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神经网络连接方程

神经网络连接方程

发布时间:2023-04-10 19:51:11

㈠ 神经网络连接方式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特点

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其中,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网络连接的拓朴结构分类和按照网络内部的信息流向分类。
1 按照网络拓朴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朴结构,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按此划分,可将神经网络结构分为两大类:层次型结构和互联型结构。
层次型结构的神经网络将神经元按功能和顺序的不同分为输出层、中间层(隐层)、输出层。输出层各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给中间各隐层神经元;隐层是神经网络的内部信息处理层,负责信息变换。根据需要可设计为一层或多层;最后一个隐层将信息传递给输出层神经元经进一步处理后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

而互连型网络结构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连接路径,因此可以根据网络中节点的连接程度将互连型网络细分为三种情况:全互连型、局部互连型和稀疏连接型
2 按照网络信息流向分类
从神经网络内部信息传递方向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前馈型网络和反馈型网络。
单纯前馈网络的结构与分层网络结构相同,前馈是因网络信息处理的方向是从输入层到各隐层再到输出层逐层进行而得名的。前馈型网络中前一层的输出是下一层的输入,信息的处理具有逐层传递进行的方向性,一般不存在反馈环路。因此这类网络很容易串联起来建立多层前馈网络。
反馈型网络的结构与单层全互连结构网络相同。在反馈型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信息处理功能,而且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外界接受输入,同时又可以向外界输出。

㈡ 神经网络算法

20 世纪五、六⼗年代,科学家 Frank Rosenblatt其受到 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早期的⼯作的影响,发明了感知机(Perceptrons)。

⼀个感知器接受⼏个⼆进制输⼊, ,并产⽣⼀个⼆进制输出:

如上图所示的感知机有三个输⼊: 。通常可以有更多或更少输⼊。 我们再引⼊权重: ,衡量输入对输出的重要性。感知机的输出为0 或者 1,则由分配权重后的总和 ⼩于等于或者⼤于阈值决定。和权重⼀样,阈值(threshold)是⼀个实数,⼀个神经元的参数。⽤更精确的代数形式如下:

给三个因素设置权重来作出决定:

可以把这三个因素对应地⽤⼆进制变量 来表⽰。例如,如果天⽓好,我们把

,如果不好, 。类似地,如果你的朋友陪你去, ,否则 。 也类似。

这三个对于可能对你来说,“电影好不好看”对你来说最重要,而天气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你会这样分配权值: ,然后定义阈值threshold=5。

现在,你可以使⽤感知器来给这种决策建⽴数学模型。

例如:

随着权重和阈值的变化,你可以得到不同的决策模型。很明显,感知机不是⼈做出决策使⽤的全部模型。但是这个例⼦说明了⼀个感知机如何能权衡不同的依据来决策。这看上去也可以⼤致解释⼀个感知机⽹络有时确实能够做出一些不错的决定。

现在我们队上面的结构做一点变化,令b=-threshold,即把阈值移到不等号左边,变成偏置, 那么感知器的规则可以重写为:

引⼊偏置只是我们描述感知器的⼀个很⼩的变动,但是我们后⾯会看到它引导更进⼀步的符号简化。因此,我们不再⽤阈值,⽽总是使⽤偏置。

感知机是首个可以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它的出现引起的神经网络的第一层高潮。需要指出的是,感知机只能做简单的线性分类任务,而且Minsky在1969年出版的《Perceptron》书中,证明了感知机对XOR(异或)这样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但是感知机的提出,对神经网络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上面的感知机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每个感知机的输出只有0和1,这就意味着有时我们只是在单个感知机上稍微修改了一点点权值w或者偏置b,就可能造成最终输出完全的反转。也就是说,感知机的输出是一个阶跃函数。如下图所示,在0附近的时候,输出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而在远离0的地方,我们可能调整好久参数也不会发生输出的变化。

这样阶跃的跳变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当我们队权值w或者偏置b做出微小的调整后,输出也相应的发生微小的改变芹则禅。这同时也意味值我们的输出不再只是0和1,还可以输出小数。由此我们引入了S型神经元。

S型神经元使用 S 型函数,也叫Sigmoid function函数,我们用它作为激活函数。其表达式如下:

图像如下图所示:

利⽤实际的 σ 函数,我们得到⼀个,就像上⾯说明的,平滑的感知器。 σ 函数的平滑特性,正是关键因素,⽽不是其细部形式盯明。 σ 的平滑意味着权重和偏置的微⼩变化,即 ∆w 和 ∆b,会从神经元产⽣⼀个微⼩的输出变化 ∆output。实际上,微积分告诉我们

∆output 可以很好地近似表⽰为:

上面的式子是⼀个反映权重、偏置变化嫌尘和输出变化的线性函数。这⼀线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权重和偏置的微⼩变化来达到输出的微⼩变化。所以当 S 型神经元和感知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S型神经元在计算处理如何变化权重和偏置来使输出变化的时候会更加容易。

有了对S型神经元的了解,我们就可以介绍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了。具体如下:

在⽹络中最左边的称为输⼊层,其中的神经元称为输⼊神经元。最右边的,即输出层包含有输出神经元,在图中,输出层只有⼀个神经元。中间层,既然这层中的神经元既不是输⼊也不是输出,则被称为隐藏层。

这就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随着后面的发展神经网络的层数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复杂。

我们回顾一下神经网络发展的历程。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曲折荡漾,既有被人捧上天的时刻,也有摔落在街头无人问津的时段,中间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

从单层神经网络(感知机)开始,到包含一个隐藏层的两层神经网络,再到多层的深度神经网络,一共有三次兴起过程。详见下图。

我们希望有⼀个算法,能让我们找到权重和偏置,以⾄于⽹络的输出 y(x) 能够拟合所有的 训练输⼊ x。为了量化我们如何实现这个⽬标,我们定义⼀个代价函数:

这⾥ w 表⽰所有的⽹络中权重的集合, b 是所有的偏置, n 是训练输⼊数据的个数,
a 是表⽰当输⼊为 x 时输出的向量,求和则是在总的训练输⼊ x 上进⾏的。当然,输出 a 取决于 x, w和 b,但是为了保持符号的简洁性,我没有明确地指出这种依赖关系。符号 ∥v∥ 是指向量 v 的模。我们把 C 称为⼆次代价函数;有时也称被称为均⽅误差或者 MSE。观察⼆次代价函数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 C(w, b) 是⾮负的,因为求和公式中的每⼀项都是⾮负的。此外,代价函数 C(w,b)的值相当⼩,即 C(w; b) ≈ 0,精确地说,是当对于所有的训练输⼊ x, y(x) 接近于输出 a 时。因

此如果我们的学习算法能找到合适的权重和偏置,使得 C(w; b) ≈ 0,它就能很好地⼯作。相反,当 C(w; b) 很⼤时就不怎么好了,那意味着对于⼤量地输⼊, y(x) 与输出 a 相差很⼤。因此我们的训练算法的⽬的,是最⼩化权重和偏置的代价函数 C(w; b)。换句话说,我们想要找到⼀系列能让代价尽可能⼩的权重和偏置。我们将采⽤称为梯度下降的算法来达到这个⽬的。

下面我们将代价函数简化为C(v)。它可以是任意的多元实值函数, 。
注意我们⽤ v 代替了 w 和 b 以强调它可能是任意的函数,我们现在先不局限于神经⽹络的环境。

为了使问题更加简单我们先考虑两个变量的情况,想象 C 是⼀个只有两个变量 和 的函数,我们的目的是找到 和 使得C最小。

如上图所示,我们的目的就是找到局部最小值。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微积分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导数来求解C的极值点。但是对于神经网络来说,我们往往面对的是非常道的权值和偏置,也就是说v的维数不只是两维,有可能是亿万维的。对于一个高维的函数C(v)求导数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算法。想象一下一个小球从山顶滚下山谷的过程, 我们的⽇常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球最终会滚到⾕底。我们先暂时忽略相关的物理定理, 对球体的⾁眼观察是为了激发我们的想象⽽不是束缚我们的思维。因此与其陷进物理学⾥凌乱的细节,不如我们就这样问⾃⼰:如果我们扮演⼀天的上帝,能够构造⾃⼰的物理定律,能够⽀配球体可以如何滚动,那么我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学定律来让球体能够总是滚落到⾕底呢?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这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下,当我们在 和 ⽅向分别将球体移动⼀个很⼩的量,即 ∆ 和 ∆ 时,球体将会发⽣什么情况。微积分告诉我们 C 将会有如下变化:

也可以用向量表示为

现在我们的问题就转换为不断寻找一个小于0的∆C,使得C+∆C不断变小。

假设我们选取:

这⾥的 η 是个很⼩的正数(称为学习速率),于是

由于 ∥∇C∥2 ≥ 0,这保证了 ∆C ≤ 0,即,如果我们按照上述⽅程的规则去改变 v,那么 C
会⼀直减⼩,不会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改变v来C的值不断下降,是小球滚到最低点。

总结⼀下,梯度下降算法⼯作的⽅式就是重复计算梯度 ∇C,然后沿着相反的⽅向移动,沿着⼭⾕“滚落”。我们可以想象它像这样:

为了使梯度下降能够正确地运⾏,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速率η,确保C不断减少,直到找到最小值。

知道了两个变量的函数 C 的梯度下降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把它推广到多维。我们假设 C 是⼀个有 m 个变量 的多元函数。 ∆C 将会变为:

其中, ∇C为

∆v为:

更新规则为:

在回到神经网络中,w和b的更新规则为:

前面提到神经⽹络如何使⽤梯度下降算法来学习他们⾃⾝的权重和偏置。但是,这⾥还留下了⼀个问题:我们并没有讨论如何计算代价函数的梯度。这里就需要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算法: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反向传播算法的启示是数学中的链式法则。

四个方程:

输出层误差方程:

当前层误差方程:

误差方程关于偏置的关系:

误差方程关于权值的关系

算法描述:

检视这个算法,你可以看到为何它被称作反向传播。我们从最后⼀层开始向后计算误差向量δ。这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何要从后⾯开始。但是如果你认真思考反向传播的证明,这种反向移动其实是代价函数是⽹络输出的函数的结果。为了理解代价随前⾯层的权重和偏置变化的规律,我们需要重复作⽤链式法则,反向地获得需要的表达式。

参考链接: http://neuralnetworksanddeeplearning.com/

㈢ bp神经网络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包括输入层(input)、隐层(hide layer)和输出层(output layer)。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模拟人思维的第二种方式。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极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手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如图所示拓扑结构的单隐层前馈网络,一般称为三层前馈网或三层感知器,即:输入层、中间层(也称隐层)和输出层。它的特点是:各层神经元仅与相邻层神经元之间相互全连接,同层内神经元之间无连接,各层神经元之间无反馈连接,构成具有层次结构的前馈型神经网络系统。单计算层前馈神经网络只能求解线性可分问题,能够求解非线性问题的网络必须是具有隐层的多层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原型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

(2)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

(3)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

(4)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系统。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例如,完成某种信号处理或模式识别的功能、构作专家系统、制成机器人等等。

纵观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人类在征服宇宙空间、基本粒子,生命起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进程中历经了崎岖不平的道路。我们也会看到,探索人脑功能和神经网络的研究将伴随着重重困难的克服而日新月异。
神经网络可以用作分类、聚类、预测等。神经网络需要有一定量的历史数据,通过历史数据的训练,网络可以学习到数据中隐含的知识。在你的问题中,首先要找到某些问题的一些特征,以及对应的评价数据,用这些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

虽然BP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学习速率是固定的,因此网络的收敛速度慢,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对于一些复杂问题,BP算法需要的训练时间可能非常长,这主要是由于学习速率太小造成的,可采用变化的学习速率或自适应的学习速率加以改进。

其次,BP算法可以使权值收敛到某个值,但并不保证其为误差平面的全局最小值,这是因为采用梯度下降法可能产生一个局部最小值。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附加动量法来解决。

再次,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单元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是根据经验或者通过反复实验确定。因此,网络往往存在很大的冗余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网络学习的负担。

最后,网络的学习和记忆具有不稳定性。也就是说,如果增加了学习样本,训练好的网络就需要从头开始训练,对于以前的权值和阈值是没有记忆的。但是可以将预测、分类或聚类做的比较好的权值保存。

㈣ 一文看懂四种基本的神经网络架构

原文链接:
http://blackblog.tech/2018/02/23/Eight-Neural-Network/

更多干货就在我的个人博客 http://blackblog.tech 欢迎关注

刚刚入门神经网络,往往会对众多的神经网络架构感到困惑,神经网络看起来复杂多样,但是这么多架构无非也就是三类,前馈神经网络,循环网络,对称连接网络,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神经网络,分别是CNN,RNN,DBN,GAN。通过这四种基本的神经网络架构,我们来对神经网络进行一定的了解。

神经网络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模型,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一般来说,神经网络的架构可以分为三类:

前馈神经网络:
这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神经网络类型。第一层是输入,最后一层是输出。如果有多个隐藏层,我们称之为“深度”神经网络。他们计算出一系列改变样本相似性的变换。各层神经元的活动是前一层活动的非线性函数。

循环网络:
循环网络在他们的连接图中定向了循环,这意味着你可以按照箭头回到你开始的地方。他们可以有复杂的动态,使其很难训练。他们更具有生物真实性。
循环网络的目的使用来处理序列数据。在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是从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层与层之间是全连接的,每层之间的节点是无连接的。但是这种普通的神经网络对于很多问题却无能无力。例如,你要预测句子的下一个单词是什么,一般需要用到前面的单词,因为一个句子中前后单词并不是独立的。
循环神经网路,即一个序列当前的输出与前面的输出也有关。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网络会对前面的信息进行记忆并应用于当前输出的计算中,即隐藏层之间的节点不再无连接而是有连接的,并且隐藏层的输入不仅包括输入层的输出还包括上一时刻隐藏层的输出。

对称连接网络:
对称连接网络有点像循环网络,但是单元之间的连接是对称的(它们在两个方向上权重相同)。比起循环网络,对称连接网络更容易分析。这个网络中有更多的限制,因为它们遵守能量函数定律。没有隐藏单元的对称连接网络被称为“Hopfield 网络”。有隐藏单元的对称连接的网络被称为玻尔兹曼机。

其实之前的帖子讲过一些关于感知机的内容,这里再复述一下。
首先还是这张图
这是一个M-P神经元

一个神经元有n个输入,每一个输入对应一个权值w,神经元内会对输入与权重做乘法后求和,求和的结果与偏置做差,最终将结果放入激活函数中,由激活函数给出最后的输出,输出往往是二进制的,0 状态代表抑制,1 状态代表激活。

可以把感知机看作是 n 维实例空间中的超平面决策面,对于超平面一侧的样本,感知器输出 1,对于另一侧的实例输出 0,这个决策超平面方程是 w⋅x=0。 那些可以被某一个超平面分割的正反样例集合称为线性可分(linearly separable)样例集合,它们就可以使用图中的感知机表示。
与、或、非问题都是线性可分的问题,使用一个有两输入的感知机能容易地表示,而异或并不是一个线性可分的问题,所以使用单层感知机是不行的,这时候就要使用多层感知机来解决疑惑问题了。

如果我们要训练一个感知机,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会从随机的权值开始,反复地应用这个感知机到每个训练样例,只要它误分类样例就修改感知机的权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感知机正确分类所有的样例。每一步根据感知机训练法则来修改权值,也就是修改与输入 xi 对应的权 wi,法则如下:

这里 t 是当前训练样例的目标输出,o 是感知机的输出,η 是一个正的常数称为学习速率。学习速率的作用是缓和每一步调整权的程度,它通常被设为一个小的数值(例如 0.1),而且有时会使其随着权调整次数的增加而衰减。

多层感知机,或者说是多层神经网络无非就是在输入层与输出层之间加了多个隐藏层而已,后续的CNN,DBN等神经网络只不过是将重新设计了每一层的类型。感知机可以说是神经网络的基础,后续更为复杂的神经网络都离不开最简单的感知机的模型,

谈到机器学习,我们往往还会跟上一个词语,叫做模式识别,但是真实环境中的模式识别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
图像分割:真实场景中总是掺杂着其它物体。很难判断哪些部分属于同一个对象。对象的某些部分可以隐藏在其他对象的后面。
物体光照:像素的强度被光照强烈影响。
图像变形:物体可以以各种非仿射方式变形。例如,手写也可以有一个大的圆圈或只是一个尖头。
情景支持:物体所属类别通常由它们的使用方式来定义。例如,椅子是为了让人们坐在上面而设计的,因此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形状。
卷积神经网络与普通神经网络的区别在于,卷积神经网络包含了一个由卷积层和子采样层构成的特征抽取器。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中,一个神经元只与部分邻层神经元连接。在CNN的一个卷积层中,通常包含若干个特征平面(featureMap),每个特征平面由一些矩形排列的的神经元组成,同一特征平面的神经元共享权值,这里共享的权值就是卷积核。卷积核一般以随机小数矩阵的形式初始化,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卷积核将学习得到合理的权值。共享权值(卷积核)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减少网络各层之间的连接,同时又降低了过拟合的风险。子采样也叫做池化(pooling),通常有均值子采样(mean pooling)和最大值子采样(max pooling)两种形式。子采样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卷积过程。卷积和子采样大大简化了模型复杂度,减少了模型的参数。
卷积神经网络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输入层。第二部分由n个卷积层和池化层的组合组成。第三部分由一个全连结的多层感知机分类器构成。
这里举AlexNet为例:

·输入:224×224大小的图片,3通道
·第一层卷积:11×11大小的卷积核96个,每个GPU上48个。
·第一层max-pooling:2×2的核。
·第二层卷积:5×5卷积核256个,每个GPU上128个。
·第二层max-pooling:2×2的核。
·第三层卷积:与上一层是全连接,3*3的卷积核384个。分到两个GPU上个192个。
·第四层卷积:3×3的卷积核384个,两个GPU各192个。该层与上一层连接没有经过pooling层。
·第五层卷积:3×3的卷积核256个,两个GPU上个128个。
·第五层max-pooling:2×2的核。
·第一层全连接:4096维,将第五层max-pooling的输出连接成为一个一维向量,作为该层的输入。
·第二层全连接:4096维
·Softmax层:输出为1000,输出的每一维都是图片属于该类别的概率。

卷积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当然这里只是对卷积神经网络做了最简单的讲解,卷积神经网络中仍然有很多知识,比如局部感受野,权值共享,多卷积核等内容,后续有机会再进行讲解。

传统的神经网络对于很多问题难以处理,比如你要预测句子的下一个单词是什么,一般需要用到前面的单词,因为一个句子中前后单词并不是独立的。RNN之所以称为循环神经网路,即一个序列当前的输出与前面的输出也有关。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网络会对前面的信息进行记忆并应用于当前输出的计算中,即隐藏层之间的节点不再无连接而是有连接的,并且隐藏层的输入不仅包括输入层的输出还包括上一时刻隐藏层的输出。理论上,RNN能够对任何长度的序列数据进行处理。
这是一个简单的RNN的结构,可以看到隐藏层自己是可以跟自己进行连接的。

那么RNN为什么隐藏层能够看到上一刻的隐藏层的输出呢,其实我们把这个网络展开来开就很清晰了。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循环层和全连接层的区别就是循环层多了一个权重矩阵 W。
如果反复把式2带入到式1,我们将得到:

在讲DBN之前,我们需要对DBN的基本组成单位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RBM,受限玻尔兹曼机。
首先什么是玻尔兹曼机?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36b31-1519636788074)]
如图所示为一个玻尔兹曼机,其蓝色节点为隐层,白色节点为输入层。
玻尔兹曼机和递归神经网络相比,区别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递归神经网络本质是学习一个函数,因此有输入和输出层的概念,而玻尔兹曼机的用处在于学习一组数据的“内在表示”,因此其没有输出层的概念。
2、递归神经网络各节点链接为有向环,而玻尔兹曼机各节点连接成无向完全图。

而受限玻尔兹曼机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来说就是加入了限制,这个限制就是将完全图变成了二分图。即由一个显层和一个隐层构成,显层与隐层的神经元之间为双向全连接。

h表示隐藏层,v表示显层
在RBM中,任意两个相连的神经元之间有一个权值w表示其连接强度,每个神经元自身有一个偏置系数b(对显层神经元)和c(对隐层神经元)来表示其自身权重。
具体的公式推导在这里就不展示了

DBN是一个概率生成模型,与传统的判别模型的神经网络相对,生成模型是建立一个观察数据和标签之间的联合分布,对P(Observation|Label)和 P(Label|Observation)都做了评估,而判别模型仅仅而已评估了后者,也就是P(Label|Observation)。
DBN由多个限制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层组成,一个典型的神经网络类型如图所示。这些网络被“限制”为一个可视层和一个隐层,层间存在连接,但层内的单元间不存在连接。隐层单元被训练去捕捉在可视层表现出来的高阶数据的相关性。

生成对抗网络其实在之前的帖子中做过讲解,这里在说明一下。
生成对抗网络的目标在于生成,我们传统的网络结构往往都是判别模型,即判断一个样本的真实性。而生成模型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样本生成类似的新样本,注意这些样本是由计算机学习而来的。
GAN一般由两个网络组成,生成模型网络,判别模型网络。
生成模型 G 捕捉样本数据的分布,用服从某一分布(均匀分布,高斯分布等)的噪声 z 生成一个类似真实训练数据的样本,追求效果是越像真实样本越好;判别模型 D 是一个二分类器,估计一个样本来自于训练数据(而非生成数据)的概率,如果样本来自于真实的训练数据,D 输出大概率,否则,D 输出小概率。
举个例子:生成网络 G 好比假币制造团伙,专门制造假币,判别网络 D 好比警察,专门检测使用的货币是真币还是假币,G 的目标是想方设法生成和真币一样的货币,使得 D 判别不出来,D 的目标是想方设法检测出来 G 生成的假币。
传统的判别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下面展示一个cDCGAN的例子(前面帖子中写过的)
生成网络

判别网络

最终结果,使用MNIST作为初始样本,通过学习后生成的数字,可以看到学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文非常简单的介绍了四种神经网络的架构,CNN,RNN,DBN,GAN。当然也仅仅是简单的介绍,并没有深层次讲解其内涵。这四种神经网络的架构十分常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当然关于神经网络的知识,不可能几篇帖子就讲解完,这里知识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帮助大家快速入(zhuang)门(bi)。后面的帖子将对深度自动编码器,Hopfield 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讲解。

㈤ 神经网络解常微分方程

是的,神经网络可以用来解决常微分方程。这通常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预测微分方程的解,或者握卜通搏携过将微分方程的段银穗约束条件作为输入,将解作为输出来实现的。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拟合已知的解,或者对于没有解析解的复杂微分方程来求解数值解。

㈥ Hopfield神经网络

Hopfield神经网络(Hopfield Neural Network,简称 HNN),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Hopfield教授1982年提出的一种反馈型神经网络,信号不但能向前,还能向后传递(输出信号又反馈回来变成输入信号。而前面所介绍的BP网络是一种前馈网络,信号只能向前传递)。他在Hopfield神经网络中引入了“能量函数”概念,使网络的运行稳定性的判断有了可靠依据。Hopfield神经网络的权值不是经过反复学习获得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则计算出来的,一经确定就不再改变,而Hopfield神经网络的状态(输入、输出信号)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网络演变到稳态时各神经元的状态便是问题的解。

1985年,Hopfield和Tank研制了电子线路来模拟Hopfield网络,较好地解决了优化组合问题中着名的TSP(旅行商)问题,找到了最佳解的近似解,为神经网络的复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对于地球物理反演这种最优化问题,可以很方便地用Hopfield网络来实现。反演的目标函数等于Hopfield网络的“能量函数”,网络的状态(输入、输出信号)就是模型的参数,网络演变到稳态时各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值便是反演问题的解。

Hopfield神经网络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网络模型,分别记为DHNN(Discrete Hopfield Neural Network)和CHNN(Continues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在前馈型网络中无论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一般均不考虑输入与输出之间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而只表达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但在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中,考虑了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延迟因素,因此需要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网络的动态数学模型。

8.5.4.1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8.12所示。这是一种单层全反馈网络,共有n个神经元。图8.12的特点是任意一个神经元的输出xi只能是0或1,均通过连接权wij反馈至所有神经元j作为它的输入xj。也就是说,每个神经元都通过连接权接收所有其他神经元输出反馈的信息,这样每一个神经元的输出都受其他所有神经元输出的控制,从而每个神经元的输出相互制约。每个神经元均设一个阀值Ti,以反映对输入噪声的控制。

图8.12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8]

8.5.4.1.1 网络的状态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任意一个神经元的输出xj称为网络的状态,它只能是0或1。变化规律由下式规定:

xj=f(netj) j=1,2,…,n(8.33)

f( )为转移函数,离散 Hopfield神经网络的转移函数常用符号函数表示: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其中netj为净输入: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对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一般有

wij=0,wij=wji (8.36)

这说明神经元没有自反馈,两个神经元的相互控制权值相同。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稳定时,每个神经元的状态都不再改变。此时的稳定状态就是网络的输出,记为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8.5.4.1.2 网络的异步工作方式

它是一种串行方式,网络运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神经元的状态,其他神经元的状态保持不变。

8.5.4.1.3 网络的同步工作方式

它是一种并行同步工作方式,所有神经元同时调整状态。

8.5.4.1.4 网络的吸引子

网络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输出X,称为网络的吸引子。

8.5.4.1.5 网络的能量函数

网络的能量函数定义为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以上是矩阵形式,考虑无自反馈的具体展开形式为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当网络收敛到稳定状态时,有

ΔE(t)=E(t+1)-E(t)=0 (8.40)

或者说: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理论证明了如下两个定理[8]:

定理1.对于DHNN,若按异步方式调整网络状态,且连接权矩阵W为对称阵,则对任意初始状态,网络都能最终收敛到一个吸引子。

定理2.对于DHNN,若按同步方式调整网络状态,且连接权矩阵W为非负定对称阵,则对任意初始状态,网络都能最终收敛到一个吸引子。

8.5.4.1.6 利用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反演

在地球物理线性反演中,设有如下目标函数: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对比式(8.38)和式(8.42)发现它们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王家映的《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一书中,直接用式(8.42)和式(8.38)类比,公式显得复杂。本书设立一个新的目标函数ϕ,公式将会变得简洁得多: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再对比式(8.38)和式(8.43),发现它们完全一样,只要设:

X(t)=m,W=GTG,T=GTd (8.44)

注意:式(8.43)的目标函数ϕ的极大值解就是原来目标函数φ极小值的解,它们是同解的。

如果待反演的模型参数是离散的0或1值,那么可以直接应用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反演。但是一般它们都是连续的数值,所以还要将模型参数表示为二进制[1]:

地球物理反演教程

其中:Bij=0或1为二进制数;D和U为整数,取决于模型参数的大小和精度。这样第i个模型参数就用Bij表示为了二进制数。将式(8.45)代入目标函数式(8.43)后再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进行对比,确立新的等价关系后,就可以进行反演了。

这个新的等价关系式可以参见王家映的《地球物理反演理论》[1]一书。

反演的过程大致如下:

(1)根据模型参数的大小范围和精度确定D和U,将初始输入模型参数变为二进制数。设立一个拟合精度标准,如相对均方差ε,设定一个最大迭代次数N(所有神经元的输出都修改一次称为一次迭代)。

(2)利用数据方程的G矩阵(在一般情况下需用偏导数矩阵获得)计算网络的权值和阀值。

(3)将二进制初始模型参数输入网络并运行网络。

(4)把每次迭代网络输出值变为十进制模型参数,进行正演计算。如果拟合满足精度ε,则停止网络运行并输出反演结果。否则重复(2)~(4)步直到满足精度或达到最多迭代次数N为止。

在一般情况下,地球物理数据方程的G矩阵是无法用解析式写出的,需要用偏导数矩阵获得,它是依赖于输入参数的,因此网络的每次迭代都要重新计算偏导数矩阵。这个计算量是很大的。因此他的反演过程和最小二乘法相似。此外,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反演同样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值点(吸引子)。因此同样受初始模型的影响,需要尽量让初始模型接近真实模型。

8.5.4.2 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CHNN)[8]

1984年,Hopfield把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发展为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但所有神经元都同步工作,各输入输出量为随时间变化的连续的模拟量,这就使得CHNN比DHNN在信息处理的并行性、实时性方面更接近实际的生物神经网络工作机理。因此利用CHNN进行地球物理反演更加方便。

CHNN可以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但用模拟电子线路来描述,则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图8.13为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8]

图8.13 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8]

图8.13中每个神经元用一个运算放大器模拟,神经元的输入输出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表示,连接权用电导表示。每个放大器有一个正向输出和一个反向输出,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每个神经元还有一个用于设置激活电平的外界输入偏置电流作为阀值。

这里由于篇幅关系不再累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其他文献。

㈦ 什么是全连接神经网络怎么理解“全连接”

1、全连接神经网络解析:对n-1层和n层而言,n-1层的任意一个节点,都和第n层所有节点有连接。即第n层的每个节点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激活函数的输入是n-1层所有节点的加权。

2、全连接的神经网络示意图:


3、“全连接”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但是网络很大的时候,训练速度回很慢。部分连接就是认为的切断某两个节点直接的连接,这样训练时计算量大大减小。

㈧ 神经网络中的线性代数

神经网络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或纯粹神经科学领域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士来说,神经网络实际上是指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的设计灵感来自生物大脑结构。下面的人工网络中使用的神经元本质上是数学函数。

每个网络都具有:

以及

这个简化的人工神经网络由以下部分组成:

以及

向量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数学参数,稍后我们会详细讲解。注意,输入数量和隐藏层中的隐藏神经元数量或输出数量没有联系。(此处用到的记法是行向量,这些向量也可以表示为列向量)

注意到连接不同神经元的“线条”了吗?

因为有太多的 权重 将一个层与另一个层相连,因此我们以数学方式将这些系数整理为一个矩阵,称之为 权重矩阵

权重矩阵的数字记法

我们来看这个人工神经网络的一个基础模型, 该模型只有一个简单的隐藏层, 每个输入都分别与隐藏层的各神经元相连, 而这些神经元, 又分别与输出层的各神经元相连, 而输出层的每个神经元分别代表着一个输出, 我们可以将这个网络看成一个数学函数集

更具体通俗地来看, 每个输入会与相应的权重相乘 , 然后在下一层的神经元里与 bias(偏置) 相加, 偏置是神经元的外部参数可以用外部固定输入值进行建模

这整个运算的和通常会输入到一个激活函数中从而进入下一层或输出层

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黑盒子 盒子里有 n 个输入 k 个输出, 我们的目的就是设计一个系统 使其在输入 x 时能正确输出对应的 y, 我们要做的就是决定黑盒子里应该装什么

我们知道自己想使用人工神经网络, 所以需要训练该网络成为一个特定的系统 使其能生成与某个输入相对应的正确输出, 至少大部分时候能生成正确输出

本质上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一批最优权重, 将输入与隐藏层连接起来, 再找出另一批最优权重 将隐藏层和输出连接起来, 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完美的预测方案 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完美

在处理神经网络时,会涉及到 2 个主要阶段:

训练阶段 ,我们会获取数据集(也称为训练集),其中包含很多输入和对应的目标(输出)对。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组能将输入以最佳方式映射到期望输出的权重。

验证阶段 ,我们使用在训练阶段创建的网络,对其应用新的输入并期望获得理想的输出。

训练阶段将包含两个步骤:

我们将重复这些步骤很多次,直到我们认为系统已经达到最佳权重集合,能够带来可能的最佳输出。

为了简化, 使用包含三个神经元的隐藏层, 两个输出

假设有一个隐藏层,我们将需要完成两个计算步骤。第一步是计算隐藏状态的值,第二步是计算输出的值。

注意,隐藏层和输出层都显示为向量,因为它们都由多个神经元表示。

隐藏层的向量 的计算方式为,如下所示地将输入向量与权重矩阵

通过向量和矩阵乘法,我们可以按如下方式理解此计算过程:

算出 后,我们需要激活函数。

激活函数的符号是希腊字母 Φ: 。

此激活函数会确定隐藏层值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两个方程表示最后的隐藏向量 :


因为 表示权重矩阵的权重部分,将输入中的神经元 i 与隐藏层中的神经元 j 相连,我们还可以使用 线性组合 表示这些计算过程

计算输出向量的流程在数学上和计算隐藏层向量相似。我们同样会使用矩阵乘法。向量是新计算的隐藏层,矩阵是将隐藏层与输出相连的矩阵。

本质上,神经网络中的每个新层都通过向量与矩阵相乘计算得出,其中向量表示新层的输入,矩阵表示将这些新输入与下个层相连的矩阵。
在我们的示例中,输入向量为 ,矩阵为 ,因此 。

模型泛化

例如n=3

㈨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一共有四种算法及原理,如下所示:

1、自适应谐振理论(ART)网络

自适应谐振理论(ART)网络具有不同的方案。一个ART-1网络含有两层一个输入层和一个输出层。这两层完全互连,该连接沿着正向(自底向上)和反馈(自顶向下)两个方向进行。

2、学习矢量量化(LVQ)网络

学习矢量量化(LVQ)网络,它由三层神经元组成,即输入转换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该网络在输入层与隐含层之间为完全连接,而在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为部分连接,每个输出神经元与隐含神经元的不同组相连接。

3、Kohonen网络

Kohonen网络或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含有两层,一个输入缓冲层用于接收输入模式,另一个为输出层,输出层的神经元一般按正则二维阵列排列,每个输出神经元连接至所有输入神经元。连接权值形成与已知输出神经元相连的参考矢量的分量。

4、Hopfield网络

Hopfield网络是一种典型的递归网络,这种网络通常只接受二进制输入(0或1)以及双极输入(+1或-1)。它含有一个单层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所有其他神经元连接,形成递归结构。

(9)神经网络连接方程扩展阅读: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历史背景:

该算法系统是 20 世纪 40 年代后出现的。它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可调的连接权值连接而成,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

BP算法又称为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中的一种监督式的学习算法。BP 神经网络算法在理论上可以逼近任意函数,基本的结构由非线性变化单元组成,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而且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处理单元数及网络的学习系数等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灵活性很大,在优化、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故障诊断等许 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㈩ 神经网络模型-27种神经网络模型们的简介

​ 

【1】Perceptron(P) 感知机

【1】感知机 

感知机是我们知道的最简单和最古老的神经元模型,它接收一些输入,然后把它们加总,通过激活函数并传递到输出层。

【2】Feed Forward(FF)前馈神经网络

 【2】前馈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FF),这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50年代。它的工作原理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1.所有节点都完全连接

2.激活从输入层流向输出,无回环

3.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一层(隐含层)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网络使用反向传播方法进行训练。

【3】Radial Basis Network(RBF) RBF神经网络

 【3】RBF神经网络

RBF 神经网络实际上是 激活函数是径向基函数 而非逻辑函数的FF前馈神经网络(FF)。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逻辑函数--- 将某个任意值映射到[0 ,... 1]范围内来,回答“是或否”问题。适用于分类决策系统,但不适用于连续变量。

相反, 径向基函数--- 能显示“我们距离目标有多远”。 这完美适用于函数逼近和机器控制(例如作为PID控制器的替代)。

简而言之,RBF神经网络其实就是, 具有不同激活函数和应用方向的前馈网络 。

【4】Deep Feed Forword(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4】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在90年代初期开启了深度学习的潘多拉盒子。 这些依然是前馈神经网络,但有不止一个隐含层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特殊性?

在训练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时,我们只向上一层传递了少量的误差信息。由于堆叠更多的层次导致训练时间的指数增长,使得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非常不实用。 直到00年代初,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方法; 现在它们构成了现代机器学习系统的核心 ,能实现前馈神经网络的功能,但效果远高于此。

【5】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 递归神经网络

【5】RNN递归神经网络 

RNN递归神经网络引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递归神经元。这种类型的第一个网络被称为约旦网络(Jordan Network),在网络中每个隐含神经元会收到它自己的在固定延迟(一次或多次迭代)后的输出。除此之外,它与普通的模糊神经网络非常相似。

当然,它有许多变化 — 如传递状态到输入节点,可变延迟等,但主要思想保持不变。这种类型的神经网络主要被使用在上下文很重要的时候——即过去的迭代结果和样本产生的决策会对当前产生影响。最常见的上下文的例子是文本——一个单词只能在前面的单词或句子的上下文中进行分析。

【6】Long/Short Term Memory (LSTM) 长短时记忆网络

【6】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 

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引入了一个存储单元,一个特殊的单元,当数据有时间间隔(或滞后)时可以处理数据。递归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记住”前十个词来处理文本,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可以通过“记住”许多帧之前发生的事情处理视频帧。 LSTM网络也广泛用于写作和语音识别。

存储单元实际上由一些元素组成,称为门,它们是递归性的,并控制信息如何被记住和遗忘。

【7】Gated Recurrent Unit (GRU)

 【7】GRU是具有不同门的LSTM

GRU是具有不同门的LSTM。

听起来很简单,但缺少输出门可以更容易基于具体输入重复多次相同的输出,目前此模型在声音(音乐)和语音合成中使用得最多。

实际上的组合虽然有点不同:但是所有的LSTM门都被组合成所谓的更新门(Update Gate),并且复位门(Reset Gate)与输入密切相关。

它们比LSTM消耗资源少,但几乎有相同的效果。

【8】Auto Encoder (AE) 自动编码器

 【8】AE自动编码器

Autoencoders自动编码器用于分类,聚类和特征压缩。

当您训练前馈(FF)神经网络进行分类时,您主要必须在Y类别中提供X个示例,并且期望Y个输出单元格中的一个被激活。 这被称为“监督学习”。

另一方面,自动编码器可以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它们的结构 - 当隐藏单元数量小于输入单元数量(并且输出单元数量等于输入单元数)时,并且当自动编码器被训练时输出尽可能接近输入的方式,强制自动编码器泛化数据并搜索常见模式。

【9】Variational AE (VAE)  变分自编码器

 【9】VAE变分自编码器

变分自编码器,与一般自编码器相比,它压缩的是概率,而不是特征。

尽管如此简单的改变,但是一般自编码器只能回答当“我们如何归纳数据?”的问题时,变分自编码器回答了“两件事情之间的联系有多强大?我们应该在两件事情之间分配误差还是它们完全独立的?”的问题。

【10】Denoising AE (DAE) 降噪自动编码器

 【10】DAE降噪自动编码器

虽然自动编码器很酷,但它们有时找不到最鲁棒的特征,而只是适应输入数据(实际上是过拟合的一个例子)。

降噪自动编码器(DAE)在输入单元上增加了一些噪声 - 通过随机位来改变数据,随机切换输入中的位,等等。通过这样做,一个强制降噪自动编码器从一个有点嘈杂的输入重构输出,使其更加通用,强制选择更常见的特征。

【11】Sparse AE (SAE) 稀疏自编码器

【11】SAE稀疏自编码器 

稀疏自编码器(SAE)是另外一个有时候可以抽离出数据中一些隐藏分组样试的自动编码的形式。结构和AE是一样的,但隐藏单元的数量大于输入或输出单元的数量。

【12】Markov Chain (MC) 马尔科夫链

 【12】Markov Chain (MC) 马尔科夫链

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 MC)是一个比较老的图表概念了,它的每一个端点都存在一种可能性。过去,我们用它来搭建像“在单词hello之后有0.0053%的概率会出现dear,有0.03551%的概率出现you”这样的文本结构。

这些马尔科夫链并不是典型的神经网络,它可以被用作基于概率的分类(像贝叶斯过滤),用于聚类(对某些类别而言),也被用作有限状态机。

【13】Hopfield Network (HN) 霍普菲尔网络

【13】HN霍普菲尔网络 

霍普菲尔网络(HN)对一套有限的样本进行训练,所以它们用相同的样本对已知样本作出反应。

在训练前,每一个样本都作为输入样本,在训练之中作为隐藏样本,使用过之后被用作输出样本。

在HN试着重构受训样本的时候,他们可以用于给输入值降噪和修复输入。如果给出一半图片或数列用来学习,它们可以反馈全部样本。

【14】Boltzmann Machine (BM) 波尔滋曼机

【14】 BM 波尔滋曼机 

波尔滋曼机(BM)和HN非常相像,有些单元被标记为输入同时也是隐藏单元。在隐藏单元更新其状态时,输入单元就变成了输出单元。(在训练时,BM和HN一个一个的更新单元,而非并行)。

这是第一个成功保留模拟退火方法的网络拓扑。

多层叠的波尔滋曼机可以用于所谓的深度信念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可以用作特征检测和抽取。

【15】Restricted BM (RBM) 限制型波尔滋曼机

【15】 RBM 限制型波尔滋曼机 

在结构上,限制型波尔滋曼机(RBM)和BM很相似,但由于受限RBM被允许像FF一样用反向传播来训练(唯一的不同的是在反向传播经过数据之前RBM会经过一次输入层)。

【16】Deep Belief Network (DBN) 深度信念网络

【16】DBN 深度信念网络 

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深度信念网络(DBN)实际上是许多波尔滋曼机(被VAE包围)。他们能被连在一起(在一个神经网络训练另一个的时候),并且可以用已经学习过的样式来生成数据。

【17】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 (DCN) 深度卷积网络

【17】 DCN 深度卷积网络

当今,深度卷积网络(DCN)是人工神经网络之星。它具有卷积单元(或者池化层)和内核,每一种都用以不同目的。

卷积核事实上用来处理输入的数据,池化层是用来简化它们(大多数情况是用非线性方程,比如max),来减少不必要的特征。

他们通常被用来做图像识别,它们在图片的一小部分上运行(大约20x20像素)。输入窗口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沿着图像滑动。然后数据流向卷积层,卷积层形成一个漏斗(压缩被识别的特征)。从图像识别来讲,第一层识别梯度,第二层识别线,第三层识别形状,以此类推,直到特定的物体那一级。DFF通常被接在卷积层的末端方便未来的数据处理。

【18】Deconvolutional Network (DN) 去卷积网络

 【18】 DN 去卷积网络

去卷积网络(DN)是将DCN颠倒过来。DN能在获取猫的图片之后生成像(狗:0,蜥蜴:0,马:0,猫:1)一样的向量。DNC能在得到这个向量之后,能画出一只猫。

【19】Deep Convolutional Inverse Graphics Network (DCIGN)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

【19】 DCIGN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DCIGN),长得像DCN和DN粘在一起,但也不完全是这样。

事实上,它是一个自动编码器,DCN和DN并不是作为两个分开的网络,而是承载网路输入和输出的间隔区。大多数这种神经网络可以被用作图像处理,并且可以处理他们以前没有被训练过的图像。由于其抽象化的水平很高,这些网络可以用于将某个事物从一张图片中移除,重画,或者像大名鼎鼎的CycleGAN一样将一匹马换成一个斑马。

【20】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生成对抗网络

 【20】 GAN 生成对抗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GAN)代表了有生成器和分辨器组成的双网络大家族。它们一直在相互伤害——生成器试着生成一些数据,而分辨器接收样本数据后试着分辨出哪些是样本,哪些是生成的。只要你能够保持两种神经网络训练之间的平衡,在不断的进化中,这种神经网络可以生成实际图像。

【21】Liquid State Machine (LSM) 液体状态机

 【21】 LSM 液体状态机

液体状态机(LSM)是一种稀疏的,激活函数被阈值代替了的(并不是全部相连的)神经网络。只有达到阈值的时候,单元格从连续的样本和释放出来的输出中积累价值信息,并再次将内部的副本设为零。

这种想法来自于人脑,这些神经网络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系统,但目前还没有重大突破。

【22】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极端学习机

【22】ELM 极端学习机 

极端学习机(ELM)是通过产生稀疏的随机连接的隐藏层来减少FF网络背后的复杂性。它们需要用到更少计算机的能量,实际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和数据。

【23】Echo State Network (ESN) 回声状态网络

【23】 ESN 回声状态网络

回声状态网络(ESN)是重复网络的细分种类。数据会经过输入端,如果被监测到进行了多次迭代(请允许重复网路的特征乱入一下),只有在隐藏层之间的权重会在此之后更新。

据我所知,除了多个理论基准之外,我不知道这种类型的有什么实际应用。。。。。。。

【24】Deep Resial Network (DRN) 深度残差网络

​【24】 DRN 深度残差网络 

深度残差网络(DRN)是有些输入值的部分会传递到下一层。这一特点可以让它可以做到很深的层级(达到300层),但事实上它们是一种没有明确延时的RNN。

【25】Kohonen Network (KN) Kohonen神经网络

​ 【25】 Kohonen神经网络

Kohonen神经网络(KN)引入了“单元格距离”的特征。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分类,这种网络试着调整它们的单元格使其对某种特定的输入作出最可能的反应。当一些单元格更新了, 离他们最近的单元格也会更新。

像SVM一样,这些网络总被认为不是“真正”的神经网络。

【26】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26】 SVM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VM)用于二元分类工作,无论这个网络处理多少维度或输入,结果都会是“是”或“否”。

SVM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被叫做神经网络。

【27】Neural Turing Machine (NTM) 神经图灵机

​【27】NTM 神经图灵机 

神经网络像是黑箱——我们可以训练它们,得到结果,增强它们,但实际的决定路径大多数我们都是不可见的。

神经图灵机(NTM)就是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提取出记忆单元之后的FF。一些作者也说它是一个抽象版的LSTM。

记忆是被内容编址的,这个网络可以基于现状读取记忆,编写记忆,也代表了图灵完备神经网络。

阅读全文

与神经网络连接方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园网络安全与远程接入 浏览:577
wifi修改网络会怎么样 浏览:386
网络信息培训哪个好 浏览:667
网络安全攻防战基本书籍 浏览:321
网络与自媒体是什么专业 浏览:195
北京进口网络营销设置 浏览:114
华为怎么关闭网络时间设置 浏览:50
win7双网口共享网络 浏览:902
动漫网络游戏电脑版 浏览:674
小米6选择哪个网络接入点好 浏览:570
佛山网络运营公司哪个好 浏览:648
网络电视连上wifi怎么接着断开 浏览:550
电脑环形网络连接怎么设置 浏览:805
家用无线网络怎么样连接 浏览:795
电脑怎么不能自动连接无线网络 浏览:650
和平精英监测到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浏览:431
移动网络充值平台公司 浏览:616
怎么在网络里面找到自己的电脑 浏览:223
cmc怎么添加无线网络 浏览:281
峨眉山移动网络迁移多少钱 浏览:2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