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五个目标是
(1)防止析出报文内容;
(2)防止通信量分析;
(3)检测更改报文流;
(4)检测拒绝报文服务;
(5)检测伪造初始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B. 网络安全工作的目标包括
信息机密性、信息完整性、服务可用性。
网络安全,通常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
而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共享资源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对分散的若干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并在协议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源共享,通信网络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因此,计算机网络是安全的,相应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必须是安全的,应该能为网络用户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下文中,网络安全既指计算机网络安全,又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
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即客体不担心其正常状态受到影响。可以把网络安全定义为:一个网络系统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
要使网络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证网络的硬件、软件能正常运行,然后要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从前面两节可以看到,由于资源共享的滥用,导致了网络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实行有限制的共享。
C. 详细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六大目标
通俗地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主要是指保护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等方面。
1:可靠性
可靠性是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可靠性是系统安全的最基于要求之一,是所有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目标。网络扰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测度主要有三种: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线路或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里,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网络部件失效虽然没有引起连接性故障,但是却造成质量指标下降、平均延时增加、线路阻塞等现象。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硬件可靠性最为直观和常见。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人员可靠性是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员可靠性在整个系统可靠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系统失效的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差错造成的。人的行为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受到其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和品德等素质方面的影响。因此,人员的教育、培养、训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人机界面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环境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环境内,保证网络成功运行的概率。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2:可用性
可用性是圆李迹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网络信息服务在需要时,允许授权用户或实体使用的特性,或者是网络部分受损或需要降级使用时,仍能为授权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特性。可用性是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安全性能。网络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服务,而用户的需求是随机的、多方面的、有时还有时间要求。可用性一般用系统正常使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
可用性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身份识别与确认、访问控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控制,只能访问相应权限的资源,防止或限制经隐蔽通道的非法访问。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业务流控制(利用均分负荷方法,防止业务流量过度集中而引起网络阻塞)、路由选择控制(选择那些稳定可靠的子网,中继线或链路等)、审计跟踪(把网络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件情况存储在安全审计跟踪之中,以便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审计跟踪的信息主要包括:事橘并件类型、被管客体等级、事件时间、事件信息、事件回答以及事件统计等方面的信息。)
3: 保密性
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保密性是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保密技术包括:防侦收(使对手侦收不到有用的信息)、防辐射(防止有用信息以各种途径辐射出去)、信息加密(在密钥的控制下,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对手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也会因为没有密钥而无法读懂有效信息)、物理保密(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如限制、隔离、掩蔽、控制等措施,保护信息不被泄露)。
4: 完整性
完整性是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网络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和正确存储和传输。
完整性与保密性不同,保密性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而完整性则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原因的破坏。影响网络信息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有:设备故障、误码(传输、处理和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码,定时的稳定度和精度降低造成的误码,各种干扰源造成的误码)、人为攻击、计算机病毒等。
保障网络信息完整性的主要方法有:
协议:通过各种安全协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被复制的信息、被删除的字段、失效的字段和被修改的字段;
纠错编码方法:由此完成检错和纠错功能。最简单和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是奇偶校验法;
密码校验和方法:它是抗撰改和传输失败的重要手段;
数字签名: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公证:请求网络管理或中介机构证明信息的真实性。
5: 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也称作不可否认性,在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利用信息源证据可以防止发信方不真实地否认已发送信息,利用递交接收证据可以防止收信方事后否认已经接收的信息。
6: 可控性
可控性是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
概括地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信息系统中传输、交换和存储的消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等。
D.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的目的是什么求知道!
主要目的: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使之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之所以提出网络安全,缘于网络攻击的普遍,现在的互联网存在很多安全威胁。线面给你介绍点儿网络安全威胁,希望可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与维护的目的。
网络安全攻击会在它们的复杂性和威胁水平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也是网络安全的复杂性之根本。一些常见的攻击:
应用层攻击:这些攻击通常瞄准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漏洞,而这些漏洞都是很熟知的。各种目标包括FTP,发送邮件,HTTP。
Autorooters:恶意者使用某种叫做rootkit的东西探测,扫描并从目标主机上捕获数据,使得用户数据变得透明,它可以监视着整个系统。
后门程序:通往一个计算机或网络的简洁的路径。经过简单入侵或是精心设计的木马,恶意者可使用植入攻击进入一台指定的主机或是一个网络。
DoS和DDoS攻击:最常见的网络攻击,却形式多样,而且非常让人厌烦。
IP欺骗:黑客以你的内部网络可信地址范围中的IP地址呈现或者使用一个核准的,可信的外部IP地址,来伪装成一台可信的主机。
中间人攻击:简单说就是使用工具拦截你要发送的数据。
网络侦查:针对待攻击的网络收集相关的信息,做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实施攻击。
包嗅探:他通过网络适配卡开始工作与混杂模式,它发送的所有包都可以被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从网络物理层获取,并进行查看积分类。
口令攻击:通过多种方式发现用户口令,伪装成合法用户,访问用户的特许操作及资源。
强暴攻击:是一种面向软件的攻击。
端口重定向攻击:这种方法要求黑客已经侵入主机,并经由防火墙得到被改变的流量。
病毒攻击:常见,难防。时效性。
信任利用攻击:这种攻击发生在内网之中,有某些人利用内网中的可信关系来实施。
。。。。。。
综上所述,简单来说,正是由于各种网络威胁的盛行,才使得网络安全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好叻,就这些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__^*) 嘻嘻……
参考资料:CCNA第六版路由交换。
原帖见http://..com/question/403783651.html
E. 维护网络安全有哪些目标,各有什么手段
网络安全目标? 不就是保证客户能够正常使用网络,保证公司或个人的信息安全有效的防御外来的网络攻击和木马移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利益损失。
手段啊? 手段就是靠网络维护者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去修补公司或个人的网络漏洞 防御外来网络攻击和木马移植 。 这个手段不能单单用语言就能解释的阿。 手段本来是贬义词 用在这里不恰当。
F. 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目的及意义
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是为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网络管理员的任务是监测和控制组成整个Internet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监测并纠正导致网络通信低效甚至不能进行通信的问题,并且尽量降低这些问题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因为硬件或软件的错误都能导致这些问题,所以,要同时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网络管理通常是很困难的,因为网络大多是层次性的,特别是网络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网络的维护成为网络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排除网络故障更加困难、维护成本上升等。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局域网内,组成这个Internet的硬件和软件都有可能是出自不同的厂家。某个厂家的产品的一个小失误,将会导致它与其他共同组成Internet的产品存在不兼容。如果Intrenet的规模相当大,检测和纠正这种由不兼容导致的问题很困难的。要特别注意的是,软件或硬件的失效引起的错误往往是比较容易检测和纠正的,反而是那些由于软件或硬件的小BUG引起的间歇性的,不会导致通信中断但会影响通信效率的问题才是最难检测和解决的,而且这种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恶化,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最终导致网络崩溃。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也成为网络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增强或改善网络的静态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例如增强网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采用DWDM/SDH、1000BASE作为网络主干,以及采用网络交换等新技术来扩展网络的带宽等。此外,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负载平衡等动态措施也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静态或动态措施提高的网络性能分别称为网络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网络的动态性能的提高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即“网管系统”来加以解决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Internet的发展同步进行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规模的逐渐增大,复杂度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强,网络管理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时至今日,计算机网络时代和全球信息化已经到来,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性等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一旦崩溃,将会给企业、公司、单位、学校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资源,以及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网络管理成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但对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现代信息网络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一系列网络管理标准的出台,出现了大量的商用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已不再是单一型的网络,而是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子网组成,同时集成了多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平台,包括各种不同厂家、公司的网络设备和产品。此外,为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还集成了多种网络软件。因而,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网络管理系统,就很难向网络用户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也很嫩保障网络的无故障、安全运行。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门的网络管理技术人员之外,还需要利用专用的网络管理工具来维护和管理网络的运行。总之,现代化的网络管理技术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Internet服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于一身。而现代化网络的管理员则应当是能够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工具调度和协调资源的使用,并可以对网络实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管理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