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付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交付机制。
分组交付可以分为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两类。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路由器需要根据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来判断。
直接交付:当分组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是在同一个网络,或转发是在最后一个路由器与目的主机之间时将直接交付。
间接交付: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不在同一个网络上,分组间接交付。
⑵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网络层)
4.1、网络层概述
简介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 实现网络互连 ,进而 实现数据包在各网络之间的传输
这些异构型网络N1~N7如果只是需要各自内部通信,他们只要实现各自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即可
但是如果要将这些异构型网络互连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互联网,就需要实现网络层设备路由器
有时为了简单起见,可以不用画出这些网络,图中N1~N7,而将他们看做是一条链路即可
要实现网络层任务,需要解决一下主要问题: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可靠传输”还是“不可靠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那课讲过的可靠传输,详情可以看那边的笔记:网络层对以下的 分组丢失 、 分组失序 、 分组重复 的传输错误采取措施,使得接收方能正确接受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就是 可靠传输 ,反之,如果什么措施也不采取,则是 不可靠传输
网络层寻址问题
路由选择问题
路由器收到数据后,是依据什么来决定将数据包从自己的哪个接口转发出去?
依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但在实际当中,路由器是怎样知道这些路由记录?
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进行人工配置,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小且网络拓扑不改变的小型互联网
另一种是实现各种路由选择协议,由路由器执行路由选择协议中所规定的路由选择算法,而自动得出路由表中的路有记录,这种方法更适合规模较大且网络拓扑经常改变的大型互联网
补充 网络层(网际层) 除了 IP协议 外,还有之前介绍过的 地址解析协议ARP ,还有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总结
4.2、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 面向连接 ”还是“ 无连接 ”)曾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争论焦点的实质就是: 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交付应当由谁来负责 ?是 网络 还是 端系统 ?
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一种观点:让网络负责可靠交付
这种观点认为,应借助于电信网的成功经验,让网络负责可靠交付,计算机网络应模仿电信网络,使用 面向连接 的通信方式。
通信之前先建立 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以保证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如果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无差错按序到达终点,不丢失、不重复。
发送方 发送给 接收方 的所有分组都沿着同一条虚电路传送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请注意,电路交换的电话通信是先建立了一条真正的连接。
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另一种观点:网络提供数据报服务
互联网的先驱者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网络设计思路。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 无连接的 、 尽最大努力交付 的 数据报服务 。
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即 IP 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不进行编号)。
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到达终点),当然也不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
发送方 发送给 接收方 的分组可能沿着不同路径传送
尽最大努力交付
如果主机(即端系统)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是可靠的,那么就由网络的 主机中的运输层负责可靠交付(包括差错处理、流量控制等) 。
采用这种设计思路的好处是 :网络的造价大大降低,运行方式灵活,能够适应多种应用。
互连网能够发展到今日的规模,充分证明了当初采用这种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对比的方面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
思路 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连接的建立 必须有 不需要
终点地址 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 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
分组的转发 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当结点出故障时 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 到达终点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户主机负责 由用户主机负责
4.3、IPv4
概述
分类编制的IPv4地址
简介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 网络号 net-id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 主机号 host-id ,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由此可见, 一个 IP 地址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是唯一的 。
A类地址
B类地址
C类地址
练习
总结
IP 地址的指派范围
一般不使用的特殊的 IP 地址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1)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 ,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 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 多归属主机 (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 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无论是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确实不够合理:
IP 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因而使网络性能变坏。
两级的 IP 地址不够灵活。
如果想要将原来的网络划分成三个独立的网路
所以是否可以从主机号部分借用一部分作为子网号
但是如果未在图中标记子网号部分,那么我们和计算机又如何知道分类地址中主机号有多少比特被用作子网号了呢?
所以就有了划分子网的工具: 子网掩码
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 子网号字段 ”,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 三级的 IP 地址 。
这种做法叫做 划分子网 (subnetting) 。
划分子网已成为互联网的正式标准协议。
如何划分子网
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 单位内部的事情 。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 借用 若干个位作为 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 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 IP 数据报的 目的网络号 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然后 此路由器 在收到 IP 数据报后,再按 目的网络号 net-id 和 子网号 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 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划分为三个子网后对外仍是一个网络
优点
1. 减少了 IP 地址的浪费 2. 使网络的组织更加灵活 3. 更便于维护和管理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对外部网络透明 ,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一个网络。
子网掩码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 网络地址 重要,下面很多相关知识都会用到
举例
例子1
例子2
默认子网掩码
总结
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或一个子网的重要属性。
路由器在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时,必须把自己所在网络(或子网)的子网掩码告诉相邻路由器。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除了要给出目的网络地址外,还必须同时给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若一个路由器连接在两个子网上,就拥有两个网络地址和两个子网掩码。
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为什么使用无分类编址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 最主要的特点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 网络前缀 ”(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 。
如何使用无分类编址
举例
路由聚合(构造超网)
总结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给定一个IPv4地址快,如何将其划分成几个更小的地址块,并将这些地址块分配给互联网中不同网络,进而可以给各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接口分配IPv4地址
定长的子网掩码FLSM(Fixed Length Subnet Mask)
划分子网的IPv4就是定长的子网掩码
举例
通过上面步骤分析,就可以从子网1 ~ 8中任选5个分配给左图中的N1 ~ N5
采用定长的子网掩码划分,只能划分出2^n个子网,其中n是从主机号部分借用的用来作为子网号的比特数量,每个子网所分配的IP地址数量相同
但是也因为每个子网所分配的IP地址数量相同,不够灵活,容易造成IP地址的浪费
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
无分类编址的IPv4就是变长的子网掩码
举例
4.4、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举例
源主机如何知道目的主机是否与自己在同一个网络中,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
可以通过 目的地址IP 和 源地址的子网掩码 进行 逻辑与运算 得到 目的网络地址
如果 目的网络地址 和 源网络地址 相同 ,就是 在同一个网络 中,属于 直接交付
如果 目的网络地址 和 源网络地址 不相同 ,就 不在同一个网络 中,属于 间接交付 ,传输给主机所在网络的 默认网关 (路由器——下图会讲解),由默认网关帮忙转发
主机C如何知道路由器R的存在?
用户为了让本网络中的主机能和其他网络中的主机进行通信,就必须给其指定本网络的一个路由器的接口,由该路由器帮忙进行转发,所指定的路由器,也被称为 默认网关
例如。路由器的接口0的IP地址192.168.0.128做为左边网络的默认网关
主机A会将该IP数据报传输给自己的默认网关,也就是图中所示的路由器接口0
路由器收到IP数据报后如何转发?
检查IP数据报首部是否出错:
若出错,则直接丢弃该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若没有出错,则进行转发
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条目:
若找到匹配的条目,则转发给条目中指示的吓一跳
若找不到,则丢弃该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假设IP数据报首部没有出错,路由器取出IP数据报首部各地址字段的值
接下来路由器对该IP数据报进行查表转发
逐条检查路由条目,将目的地址与路由条目中的地址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目的网络地址,然后与路由条目中的目的网络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这条路由条目就是匹配的路由条目,按照它的下一条指示,图中所示的也就是接口1转发该IP数据报
路由器是隔离广播域的
4.5、静态路由配置及其可能产生的路由环路问题
概念
多种情况举例
静态路由配置
举例
默认路由
举例
默认路由可以被所有网络匹配,但路由匹配有优先级,默认路由是优先级最低的
特定主机路由
举例
有时候,我们可以给路由器添加针对某个主机的特定主机路由条目
一般用于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管理和测试
多条路由可选,匹配路由最具体的
静态路由配置错误导致路由环路
举例
假设将R2的路由表中第三条目录配置错了下一跳
这导致R2和R3之间产生了路由环路
聚合了不存在的网络而导致路由环路
举例
正常情况
错误情况
解决方法
黑洞路由的下一跳为null0,这是路由器内部的虚拟接口,IP数据报进入它后就被丢弃
网络故障而导致路由环路
举例
解决方法
添加故障的网络为黑洞路由
假设。一段时间后故障网络恢复了
R1又自动地得出了其接口0的直连网络的路由条目
针对该网络的黑洞网络会自动失效
如果又故障
则生效该网络的黑洞网络
总结
4.6、路由选择协议
概述
因特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 AS :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使用一种 AS 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以确定分组在该 AS 内的路由,同时还使用一种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用以确定分组在 AS之间的路由。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简称为域间路由选择,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简称为域内路由选择
域间路由选择使用外部网关协议EGP这个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
域内路由选择使用内部网关协议IGP这个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
网关协议 的名称可称为 路由协议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⑶ 计算机网络(5)| 运输层
从通信和处理信息的角度看,运输层是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台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IP 都是互联网的正式标准,即:
(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则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TCP不提供广播或者多播服务。由于TCP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需要增加很多的开销。
TCP/IP的运输层用一个16位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端口号只有本地意义。它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个进程在和运输层交互时的层间接口。
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以下两类:
(1)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它主要分为系统端口号0~1023和登记端口号1024~49151。
(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49152~65535,这类端口号仅在客户端进程运行时才动态选择。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进程的报文时,就知道客户端进程的端口号。因而可以把数据发送给客户进程。
用户数据报协议相比于IP的数据报服务就是只增加了复用、分用和差错检测功能。UDP的主要特点是:
(1)UDP是无连接的, 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减少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
(2)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 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连接状态表。
(3)UDP是面向报文的。 发送方的UDP对应用交下来的报文,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不对报文做任何处理,因此当报文过长时,IP层可能需要进行分片处理。
(4)UDP没有拥塞控制, 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减低。
(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UDP的首部开销小, 只有8个字节。
UDP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字段。先介绍首部字段,它是由4个字段组成的,每个字段只有2个字节,总共有8个字节。各个字段的意义如下:
(1)源端口: 源端口号。在需要对方回信时选用。不需要时可用全0。
(2)目的端口: 目的端口号。在这终点交付报文时必须使用。
(3)长度: UDP用户数据报的长度,其最小值是8(只有首部)。
(4)检验和: 检测UDP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则丢弃。
当在传送用户数据报时,如果接收方UDP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目的端口号不正确(即不存在对应于该端口号的应用进程),就丢弃该报文,并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
TCP的主要特点如下: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应用程序在使用TCP协议之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传送数据完毕后,必须释放TCP连接。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
(3)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
(4)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
(5)面向字节流。 TCP中的流指的是流入到进程或进程流出的字节序列。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TCP不保证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块和接收方接收的数据块一致,但保证程序接收到的字节流和程序发送的字节流一致。
TCP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或者插口。套接字是指将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之后,即:
每一条TCP连接唯一的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所确定。即:
如图所示,A发送分组M1,发送完毕就暂停发送,等待B的确认,B收到了M1就向A发死你确认。A在收到了对M1的确认之后,就再发送下一个分组M2,以此类推。
如图所示,当B接收M1时检测出了差错,就丢弃M1,其他什么也不做。而A只要超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到确认,就会认为刚才发送的分组丢失了,因而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这就叫做超时重传,而实现超时重传则需要A为每一个已发送的分组都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A在发送完一个分组后,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的分组的副本。
(2)分组和确认分组必须编号,这样才能明确哪一个发出的分组收到了确认。
(3)超时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应当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
如图所示,B所发送的对M1确认丢失了,A在设定的超时重传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所以无法知道自己发送的分组是怎样出错的,所以会重传M1,而当B又收到了重传的分组M1,这时应该采取两个行动:
(1)丢弃这个重复分组M1。
(2)向A发送确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但B对分组M1的确认迟到了,而A会收到重复的确认,A收下后就会丢弃,B仍然会收到重复的M1,并且同样要丢弃重复的M1,并且重传确认分组。
停止等待协议的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信道的利用率太低。我们用TD表示A发送分组需要的时间,TA表示B发送确认分组需要的时间,RTT为往返时间,则:
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发送方可以不使用低效率的停止等待协议,而是采用流水线传输的方式。即不必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对方的确认,这样就可以使信道上一直有数据在不间断的传送。
如图表示的是发送方维持的发送窗口,它指的是位于发送窗口内的5个分组都可以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同时连续ARP协议规定,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对于接收方采用的则是累计确认的方式,即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意思是发送方不必重传)。但缺点是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信息。
TCP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传送TCP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一个TCP报文段可以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
为了后面讲述的方便,我们假设数据传输只在一个方向进行,即A发送数据,B给出确认。
TCP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如图所示,现在假定A收到了B发来的确认报文段,其中的窗口是20字节,而确认号是31,根据这2个数据,A就构造出自己的发送窗口。
发送窗口表示:在没有收到B的确认的情况下,A可以连续把窗口内的数据都发送出去。凡是已经发送过的数据,在未收到确认之前都必须暂时保留,以便在超时重传时使用。发送窗口后面的部分表示已发送且已经收到了确认。而发送窗口前沿的部分表示不允许发送的。
现在假定A发送了序号为31~41的数据。这时发送窗口位置并未改变但是发送窗口内靠后面有11个字节表示已发送但是未收到确认。而发送窗口内靠前面的9个字节时允许发送但未发送的。如图所示:
而对于B,它的接收窗口大小是20,在接收窗口外面到30号位置的数据是接收并确认的,因此可以丢弃。在下图中,B收到了32和33的数据,但它们不是按序到达的,因为并没有收到31号数据。B只能对按序达收到的数据中的最高序号给出确认,因此B发送的确认报文字段的确认号依然是31号。
现在假定B收到了序号为31的数据,并把31~33的数据交付主机,然后B删除这些数据。接着把窗口向前移动3个序号,同时给a发送确认,其中的窗口值仍为20,但确认号变为34。表明B已经收到序号33为止的数据。
因为TCP的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已经发送的报文段,但是重传时间的选择却TCP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为此TCP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算法,它记录了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报文段的往返时间RTT,同时TCP保留了RTT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而RTTD是RTT的偏差加权平均值,它与RTTs和新的RTT样本之差有关。
超时重传时间的算法如下:
第一次测量时,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取往返时间RTT,以后每次测量到一个新的RTT,按以下公式计算:
第一次测量时,RTT偏差的加权平均等于RTT的一半,以后的测里中,按以下公式计算:
综上超时重传时间RTO计算如下:
若收到的报文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使用选择确认SACK可是让发送方发送那些未收到的数据,而不重复发送已经收到的那些数据。如果要使用选择确认SACK,那么在建立TCP连接时,就要在TCP首部的选项中加上“允许SACK”的选项,并且双方必须都事先商量好。
流量控制就是指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而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就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如上图所示,接收方B进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减小到rwnd=300,第二次又减到rwnd=100,最后是rwnd=0,即不允许发送方再发送数据了。
但是我们应该考虑一种情况,就是当接收方B的存储已满时,会向发送方发送零窗口的报文段,接着B的存储又有了一些空间,B再向A发送一个不为零的窗口值,但这个报文丢失了,结果就是双方一直等待下去。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为每一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只要TCP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当计时器到期后,就发送一个探测段文段,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如果窗口仍然是0,那么收到这个报文段的一方就重新设置持续计时器,反之则死锁的僵局就可以打破了。
应用程序把数据传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后,TCP在何时发送这些数据?,在TCP的实现中广泛使用了Nagle算法。具体算法如下:
(1)若发送应用进程要把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出去,把后面到达的数据字节都缓存起来。
(2)方发送方收到对第一个数据字节的确认后,再把发送缓存中的所有数据组装成一个报文发送出去,同时继续对后续到来的数据进行缓存。
(3)只有收到对前一个报文段的确认后才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段。
当数据到达快而网络速度慢时,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减少网络带宽。Nagle还规定:当到达的数据达到窗口的一半或最大报文长度时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
但还还需要考虑一个叫做糊涂综合征的问题,具体内容是若接收方的缓存已满,应用进程每次只从缓存中取1个字节,然后向发送方确认,并把窗口设为1个字节(缓存只空了1个字节的空间),接着发送方发来1个字节,接收方发回确认,仍然将窗口设为1,这样进行下去,网络的利用率很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接收方等待一段时间,使得或者缓存已有足够的空间或者等到接收缓存已有一半的空闲空间。此时,接收方就发出确认报文,并向发送方通知当前窗口的大小。
拥塞 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会变坏的情况。而所谓的 拥塞控制 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当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者链路不致过载,它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而流量控制往往是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TCP进行拥塞控制的算法有4种: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下面在讨论这些算法时我们假定:
(1)数据是单方向传送的,对方只传送确认报文。
(2)接收方总是有足够大的缓存空间。
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的状态变量,其大小取决于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变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小于拥塞窗口(如果考虑接收方的接收能力的话,发送窗口可能小于拥塞窗口)。发送方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拥塞,拥塞窗口就再增大一点,以便把更多的分组发送出去,只要出现拥塞,就减小拥塞窗口,以减少注入到网络的分组数。
下面会从“慢开始算法”讲起来讨论拥塞窗口的大小如何变化的。
慢开始的算法思路是: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由于并不清楚网络的负荷情况,所以如果立即把大量数据字节注入到网络中,就有可能引起网络拥塞。因此会采用由小逐渐增大发送窗口。即在通常开始发送报文时,先将拥塞窗口cwnd的值设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而在每收到一个新的报文段确认后,把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
如上图所示,开始时cwnd=1,发送方发送一个M1,接收方收到M1发送确认,发送方收到一个确认后将cwnd加1,此时cwnd=2,因此发送方发送M2和M3两个报文段,接收方收到后返回两个确认,因此cwnd增加两次,此时cwnd=4,接着发送方发送M4~M7四个报文段。依次类推。因此使用慢开始算法后,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就加倍。
但是为了防止拥塞窗口cwnd增加过大导致网络拥塞,需要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慢开始门限用法如下:
当cwnd<ssthresh时,使用上述的慢开始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既可以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以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这里的拥塞避免算法是指让拥塞窗口缓慢的增大,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像慢开始阶段那样加倍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根据是没有按时收到确认),立即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窗口的一半。然后发送窗口cwnd重新设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目的是迅速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分组的分组数。
快重传算法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送重复确认,如下图接收了M1和M2后,又接收到一个M4,M4属于失序报文,则发送对M2的重复确认。发送方只要连续收到三次确认重复就立即重传对方未收到的报文段M3。
与快重传算法配合的还有快恢复算法,过程如下:
(1)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这是为了防止网络拥塞,接着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2)由于上图这种情况很可能不是因为网络拥塞引起的,因此这里不执行慢开始算法(即不把拥塞窗口cwnd设为1,这样速度太慢),而是把cwnd值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后的数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
TCP的运输连接有是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在TCP的连接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2)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和时间戳选项以及服务质量)。
(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进行分配。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叫做握手,握手需要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交换3个TCP报文段。如图是三报文握手建立的连接过程:
A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B,因而产生错误。试想一种情况:如果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第二次B向A发送的确认丢失了,此时B进入了连接建立状态,A没有收到确认,过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向B发送连接请求,B收到后又会再次建立连接,白白浪费B的资源。
A在TIME-WAIT状态等待2MSL(MSL,最长报文段寿命),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考虑:首先是为了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B,因为这个ACK报文段可能丢失,此时B会重传连接释放报文,如果A已经关闭,则无法收到这个报文。其次,当A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段后,再经过时间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时间内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下一个新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在图中每一个方框即TCP可能具有的状态。每个方框中的大写英文字符串时TCP标准所使用的的TCP连接状态名。状态之间的箭头表示可能发生的状态变迁。箭头旁边的字表明引起这种变迁的原因,或表明发生状态变迁后又出现什么动作,在图中粗实线箭头表示对客户进程的正常变迁,粗虚线箭头表示对服务器进程的正常变迁,细线箭头表示异常变迁。
⑷ 计算机网络——TCP/UDP协议
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中,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
(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2)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远地主机的运输层在收到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虽然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 却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TCP 则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TCP 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由于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的开销,如确认、流量控制、计时器以及连接管理等。
UDP 的主要特点是:
首部手段很简单,只有8 个字节,由四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两个字节。
前面已经讲过,每条TCP 连接有两个端点,TCP 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套接字格式如下:
套接宁socket= (IP 地址:端口号’)
每一条TCP 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即两个套接宇)所确定。即:
TCP 连接= {socket1, socket2} = {(IP1: port1), (IP2: port2)}
3次握手链接
4次握手释放链接
断开连接请求可以由客户端发出,也可以由服务器端发出,在这里我们称A端向B端请求断开连接。
各个状态节点解释如下:
下面为了讨论问题的万便,我们仅考虑A发送数据而B 接收数据并发送确认。因此A 叫做发送方,而B 叫做接收方。
“停止等待”就是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使用上述的确认和重传机制,我们就可以在不可靠的传输网络上实现可靠的通信。像上述的这种可靠传输协议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意思是重传的请求是自动进行的。接收方不需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滑动窗口协议比较复杂,是TCP 协议的精髓所在。这里先给出连续ARQ 协议最基本的概念,但不涉提到许多细节问题。详细的滑动窗口协议将在后面讨论。
下图表示发送方维持的发送窗口,它的意义是:位于发送窗口内的5 个分组都可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这样,信道利用率就提高了。
连续ARQ 协议规定,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接收方一般都是采用 累积确认 的方式。这就是说,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可以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样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己正确收到了。
累积确认 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但缺点是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己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的信息。
例如,如果发送方发送了前5 个分组,而中间的第3 个分组丢失了。这时接收方只能对前两个分组发出确认。发送方无法知道后面三个分组的下落,而只好把后面的三个分组都再重传一次。这就叫做Go-back-N (回退N ),表示需要再退回来重传己发送过的N 个分组。可见当通信线路质量不好时,连续ARQ 协议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TCP 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现假定A 收到了B 发来的确认报文段,其中窗口是20 (字节),而确认号是31 (这表明B 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是31 ,而序号30 为止的数据己经收到了)。根据这两个数据, A 就构造出自己的发送窗口,其位置如图所示。
发送窗口表示:在没有收到B 的确认的情况下, A可以连续把窗口内的数据都发送出去。凡是己经发送过的数据,在未收到确认之前都必须暂时保留,以便在超时重传时使用。
发送窗口后沿的后面部分表示己发送且己收到了确认。这些数据显然不需要再保留了。而发送窗口前沿的前面部分表示不允许发送的,因为接收方都没有为这部分数据保留临时存放的缓存空间。
现在假定A 发送了序号为31 ~ 41 的数据。这时发送窗口位置并未改变,但发送窗口内靠后面有11个字节(灰色小方框表示)表示己发送但未收到确认。而发送窗口内靠前面的9 个字节( 42 ~ 50 )是允许发送但尚未发送的。】
再看一下B 的接收窗口。B 的接收窗口大小是20,在接收窗口外面,到30 号为止的数据是已经发送过确认,并且己经交付给主机了。因此在B 可以不再保留这些数据。接收窗口内的序号(31~50)足允许接收的。B 收到了序号为32 和33 的数据,这些数据没有按序到达,因为序号为31 的数据没有收到(也许丢失了,也许滞留在网络中的某处)。 请注意, B 只能对按序收到的数据中的最高序号给出确认,因此B 发送的确认报文段中的确认号仍然是31 (即期望收到的序号)。
现在假定B 收到了序号为31 的数据,并把序号为31~33的数据交付给主机,然后B删除这些数据。接着把接收窗口向前移动3个序号,同时给A 发送确认,其中窗口值仍为20,但确认号是34,这表明B 已经收到了到序号33 为止的数据。我们注意到,B还收到了序号为37, 38 和40 的数据,但这些都没有按序到达,只能先存在接收窗口。A收到B的确认后,就可以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3个序号,指针P2 不动。可以看出,现在A 的可用窗口增大了,可发送的序号范围是42~53。整个过程如下图:
A 在继续发送完序号42-53的数据后,指针P2向前移动和P3重合。发送窗口内的序号都已用完,但还没有再收到确认。由于A 的发送窗口己满,可用窗口己减小到0,因此必须停止发送。
上面已经讲到, TCP 的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已发送的报文段。这种重传的概念是很简单的,但重传时间的选择却是TCP 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TCP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算法 ,它记录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报文段的往返时间RTT,TCP 保留了RTT的一个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 (这又称为平滑的往返时间, S 表示Smoothed 。因为进行的是加权平均,因此得出的结果更加平滑)。每当第一次测量到RTT样本时, RTTs值就取为所测量到的RTT样本值。但以后每测量到一个新的RTT样本,就按下式重新计算一次RTTs:
新的RTTs = (1 - α)×(旧的RTTs) + α ×(新的RTT样本)
α 越大表示新的RTTs受新的RTT样本的影响越大。推荐的α 值为0.125,用这种方法得出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 就比测量出的RTT值更加平滑。
显然,超时计时器设置的超时重传时间RTO (RetransmissionTime-Out)应略大于上面得出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RFC 2988 建议使用下式计算RTO:
RTO = RTTs + 4 × RTTd
RTTd是RTT 的偏差的加权平均值,它与RTTs和新的RTT样本之差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新的RTTd= (1- β)×(旧的RTTd) + β × |RTTs-新的RTT样本|
发现问题: 如图所示,发送出一个报文段。设定的重传时间到了,还没有收到确认。于是重
传报文段。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收到了确认报文段。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此确认报文段是对先发送的报文段的确认,还是对后来重传的报文段的确认?
若收到的确认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但却被源主机当成是对原来的报文段的确认,则这样计算出的RTTs 和超时重传时间RTO 就会偏大。若后面再发送的报文段又是经过重传后才收到确认报文段,则按此方法得出的超时重传时间RTO 就越来越长。
若收到的确认是对原来的报文段的确认,但被当成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则由此计算出的RTTs 和RTO 都会偏小。这就必然导致报文段过多地重传。这样就有可能使RTO 越来越短。
Kam 提出了一个算法:在计算加权平均RTTs 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间样本。这样得出的加权平均RTTs 和RTO 就较准确。
新问题: 设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报文段的时延突然增大了很多。因此在原来得出的重传时间内,不会收到确认报文段。于是就重传报文段。但根据Kam 算法,不考虑重传的报文段的往返时间样本。这样,超时重传时间就无法更新。
解决方案: 对Kam 算法进行修正,方法是z报文段每重传一次,就把超时重传时间RTO 增大一些。典型的做法是取新的重传时间为2 倍的旧的重传时间。当不再发生报文段的重传时,才根据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超时重传时间。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 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接收方的主机B 进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减小到rwnd =300,第二次又减到rwnd = 100 ,最后减到rwnd = 0 ,即不允许发送方再发送数据了。这种使发送方暂停发送的状态将持续到主机B 重新发出一个新的窗口值为止。我们还应注意到,B 向A 发送的三个报文段都设置了ACK=1,只有在ACK=1 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意义。
发生死锁: 现在我们考虑一种情况。上图中, B 向A 发送了零窗口的报文段后不久, B 的接收缓存又有了一些存储空间。于是B 向A 发送了rwnd = 400 的报文段。然而这个报文段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A 一直等待收到B 发送的非零窗口的通知,而B 也一直等待A 发送的数据。如果没有其他措施,这种互相等待的死锁局面将一直延续下去。
解决方案: TCP 为每一个连接设有一个 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 。只要TCP 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若持续计时器设置的时间到期,就发送一个 零窗口探测报文段 (仅携带1 宇节的数据),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报文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
1 TCP连接时是三次握手,那么两次握手可行吗?
在《计算机网络》中是这样解释的: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产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也不会向server发送ACK包。这样就会白白浪费资源。而经过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有应有答,这样可以确保TCP正确连接。
2 为什么TCP连接是三次,挥手确是四次?
在TCP连接中,服务器端的SYN和ACK向客户端发送是一次性发送的,而在断开连接的过程中,B端向A端发送的ACK和FIN是是分两次发送的。因为在B端接收到A端的FIN后,B端可能还有数据要传输,所以先发送ACK,等B端处理完自己的事情后就可以发送FIN断开连接了。
3 为什么在第四次挥手后会有2个MSL的延时?
MSL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2个MSL是报文段发送和接收的最长时间。假定网络不可靠,那么第四次发送的ACK可能丢失,即B端无法收到这个ACK,如果B端收不到这个确认ACK,B端会定时向A端重复发送FIN,直到B端收到A的确认ACK。所以这个2MSL就是用来处理这个可能丢失的ACK的。
1 文件传送协议
文件传送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RFC 959]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底层采用TCP协议。
盯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在进行文件传输时,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 连接:“控制连接”(21端口)和“数据连接”(22端口)。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 FTP 客户所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并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2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TCP/IP 协议族中还有一个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f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它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端口号69。
TFfP 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但它使用UDP 数据报,因此TFfP 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TFf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耳。
3 TELNET
TELNET 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底层采用TCP协议。TELNET 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在本地系统运行TELNET 客户进程,而在远地主机则运行TELNET 服务器进程,占用端口23。
4 邮件传输协议
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应具如图所示的三个主要组成构件,这就是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如SMTP )和邮件读取协议(如POP3), POP3 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的版本3 。
SMTP 和POP3 (或IMAP )都是在TCP 连接的上面传送邮件,使用TCP 的目的是为了使邮件的传送成为可靠的。
⑸ 计算机网络之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如何实现数据通过网络核心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
就要经过网络核心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不断从一个网络交换到另一个网络,直到到达目的主机。所以网络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主要有三种:
最典型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电路交换网络如何共享中继线?
通过多路复用技术,电路交换可以共用中继线
报文: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比如要发送一个文件,那么这个文件的信息就是要发送的报文。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分组交换相对于报文交换会产生额外开销,因为i要进行数据的拆分和重组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统计多路复用就是,按顺序接受来自多个主机的分组,并且按接受的顺序的发送,并不进行区分,对路由器来说,所有的分组都是等价的,所以分组交换是公用发送信道的。
不同的分组序列顺序是不确定的,按需求共享,谁发送的分组多且快,那么自然占用的就高。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区别是:
首先从发送速率上来说,报文交换就比较简单,易于分析
对上面的例子来说:
报文交换每次都是交换完整的报文
报文长度为M bits,链路带宽为R bps,每次传输报文需要M/R秒
所以报文要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就需要三次传输延迟
另一方面,路由器至少需要一个报文长度M那么大的缓存
我们再来分析分组交换的过程
分组交换: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分组长度为L bits,每个分组传输时延为L/R秒
例:M=7.5 Mbits,L=1500bits,M=5000L,R = 1.5 Mbps。
下面我们来分析分组转发的具体过程:
第一个分组到达第一个路由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L/R
有趣的在于,在第二个分组到达第一个路由器的时候,第一个分组已经从第一个路由器发到了第二个路由器,这样效率显然提高了,分组交换不同报文交换,可以充分利用链路同时传播的能力
所以分组交换发送完一个报文段,只需要
时间远比报文交换要小
我们再考虑进行分组交换时,路由器的理论最小需要的缓存就是一个分组的大小,因此所需要的缓存也小,发送速率也快,所以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的计算公式: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分组交换绝对优于电路交换?
也并不是绝对的,分组交换同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由于是共享的,而且分组数量一多,就会发生拥塞和分组丢失,造成巨大的分组延迟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数据传输网络
电路交换适用于提供电路级性能保障?
⑹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内部网关协议RIP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它的中文名称叫做 路由信息协议 ,但很少被使用。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互联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因此,这是一组距离,即“距离向量”)。RIP协议将“ 距离 ”定义如下: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从一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加1”是因为到达目的网络后就进行直接交付,而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已经定义为1。例如路由器R1到网1或网2的距离都是1(直接连接),而到网3的距离是2,到网4的距离是3。
RIP协议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吧,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R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 。因此“距离”等于16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需要注意的是,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也可定义为0(采用这种定义的理由是:路由器在和直接连接在该网络上的主机通信时,不需要经过另外的路由器。既然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要将距高加1,那么不再经过路由器的距离就应当为0)。但两种不同的定义对实现RIP协议并无影响,因为重要的是要找出最短距离,将所有的距离都加1或都减1,对迭择最佳路由其实是一样的。"
RIP不能在两个网格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 ,RIP选择一条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廷)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协议和OSPF协议,都是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每一个路由器都要不新地和其他一些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我们一定要弄清以下三个要点,即和哪些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什么信息?在什么时候交换信息?
RIP协议的特点是:
(1)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另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就是相邻的。RIP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不交换信息。
(2) 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现在的路由表。 也就是说,交换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系统中所有网络的(最短)距离,以及到每个网络应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
(3) 按因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例如,母隔30秒。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当网路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它的路由表是空的,然后路由器就得出到直接相连的几个网络的距离(这些距离定义为1)。接着,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数目非常有限的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但经过若干次的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看起来RIP协议有些奇怪,因为“我的路由表中的信息要依赖于你的,而你的信息又依赖于我的。”然而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我告诉别人一些信息,而别人又告诉我一些信息。我再把我知道的更新后的信息告诉别人,别人也这样把更新后的信息再告诉我”,最后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了正确的路由选择信息。在一般情况下,RIP协议可以收敛,并且过程也较快。 “收敛”就是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选信的过程。
路由表中最主要的信息就是: 到某个网铬的距离(即最短距离),以及应经过的下一跳地址 。路由表更新的原则是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这种 更新算法又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
对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发送过来的RIP报文,进行以下步骤:
现在较新的RIP版本是1998年1I月公布的RIP2RFC2453](已成为互联网标准),新版本协议本身并无多大变化,但性能上有些改进。RIP2可以支持变长子网掩码和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此外,RIP2还提供简单的鉴别过程支特多播。图4-32是RP2的报文格式,它和RIP1的首部相同,但后面的路由部分不一样。
RIP报文由首部和路由部分组成。
RIP的首部占4个字节,其中的命令字段指出报文的意义。例如,1 表示请求路由信息,2表示对请求路由信息的响应或未被请求而发出的路由更新报文,首部后而的“必为0”是为了4字节字的对齐。
RIP2报文中的路由部分由若干个路由信息组成,每个路由信息需要用20个字节。 地址族标识符(又称为地址类别)字段用来标志所使用的地址协议。 如采用IP地址就令这个字段的值为2(原来考虑RIP也可用于其他非TCPP协议的情况), 路由标记填入自治系统号ASN (Autonomous System Number))( 自治系统号ASN原来规定为一个16位的号码(最大的号码是655),由1ANA分配.现在已经把ASN扩展到32位),这是考虑使RIP有可能收到本自治系统以外的路由选择信息。再后面指出某个网络地址、该网络的子网掩码、下一跳路由器地址以及到此网络的距离,一个RIP报文最多可包括25个路由,因而RIP报文的最大长度是4+20×25=504字节。如超过,必须再用一个RIP报文来传送。
RIP2还具有简单的鉴别功能。若使用鉴别功能,则将原来写入第一个路由信息(20字节)的位置用作鉴别。这时应将地址族标识符置为全1(即0 xFFFF),而路由标记写入鉴别类型,剩下的16字节为鉴别数据。在鉴别数据之后才写入路由信息,但这时最多只能再放入24个路由信息。
优点: RIP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如果发现更短的路由,这种更新信息传播的很快。
缺点: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 当出现网络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设三个网络通过两个路由器互连起来,并且都已建立了各自的路由表。图中路由器交换的信息只给出了我们感兴趣的一行内容。路由器R1中的“ 1,1,直接 ”表示“到网1的距离是1,直接交付”。路由器R2中的“ 1,2,R1 ”表示“到网1的距离是2,下一跳经过R1”。
现在假定路由器R1到网1的链路出了故障,R1无法到达网1。于是路由器R1把到网1的距离改为16(表示到网1不可达),因而在R1的路由表中的相应项目变为“ 1,16,直接 ”。但是,很可能要经过30秒钟后R1才把更新信息发送给R2。然而R2可能已经先把自己的路由表发送给了R1,其中有“1,2,R1”这一项。
⑺ 计算机网络_网络层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曾引起了长期的争论,争论焦点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交付应当由谁来负责?是 网络 还是 端系统
只是一条 逻辑上的连接 ,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请注意,电路交换的 电话通信 是先建立了一条 真正的连接 。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数据报服务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互连在一起的网络要进行通信,会遇到许多问题要解决
网络互连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 又称为 中间系统 或 中继 系统
如果我们只从网络层考虑问题,那么IP数据报就可以想象是在网络层中传送。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 字段是 网络号 net-id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
**,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可以记为
观察上图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区别IP地址与 硬件地址 的区别
从层次的角度来看, 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称IP地址是逻辑地址是因为IP地址是用 软件实现的)
有 四个A类网络 通过三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每个网络上都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主机。可以想象,若按目的主机号来制作路由表,则所得出的路由表就会过于庞大。丹若按主机所在的 网络地址 来制作路由表,那么每一个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就只包含 四个项目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路由表。
使用这样的简化图,我们可以不用关心某个网络内部的具体拓扑结构及连接在该网络上有多少台计算机,他还强调了在互联网上转发分组时,是 从一个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 。
根据目的网络地址就能确定下一跳路由器,这一点做的结果是:
虽然因特网所有分组转发都是 基于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允许有这样的特例,即对特定的目的主机指明一个路由。这种路由叫做 特定主机路由 ,采用特定主机路由可使网络管理人员能更方便地控制网络和测试网络,同时也可在需要考虑某种安全问题时采用这种特定主机路由。
IP 数据报的首部中 没有地方 可以用来指明“下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当路由器收到待转发的数据报, 不是 将下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填入 IP 数据报,而是 送交下层的网络接口软件 。网络接口软件使用 ARP 负责将下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转换成 硬件地址 ,并将此硬件地址放在链路层的** MAC 帧 的首部,然后根据这个 硬件地址**找到下一跳路由器。
(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
(2) 若网络 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确实不够合理。
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subn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协议。
请注意现在子网号为3的网络的 网络地址 是145.13.3.0(既不是原来两级的IP地址的网络地址145.13.0.0,也不是简单的子网号3),为了使路由器能很方便的从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中提取所要找的子网的网络地址,路由器就要使用三级IP地址的子网掩码(如上图,三级IP地址的子网掩码),它也是32位,由一串1和跟随的一串0组成。子网掩码中的1对应于IP地址中原来二级地址中的16位网络号加上新增加的8位子网号,而子网掩码中的0对应于现在的8位主机号。 虽然RFC文档中没有规定子网掩码中的一串1必须是连续的,但却极力推荐在子网掩码中选用连续的1,以避免发生错误
不管有没有划分子网,只要把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逐位相 与 运算,就立即得出网络地址来,这样路由器处理到来的分组时可以采用相同的算法。
归纳下上述的要点,从网络145.13.0.0外面看,这就是一个普通的B类网络,但进入这个网络后(即到了路由器),就看到了还有许多网络(即划分了子网后的许多网络),其网络地址为145.13.x.0(这里x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而这些网络的子网掩码都是24个连1跟上8个连0。总之,在这个网络的内外,看到的网络是不同的
为了更便于查路由表,现在因特网的标准规定:所有的网络都必须使用子网掩码,同时在路由器的路由表中也必须有子网掩码这一栏。如果一个网络不划分子网,那么该网络的子网掩码就使用默认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中1的位置和IP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正好相对应。因此,若用默认子网掩码和某个不划分子网的IP地址逐位相与,就应当能够得出该IP地址的网络地址来,这样做可以不用查找该地址的类别位就能知道这是哪一类的IP地址 (书上原话 没懂 !!!!)
P137有一个表格写B类子网划分选择(使用固定长度子网)
有一个例题请见教材P139
划分子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特网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在 1992 年因特网仍然面临三个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这就是:
无分类的两级编址的记法是:
CIDR 还使用 斜线记法 (slash notation),它又称为 CIDR记法 ,即在 IP 地址后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这个数值对应于三级编址中子网掩码中 1 的个数)。CIDR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 IP 地址组成 “CIDR 地址块” 。
为了更方便的进行路由选择,CIDR使用32位的地址掩码,地址掩码由一串1和一串0组成,而1的个数就是网络前缀的长度。例如/20地址块的地址掩码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20个连续的1,斜线记法中,斜线后面的数字就是地址掩码中1的个数
这个 ISP 共有 64 个 C 类网络。如果不采用 CIDR 技术,则在与该 ISP 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的每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就需要有 64 个项目。但采用地址聚合后,只需用路由聚合后的 1 个项目 206.0.64.0/18 就能找到该 ISP。
// 这里还没太懂.... 就是共有多少个几类网络那里
报文格式
ICMP差错报告报文的数据字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