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是第几代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事件
计算机网络以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为中心。
共分为四个代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㈡ 我们现在用的网络是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吗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㈢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㈣ 第二代网络以( )为中心。。。 A.中心计算机 B.通信子网 C.资源子网 D.
参考网络,选B。通信子网。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诞生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互联互通阶段。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应运而生,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高速网络技术阶段。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终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CRT控制器和键盘,无GPU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近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己具备了通信的雏形。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
两个主机间通信时对传送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称为协议。
在ARPA网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的总和,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具体实现是通过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
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网络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二代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局域网由于投资少,方便灵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与广域网相比有共性,如分层的体系结构,又有不同的特性,如局域网为节省费用而不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而是由单个的广播信道来连结网上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参考自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http://ke..com/link?url=hmKfhZ2JTV_9ieJ3WqP-Re192HfwYx-M8xdWS
㈤ 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在第几代
计算机网络以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为中心。
共分为四个代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㈥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即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兴起于60年代后期,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以分组交换为主,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
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6)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㈦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是继第一代网络后新出现的网络资源交换模式。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是继第一代网络后新出现的网络资源交换模式。以分组交换为主。
分组交换网 ARPANET 就是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1964 年美国兰提出了存储转发概念;1966 年英国戴维斯提出了分组的概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①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② 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功能分开 ③ 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㈧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标志
答案是d
因为: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接入internet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2.因特网时代
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部分重叠。 因特网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1990,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2: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NSFnet,它是个三级网络,分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它代替ARPAnet称为internet的主要部分。1991,NSF和美国政府认识到因特网不会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于是支持地方网络接入,许多公司的纷纷加入,使网络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3: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辅助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有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使它们相互通信。现在的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㈨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即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以分组交换为主,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
(9)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用晶体管制造的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
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第二代基本技术是机器稳定性提高。磁芯存贮器和各种辅助存贮器使用更为发展。采用中断观念,主要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
㈩ 第2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出现高级语言
中央处理单元CPU结构:算术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
硬盘的物理结构,由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组成。每个磁道被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通常是512字节。硬盘的磁道数一般介于300至3000之间,每磁道的扇区数通常是63。
分区的三种fat16常见于dos,win97中,fat32用于win9x的后期版本中,例如win98
Ntfs只存在于win2000和xp中。
第一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电子管
Cpu构件:主频,内存总线速度 ,工作电压,扩展指令集,整数与浮点,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制造工艺
挑选cpu最重要的选择的标准是性价比
切断主机电源之后数据就会消失的存储器是RAM
ROM只读式内存 EPROM存储在ROM中的数据需要被抺去或进行重新写入时,可擦写编程rom
挑选内存不需要注意的选项是本身重量
英文缩写fat的意思文件分配表
出厂硬盘必须的3个步骤低极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
光盘中可以重复刻录的是CD-RW
总线,连接对象分类: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功能分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中断的含义:是cpu处理外部突发事件的重要技术,它能使cpu在运行过程中对外部事件发出的中断请求及时地进行处理,完成后又立即返回断点,继续处理cpu原来的工作。
在异步通讯中,若一个字符占用8位数据,起始位和终止位至少各占1位,那么,实际传送信息的效率最多是80%,采用一个数据用一个同步字作为起始位的格式,这便是同步通讯方式。
打印机的种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显卡的刷新率应该大于75HZ
Pci是常见的声卡接口
程序的特点:目的性,有序性,有限性
操作系统功能:用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通过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来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
驱动程序的作用是驱动某一个硬件,使其正常工作
主流的计算机主板结构是ATX
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英文缩写为BIOS
计算机机箱不含的硬件容器7寸托架
计算机光驱的接口与硬盘的设备一样,ide
硬盘分区的步骤不包括删除磁道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通信子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分散又统一,从而使整个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网络中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是该层使用的协方,同一计算机不能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则称为接口
服务元素:请求,指示,响应,确认
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比特 帧 报文 tp spud pp ap
表示层涉及数据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功能提供了数据表达方式和编码的格式
Tcp/ip网络接口层,互连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等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等同网络层,传输层等传输层,应用层等同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分组交换的概念是英国戴维斯于1966年提出
面向终端的网络以主机为中心
提高系统通用性不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80-90年代
Osi七层的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错误检测及介质访问有关
Udp出现在tcp/ip协议模型中的传输层
物理层介质特性:吞吐量和带宽,成本,尺寸和可扩展性,连接器以及抗噪性
10base5定义:10代表10M的吞吐量,base代表是基带传输,5代表电缆的最大段长度为500米,每段最多站点数100,两站点间最小距离2.5米,最大网络长度2500米
10base2每段最大长度185米,每段最多站点数30,两站点间最短距离0.5米,最大长度925,最多5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