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500题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500题

发布时间:2024-02-26 07:06:47

㈠ 谁能帮我答几道计算机网络选择题2

21.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 C)
A、电信号传输系统
B、文字通信系统
C、信号通信系统
D、数据通信系统
22.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
A、数据传输 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 D、数据共享
2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A)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24.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D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5.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C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B输层 D、应用层
26.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B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27网络终端属于网络系统的( B)。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C.连接设备 D.网络的控制中心
28 下列关于虚电路交换不正确的是( A)。
A.虚电路交换各分组按发出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
B.虚电路交换用户双方独占物理电路
C.永久虚电路没有虚电路呼叫建立阶段
D.虚电路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
29.PPP属于网络软件的( C)。
A.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B.联机服务软件
C.协议软件 D.通信软件
30.以下关于物理层不正确的是(D )。
A.物理层不负责传输的检错和纠错任务
B.物理层指为用户提供的具体传输媒体
C.物理层实现实体之间的按位传输
D.物理层建立在通信媒体的基础上

㈡ 计算机网络 考题

(老师钦点)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第一阶段:
特点 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从 1985年开始
特点 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第三阶段:从1993年开始
特点 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互联网

(老师钦点)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分组交换 : x/C+(k-1)p/C+kd
电路交换 : s+x/C+kd
当 x/C+(k-1)p/C+kd<s+x/C+kd时,
即 (k-1)p/C<s

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2) 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 8)=5×10 -3s=5ms
(2):发送延迟=10 3/(10 9)=10-6s=1u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部分。

(老师钦点)3-09.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7E FE 27 7D 7D 65 7E。(7D 5D和 7D 5E是字节填充)

(老师钦点)3-19.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
从网络上负载轻重,灵活性以及网络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网络上负荷较轻时,CSMA/CD协议很灵活。但网络负荷很重时,TDM的效率就很高。

(老师钦点)3-33 112页

(老师钦点)4-03 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都有何区别?
1)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所在的层次不同。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 (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 或 桥接器 (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 (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gateway)。

2)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或网桥时,一般并不称之为网络互连,因为仍然是一个网络。
路由器其实是一台专用计算机,用来在互连网中进行路由选择。一般讨论的互连网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互连的互连网络。

4-09(老师钦点)
1)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 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一A 类网络和一 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7)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位决定。
2)255 - 248 = 7,6台主机,(000 111不行)
3)子网掩码一样,但子网数目不同
4)最多可有4094个,2^12 -2 = 4094 (不考虑全0 全1)
5)有效,但不推荐这样使用
6)194.47.20.129,C类 (C类地址范围 192.0.1 - 224.255.255 书121页)
7)有。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可进一步简化路由表

(老师钦点)4-17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1200*3 + 80+160 = 3840bit 共4片

(老师钦点)4-20. 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这三列分别是目的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则最后一列表示应当从哪一个接口转发出去)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解:
(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老师钦点)4-26 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00111000 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老师钦点)4-28 看一看

(老师钦点)4-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4)86.68.206.154。

答案:
(1)与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匹配
(2)与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3)与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4)与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老师钦点)4-41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7A
N22C
N68F
N84E
N94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N24
N38
N64
N83
N9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7A无新信息,不改变
N25C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9C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5C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4E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4F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老师钦点)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

答:
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老师钦点)5—05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
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老师钦点)5—14 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

解:
源端口1586,目的端口69,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28字节,数据部分长度20字节。
此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因为目的端口号<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程序是TFFTP。

(老师钦点)5—19 试证明:当用n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到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组),当仅在发送窗口不超过2n-1时,连接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窗口单位是分组。
见书上答案 434

(老师钦点)5—23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
(1) 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 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 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 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
(4)70 (快重传)

(老师钦点)5—24 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
书上 435

(老师钦点)5—39 TCP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书上 436

6-35 SNMP使用UDP传送报文。为什么不使用TCP?
答:因为SNMP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客户与服务器使用request和response报文建立了一种可靠的请求/响应关系,因此不必再耗时建立TCP连接。而采用首部开销比TCP小的UDP报文形式。

9-07.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SMA/CD协议而必须使用CSMA/CA协议?

答: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提供了一个名为分布式协调功能(DCF)的分布式接入控制机制以及工作于其上的一个可选的集中式控制,该集中式控制算法称为点协调功能(PCF)。DCF采用争用算法为所有通信量提供接入;PCF提供无争用的服务,并利用了DCF特性来保证它的用户可靠接入。PCF采用类似轮询的方法将发送权轮流交给各站,从而避免了冲突的产生,对于分组语音这样对于时间敏感的业务,就应提供PCF服务。 由于无线信道信号强度随传播距离动态变化范围很大,不能根据信号强度来判断是否发生冲突,因此不适用有线局域网的的冲突检测协议CSMA/CD。

802.11采用了CSMA/CA技术,CA表示冲突避免。这种协议实际上是在发送数据帧前需对信道进行预约。 这种CSMA/CA协议通过RTS(请求发送)帧和CTS(允许发送)帧来实现。源站在发送数据前,先向目的站发送一个称为RTS的短帧,目的站收到RTS后向源站响应一个CTS短帧,发送站收到CTS后就可向目的站发送数据帧。

㈢ 计算机网络(5)| 运输层

从通信和处理信息的角度看,运输层是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台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IP 都是互联网的正式标准,即:
(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则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TCP不提供广播或者多播服务。由于TCP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需要增加很多的开销。

TCP/IP的运输层用一个16位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端口号只有本地意义。它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个进程在和运输层交互时的层间接口。

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以下两类:
(1)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它主要分为系统端口号0~1023和登记端口号1024~49151。

(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49152~65535,这类端口号仅在客户端进程运行时才动态选择。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进程的报文时,就知道客户端进程的端口号。因而可以把数据发送给客户进程。

用户数据报协议相比于IP的数据报服务就是只增加了复用、分用和差错检测功能。UDP的主要特点是:
(1)UDP是无连接的, 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减少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
(2)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 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连接状态表。
(3)UDP是面向报文的。 发送方的UDP对应用交下来的报文,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不对报文做任何处理,因此当报文过长时,IP层可能需要进行分片处理。
(4)UDP没有拥塞控制, 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减低。
(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UDP的首部开销小, 只有8个字节。

UDP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字段。先介绍首部字段,它是由4个字段组成的,每个字段只有2个字节,总共有8个字节。各个字段的意义如下:
(1)源端口: 源端口号。在需要对方回信时选用。不需要时可用全0。
(2)目的端口: 目的端口号。在这终点交付报文时必须使用。
(3)长度: UDP用户数据报的长度,其最小值是8(只有首部)。
(4)检验和: 检测UDP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则丢弃。

当在传送用户数据报时,如果接收方UDP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目的端口号不正确(即不存在对应于该端口号的应用进程),就丢弃该报文,并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

TCP的主要特点如下: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应用程序在使用TCP协议之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传送数据完毕后,必须释放TCP连接。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
(3)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
(4)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
(5)面向字节流。 TCP中的流指的是流入到进程或进程流出的字节序列。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TCP不保证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块和接收方接收的数据块一致,但保证程序接收到的字节流和程序发送的字节流一致。

TCP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或者插口。套接字是指将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之后,即:

每一条TCP连接唯一的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所确定。即:

如图所示,A发送分组M1,发送完毕就暂停发送,等待B的确认,B收到了M1就向A发死你确认。A在收到了对M1的确认之后,就再发送下一个分组M2,以此类推。

如图所示,当B接收M1时检测出了差错,就丢弃M1,其他什么也不做。而A只要超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到确认,就会认为刚才发送的分组丢失了,因而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这就叫做超时重传,而实现超时重传则需要A为每一个已发送的分组都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A在发送完一个分组后,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的分组的副本。
(2)分组和确认分组必须编号,这样才能明确哪一个发出的分组收到了确认。
(3)超时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应当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

如图所示,B所发送的对M1确认丢失了,A在设定的超时重传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所以无法知道自己发送的分组是怎样出错的,所以会重传M1,而当B又收到了重传的分组M1,这时应该采取两个行动:
(1)丢弃这个重复分组M1。
(2)向A发送确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但B对分组M1的确认迟到了,而A会收到重复的确认,A收下后就会丢弃,B仍然会收到重复的M1,并且同样要丢弃重复的M1,并且重传确认分组。

停止等待协议的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信道的利用率太低。我们用TD表示A发送分组需要的时间,TA表示B发送确认分组需要的时间,RTT为往返时间,则:

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发送方可以不使用低效率的停止等待协议,而是采用流水线传输的方式。即不必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对方的确认,这样就可以使信道上一直有数据在不间断的传送。

如图表示的是发送方维持的发送窗口,它指的是位于发送窗口内的5个分组都可以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同时连续ARP协议规定,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对于接收方采用的则是累计确认的方式,即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意思是发送方不必重传)。但缺点是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信息。

TCP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传送TCP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一个TCP报文段可以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

为了后面讲述的方便,我们假设数据传输只在一个方向进行,即A发送数据,B给出确认。

TCP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如图所示,现在假定A收到了B发来的确认报文段,其中的窗口是20字节,而确认号是31,根据这2个数据,A就构造出自己的发送窗口。

发送窗口表示:在没有收到B的确认的情况下,A可以连续把窗口内的数据都发送出去。凡是已经发送过的数据,在未收到确认之前都必须暂时保留,以便在超时重传时使用。发送窗口后面的部分表示已发送且已经收到了确认。而发送窗口前沿的部分表示不允许发送的。

现在假定A发送了序号为31~41的数据。这时发送窗口位置并未改变但是发送窗口内靠后面有11个字节表示已发送但是未收到确认。而发送窗口内靠前面的9个字节时允许发送但未发送的。如图所示:

而对于B,它的接收窗口大小是20,在接收窗口外面到30号位置的数据是接收并确认的,因此可以丢弃。在下图中,B收到了32和33的数据,但它们不是按序到达的,因为并没有收到31号数据。B只能对按序达收到的数据中的最高序号给出确认,因此B发送的确认报文字段的确认号依然是31号。

现在假定B收到了序号为31的数据,并把31~33的数据交付主机,然后B删除这些数据。接着把窗口向前移动3个序号,同时给a发送确认,其中的窗口值仍为20,但确认号变为34。表明B已经收到序号33为止的数据。

因为TCP的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已经发送的报文段,但是重传时间的选择却TCP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为此TCP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算法,它记录了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报文段的往返时间RTT,同时TCP保留了RTT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而RTTD是RTT的偏差加权平均值,它与RTTs和新的RTT样本之差有关。

超时重传时间的算法如下:
第一次测量时,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取往返时间RTT,以后每次测量到一个新的RTT,按以下公式计算:

第一次测量时,RTT偏差的加权平均等于RTT的一半,以后的测里中,按以下公式计算:

综上超时重传时间RTO计算如下:

若收到的报文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使用选择确认SACK可是让发送方发送那些未收到的数据,而不重复发送已经收到的那些数据。如果要使用选择确认SACK,那么在建立TCP连接时,就要在TCP首部的选项中加上“允许SACK”的选项,并且双方必须都事先商量好。

流量控制就是指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而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就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如上图所示,接收方B进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减小到rwnd=300,第二次又减到rwnd=100,最后是rwnd=0,即不允许发送方再发送数据了。

但是我们应该考虑一种情况,就是当接收方B的存储已满时,会向发送方发送零窗口的报文段,接着B的存储又有了一些空间,B再向A发送一个不为零的窗口值,但这个报文丢失了,结果就是双方一直等待下去。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为每一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只要TCP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当计时器到期后,就发送一个探测段文段,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如果窗口仍然是0,那么收到这个报文段的一方就重新设置持续计时器,反之则死锁的僵局就可以打破了。

应用程序把数据传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后,TCP在何时发送这些数据?,在TCP的实现中广泛使用了Nagle算法。具体算法如下:
(1)若发送应用进程要把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出去,把后面到达的数据字节都缓存起来。
(2)方发送方收到对第一个数据字节的确认后,再把发送缓存中的所有数据组装成一个报文发送出去,同时继续对后续到来的数据进行缓存。
(3)只有收到对前一个报文段的确认后才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段。

当数据到达快而网络速度慢时,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减少网络带宽。Nagle还规定:当到达的数据达到窗口的一半或最大报文长度时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

但还还需要考虑一个叫做糊涂综合征的问题,具体内容是若接收方的缓存已满,应用进程每次只从缓存中取1个字节,然后向发送方确认,并把窗口设为1个字节(缓存只空了1个字节的空间),接着发送方发来1个字节,接收方发回确认,仍然将窗口设为1,这样进行下去,网络的利用率很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接收方等待一段时间,使得或者缓存已有足够的空间或者等到接收缓存已有一半的空闲空间。此时,接收方就发出确认报文,并向发送方通知当前窗口的大小。

拥塞 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会变坏的情况。而所谓的 拥塞控制 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当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者链路不致过载,它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而流量控制往往是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TCP进行拥塞控制的算法有4种: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下面在讨论这些算法时我们假定:
(1)数据是单方向传送的,对方只传送确认报文。
(2)接收方总是有足够大的缓存空间。

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的状态变量,其大小取决于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变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小于拥塞窗口(如果考虑接收方的接收能力的话,发送窗口可能小于拥塞窗口)。发送方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拥塞,拥塞窗口就再增大一点,以便把更多的分组发送出去,只要出现拥塞,就减小拥塞窗口,以减少注入到网络的分组数。

下面会从“慢开始算法”讲起来讨论拥塞窗口的大小如何变化的。

慢开始的算法思路是: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由于并不清楚网络的负荷情况,所以如果立即把大量数据字节注入到网络中,就有可能引起网络拥塞。因此会采用由小逐渐增大发送窗口。即在通常开始发送报文时,先将拥塞窗口cwnd的值设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而在每收到一个新的报文段确认后,把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

如上图所示,开始时cwnd=1,发送方发送一个M1,接收方收到M1发送确认,发送方收到一个确认后将cwnd加1,此时cwnd=2,因此发送方发送M2和M3两个报文段,接收方收到后返回两个确认,因此cwnd增加两次,此时cwnd=4,接着发送方发送M4~M7四个报文段。依次类推。因此使用慢开始算法后,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就加倍。

但是为了防止拥塞窗口cwnd增加过大导致网络拥塞,需要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慢开始门限用法如下:
当cwnd<ssthresh时,使用上述的慢开始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既可以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以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这里的拥塞避免算法是指让拥塞窗口缓慢的增大,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像慢开始阶段那样加倍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根据是没有按时收到确认),立即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窗口的一半。然后发送窗口cwnd重新设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目的是迅速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分组的分组数。

快重传算法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送重复确认,如下图接收了M1和M2后,又接收到一个M4,M4属于失序报文,则发送对M2的重复确认。发送方只要连续收到三次确认重复就立即重传对方未收到的报文段M3。

与快重传算法配合的还有快恢复算法,过程如下:
(1)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这是为了防止网络拥塞,接着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2)由于上图这种情况很可能不是因为网络拥塞引起的,因此这里不执行慢开始算法(即不把拥塞窗口cwnd设为1,这样速度太慢),而是把cwnd值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后的数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

TCP的运输连接有是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在TCP的连接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2)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和时间戳选项以及服务质量)。
(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进行分配。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叫做握手,握手需要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交换3个TCP报文段。如图是三报文握手建立的连接过程:

A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B,因而产生错误。试想一种情况:如果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第二次B向A发送的确认丢失了,此时B进入了连接建立状态,A没有收到确认,过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向B发送连接请求,B收到后又会再次建立连接,白白浪费B的资源。

A在TIME-WAIT状态等待2MSL(MSL,最长报文段寿命),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考虑:首先是为了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B,因为这个ACK报文段可能丢失,此时B会重传连接释放报文,如果A已经关闭,则无法收到这个报文。其次,当A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段后,再经过时间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时间内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下一个新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在图中每一个方框即TCP可能具有的状态。每个方框中的大写英文字符串时TCP标准所使用的的TCP连接状态名。状态之间的箭头表示可能发生的状态变迁。箭头旁边的字表明引起这种变迁的原因,或表明发生状态变迁后又出现什么动作,在图中粗实线箭头表示对客户进程的正常变迁,粗虚线箭头表示对服务器进程的正常变迁,细线箭头表示异常变迁。

㈣ 《计算机网络》模拟题====求助

参考答案:
C B D D B B D B D C
1、UDP TCP
2、资源共享
3、传输层 应用层
4、DNS 域名服务器
5、误码率 带宽
最近我在学习网络技术,有些是翻书查询的。以上答案提供参考。

㈤ 大工课程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

① 本科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

1、外置调制解调器的____D______端口用来连接计算机的异步通信端口。
A 电话机连接
B 电源线连接
C 电话线连接
D 数字终端设备连接
2、在OSI参考模型中,PDU是指_____B_____。
A 服务数据单元
B 协议数据单元
C 接口数据单元
D 控制数据信息
3、在____C______差错控制方式中,系统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那些数据帧。
A 连续工作
B 停止等待
C 选择重发
D 拉回
4、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后,表示层和应用层
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5、_____B_____可以通过交换机多端口间的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间数据的并发传输。
A 令牌环网
B 交换式局域网
C 以太网
D 令牌总线网
6、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____D______。
A 并发连接
B 令牌
C 时间片
D CSMA/CD
7、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____D______的协议。
A 主机-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互联层
D 应用层
8、以下哪种类型的地址是专门为传输层所使用的? C
A 站点地址
B 网络地址
C 应用程序端口地址
D 会话地址
9、在无线通信中,____C(Very High Frequency,VHF)______使用的频段是甚高频到特高频。
A 调频无线电通信
B 电视广播
C 调频无线电广播
D 无线电话
10、在下列功能中,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B
A 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
B 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 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D 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11、在应用层协议中,____B______既依赖TCP协议,又依赖UDP协议。
A HTTP
B DNS
C SNMP
D Tel
12、如果数据通信中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如图所示,那么它所表示的二进制比特序列的值为 没图没法选


A 1101001011
B 1101001010
C 1101011001
D 0101001011

13、数据通信的任务是传输_____D_____代码的比特序列。
A 十进制
B 帧结构
C 分组结构
D 二进制
14、在串行传输中,所有的数据字符的比特 C
A 在多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B 在同一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C 在传输介质上一次传输一位
D 以一组16位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上传输
15、____C______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
A 同轴电缆
B 光缆
C 双绞线
D 卫星线路
16、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应的是____C______。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互联层
D 主机-网络层
17、当以太网中的连网结点数增加一倍时,每个结点能分配到的平均带宽大约为原来的_____B_____。
A 一倍
B 1/2
C 1/4
D 1/10
18、下列哪一个描述对于一个子网来说是正确的? C
A 它是一个自治系统
B 它由OSI模型的第1层和第未层组成
C 它具有除路由选择之外的网络层功能
D 它由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组成
19、令牌环网与以太网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A______。
A 传输实时性强
B 价格低廉
C 传输可靠性高
D 易于维护
20、哪个TCP/IP协议监控和维护互联网络?B
A MIB
B CMIS
C CMIP
D SNMP

② 求大工13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 2答案

大工13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
2答案
我可以帮你,90多分没有问题,一般都是100分的

③ 大工11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23答案 跪求

在线作业1. CCAAB BCCBB BBABB ABBBA
在线作业专属2. AAABC CABCB BBBBA BABBB
在线作业3. ACABB CBBBC BAABB BBBBB

④ 大工11秋《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C/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沟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答案...

《C/C++语言程序设计》1 《C/C++语言程序设计》2 《C/C++语言程序设计》3
c b c a d a
d b d a d b
a b a b b b
d b a b b b
a b b b b b
c a c b c a
c a a b d a
a a d a b b
c b d a a a
d b d b a b

《计算机网络技术》1 《计算机网络技术》2 《计算机网络技术》3
c b a b a b
c b a b c a
a a a b a a
a b b b b b
b b c a b b
b a c b c b
c b a a b b
c b b b b b
b b c b b b
b a b b c b

⑤ 大工11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3答案 万分感谢!

大工12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 100 分
单选CABAB ADADA
判断AAAAA AABAB

⑥ 大工12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

你好我们提供代做。需要请留Q

⑦ 大工14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3答案

您看看是下面这套题吗?大工14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1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B4、A5、D
1.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称为( )。A. 服务访问点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实体
D. 协议
2. 在HDLC中,帧被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帧、监控帧和( )。A. 无编号帧
B. 数据帧
C. 网络帧
D. 以上都不对
3. ( ),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A. 单工通信
B. 半双工通信
C. 全双工通信
D. 以上都不是
4. 物理层的4个特性中,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的是( )。A. 机械特性
B. 电气特性
C. 功能特性
D. 规程特性
5.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 )。A. 集中式网络
B. 分散式网络
C. 分布式网络
D. 城域网
6. 在OSI七层体系结构中,从上到下第一层为(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
D. 物理层
7. 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A. 调制
B. 解调
C. 转换
D. 以上都不是
8. 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A. 调制
B. 解调
C. 转换
D. 以上都不是
9. 在TCP/IP体系结构中,从下到上第一层为( )。A. 应用层
B. 运输层
C. 网际层
D. 网络接口层
10. 原理体系结构分为五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 )。A. 会话层
B. 表示层
C. 应用层
D. 以上都不是

⑧ 跪求大工13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大工13秋《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线作业在线作业123的答案

大工13秋《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线作业1、内2、容3的答案
1、ACBAD CACAB AABAB ABBAA

2、ABDCC CCAAB BABAA AAAAA
3、BACAD BDABC AAABA BABAA

㈥ 计算机网络作业问题,传输层问题,在线等

(1)当采用GBN协议时,由派弊GBN协议可扒胡得:
主机A共发送了9个报文段,首先发送报文段1,2,3,4,5,当报文2丢失后,重发报文段2,3,4,5共9个;
主机B共发送8个ACK,首先发送ACK1,2丢失,因此对于3,4,5都发送ACK1共4个ACK1,后对于重传的2,3,4,5,则发送ACK2,ACK3,ACK4,ACK5,一共8个ACK。
当采用SR协议时,由SR协议可得:
主机A共发送了6个报文段,首先发送报文段1,2,3,4,5,当报文2丢失后,重发报文段2共6个报文段;
主机B共发送5个ACK,首先发送ACK1,ACK3,ACK4,ACK5,对于重发的报文段2,则发送ACK2共5个ACK。
当采用TCP协议时,由TCP协议可得:
主机A共发送了6个报文段,首先发送报文段1,2,3,4,5,当报文2丢失后,重发报文段2共6个报文段;
主机B共发送5个ACK,首尘此族先发送4个ACK2,重传后发送一个ACK6一共5个ACK。
(2)采用TCP协议可在最短的时间间隔内成功交付5个报文段,因为TCP有快速重传机制,即在未超时情况下就开始重传丢失的2号报文段。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运输层500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启动之后网络掉线 浏览:455
如何加入电脑间的共享网络 浏览:114
适合在家做的网络工作有哪些 浏览:165
6月1日网络安全法 浏览:599
惠普笔记本如何解除无线网络 浏览:715
连接路由器无线网络显示不可用 浏览:99
吴江区网络标志设计电话多少 浏览:845
维修网络手机号码是多少 浏览:368
手机网络维修会不会盗走资料 浏览:910
塘厦网络信号改造 浏览:332
网络安全推文的形式 浏览:429
古剑奇谭网络版pk哪个职业强 浏览:606
迅捷网络wifi设置下载 浏览:885
新都移动网络断网 浏览:602
怎么做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视频 浏览:665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部门是哪个 浏览:194
韩国电话卡哪个公司网络稳定 浏览:736
网络扩大器哪个品牌好 浏览:443
关网络的路由器怎么看不了电视 浏览:296
网络分享怎么弄的 浏览:8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