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确认号怎么看

计算机网络确认号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3-03-28 02:14:44

怎么算网络号和广播地址

IP: 149 . 88 . 160 . 58

MASK: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

这个IP属于149.88.128.0/18这个网段。

网络号:主机位全为0,即149.88.10000000.00000000 即149.88.128.0

广播地址:主机位全为1,即149.88.10111111.11111111即149.88.191.255

详细过程如下:

我们将149.88.160.58/18这个网络地址划分成能容纳101/54/2个主机的子网。因此我们要先确定主机位,然后根据主机位决定网络位,最后确定详细的IP地址。

① 确定主机位

将所需要的主机数自大而小的排列出来:101/54/2,然后根据网络拥有的IP数目确定每个子网的主机位:如果2的n次方-2≥该网段的IP数目,那么主机位就等于n。于是,得到:7/6/2。

② 根据主机位决定网络位

用32减去主机位剩下的数值就是网络位,得到:25/26/30。

③ 确定详细的IP地址

在二进制中用网络位数值掩盖IP前面相应的位数,然后后面的为IP位。选取每个子网的第一个IP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为广播地址,之间的为有效IP。得到:

【网络地址】 【有效IP】 【广播地址】

【192.168.5.0/25】【192.168.5.1/25-192.168.5.126/25】【192.168.5.127/25】

【192.168.5.128/26】【192.168.5.129/26-192.168.5.190/26】【192.168.5.191/26】

【192.168.5.192/30】【192.168.5.193/30-192.168.5.194/30】【192.168.5.195/30】

网络号就是主机位全为0,广播地址就是主机位全为1。

(1)计算机网络确认号怎么看扩展阅读:

IP地址分类

1.私有地址

上面提到IP地址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Internet管理委员会规定如下地址段为私有地址。

2.广播地址

TCP/IP规定,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广播地址。所谓广播,指同时向同一子网所有主机发送报文。

3.网络地址

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由上可以看出:一、含网络号127的分组不能出现在任何网络上;二、主机和网关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径信息。

参考资料:网络-广播地址

❷ 计算机网络用IP地址与子网掩码,怎么求网络号和主机号

将IP地址分成了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设计者就必须决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计算方法2^网络号位数);主机号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计算方法2^主机号位数-2)。然而,由于整个互联网所包含的网络规模可能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小,设计者最后聪明的选择了一种灵活的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主机号位数。
例如:
192.168.1.120/255.255.255.0
如何算出它的网络号.主机号

这个从二进制角度说比较方便。
首先把地址和掩码转换为二进制(熟了就不用了)
IP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1111000
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掩码24个1,就是说这个地址是24位掩码的)

掩码为1的部分表示网络号,为0的部分表示主机号。
IP地址与掩码相与得出网络地址,
换个算法就是地址的前24位(掩码1的个数)后面补0是网络地址

❸ 计算机的GUID号怎么查看

在HKEY_CLASSES_ROOTCLSID注册表中查看。

电脑中的GUID可以在注册表中找到,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然后点击确定。

GUID 的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每个 x 是 0-9 或 a-f 范围内的一个4位十六进制数。例如:6F9619FF-8B86-D011-B42D-00C04FC964FF 即为有效的 GUID 值。

❹ 运输层知识要点——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为了在计算机网络中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 交换数据的格式 以及有关的 同步 问题。

同步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发生什么事件,因而含有时序的意思。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一、运输层协议的概述

   1.1 进程之间的通信

   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1.3 运输层的端口

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1 UDP概述

   2.2 UDP的首部格式

三、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3.1 TCP的最主要的特点

   3.2 TCP的连接

四、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4.1 停止等待协议

   4.2 连续ARQ协议

五、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六、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6.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6.2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6.3 选择确认SACK

七、TCP的流量控制

   7.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7.2 必须考虑传输效率

八、TCP的拥塞控制

   8.1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8.2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

   8.3 随机早期检测RED

九、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9.1 TCP的连接建立

   9.2 TCP的连接释放

   9.3 TCP的有限状态机

//////////////////////////////////////////////////////////////////////////////////////////////////////////////////////////////////////////////////

1.1 进程之间的通信

1.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了下三层的功能

2.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从运输层的角度看,通信的真正端点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的进程。(IP协议能把分组送到目的主机)

网络层时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3.运输层一个重要功能——复用、分用。 (应用进程复用、分用运输层)

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1.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DNS/RIP/DHCP/SNMP/NFS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SMTP/TELNET/HTTP/ FTP

1.3 运输层的端口

问题:为了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使用统一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必须与特定操作系统无关)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标识。

为什么不用进程号来区分?(第一,不同操作系统的进程标识符不同;第二,用功能来识别,而不是进程,例如邮件服务功能,而不管具体是哪个进程)

解决方案:在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即端口。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只是为了标识本计算机应用层中各个进程在和运输层交互时的层间接口。)

端口分为两大类:

1)服务器使用的端口号:熟知端口号或系统端口号(0~1023);登记端口号(1024~49151)

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49152~65535

2.1 UDP概述

1.UDP只在IP的数据报服务至上增加了很少一点功能,就是复用、分用以及差错检测功能

2.特点

   1)无连接

   2)尽最大努力交付

   3)面向报文 (不合并、不拆分、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4)UDP没有拥塞控制

   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字节

应用进程本身可以在不影响应用的实时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如采用前向纠错或重传已丢失的报文。

2.2 UDP的首部格式

1.traceroute 让发送的UDP用户数据报故意使用一个非法的UDP端口号,接收方丢弃报文,并由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

2.计算检验和。IP数据报的校验和只检验IP数据报的首部,但UDP的校验和是把首部和数据部分一起都检验。(12字节的首部+真正的首部+数据来进行校验和的计算)

   Q1.为什么计算校验和要加12字节的伪首部

   Q2.计算校验和的原理是什么?

3.1 TCP的最主要的特点

1.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连接)

2.点对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

3.可靠交付(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

4.全双工通信。TCP连接的两端都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

5.面向字节流。(流指的是流入到进程或从进程流出的字节序列;面向字节流: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字节流。 接收方的应用程序必须有能力识别接收到的字节流,把它还原成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 因此TCP可以根据窗口值和当前网络状况调整发送的报文长度。划分短一点,或者积累到足够多再发送出去。)

3.2 TCP的连接

1.TCP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抽象。

2.每一条TCP连接有两个端点。TCP连接的端点叫作套接字。

   套接字soket = (IP地址:端口号)

每一条TCP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即两个套接字)所确定。

   TCP连接 ::= {socket1, socket2}

理想的传输条件有以下两个特点:

   1)传输信道不产生差错

   2)不管发送方以多快的速度发送数据,接收方总是来得及处理收到的数据

实际的网络并不具备,因此:

   1)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传

   2)接收方来不及处理时,及时告诉发送方适当降低发送数据的速度

4.1 停止等待协议

1.“停止等待”就是没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2.超时重传。在每发完一个分组就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如果在超时计时器之前收到对方的确认,就撤销已设置的超时计时器。如果未收到,就认为刚才的分组丢失,并重传。

3.三种情况:A发送的分组出错、丢失;B发送的确认丢失;B发送的确认迟到

确认丢失:B丢弃重复的分组,向A重传确认

确认迟到:A丢弃重复的确认,B丢弃重复分组,并向A重传确认

4.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ARQ,重传时自动进行的(超时即重传)

5.缺点:信道利用率太低

   U=Td/(Td+RTT+Ta)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不使用停止等待协议,而是采用流水线传输。流水线传输就是发送发可连续发送多个分组,不必等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顿下来等待对方的确认。(连续ARQ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

4.2 连续ARQ协议

1.位于发送窗口内的分组都可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

2.累积确认: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

3.缺点:Go-back-N (发送前5个分组,第3个分组丢失,后面三个要重传)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2.序号。 每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

3.确认号。 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若确认号=N,则表明:到序号N-1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4.数据偏移。 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也即TCP报文段首部长度)。由于首部中还有长度不确定的选项字段,因此数据偏移字段是必要的。

5.窗口。窗口字段明确指出了现在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窗口值是经常在动态变化着。

6.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1.发送缓存用来暂存:

   1)发送应用程序传送给发送方TCP准备发送的数据;

   2)TCP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德尔数据

2.接收缓存用来存放:

   1)按序到达的、但尚未被接收应收程序读取的数据;

   2)未按序到达的数据

3.注意三点:

   1)A的发送窗口是根据B的接收窗口设置的,但是在同一时刻,由于网络传输的滞后,A的发送窗口并不总是B的接收窗口一样大

   2)TCP通常对不按序到达的数据是先临时存放在接收窗口中,等到字节流中所缺少的字节收到后,再按序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

   3)TCP接收方有累计确认功能(不能过分推迟发送确认,否则会导致发送方不必要的重传)

6.2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1.超时重传时间设置太短,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重传;如果设置太长,使网络的空闲时间增大,降低传输效率。

2.新的RTTs = (1-a)x(旧的RTTs) + ax(新的RTT样本),其中RTT样本的时间为:记录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时间,时间差就是报文段的往返时间RTT。

3.RTO = RTTs + 4 x RTTd,其中RTO为超时重传时间,RTTd是RTT的偏差的加权平均值。

新的RTTd = (1-b) x (旧的RTTd)+ b x |RTTs - 新的RTT样本|

4.一个问题:发送一个报文段,设定的重传时间到了,还没有收到确认。于是重传报文段。经过一段时间,收到了确认报文段。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此确认报文段是对先发送的报文段的确认,还是对后来重传的报文段的确认?

1)解决方法1,在计算加权平均值RTTs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间样本。

引入的问题:报文段的时延突然增大的情况

2)解决方法2,报文段每重传一次,就把超时重传时间RTO增大一些(一般是2倍)。当不在发生报文段的重传时,再根据加权平均计算。

6.3 选择确认SACK

SACK文档并没有指明发送发应当怎样响应SACK。因此大多数的实现还是重传所有未被确认的数据块。

7.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1.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2.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

3.死锁情况:B向A发送了零窗口的报文段后不久,B又有了一些缓存空间,因此B向A发送rwnd = 400.然而该报文段在传送过程中丢失。A一直等待B发送的非零窗口的通知,B也一直等待A发送的数据。( 窗口通知不超时重传?为什么? )

解决方法:TCP为每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只要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计时器。计时器到期后,发送一个零窗口探测报文段,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报文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若仍为零,收到报文段的一方重新设置持续计时器。

7.2 必须考虑传输效率

1.应用程序把数据传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后,剩下的发送任务就由TCP来控制了。

2.三种不同的机制来控制TCP报文段的发送时机:

   1)TCP维持一个变量,它等于最大报文段长度MSS,只要缓存中的存放的数据达到MSS,就组装成一个TCP报文段发送出去

   2)由发送方的应用进程指明要求发送报文段,即TCP支持推送操作

   3)发送方设置一个定时器

3.问题一、若用户只发送一个字节,则非常浪费带宽。

解决方法:若发送应用程序把要发送的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送出去,把后面到达的数据字节都缓存起来。当发送方收到对第一个数据字符的确认后,再把发送缓存中的所有数据组装成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采用收到确认就发送+并开始缓存的方式;同时当到达的数据已达到发送窗口大小的一半或已达到报文段的最大长度时,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段。)

4.问题二、糊涂窗口综合症。接收缓存已满,应用程序一次只读取一个字节,然后向发送方发送确认。

解决方法:让接收方等待一段时间,使得接收缓存已有足够空间容纳一个最长的报文段,或者等到接收缓存已有一半空闲的空间。则接收方就发出确认报文。

8.1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1.拥塞的定义:对资源的需求 > 可用资源。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带宽、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等,都是网络中的资源。

2.拥塞解决不能靠解决某一个部分的问题。因为这会将瓶颈转移到其他地方。问题的实质往往是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不匹配。只有所有部分都平衡了,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3.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比较。

   1)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

   拥塞控制有个前提: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过程。(发送拥塞时,不知道在某处、什么原因造成的)

   2)流量控制: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个端到端的问题

   流量控制: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4.寻找拥塞控制的方案无非就是使不等式 “对资源的需求 > 可用资源 ”不再成立的条件。但是必须考虑该措施带来的其他影响。

5.计算机网络是个复杂的系统。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拥塞控制,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法。

   1)开环控制:设计网络时事先将有关发生拥塞的因素考虑周到,力求网络在工作时不产生拥塞。但一旦系统运行起来,就不再中途改正。

   2)闭环控制:基于反馈环路。

   步骤一、监测网络系统以便检测到拥塞在何时、何处发生;

   步骤二、把拥塞发生的信息传送到可采取行动的地方

   步骤三、调整网络系统的运行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8.2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只考虑网络拥塞程度,即假设接收方总是有足够大的缓存空间)

1.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1)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

   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化。

   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增大;如果网络出现拥塞,则减小。

2)慢开始的思路:由小到大逐渐增大拥塞窗口数值。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把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没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就加倍)

轮次:把拥塞窗口所允许发送的报文段都连续发送出去,并收到了对已发送的最后一字节的确认。

慢开始的“慢”并不是指cwnd的增长速率慢,而是指TCP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先设置cwnd=1(一个MSS数值)。

3)慢开始门限ssthresh

   为防止拥塞窗口增长过大,引入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

   当cwnd < ssthresh时,使用上述的慢开始算法

   当cwnd > ssthresh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4)拥塞避免算法

思路:让拥塞窗口cwnd缓慢增大,即没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增加1,而不是加倍。

5)慢开始门限的设置

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没有按时收到确认),就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置为出现拥塞时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然后把拥塞窗口cwnd重置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

6)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

乘法减小:网络出现拥塞时,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当前的ssthresh的一半),并执行慢开始算法。

加法增大:执行拥塞避免方法

2.快重传和快恢复

1)快重传(尽快重传未被确认的报文段)

首先,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如接收方收到了M1和M2后都分别发出了确认,但接收方没有收到M3但接着收到了M4。此时接收方立即发送对M2的重复确认。)

其次,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M3.

2)快恢复

要点一、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

要点二、由于发送方认为网络很可能没有发生拥塞(因为收到了连续的重复确认),把cwnd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后的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

慢开始算法只在TCP连接建立时和网络出现超时才使用。

3.发送方的窗口

发送方窗口的上限值 = Min [rwnd, cwnd]

8.3 随机早期检测RED(IP层影响TCP层的拥塞控制)

1.网络层的分组丢弃策略

网络层的策略对TCP拥塞控制影响最大的就是路由器的分组丢弃策略。

如果路由器队列已满,则后续到达的分组将都被丢弃。这就叫做尾部丢弃策略。

2.全局同步

由于TCP复用IP,若发生路由器中的尾部丢弃,就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很多条TCP连接,结果就使许多TCP连接在同一时间突然都进入到慢开始状态。全局同步使得全网的通信量突然下降了很多,网络恢复正常后,其通信量又突然增大很多。

3.随机早期检测RED

使路由器的队列维持两个参数,即队列长度最小门限THmin和最大门限THmax。当每一个分组到达时,RED就先计算平均队列长度Lav。RED算法是:

1)若平均队列长度小于最小门限THmin,则把新到达的分组放入队列进行排队

2)若平均队列长度超过最大门限THmax,则把新到达的分组丢弃

3)若平均队列长度在最小门限THmin和最大门限THmax之间,则按照某一概率p将新到达的分组丢弃。

随机体现在3),在检测到网络拥塞的早期征兆时(即路由器的平均队列长度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先以概率p随机丢弃个别的分组,让拥塞控制只在个别的TCP连接上进行,因而避免发生全局性的拥塞控制。

4.平均队列长度Lav和分组丢弃概率p

Lav = (1-d) x (旧的Lav) +d x (当前的队列长度样本)

p = ptemp / (1- count x ptemp)

ptemp = pmax x (Lav - THmin) / (THmax - THmin)

TCP时面向连接的协议。

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运输连接的管理: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

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2)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和时间戳等等)

   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9.1 TCP的连接建立

1.TCP规定,SYN=1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消耗一个序号

2.TCP规定,ACK=1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

3.为什么A还要发送一次确认?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B,因而产生错误。

“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A发出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在网络中滞留超时,又发出了第二个连接请求。但B收到第一个延迟的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A又发出了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定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B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此时A不会理睬B的确认,也不会发数据,但B一直等A发送数据,B的许多资源就浪费了。

采用三次握手,A不会向B发送确认,因此B就知道A并没有要求建立确认。

9.2 TCP的连接释放

1.TCP规定,FIN报文段基石不携带数据,也消耗一个序号

2.第二次握手后,TCP通知高层应用程序,因而从A到B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TCP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

3.为什么A在TIME-WAIT状态必须等待2MSL的时间

  1)为了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B。因为ACK可能丢失,此时B可能会超时重传,然后A重传确认,并重新启动2MSL计时器

  2)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可以使本连接持续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

9.3 TCP的有限状态机

❺ 怎么从一个ip地址块里找看出网络号有多少位

先知道是哪类地址。
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派槐空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尘瞎,剩下的两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是明纤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❻ 网络号怎么计算

1、标准的网络号是,
A类是前8位
B类是前16位
C类是前24位
举一个例子
如172.16.10.2,因为172.16.10.2是B类地址,所以172.16所代表的位就是网络号的位,后面10.2代表的位是主机位,A类C类和例子结构相同,就是位数不同。
2、如果不是标准的,就是要划子网的,就不一样了。要看后面的位数来确定
如192.168.15.2/26,后面的26代表网络号位数是26位,剩下的6位是主机号;前24位是标准的网络号,后俩位是为划分子网从主机号分出来的,也划分到网络号里。

这个是别人的例子:
将子网掩码化为2进数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那么可看出主机编号部分转化为子网掩码部分的位数m=5 (这个5就是248转化为2进数所得的11111000中1的个数)。。。。m=5就可算出这个LAN里可化的每个子网的主机数:就是2的5次方。。。。算得32台(主机)。。。。
继续:一号子网是192.168.5.1~192.168.5.31 / 二号子网是192.168.5.33~192.168.5.62 / 三号子网是192.168.5.65~192.168.5.94 / 四号子网是192.168.5.97~192.168.5.126 / 五号子网是192.168.5.129~192.168.5.158 / 六号子网是192.168.5.161~192.168.5.190 / 七号子网是192.168.5.193~192.168.5.222 / 八号子网是192.168.5.225~192.168.5.254
这下你看,你的主机192.168.5.121 在哪个子网号里? 答案得出:4号!!!

❼ 怎么知道本机电脑的网卡号

1,首先,同时按下键盘上的win+r键,输入“cmd”,然后按下回车,打开命令行窗口。

❽ 确认号什么时候有意义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TCP协议 原创
2021-05-09 20:40:37

再不学习就会变成xzy姐姐那样!

码龄4年

关注
1. 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TCP报文也称为报文段(segment),分首部和数据两部分。首部的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是选项,因此TCP首部最小长度是20字节。选项部分长度可变,最多为40字节。
TCP协议报文格式
(1)源/目的端口(16bits),端口号加上IP地址构成了一个套接字socket。
(2)序号(32bits),本报文段发送数据第一个字节序号,使用随机数产生器产生一个初始序号。
(3)确认号(32bits),当ACK=1时有意义,当ACK=0时没有意义。期望收到对方下次发送数据第一个字节序号。(也就是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报文段的首部中的序号)由于序号字段长度为32bit,可对4GB数据进行编号,以保证序号重复使用时,旧序号数据早已在网络中消失。
(4)数据偏移(4bits),它指出数据开始的地方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这是由于TCP报文中含有选项和填充字段。实际上就是TCP报文段首部的长度,其值所表示的距离单位是32比特(以4字节为一个单元来计算的)。
(5)保留(6bits),供今后使用,目前置为0。
(6)控制比特(6bits)
紧急位URG:URG=1时,报文应尽快传送(相当于加速数据),不按原来顺序来传送。要与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字段配合使用。紧急指针指出在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紧急指针使接收方可以知道紧急数据有多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认位ACK:ACK=1时有意义,代表这个数据包是响应数据包,与接收序号(确认序号)配合使用。
推送位PSH(PuSH):PSH=1时,当两个进程进行交互式通信时,一端应用进程希望在输入一个命令之后能够立即得到对方的响应,立即创建一个报文段发送到对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位RST(ReSeT):RST=1时,表明出现严重差错,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建连接。还可以用来拒绝一个非法报文段或拒绝打开一个连接。
同步位SYN:在建立连接时使用;SYN=1且ACK=0时,表明这是连接请求报文段。对方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应在发回的报文段中SYN=1且ACK=1。因此,SYN=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而ACK位的值用来区分是哪一种报文(请求/接受)。
终止位FIN(FINal):FIN=1,表明发送字节已经发完,要求释放传输连接。
(7)窗口(16bits),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用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量,数值是动态变化的。
(8)校验和(32bits),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一个12字节伪首部。
TCP在校验前,需要根据IP数据包增加伪首部。伪首部增加了TCP校验和的检错能力:检查TCP报文是否收错了(目的IP地址)、传输层协议是否正确(传输层协议号)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紧急指针(16bits),同时与URG位并用,指明紧急数据之后正常数据的起始位置。
(10)选项(0-40bits),单字节选项有两个:选项结束和无操作。多字节选项有三个:最大报文段长度、窗口扩大因子以及时间戳。

2. 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2.1. TCP连接建立
(1)需要经过**“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这是为了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进行跟踪与协商,确保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认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
(2)TCP 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
**最初,**客户端处于CLOSE(关闭)状态,服务器处于LISTEN(收听)状态。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eq=x, ack=y)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必须确认,同时服务器也要发送SYN+ACK包(seq=y, ack=x+1);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必须确认,同时服务器也要发送SYN+ACK包(seq=y, ack=x+1);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

2.2. TCP连接释放
(1)需要经过**“四次挥手”**(Four-Way Wavehand)。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
(2)TCP 连接释放的“四次挥手”:
此时,客户端和服务器均处于ESTABLISHED状态。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包(seq=u, ack=v),进入FIN_WAIT_1状态;u=客户端上次发送最后一个字节序号加1。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FIN包后不回复FIN包,而回复ACK包(seq=v, ack=u+1),v=服务器上次发送最后一个字节序号加1;服务器通知应用程序客户端要求关闭连接,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即半关闭状态,此时客户端虽没有数据要发送,但服务器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客户端进入CLOSE_WAIT_2状态,且要等待一段时间。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向客户端发送FIN包(seq=w, 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客户端确认。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FIN包后,向服务器发送ACK包(seq=u+1, ack=w+1),表示连接彻底释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TCP协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1)TCP不是按传送的报文段编号。TCP将所要传送的整个报文(可能包括多个报文段)看成是由一个个字节组成的数据流,然后对每一个字节编号。在连接建立时,双方商定初始序号。TCP将每一次传送的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放在TCP首部的序号字段中。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的最高序号(即收到的数据流中的最后一个序号)表示确认。但返回的确认序号是已收到的数据的最高序号加1。也就是确认序号即表示期望下次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2)TCP采用滑动窗口方式进行流量控制。窗口大小以字节为单位。TCP报文段首部窗口字段的数值是当前设定的接收窗口数值。发送窗口在连接建立时由双方商定,但在通信的过程中,接收方可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随时动态地调整接收窗口的大小,然后告诉发送方,使发送方的窗口和自己的接收窗口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拥塞控制用于防止由于过多的报文进入网络,而造成路由器与链路过载。
拥塞窗口:源端一次最多能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门限窗口:拥塞窗口按指数增长还是线性增长的界限。
拥塞控制技术:
慢开始:每出现一次拥塞超时,拥塞窗口都降低到1。
拥塞避免:当拥塞窗口增大到门限窗口值时,就将拥塞窗口指数增长速度降低为线性增长,避免网络再次出现拥塞。
加速递减:每出现一次拥塞超时,就将门限窗口值减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设置一次定时器。只要定时器设置的重发时间已到而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发这一报文段。计算往返时延的自适应算法(加权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
网络技能树跨区域网络的通信学习网络层的作用
2278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打开CSDN APP,看更多技术内容

TCP中的RST标志(Reset)详解_大叶子不小的博客_rst状态
RST表示复位,用来异常的关闭连接,在TCP的设计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发送RST包关闭连接时,不必等缓冲区的包都发出去(不像上面的FIN包),直接就丢弃缓存区的包发送RST包。而接收端收到RST包后,也不必发送ACK包来确认。
继续访问
TCP详解_binary~的博客_tcp 详解
复位RST(ReSeT) 当 RST=1 时,表明 TCP 连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 同步SYN(SYNnchronization) 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 SYN=1 而 ACK=0 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
继续访问
TCP 四种定时器(重传定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活定时器,时间等待计时器)
主要介绍了TCP 四种定时器,重传定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活定时器,时间等待计时器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TCP协议的RST标志位
TCP首部字段有6个是flags,每个标志位有特殊的含义,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对于接收方,不同的标志位代表不同的意思,需要做正确的处理 Flags 可以在点击以太网报文结构查看各协议层协议首部字段及其含义 TCP协议首部格式 上图标注的红圈里有6个标志位,每个标志位占用一个比特 URG 紧急指针有效标识。它告诉系统此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应尽快传送(相当于高优先级的数据) ACK 确认序号有效标识。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 PSH 标识接收方.
继续访问

TCP基础_yao00037的博客_tcp rst位为1时
RST:该位为1时,表示TCP连接中出现异常必须强制断开连接。 SYN:该位为1时,表示希望建立连接,并在其序列号的字段进行序列号初始值的设定。 FIN:该位为1时,表示今后不会再有数据发送,希望断开连接。当通信结束希望断开连接时,通信双方...
继续访问
TCP的连接状态标识 (SYN, FIN, ACK, PSH, RST, URG)
TCP层,有个FLAGS字段,这个字段有以下几个标识:SYN, FIN, ACK, PSH, RST, URG.其中,对于我们日常的分析有用的就是前面的五个字段。它们的含义是:(1)SYN表示建立连接,(2)FIN表示关闭连接,(3)ACK表示响应,(4)PSH表示有 DATA...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
1.网络协议
继续访问

最新发布 TCP协议
7.缓冲区:操作系统会给每个进程分配空间,每创建一个套接字就会给套接字分配一个发送和接受缓冲区。sendto就是从发送缓冲区里拷贝数据,recvfrom从接受缓冲区拷贝数据 查看接受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的大小:getsocket(sock,lebvel,optval,optlen);65536 64K sendto:阻塞模式:如果缓冲区里没有足够的空间,就等到空间足够大正在把数据拷贝到发送缓冲区中 非阻塞模式:如果缓冲区没有足够的空间就有多少拷贝多少,拷贝完立即返回,返回的是实际拷贝的字节数 //1.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TCP/IP_纯情程序猿的博客_计算机网络tcp/ip
PSH(Push 推送位):告诉对方收到该报文段后是否立即把数据推送给上层。如果值为 1,表示应当立即把数据提交给上层,而不是缓存起来。 RST(复位):表示是否重置连接。如果 RST=1,说明 TCP 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如主机崩溃),必须释放连接,...
继续访问
TCP解析_越学习越无知的博客_tcp解析
RST (ReSeT): 当 RST=1 时,表明 TCP 连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 同步SYN: 同步 SYN = 1 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
继续访问
TCP数据报首部
源端口(Source Port),目标端口(Destination Port) 各2字节 源端口号,标识主机上发起传送的应用程序;目的端口标识主机上传送要到达的应用程序。源端和目的端的端口号,用于寻找发端和收端应用进程。这两个值加上I P首部中的源端I P地址和目的端I P地址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一个I 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有时也称为...
继续访问
TCP协议的确认重传机制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TCP的传输特点具有可靠性,它具有面向连接服务来确保可靠稳定传输,而确认重传机制是TCP协议保证可靠稳定传输最重要的机制,他包括累计确认、超时时间计算、快速重传等几个方面。 确认重传机制 在发送一个数据之后,就开启一个定时器,若是在这个时间内没有收到发送数据的ACK确认报文,则对该报文进行重传,在达到一定次数还没有成功时放弃并发送一个复位信号。 ...
继续访问
17-tcp首部分析二_songly_的博客
  RST:表示重建或重置,如果RST = 1表示tcp连接出现严重的错误(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先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同时RST还可以用于拒绝一个非法报文段或拒绝打开一个连接。   SYN:表示在建立连接时同步序号,如果SYN ...
继续访问
【TCP/IP详解】TCP重置报文段及RST常见场景分析
本文简单讲述了TCP中产生RST的常见场景,指出了产生`RST`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 目的地为某端口的`SYN`到达,然而在该端口上并没有正在监听的服务器;2. TCP想取消一个已有连接;3. TCP接收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连接上的分节。并给出了程序代码及抓包结果......
继续访问
网络相关的面试题
网络相关的面试题 服务器端不调用accept会发生什么 不调用accept时,也能建立连接,即三次握手完成。但不能进行API的控制,即不能进行继续通讯。以及建立好连接的队列大大小为:backlog。从而在Unix系统服务器中,若客户端调用 connect() ,客户端连接超时失败。而在Linux系统中,若客户端调用 connect()。TCP 的连接队列满后,Linux 服务器不会拒绝连...
继续访问
网络编程面试题整理(四)
1:重传机制 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设置一次定时器。只要定时器设置的重发时间到而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发这一报文段。 TCP环境报文往返时间不定、有很大差别。 A、B在一个局域网络,往返时延很小 A、C在一个互联网内,往返时延很大 因此,A很难确定一个固定的、与B、C通信都适用的定时器时间。 TCP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算法。这种算法记录每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报文段的时间。...
继续访问
TCP的状态:SYN, FIN, ACK, PSH, RST, URG 简介及 ACK确认机制
1、TCP的状态FLAGS字段状态 在TCP层,有个FLAGS字段,这个字段有以下几个标识:SYN, FIN, ACK, PSH, RST, URG. 对于我们日常的分析有用的就是前面的五个字段:它们的含义是: SYN表示建立连接, FIN表示关闭连接, ACK表示响应, PSH表示有 DATA数据传输, RST表示连接重置。 其中,ACK是可能与SYN,FIN等同时使用的,比如:SYN和ACK可能同时为1,它表示的就是建立连接之后的响应,如果只是单个的一个SYN,它表示的只是建立连接。T..
继续访问
TCP/IP模型之传输层(TCP/UDP协议)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实现了网络中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活动是实现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以实现应用层的各种网络服务功能。1. 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分布式进程之间的通信。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在源主机的应用进程与目的主机的应用进程建立“端—端”连接。传输层之间传输的报文称为“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TPDU有效载荷称为应用层的数据。2. 端口...
继续访问
TCP选项
TCP首部可以由多达40字节的可选信息。选项用于把附加信息传递给终点,或用来填充对齐其他选项。我们将定义两大类选项:1字节选项和多字节选项。第一类选项包括两种选项:选项列表结束和误操作。在大多数实现中,第二类选项包括了五种选项:最大报文段长度、窗口扩大因子、时间戳、允许SACK和SACK,见下图。 选项结束(EOF) 选项结束(end of optio...
继续访问
3.TCP协议头详解(包含选项部分)
1.TCP协议头格式 2.各字段说明 3.选项部分详解
继续访问

TCP报文段首部中“窗口”字段
在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有一个“窗口大小”的字段,该字段占16bit=2byte。该字段主要用于TCP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很多人喜欢把TCP的MSS和“窗口大小”字段混淆,今天在这了做一个区分说明。 MSS是TCP报文段中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如果上层交付下来的数据超过MSS就要对交付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段。在TCP连接的第一次、第二次握手中会分别告知对方MSS,从而起到通信双方协商MSS的效果。
继续访问
论TCP/IP协议的体系的结构及其各层协议
目录 1.1 TCP/IP协议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1.2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模型 2.1 IP网际层的功能 2.2 IP地址及其转换 2.2.1 IP地址 2.2.2 IP地址的转换 2.2.3 子网技术 2.3 IP数据报的格式 2.4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3.1 TCP运输层协议概述 3.2 端口及套接字 3.3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1.传输层的功能(1)提高服务质量(2)多路复用(3)分段与重新组装。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而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传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就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该终止这个连接。在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
继续访问
热门推荐 TCP序列号和确认号详解
TCP序列号和确认号详解在网络分析中,读懂TCP序列号和确认号在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TCP协议以及排查通讯故障,如通过查看序列号和确认号可以确定数据传输是否乱序。但我在查阅了当前很多资料后发现,它们大多只简单介绍了TCP通讯的过程,并没有对序列号和确认号进行详细介绍,结合实例的讲解就更没有了。近段时间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对TCP的序列号和确认号进行深入学习,下面便是我学习后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继续访问
TCP传输中序号与确认序号的交互
本实验通过SSH远程登录服务器,然后使用Wireshark抓包分析。开头的三次握手已经省略。关于序号的交互过程,需要记住一点:TCP首部中的确认序号表示已成功收到字节,但还不包含确认序号所指的字节,希望下一次能收到确认序号所指的字节。 当在远程登录软件上键入命令时,客户端便开始了数据的发送,TCP头如下: 初始化序列号ISN = 1,这个序列号是客户端对发送数据的一个标
继续访问
tcp保留字段重置为rst=1则表示

❾ 计算机网络: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确认号指的是接收方想要接收的报文段的序号,比如我想要1-5的报文,在接收过程中我收到了2-5,而1丢了,这时候我肯定跟你说,再发一遍1,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里序号70的丢了,所以确认号就是70,和后面的没关系。

❿ 怎么查看计算机网卡号

计算机网卡号也叫MAC物理地址,其查看步骤如下:

方法一:

1、首先点前茄击电脑的"开始"菜单,再点击"运行"。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确认号怎么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网络锁美国缴费解锁 浏览:717
网络电视开机诊断请输入密码 浏览:10
震旦228e网络扫描怎么设置 浏览:213
赛尔号网络连接 浏览:27
面授班和网络教育哪个好 浏览:182
如何进行网络保险的营销 浏览:380
网络电视机播放器哪个好 浏览:620
ipad网络连接失败 浏览:917
5g网络出来了wifi还快吗 浏览:466
怎么找到保存的网络密码 浏览:358
广电精灵电视网络设置 浏览:143
校园网络安全与远程接入 浏览:580
wifi修改网络会怎么样 浏览:389
网络信息培训哪个好 浏览:669
网络安全攻防战基本书籍 浏览:323
网络与自媒体是什么专业 浏览:197
北京进口网络营销设置 浏览:116
华为怎么关闭网络时间设置 浏览:52
win7双网口共享网络 浏览:904
动漫网络游戏电脑版 浏览:6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