意味着数据传输和接收将受到影响,因为信号长度下降。
㈢ 计算机网络基础重要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重要知识点,第一章概述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作用,第二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主要性能指标,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很重要,要理解如下: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物理层,内数据链路容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在通信系统间建立物理链接,实现原始位流的传输。工作在该层的设备有 中继器 集线器 网卡 数据的传输单位 是 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实现物理网络中的系统标识,具有组帧功能,在共赏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还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提供数据的无错传输。 工作在层的设备有 交换机
网桥。 传输单位 是帧。
网络层:对整个互联网络中的系统进行统一的标识,具有分段和重组功能还具有寻址的功能,实现拥塞控制功能。
传输层: 实现主机间进程到进程的数据通信。 数据传输的单位是 段。
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
表示层:为应用进程间传送的数据提供表示的方法即确定数据在计算机中编码方式。
应用层: 是(唯一)直接给网络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㈣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网络技术?我们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使用功能完整的网络软件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大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下面跟我一起学习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绝对是核心概念.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应该更能明白计算机网络为什么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了。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怎么划分?
现在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也有的划分再增加一个城域网(MAN))。顾名思义,所谓广域网无非就是地理上距离较远的网络连接形式,例如闻名的Internet网,Chinanet网就是典型的广域网。而一个局域网的范围通常不超过10公里,并且经常限于一个单一的建筑物或一组相距很近的建筑物.Novell网是目前最流行的.计算机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什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网络的体系结构指的是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的目的是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描述网络的结构.你应该注重的是,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总线、接口和网络的性能.而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恰恰就是协议和拓扑。目前最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有FDDI、以太网、令牌环网和快速以太网等。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是什么?
刚才说过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网络协议。而所谓协议(Protocol)就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话的作用如出一辙。依据网络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以太网)、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协议。Ethernet是总线型协议中最常见的网络低层协议,安装轻易且造价便宜;而NetBEUI可以说是专为小型局域网设计的网络协议。对那些无需跨经路由器与大型主机通信的小型局域网,安装NetBEUI协议就足够了,但假如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局域网,就必须安装IPX/SPX或TCP/IP协议.前者几乎成了Novell网的代名词,而后者就被闻名的Internet网所采用.非凡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协议中最早的协议之一,也是目前最完全和应用最广的协议,能实现各种不同计算机平台之间的连接、交流和通信。
;㈤ 璁$畻链虹绣缁滃师鐞呜﹁В瀛︾敓蹇呯湅
璁$畻链虹绣缁滃师鐞呜﹁В
璁$畻链虹绣缁滃熀纭
绾胯矾(缃戠嚎锛屽厜绾わ纴镞犵嚎銆伞伞)
璁$畻链虹粓绔(链嶅姟鍣锛 鐢佃剳璁惧囷纴 缁堢链猴纴 POS链猴纴
ATM链恒伞伞)
缃戠粶璁惧(璺鐢卞櫒锛屼氦鎹㈡満锛屼腑缁у櫒锛屽厜鐢佃浆鎹㈠櫒锛岃礋
杞藉潎琛★纴阒茬伀澧欙纴涓缁у櫒銆伞伞)
杞浠跺拰鍗忚
缃戠粶阃氢俊镄勭洰镄勶细阃氢俊鍜岃祫婧愬叡浜
缃戠粶镄勪竷灞傛ā鍨嬶细鐗╃悊灞傦纴鏁版嵁阈捐矾灞傦纴缃戠粶灞傦纴浼犺緭
灞傦纴浼氲瘽灞傦纴琛ㄧず灞傦纴搴旂敤灞
鐗╃悊灞
鐩镄勶细淇濊瘉铡熷嬫暟鎹姣旂壒娴佺殑镞犺浼犺緭锛
浠诲姟锛氱‘瀹氢笌鐗╃悊濯掍綋鐩稿叧镄勬満姊扮壒镐э纴鐢垫皵鐗规с佹満姊
鐗规с佸姛鑳界壒镐т互鍙婅勭▼鐗规
链烘扮壒镐э细杩炴帴鍣ㄥ舰寮忎笌鎻挜拡鍒嗛厤鐢垫皵鐗规э细鎺ュ彛鐢垫皵淇″彿
鐗规с
锷熻兘鐗规э细鏁版嵁浼犻掋佹带鍒躲佸畾镞躲佹帴鍦拌勭▼鐗规э细鎺ュ彛鐢
璺镓浣跨敤镄勮勭▼
锲界墿鐞嗗眰-瀹藉甫
甯﹀界殑鍗曚綅锛歜ps(姣旂壒鐜) 锛 鍗砨its/sec
甯﹀界殑澶у皬锛屾寚镄勬槸姣忕掕兘钖炲悙澶氩皯涓钬滀綅钬(0/1)
鏂囦欢镄勫ぇ灏忥纴鎸囩殑鏄1瀛楄妭=8浣(8涓0/1)璺濈讳笌瀹藉甫
鎴愬弽姣旓纴璺濈昏秺杩滐纴甯﹀借秺浣
渚嫔傦细灞锘熺绣镄勫甫瀹芥瘆骞垮烟缃戝ぇ锛
鐗╃悊灞傦细灏嗕簩杩涘埗镄勬暟瀛椾俊鎭姣旂壒娴佷粠涓涓鑺傜偣浼犺緭鍒
涓嬩竴涓鑺傜偣
璁惧囷细绾胯矾(缃戠嚎銆佸厜绾わ纴镞犵嚎锛屽悓杞寸数缂嗙瓑)锛岀绣鍗★纴
镞犵嚎(3G锛 4G锛 5G锛 钃濈堕锛 绾㈠栵纴 WiFi)
鐗╃悊灞-缃戝崱镄勪綔鐢锛
灏嗘暟瀛椾俊鎭杩涜屼覆/骞惰浆鎹锛
鍦板潃镙囱瘑锛
鏁版嵁甯х殑灏佽呭拰𨰾嗗嵏锛
MAC鍦板潃锛氩张鍙缃戝崱鍦板潃锛 48bits(8涓瀛楄妭) 锛 0~23浣
鏄铡傚晢浠g爜锛24~47浣嶆槸浜у晢镊琛屽垎娲
鍙h$畻链哄唴閮锛欳PU锛 鍐呭瓨锛 纭鐩桡纴 阌鐩
渚嫔备唬镰佺▼搴忥纴宸茬煡锛氩畾涔夊彉閲廰=1.b=2姹傦细X=a+b
镄勭粨鏋溿
锲炶$畻链鸿$畻铡熺悊锛
绗涓姝ワ纴璁$畻链轰细鍦ㄥ唴瀛树腑锛屽垝鍒-鍧楀尯锘燂纴琛ㄧず涓
a锛屽ぇ灏忎负1锛岃〃绀轰负b锛屽ぇ灏忎负2锛
绗浜屾ワ纴 CPU浠庡唴瀛树腑鍙栧埌鍒版暟鎹杩涜岃$畻锛 鍐嶆妸璁
绠楃粨鏋滃瓨鍌ㄥ埌鍐呭瓨涓锛岃〃绀轰负X锛屽ぇ灏忎负3锛
缂揿瓨锛
鐢变簬CPU锛 鍐呭瓨鍜岀‖鐩树紶杈撴晥鐜囦笉钖岋纴 CPU>鍐呭瓨>
纭鐩桡纴镓浠ラ渶瑕佺紦瀛樿繘琛屾暟鎹𨱌傚瓨锛岀紦瀛桦ぇ灏忎笉钖岋纴褰
鍝岖数鑴戞ц兘锛
鍐呭瓨鍜岀‖鐩樼殑鍖哄埆锛
鏂鐢典笅锛岀‖鐩樼殑鏁版嵁浼氢缭瀛树笅𨱒ワ纴浣嗘槸鍐呭瓨/缂揿瓨镄
鏁版嵁浼氢涪澶憋绂
CPU锛
浣嶆暟锛氢竴浣嶆寜镦8浣岖殑鍊嶆暟锛32浣嶏纴64浣嶈〃绀轰竴涓鑴夊啿鍙
浠ヤ紶杈64涓狰its锛
涓婚戯细2.6GHZ锛 -绉挜挓浼犺緭2.6G锛 1k=1024KB1M=
1000K1G=1024M1G=10浜缜its 2.6GHZ鐩稿綋浜庝竴绉挜挓
64*26浜缜its
鏁版嵁阈捐矾灞
鐩镄勶细淇濊瘉鏁版嵁鍦ㄧ墿鐞嗛摼璺涓婂疄鐜板彲闱犵殑浼犺緭
鏁版嵁镄勫皝瑁呭拰𨰾嗗嵏
鍦板潃镙囱瘑
鏁版嵁镙¢獙锛屽傦细1101101100锛屽湪灏鹃儴锷犱笂鏁版嵁鍑嗙‘镐
妫镆ワ纴濡傛灉1涓哄伓鏁板氨鏄1锛屽囨暟涓0.鎺ユ敹绔鐪嬫帴鏀跺埌镄
鏁版嵁涓1鏄涓嶆槸涓哄伓鏁帮纴鏄鍒栾〃绀烘暟鎹鎺ユ敹鏄瀵圭殑锛屽瓨寰涓
镣归庨橹955
缃戠粶灞
缃戠粶灞傛暟鎹浼犺緭鍗曚綅(鍖)锛屽叾浣灭敤链夛细
璺鐢遍夋嫨锛
瀹炵幇鏁版嵁璺ㄧ绣缁灭殑阈炬帴锛
IP鍗忚
缃戠粶灞傚寘钖锛氱増链鍙凤纴澶撮儴闀垮害锛屾湇锷″櫒绫诲瀷锛屾暟鎹鍖呮
闀垮害锛岀敓瀛樻湡锛屾簮鍦板潃锛岀洰镙囧湴鍧绛
IP鍗忚--鍦板潃
IPV 4鍦板潃鐢32浣崭簩杩涘埗鏁板瓧缁勬垚锛 姣8浣崭负涓娈碉纴 鍏
鍒嗕负4娈碉纴娈甸棿鐢"."闅斿紑锛屼负浜嗕究浜庨槄璇伙纴姣忎竴娈佃〃绀轰负
鍏跺瑰簲镄勫崄杩涘埗鏁板瓧锛岀О涓衡灭偣鍒嗗崄杩涘埗钬濊〃绀哄舰寮忥绂
IPV 4鍦板潃鐢辩被鍨嬶纴 缃戠粶鍙峰拰涓绘満鍙蜂笁涓閮ㄥ垎缁勬垚锛
璺鐢卞诲潃镞讹纴棣栧厛镙规嵁鍦拌川镄勭绣缁滃彿鍒拌揪缃戠粶锛岀劧钖庡埄
鐢ㄤ富链哄彿杈惧埌涓绘満锛
IPV 4鍦板潃鍒嗕负5绫伙纴 涓嶅悓镄勭被鍨嬮傜敤浜庝笉钖岃勬ā镄勭绣缁
IP鍦板潃鍦0~255涔嬮棿锛255涓哄箍鎾鍦板潃锛0琛ㄧず缃戞
缃戠粶鍙凤细IP鍦板潃鍜屽瓙缃戞帺镰佽繘琛岄昏緫涓庤$畻镄勭粨鏋
渚嫔傦细IP锛10.102.129.158瀛愮绣鎺╃爜锛255.255.255.0
鍗佽繘鍒惰浆鎹㈡垚浜岃繘鍒讹细闄や簩鍙栦綑鏁帮纴涓浣嶆暟涓嶅熸椂锛岃ˉ0
浼犺緭灞
鐗╃悊灞+鏁版嵁阈捐矾灞+缃戠粶灞傦细瀹炵幇鏁版嵁浠庡师涓绘満镄勭绣鍗¢
鍒扮洰镙囦富链虹殑缃戝崱涓锛
鐗╃悊灞+鏁版嵁阈捐矾灞+缃戠粶灞+浼犺緭灞傦细瀹炵幇鏁版嵁浠庢簮涓绘満
镄勮繘绋嬮佸埌鐩镙囦富链虹殑搴旂敤绋嫔簭杩涚▼(绔鍙e彿)
浼犺緭镄勭洰镄勶细
瀹炵幇鏁版嵁浠庢簮杩涚▼鍒扮洰镙囱繘绋嬬殑浼犺緭锛
鏂镣圭画浼狅绂
𨰾ュ炴带鍒
浼犺緭灞傜殑涓や釜鍗忚锛歎DP鍗忚锛 TCP鍗忚锛 涓や釜鍗忚鍖哄埆
濡备笅锛
UDP镞犺繛鎺ュ岗璁锛 TCP鏄闱㈠悜杩炴帴镄勫岗璁锛
TCP姣扩DP镟村彲闱狅绂
UDP姣擳CP瑕佸崰鐢ㄧ殑缃戝紑阌灏忓緢澶
绔鍙e彿镄勬傚康锛
瀵逛簬TCP鎴朥DP镄勫簲鐢ㄧ▼搴忥纴 閮芥湁镙囱瘑璇ュ簲鐢ㄧ▼搴
镄勭鍙e彿锛屽嵆绔鍙e彿鐢ㄤ簬鍖哄垎钖勭嶅簲鐢锛
绔鍙e彿镄勯暱搴︽槸16浣嶏纴鍙鎻愪緵65536(2镄16娆℃柟)涓
涓嶅悓镄勭鍙e彿锛
绔鍙e彿1-255鏄鍏鍏辩鍙e彿锛 256-1024鏄鐢ㄤ簬Unix
链嶅姟锛
绔鍙e彿镄勫彟涓绉嶅垎閰嶆柟娉曞彨链鍦板垎閰嶏纴浣跨敤1024浠
涓婄殑绔鍙e彿锛屾湰鍦板垎閰嶆柟寮忎笉鍙楃绣缁滆勬ā闄愬埗锛屼絾鏄阃
淇″弻鏂硅侀勫厛鐭ラ亾銆
缃戠粶杩炴帴镄勪笁娆℃彙镓嫔拰锲涙℃柇寮锛屼緥濡侫鍜孊镄勮繘琛岄
淇★纴涓夋℃彙镓嫔洓娆¢喷鏀捐繃绋嫔备笅锛
涓夋℃彙镓嬶细
1.A鍙戣锋眰缁橞(甯屾湜瀵规柟鍙浠ヤ竴璧峰悆楗锛 SYN锛 seq=0)
2.B锲炲岮(鍙浠ヤ竴璧峰悆楗锛 锛 SYN锛 seq=0锛孉CK ACK
number=1)
3.A纭璁ゆ敹鍒痫镄勭‘璁ゆ秷鎭(ACK ACK number=1)
锲涙℃柇寮锛
1.A锻婅瘔B锛 鏁版嵁鍙戦佸畬浜(搴忓彿n锛 FIN=1)
2.B锻婅瘔A锛 鏀跺埌链钖庝竴涓娑堟伅浜(ACK number=n+1锛
ACK flag=1)
3.B镄勬暟鎹鍙戦佸畬浜嗗悗锛孊锻婅瘔A锛屾暟鎹鍙戦佸畬浜(搴忓彿m锛
FIN=1)
4.A锻婅瘔B锛 鏀跺埌浜嗘渶钖庝竴涓娑堟伅(ACK number=m+1锛
ACK flag=1)
搴旂敤灞
搴旂敤灞傦纴纭瀹氭暟鎹镙煎纺锛屾暟鎹锷犲瘑锛屾暟鎹铡嬬缉绛夛绂
搴旂敤灞傚父鐢ㄧ殑鍗忚锛
HTTP鍗忚锛欻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瓒呮枃链浼犺緭
鍗忚锛屾槸搴旂敤灞傚岗璁锛岃锋眰鍜屽搷搴斿簲链夊浐瀹氱殑镙煎纺锛
璇锋眰鐢卞洓閮ㄥ垎缁勬垚锛氲锋眰琛岋纴璇锋眰澶达纴绌鸿岋纴璇锋眰浣掳绂
鍝嶅簲涔熸槸链夊洓閮ㄥ垎缁勬垚锛氩搷搴旇岋纴鍝嶅簲澶达纴绌鸿岋纴璇锋眰浣掳绂
鎺ュ彛璇锋眰镄勬柟寮忔湁锛欸E銮疯仈璧勬簮) 锛 POS PE浼犻佹暟鎹)
㈥ 计算机网络总结: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目录
一、 对老师的印象
二、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三、 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学习历程与收获
四、灶悉丛 计算机网络笔记整理
五、 总结
对老师的印象
一、 整体印象
对于老师的印象应该追溯到上个学期,上个学期选了短学期的课《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当时选择这门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对它了解
只是为了单纯的凑学分。但是通过第一节课的了解,感觉天都塌了下来。这个课的基础是C 语言和《数据结构》,这两门课我其实都没有学过,我感觉老师说的真的很对,没有学过这些就可以退掉这门课,我们果断退掉了这门课。当时对老师的印象就是很严格,要求很高,后来我们想想其实是对课程本身的一种恐惧感。
二、二次印象
老师真是太敬业啦,其实从老师进教室的那一刻就看出老师挺着肚子,有了宝宝。当时就想,老师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来上课,很是佩服老师的敬业精神。而且以前陆大严格的影响全都被老师的讲课的内容所掩盖,我没有上过老师的课,但第一次上老师的就感觉老师教的很好,其实大学里好多老师的学历很高,但有些老师真的不会讲课,至少让大部分同学感觉他讲的不好。但是我感觉老师在讲课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
三、对同学的态度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实验课上,老师给我们操作演示,为每一个学生悉心指导,我觉得老师真的很亲民,对于网络的搭建,老师给我们演示了web 服务的构建,DNS 服务器和FTP 的设置,以及最终的客户端设置,很少有老师这样耐心指导。最后老师收作业的方式也是很好,避免了有的同学投机,我觉得很不错。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一、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二、发展历程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其实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终端设备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构成“主机-终端”系统,这里的终端不能够单独进行数据处理,仅能完成简单的输入输出,所有数据处理和通信处理任务均由计算机主机完成。现在的终端指的就是一台独立的计算机,不仅可以输入输出,还可以处理数据。其实这个时期并不算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应该称为伪计算机网络。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独立的终端有了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美国的
ARPAnet 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传输和交换信息,因为没有成熟的操作系统,资源共享不高。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70年代,出现了许多协议,比如TCP/IP协议。其主要特征就是所有的计算机遵守同一种网络协议,突出资源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90年代开始,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综合化和传输高速化是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三、网络传输媒体
网络传输媒体也称,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就好像一条条水管,所有的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家里,都要经过水管,水管相当于一种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信号的真实性,所以对于有线传输的材质等要求比较高。
四、网络拓扑
由于在大二时没有学《网络技术基础》,所以这个学期同时学《网络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前一门课是后一门课的基础,在学习网络拓扑机构的时候,了解到其实总体分为,星型和总线型,对于这个为了更好的理解拓扑结构,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的网络。可以实现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不同实验室中计算机不可以通信,其实可以形成了树型结构。以下是我利用思科的一个软件做的一个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过程与收隐樱获
一、小组的建立
1. 一开5个人,对于实验任务一直不太理解,只知道要配置三个服务器,分别是DNS 服务器配置、FTP 配置、WEB 服务器配置,一个客户端的配置。在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叫作业的时候,我们重新组队,进行认真分析。
2. 实验内容对于实验的能容,每个配置都讲了很多,比较详细。但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就是必须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下进行操作,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只能在实验室做,其实我们的能力有限,在实验室的两节课根本不够。我们通过学习老师的操作过程,大致了解了配置方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最后的内在关系。我们在周一晚课时,去实验室进行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各种问题,我们通过网络查资料,翻看老师的课件和实验例子,不断的改进,后来我突然明白了他们的内在联系。
3. 具体的原理:首先要配置web 和ftp ,在设置IP 地址时要选择自身计算机的IP 地址,web 需要建立一个网站首页,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html 文件。ftp 可以传输文件,所以要在设置ftp 的电脑上新建一个路径,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小组作业存放在这个路径下。此时可以通过访问web 和ftp 的IP 进行网页的浏览和作业的检查。但是IP 地址不方便记忆,所以要通过DNS 服务器为每个IP
设
置域名。DNS 设置域名是从后往前设置的,依次是新建域,新建区域,新建主机,例如 ,这样就可以通过域名进行访问。最后就是客户端,其实这个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将首选DNS 服务器的IP 地址改成配置DNS 服务器的那台计算机的IP 地址就可以啦,这样就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访问web 和ftp 。
4. 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定要去做,亲自动手去做才能发现问题。实践去做才能有所收获,在最后成功的那一刻,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被任何其他事情所代替,困难问题是有,但这不是一个奋斗的年纪吗?
计算机网络笔记整理
总结
一、认识
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是在小学开始,但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改变。只是特别浅层次的认识,比如可以用计算机打字,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玩游戏,可以看视频,可以听歌等等。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搭建使计算机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计算机网络到底怎么连接计算机的,到底是什么组成了那个看不见的网络。
二、收获
1. 首先我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组成,知道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是什么意思。知道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172.18.20.5无线网其实就是局域网。
2. 知道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传输媒体完成传输,有形媒介和无形媒介,知道双绞线是什么,我们宿舍里用的网线就是双绞线,里面有八根线,每两根在一起。
3. 计算机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其实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程序,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数据分别要经过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最终的物理层。
4. 所有的资源共享得益于遵照相同的协议,例如TCP/IP协议,不同的层次之间也会有一个标准的协议进行传输。
5.了解IP 地址的组成,网络号,主机号,A 类、B 类、C 类。路由器IP 地址的配置,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加密等问题。
㈦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系统摆脱了中心计算机控制结构数据传输的局限性,并且信息传递迅速,系统实时性强。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答:OSI分层 (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 (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
每一层的协议如下: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IP地址的分类?
答:A类地址:以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0~126(1.0.0.0 - 126.255.255.255);
B类地址:以1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128~191(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地址:以11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192~223(192.0.0.0 - 223.255.255.255);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Internet上保留地址用于内部)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网络号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简单语言解释一下工作原理?
答:1: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2: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就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ARP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 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的IP 地址。
3: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ARP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MAC地址写入ARP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广播发送ARP请求,单播发送ARP响应。
RARP是逆地址解析协议,作用是完成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无盘工作站,因为给无盘工作站配置的IP地址不能保存。工作流程:在网络中配置一台RARP服务器,里面保存着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当无盘工作站启动后,就封装一个RARP数据包,里面有其MAC地址,然后广播到网络上去,当服务器收到请求包后,就查找对应的MAC地址的IP地址装入响应报文中发回给请求者。因为需要广播请求报文,因此RARP只能用于具有广播能力的网络。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全过程?
答: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y),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
四次挥手
与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类似,断开一个TCP连接则需要“四次握手”。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主动方到被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主动关闭方告诉被动关闭方:我已经不 会再给你发数据了(当然,在fin包之前发送出去的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对应的ack确认报文,主动关闭方依然会重发这些数据),但是,此时主动关闭方还可 以接受数据。
第二次挥手:被动关闭方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给对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
第三次挥手:被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被动关闭方到主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告诉主动关闭方,我的数据也发送完了,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
第四次挥手:主动关闭方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被动关闭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至此,完成四次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