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1-07 22:28:12

❶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何区别

1. “人才培养方案”是近10年来根据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学工作过程中提出来的,是一种把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纳入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方案(计划),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的统筹安排。
2. 《教学计划》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主体,往往指教学进程安排。
3. 两者的目的有区别,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❷ 网络攻防做实验和为培养学生参加网络攻防竞赛,有什么好的人才培养方案

选用一套实验系统,多练习就行!熟能生巧,网络安全技能也一样
我们这边有个合作企业,北亰以利天诚科技有限公_司,他们有一套看起来很完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安全设备底层实现、各种安全环境练手,信息安全对抗、毕业设计、包括各类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学习路线),实验室放了不少,不过我目前只用了他们NetMagic创新实验平坮和云教育信息安全实验系统,操作方案、学习内容丰富还有国防科大老师配合产品协助提供上课、远程问题解答!我看到机房里面设备上面有 方案咨旬ŀҘӠȢ ŀ44Ȣ5Ӡ7

❸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牢固树立什么是教学活动主体

亲可以查看125教育网,了解相关信息

如何制定和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从降低总学分,加大选修学分比例;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公共课改革;加强课程整合和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等几个方面逐步推进。

(一)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对我校现有的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进行梳理、改造和整合,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含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中外文化与人文素养、数理基础与科学探索、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等四大模块。部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改革如下:

1.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分级分层次教学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设置基础英语课程和高级外语拓展类课程,开展大学英语的分级分层次教学。适当压缩学分,实施小班化教学,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具体方案见《福建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级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闽师教〔2016〕13号)。

2.试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差异化教学、多元化评价为宗旨,开展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综合改革,通过改革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努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方案见《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闽师教〔2016〕12号)。

3.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课程内容,减少理论课课内教学时数,增加讲座和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时数。倡导“对话式”教学方法,变革终结性课程测评方式为全过程、多方式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4.整合素质拓展必修课程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等素质拓展必修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调整优化个别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二)完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1.打造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有关要求,开足开齐各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和骨干支撑地位的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结合专业发展目标和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好若干特色课程。

2.开设专业导论课程

适应大类招生的需要,帮助新生全面、深刻、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减少个别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各专业应在第一学年面向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该课程可采用系列讲座等方式开设,一般应由各专业有影响力的教授承担。

3.开放部分专业课程

选取部分专业试点面向全校开放专业课程,供全校学生选读,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效益。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意识融入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学院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探索改革。以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为契机,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开设涉及创新创业基础、政策、技能、实践等方面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各学院应聘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学校建立或引进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类的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读,学生应至少选修1门,并获得相应学分。

❺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体制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要建立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应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
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与评选指标体系。培养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以免造成对培养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高考升学的选拔标准、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以及教育评价制度,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
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❻ 求成都理工大学2019级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成都理科大学2019年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的话,我觉得可以根据一些实际的作为呀,进行一些优化吧

❼ 跪求西交利物浦大学计算机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最新人才培养方案

本来说对于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是秘密的,他不可能公布,所以你问我,我也无法告诉你,如果你需要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你应该打电话去西安交通大学问一下他合作大学的培养方案

❽ 对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如何理解

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
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
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

❾ 写一个关于计算机管理信息人才培养的《论文大纲》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我院在该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主要培养既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又懂得信息管理的专门人才。但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全球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要不断重新定位,课程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更新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变化。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2006年,辽宁省人事厅公布的全省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指出,IT行业对研究生、本科、大专人才的需求比例为1∶8.5∶8.4。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IT行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集中在大学和专科层次,表明大多数企业不再只注重学历,而更重视个人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对技能性人才需求比较大。
根据大连2007春季人才招聘大会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数字,从整体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来看,研究生以上学历需求占总需求的0.6%,本科学历占29.4%,专科及以下学历占70%。以行业排列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前5位依次是计算机类占23%、营销类占16.4%、管理类占14%、工程技术类占12%、机械类占8%,这与大连的产业结构相吻合,也从侧面反映出大连经济运行的态势。这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逐渐趋于理性化,集中表现在有实际经验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比高学历者更容易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根据我们调查显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产品营销、会计(包括库存管理、出纳)、文秘、网络维护与管理、软件开发、IT培训等工作,专业对口率不足20%,没有实现为特定行业提供人才的预期目标。分析其主要原因:社会中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不愿意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岗位,他们希望引进复合型人才,要求员工一人多能,对信息管理能力要求不高。
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的要求决定了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又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力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职业岗位(群)相吻合,这是带反馈结构的人才培养产业链。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偏理工方向的课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偏综合性的课程以情报信息学为主线,偏财经的课程以经济管理和电子商务为主线。我院计算机信息专业以大连地区社会需求为主,培养目标针对相关岗位形成的岗位群,而不只针对某一个单独的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就业灵活度,主要以培养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开发人员为主,学生定位为“IT银领”。
主要岗位群及专业能力如表1所示。
序号 岗位名称 岗位说明 能力构成要素
1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人员 熟悉企业、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安装、使用、日常管理与维护,能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 数据库应用
计算机系统和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项目管理
2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人员 了解企业、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能完成软件编写、数据库连接使用、实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 需求分析
软件代码编写、软件文档撰写
数据库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 项目管理专员/Group Leader 与客户、需求部门进行沟通,跟进项目运作;根据项目合理调动资源,完成测评项目。 Office办公软件
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使用、数据库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
4 数据库系统
设计人员 数据库系统设计、管理、日常维护(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 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库、
维护数据库
表1:岗位与专业能力对应表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自于对社会相关岗位需求的分析、总结,进而成为教学计划制定和修改的依据。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途径与质量指标才能明确。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现场技术和管理人才,即以技术师为培养目标,主要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化。
基于上述培养目标,在重新制定、修改教学计划时,我们首先对高职教育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面向现代企业第一线的信息系统等软件产品设计、开发、管理、使用、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以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专员、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人员、IT产品采购与营销人员等专业岗位为主,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核心课程,使毕业生不仅专业技能全面,同时具备一定的IT项目经验。
我们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信息、服务与管理”型信息技术人才,既区别于普通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思想,又和以往的该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不同。“信息”指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信息技术使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服务”指学生具备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思想理念,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IT产品采购、IT产品营销、技术服务、IT业务咨询服务等服务型岗位;“管理”指学生具备IT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会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挑战的自信,能够获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分析、项目计划、软件编写与测试、文档书写及项目评价工作。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
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我们应淡化专业意识,面向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课程整合和重组的原则,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结构。
针对该专业岗位群涉及的四类核心技术岗位十几种能力,划分为八项主要能力。根据课程的整体性原则,设计对应能力的课程模块如表2-“能力与课程模块递进关系对应表”所示,在这个链路课程体系中,反映掌握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从简到难的训练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以往“汉堡包”式理论-实践-理论以学年交替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的认知和实践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形成“比萨饼”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形态。在课程开发中每个链路构成的整体任务的课程教学开始时,就是讲理论-做实践,做实践-讲理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两者合二为一的教学方式,是使学生实现从定义变量、设计语句到程序流程图、函数定义、文件调用到调用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直至获取用户需求、撰写文档、项目管理、产品采购与营销,最后使学生形成符合岗位要求的复合专业能力。表2中横向8个链路----即学生需要掌握的8项岗位能力的课程形成相关性,从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开始,递进到关键性技术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继而完成综合性能力实训和技术认证,形成横向能力由浅入深的递进层次关系。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特点如下:
(1) 课程体系中能力模块的形成由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决定。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特点,为区域经济服务。
(2) 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课程链路,彻底打破三段式的课程模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触职业内容,实践与理论并行,在学习期间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大大增加。
(3) 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面向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训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既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又学会与人合作、不断创新,能实现迅速上岗,同时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房间有信号网络很差 浏览:522
谁的网络信号强 浏览:857
什么是施工网络图 浏览:917
泰国哪个运营商网络比较好 浏览:412
用什么方法传送网络成本低 浏览:621
严禁个人私自搭设无线网络 浏览:830
路由器网络层的关键功能是什么 浏览:698
网络正常电脑无法连接到internet 浏览:883
赢佳网络是什么意思 浏览:31
计算机路由器网络更新 浏览:444
qq飞车夸克网络异常 浏览:225
广东wifi网络设备 浏览:849
移动网络大师破限速 浏览:5
开共享网络费电还是自己手机 浏览:23
研究无线网络安全的意义 浏览:841
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的话语 浏览:383
xp设置网络连接 浏览:397
网络连接失败显示感叹号 浏览:214
中国网络安全技术有哪些 浏览:284
辽宁题库网络安全知识 浏览:3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