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计算机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差错处理
差错处理分几个级别。
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数据基本传输单元是帧。由于网络的不可靠性,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帧的丢失,顺序错乱,或者重复。差错帧不能正常使用,必须在网络的两端有差错控制机制,用于保证帧的正常接收。
在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按照一个一个比特来传输,由于网络中有噪声信号干扰,可能造成比特传输错误,即1变成0,0变成1,这就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中有检测比特错误的机制,也是一种差错处理。
Ⅱ 计算机网络技术里的什么叫"传输差错"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差错是指通信双方在发送和接受数据包的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错误,差错类型分为单比特错和突发错。网络传输是数据流的形式,单比特错是指某一位bit出现错误,通常可以通过编码方式纠正;突发错是指连续或分散的一大串比特位数据错误,这种错误纠正比较难,通常采用差错重传的方式。
上面这段话是我自己理解写出来的,不是抄别人的,如果有错,希望你能指正。
Ⅲ 计算机网络的差错控制指的是什么
差错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线路本身电气特性所产生的随机噪音,信号振幅,频率和相位的衰减等设备故障因素造成
差错分为单比特差错和突发差错,单比特差错是指在传输的数据单元只有一个比特发生变化,而突发差错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特发生变化
--差错控制的两种方法
1.从硬件入手,但增加通信成本
2.传输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编码进行查错CRC和纠错处理
Ⅳ 计算机网络笔记——数据链路层
封装成帧 :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 首部 和 尾部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袭弊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首部和尾部包含许多的控制信息,他们的一个重要作用: 帧定界 (确定帧的界限)。
帧同步 :接收方应当能从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和终止。
1. 字符计数法
2. 字符(节)填充法庆禅乱
3. 零比特填充法
4. 违规编码法。
字节计数法 : Count字段的脆弱性(其值若有差错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字符填充法 : 实现上的复杂性和不兼容性
目前较普遍使用的帧同步法是 比特填充 和 违规编码法 。
差错源于噪声:
冗余编码: 在数据前面添加校验数据,和最终收到的数据比对是否有误,有误证明传输出错
板栗🌰
一段誉档晦涩的话
“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发送端发送什么,接收端就收到什么。
链路层使用CRC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还不是可靠传输。
原理: 多个校验位同时检验一个数据
构成: 检验位和数据位
检验位个数:海明不等式 2^r >= k + r + 1 计算得出(r为检验位个数,k为数据位位数)
检验位位置:2的(1-r次方)
编码: (以数据D = 101101为例)
最终传输数据(海明码): 00 1 0 011 1 01
校验:
🌰🌰板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