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2-01-07 22:00:10

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验。
国外
2012年02月04日,黑客集团Anonymous公布了一份来自1月17日美国FBI和英国伦敦警察厅的工作通话录音,时长17分钟,主要内容是双方讨论如何寻找证据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黑帽子黑客的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得敏感内容被遮盖。
FBI已经确认了该通话录音得真实性,安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电话会议系统得漏洞问题。
2012年02月13日,据称一系列政府网站均遭到了 Anonymous 组织的攻击,而其中CIA官网周五被黑长达9小时。这一组织之前曾拦截了伦敦警察与FBI之间的一次机密电话会谈,并随后上传于网络。
国内
2010年,Google发布公告称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而公告中称:造成此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Google被黑客攻击。
2011年12月21日,国内知名程序员网站CSDN遭到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数据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600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继CSDN、天涯社区用户数据泄露后,互联网行业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户数据最为重要的电商领域,也不断传出存在漏洞、用户泄露的消息,漏洞报告平台乌云昨日发布漏洞报告称,支付宝用户大量泄露,被用于网络营销,泄露总量达1500万~2500万之多,泄露时间不明,里面只有支付用户的账号,没有密码。已经被卷入的企业有京东(微博)商城、支付宝(微博)和当当(微博)网,其中京东及支付宝否认信息泄露,而当当则表示已经向当地公安报案。
未来二三十年,信息战在军事决策与行动方面的作用将显着增强。在诸多决定性因素中包括以下几点:互联网、无线宽带及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际战争代价高昂且不得人心,以及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许多信息技术可秘密使用,使黑客高手能够反复打进对手的计算机网络
据网易、中搜等媒体报道,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审查的重点在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技术支配力量加重
在所有的领域,新的技术不断超越先前的最新技术。便携式电脑和有上网功能的手机使用户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可收发邮件,浏览网页。
对信息战与运作的影响:技术支配力量不断加强是网络战的根本基础。复杂且常是精微的技术增加了全世界的财富,提高了全球的效率。然而,它同时也使世界变得相对脆弱,因为,在意外情况使计算机的控制与监视陷于混乱时,维持行业和支持系统的运转就非常困难,而发生这种混乱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根据未来派学者约瑟夫·科茨的观点,“一个常被忽视的情况是犯罪组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时在2015年,黑手党通过电子手段消除了得克萨斯州或内布拉斯加州一家中型银行的所有记录,然后悄悄访问了几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网站,并发布一条简单的信息:“那是我们干的——你可能是下一个目标。我们的愿望是保护你们。”
未来派学者斯蒂芬·斯蒂尔指出:“网络系统……不单纯是信息,而是网络文化。多层次协调一致的网络袭击将能够同时进行大(国家安全系统)、中(当地电网)、小(汽车发动)规模的破坏。”
通信技术生活方式
电信正在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得益于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高技术通信。然而,“千禧世代”(1980年-2000年出生的一代——译注)在大部分情况下已不再使用电子邮件,而喜欢采用即时信息和社交网站与同伴联系。这些技术及其他新技术正在建立起几乎与现实世界中完全一样的复杂而广泛的社会。
对信息战和运作的影响:这是使信息战和运作具有其重要性的关键的两三个趋势之一。
破坏或许并不明目张胆,或者易于发现。由于生产系统对客户的直接输入日益开放,这就有可能修改电脑控制的机床的程序,以生产略微不合规格的产品——甚至自行修改规格,这样,产品的差异就永远不会受到注意。如果作这类篡改时有足够的想象力,并且谨慎地选准目标,则可以想象这些产品会顺利通过检查,但肯定通不过战场检验,从而带来不可设想的军事后果。
信息技术与商业管理顾问劳伦斯·沃格尔提醒注意云计算(第三方数据寄存和面向服务的计算)以及Web2.0的使用(社交网及交互性)。他说:“与云计算相关的网络安全影响值得注意,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云计算。随着更多的公司和政府采用云计算,它们也就更容易受到破坏和网络袭击。这可能导致服务及快速的重要软件应用能力受到破坏。另外,由于Facebook、博客和其他社交网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广泛使用,政府组织也在寻求与其相关方联络及互动的类似能力。一旦政府允许在其网络上进行交互的和双向的联络,网络袭击的风险将随之大增。”
全球经济日益融合
这方面的关键因素包括跨国公司的兴起、民族特性的弱化(比如在欧盟范围之内)、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对低工资国家的网上工作外包。
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互联网、私人网络、虚拟私人网络以及多种其他技术,正在将地球联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空间”。这些近乎无限的联系一旦中断,必然会对公司甚至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研究与发展
(R&D)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 美国研发费用总和30年来稳步上升。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也呈类似趋势。 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这一趋势促进了近数十年技术进步的速度。这是信息战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 R&D的主要产品不是商品或技术,而是信息。即便是研究成果中最机密的部分一般也是存储在计算机里,通过企业的内联网传输,而且一般是在互联网上传送。这种可获取性为间谍提供了极好的目标——无论是工业间谍,还是军事间谍。这(5)技术变化随着新一代的发明与应用而加速
在发展极快的设计学科,大学生一年级时所学的最新知识到毕业时大多已经过时。设计与销售周期——构想、发明、创新、模仿——在不断缩短。在20世纪40年代,产品周期可持续三四十年。今天,持续三四十周已属罕见。
原因很简单:大约80%过往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医生今天仍然活着——在互联网上实时交流意见。
机器智能的发展也将对网络安全产生复杂影响。据知识理论家、未来学派学者布鲁斯·拉杜克说:“知识创造是一个可由人重复的过程,也是完全可由机器或在人机互动系统中重复的过程。”人工知识创造将迎来“奇点”,而非人工智能,或人工基本智能(或者技术进步本身)。人工智能已经可由任何电脑实现,因为情报的定义是储存起来并可重新获取(通过人或计算机)的知识。(人工知识创造)技术最新达到者将推动整个范式转变。

Ⅱ 弱弱的问一句啊谁能告诉我网络安全现状怎么样了啊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单机处理功能发展到面向内部局域网、全球互联网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功能。网络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经济、文教等诸多领域。其中存贮、传输和处理的信息有许多是重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帐、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信息。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由于计算机网络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这些网络信息容易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要保护这些信息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现在面临哪些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面对诸多的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又能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当然,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角度,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美国FBI统计,美国每年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侵入事件。在Internet/Intranet的大量应用中,Internet/Intranet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事实上,资源共享和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而且计算机网络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更为他们提供便利。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从人为(黑客)角度来看,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有:信息泄露、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网络滥用。
信息泄露:信息泄露破坏了系统的保密性,他是指信息被透漏给非授权的实体。 常见的,能够导致信息泄露的威胁有:网络监听、业务流分析、电磁、射频截获、人员的有意或无意、媒体清理、漏洞利用、授权侵犯、物理侵入、病毒、木马、后门、流氓软件、网络钓鱼。
完整性破坏:可以通过漏洞利用、物理侵犯、授权侵犯、病毒,木马,漏洞来等方式实现。
拒绝服务攻击:对信息或资源可以合法的访问却被非法的拒绝或者推迟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操作。
网络滥用:合法的用户滥用网络,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包括非法外联、非法内联、移动风险、设备滥用、业务滥用。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窃听、重传、伪造、篡改、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电子欺骗、非授权访问、传播病毒。
窃听: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的手段获得重要的信息,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的泄密。
重传:攻击者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篡改: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的破坏作用最大。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行为否认:通讯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电子欺骗: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
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当然,除了人为因素,网络安全还在很大部分上由网络内部的原因或者安全机制或者安全工具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他们主要表现在: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只要是程序,就可能存在BUG。而这一系列的缺陷,更加给想要进行攻击的人以方便。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由人所引起的。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早期的网络防护技术的出发点是首先划分出明确的网络边界,然后通过在网络边界处对流经的信息利用各种控制方法进行检查,只有符合规定的信息才可以通过网络边界,从而达到阻止对网络攻击、入侵的目的。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等,主要的网络防护措施包括:1、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依据系统事先设定好的过滤逻辑,检查数据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包所使用的端口确定是否允许该类数据包通过;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应用网关技术在应用层实现,它使用一个运行特殊的“通信数据安全检查”软件的工作站来连接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其目的在于隐蔽被保护网络的具体细节,保护其中的主机及其数据。
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密钥”控制的。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称为“对称密钥算法”。这样的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DES是对称加密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如果加密/解密过程各有不相干的密钥,构成加密/解密的密钥对,则称这种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或称为“公钥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解密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加密算法中,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钥加密信息,再将密文发送给私钥拥有者。私钥是保密的,用于解密其接收的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典型的公钥加密算法如RSA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密算法。

Ⅲ 我国网络安全现状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局域网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和关注。是在局域网在广域网中,都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潜在威胁和网络的脆弱性。故此,局域网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地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才能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信息的安全与畅通,局域网的安全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1.当前局域网安全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和网络操作系统等)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①]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工作。就局域网而言,通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和软件组成。资源子网由连网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设备及软件所组成。
1.2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讲网络上的信息安全。[②]
1.3 局域网安全
局域网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硬件的、使用及管理等;逻辑安全是从软件的角度的,主要指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
1.3.1 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
局域网是与Inernet互连的。Internet的开放性、国际性与自由性,局域网将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局域网与外部网络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容易遭到来自Internet 黑客的攻击。可以嗅探程序来探测、扫描网络及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如网络I P 地址、应用操作系统的类型、开放的T C P 端口号、系统用来保存用户名和口令等安全信息的关键文件等,并攻击程序攻击。还可以网络监听等手段内部网用户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进而假冒内部合法身份非法登录,窃取内部网络中信息。还能发送数据包对网络服务器攻击,使得服务器超负荷工作拒绝服务,甚至使系统瘫痪。
1.3.2 来自局域网内部的安全威胁
内部管理人员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口令系统的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内部职工熟悉服务器、小程序、脚本和系统的弱点,网络开些小玩笑,甚至搞破坏。如,泄漏至关的信息、错误地数据库、删除数据等,都将给网络的安全威胁。

Ⅳ 对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现状,重要的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谢谢大家!!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都是按照ISO27001准标来做的。这一点,我们国内还而做的很好。好国家推出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分保。你可以去查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Ⅳ 2015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3000字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带来信息资源共享等极大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并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社会需求最大的研究方向,不仅关系到企事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户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风险,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热门研究和人才需求的新领域。
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案例1】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监测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4年2月10日至16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8965个,比上周增长79.7%;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116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181个。其中,政府网站被篡改418个、植入后门的35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万个,新增信息安全漏洞280个。
另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国内外网络安全威胁的现状及主要因由,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
(1)法律法规和管理不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外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等在解决信息资源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方面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显得相对滞后且不够健全与完善。出现了一些企事业机构或个人用户法制观念淡薄,对网络风险和隐患不甚了解,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身管理措施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甚至出现内部监守自盗案件。重技术、轻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不够普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企业和政府的侧重点不一致
政府注重信息及网络安全的可管性和可控性,企业则注重其可用性、效益和可靠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OSI协议及美国政府组织的KRS系统等,由于不受企业欢迎而难以实施和推广。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对网络安全技术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或时常被挤占或挪用。
(3)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不统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一技术的规范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先进且对网络安全很重视,也同样存在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等问题。西欧国家则实行另一套信息安全标准,在原理和结构上与美国也有异同。
(4)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伴随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攻击及计算机病毒变化多端。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相对滞后,更新不及时、不完善。
(5)网络安全风险和隐患增强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和其他各种业务的应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以及网络系统及协议等从设计到实现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缺陷和隐患,致使网络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威胁,详见1.2.3介绍。各种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和广告等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应用。全球平均不足15秒就发生一次黑客入侵事件,全世界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美元。
注意: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常被称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三大主流。这些传统的安全“老三样”为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却具有一定局限性,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滞后于实际的发生各种新病毒及繁衍变异。用户在系统中安装了防火墙后,却难以避免垃圾邮件、病毒传播和拒绝服务的侵扰。入侵检测技术在提前预警、精确定位、实时交互、整体性、漏报误报率和全局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另外,内网的安全还包含安全策略的执行、外来非法侵入、补丁更新及合规管理等问题。
摘自: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贾铁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Ⅵ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手机存在安全隐患,Pegasus恶意软件可能会入侵用户的iPhone手机,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大数据时代用户或无隐私可言。

实际上,我国对打击大数据泄露安全事件有着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点击链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入侵用户的手机,窃取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户的摄像头,此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大数据时代无隐私可言,网络安全问题堪忧,实际上,在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有着强大的决心,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综合来看,滴滴事件对国家数据安全层面敲起了警钟,而iPhone此次网络安全漏洞问题针对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铃,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案的不断完善,我国个人网络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这些年来中国信息技术的变革也是全球信息产业变革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电信和IT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发展过程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速度。结果是中国电信网络的发展非常普及,现在电话的用户数(包括移动电话)超过了5亿户。从全球来讲,美国电信产业从1984年AT&T分解之后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美国的迅速发展导致电信设备的研制、电信网络的建设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信息应用的消耗量,使网络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大量过剩,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大量的电信公司陷入了破产或经营不善的境地。

在我国可看到这样几个趋势:一个就是电视、计算机和其他消费家电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技术的融合,使传统通信领域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国家已经由原来以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状态演变成几家大运营商在网络运营方面共同竞争的状态,在信息服务方面有多家信息服务提供运营商在进行全方位的竞争;产业间融合的趋势正逐步加快,创造了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产业融合使整个消费电子类产品已经成为各个企业争夺非常集中的焦点,如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和数码产品等。刚才我谈到了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如沃达丰、BT等,因在电信方面过分的投入,以及后来在管治政策方面出现严重问题,主要是在移动牌照拍卖方面导致企业负担沉重,使得这些电信运营企业不得不低价变卖他们的通信网络。这反过来给了中国、日本、韩国这些后发展起来的IT大国很好的机会。最近中国网通集团收购了环球亚洲电讯的整体网络,中国运营商不仅仅在国内提供电信服务,也在立足于面向未来,逐步开始向全球提供电信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从信息技术来讲,全球的IT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化,一个是由于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再一个就是近些年中国工人的水平和整个IT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国作为全球IT制造业基地的形象正逐步地确立起来。从IT业市场来讲,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市场,吸引全世界的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技术的研发机构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中国地区。新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如大家普遍使用的闪存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迅速应用起来。还有象QQ,QQ实际上是广东电信的一个课题组研究的一个小项目——即时通信,去年已经突破了5个亿的收入,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在面向全球的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当中,中国信息产业保持比较理性和稳健的步伐,使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全球动荡的情况下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在全球IT产业陷入冰河期的时候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开始从谷底走出来,进入一个春天。中国设备制造商在全球IT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抓住时机,现在在互联网的高、中、低端设备方面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确立了很好的基础和地位。另外,中国这几年网络设备的快速增长,包括终端市场,在今后一两年内还会保持持续增长,而且这种持续是受前几年增长的带动。在前不久我们有一个分析,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中国网民将近达到一个亿。这第一个一个亿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达到二个亿就比较难了。这就需要城市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IT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与大家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才有可能达到。在达到第二个亿之后,要达到第三个或第四个亿就非常费劲。因为从整体上来讲,国民收入、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必须达到相适应的一个地步,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我们现在实际上是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从未来来看,我们应该很清楚,当网民数量达到第三个亿或第四个亿,当网络运营商建设网络规模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会受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现在建设的IPv4的网络仅仅是中国电信在国内的带宽总量就超过了2500个G,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上面可承载的信息内容和可以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大的。2500个G的概念是如果家庭上网使用专用1兆的带宽,那么它可为2500万用户提供服务。实际上大家使用的都是共享带宽,而且日常家庭上网的基本功用已经基本满足大家的使用。在2005、2006年之后,IPv4网络建设的速度也将放缓。同时大家可以看到,IPv6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几大运营商,包括教育网、科技网等等都已经参与到IPv6实验网的建设当中去。随着实验的进行,商用实验网将很快推出,按照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这几大运营商习惯来看,推出的速度会非常快。我们初步估计在2010年前后,IPv6将占据国内互联网的主流。同时大家应该看到IPv4不会退出这个市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两种制式都会保留。因为在网络设备上,IP v4、IPv6双栈路由器已经非常普遍,高端路由器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使用IPv6不会影响IPv4业务的开展。

我们返回来看,1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成绩巨大、辉煌。互联网给中国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由中国的网民、中国的老百姓自己去选择了解什么东西。在传统上,我们所接受的信息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相交流所得到信息都是单向式的。从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来讲,大家接受信息的模式是大家很关注、很相信、很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方式。但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具有一个平等的平面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取信息又使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信息,哪些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同时人们获取信息时会发现在发布信息、获取信息过程当中自己应该拥有的权力,进而人们发现了自己在社会当中应该拥有的权力。我觉得这是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和普通老百姓在思维、意识和创新的观念上带来的巨大改变。现在大家以平常心态看待网上出现的QQ、ICQ或网上社区,而在10年前我们看待这些新鲜事务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些是不是政府认可的或者是不是大家的公共观念可以接受的。现在,我们对于创新的想法,对于创新的意识和观念与以往具有本质的不同。网络给予大家一种在网上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是以往任何一种媒体不具备的,也不能够给予中国老百姓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带给大家的思维定势。互联网的发展真正能够使中国13亿人的智慧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创造出无穷的力量。这种平等的平台为大家提供了实现的机会。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许多问题。我们在网络资源方面非常紧张,只有5000万的资源,却有将近1个亿的用户。通过向APNIC、Verisign申请,我们已经与Verisign公司达成协议,将Verisign的一个服务器移至中国境内,这对于我们国内互联网的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互联网的资源、互联网市场经营模式、管理方面、业务规范、上网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国内的从业者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生存方式。在前不久的互联网大会上,各方面的专家和业界的精英与领袖们都在这方面进行针锋相对的探索,在网上也有热烈的反映。另一方面,政府制订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政策也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很早就明确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这样一个方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网上的许多业务仍然存在主管部门的职能交叉、分工不清的问题,也导致网络发展和管理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政府从国家整体战略上对互联网管理和互联网发展逐步思索、探索得越来越清楚的过程。在制定政策、法规、行为规范方面会有更加成熟、宽松和适合网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出台。

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应该是非常严重的,黑客攻击行为、网上盗窃、网上欺诈、网络病毒这些问题非常多。网络运营商的经营已经形成了大家比较固定的观念,比较有保障。但信息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单调,这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发展和服务的提供。网上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还比较多。今年6月10日,我们开通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开通了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中心网站。网站开通之后,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我们及时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了情况,十几个部委联合采取了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尤其色情网站色情信息的治理。这适应了社会公众和网民的需要,也是社会共同的呼声。协会对反垃圾邮件也开展了工作,包括推动政府立法、组织技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在7月初我们有一个统计,全球垃圾邮件的头号输出国是美国,它的垃圾邮件数量占73%到74%;全球垃圾邮件服务器头号大国是中国,因为用户收到垃圾邮件当中74%是从中国的邮件服务器传递给他们的。我昨天刚刚得到一个统计数字,经过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治理,垃圾邮件服务器头号大国已经不是中国而是韩国了,韩国已经占到全球垃圾邮件服务器的47%,中国已从73%、74%下降到31%。这是政府、业内、行业组织采取了大量的行动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省及市、县级的相关部门对服务器和IDC机房进行检查之后取得了成效。

现在中文信息资源还存在很大不足。前两年曾有一个口号,是某家公司做过广告——“到2007年中文将成为网上第一大语言”,而现在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只占全球3%,即使每年翻倍,到2007年也达不到目标。我们希望国内信息服务提供商、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加快信息资源开发,不论是从网上信息阵地的占领、为下一代青少年服务、提供网络业务等诸多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必须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网络科普联盟组织的青少年健康网络行活动中介绍的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等这类网上应用。将来要加大投入,加大在这方面的开发,一方面要通过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制止有害信息对青少年成长中的侵蚀,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提供有益的健康的信息,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这样互联网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网上行为也要逐步地进行规范。美国这种网上自由、无管理、无法律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深入全球的,大家曾认为互联网上的任何行为就不应该受到任何规范,不应该有管理。现在出现的问题使大家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确实需要对网上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网上行为同样应该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同样应该受现实社会规则的约束,网上出现的网络滥用行为是利用了网上的优良特质,从业者、行业组织、政府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我们在9月2日公布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可以说这是国内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提出的从业规范。我们与国际上也进行了多次沟通,电子邮件虽然是最普及的应用,但解决垃圾邮件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网络的管理、技术、规范。美国在今年1月1日公布了反垃圾邮件法案之后,垃圾邮件反而以每月2%的比率持续上涨,这说明没有同业的积极参与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支持配合,仅靠法律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我们公布的电子邮件规范力图在互联网的应用服务领域立下第一个规矩,供应商清楚电子邮件服务应有质量和保证;用户在享受电子邮件服务时,不论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了解自己的义务和权力,使大家能够在这方面建立起规范的意识。现已有14家企业书面明确表示他们自愿参与和遵守服务规范,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用户数已经占到了国内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数的80%以上,这件事情还要持续深入地推进下去。电子邮件服务规范是一个起步,我们还会在互联网上的其它各个方面逐步规范服务,让互联网用户相信网上提供的服务是可以信赖的,使互联网不再是家长的敌人。在网络变得可信和让人放心之后,家长和老师才能放心让孩子自由地在网上冲浪。

网络滥用行为已经是全球化的一个趋势。现在已形成国际垃圾邮件发送者组织,由垃圾邮件的制造者、订单采集者、他的合伙人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将垃圾邮件发送给世界各地,规避各国已经制订的反垃圾邮件法律。例如,他们从美国接受全球订单,搜集整理电子邮件地址,再发到加拿大中介人那里,由中介人分配订单并制订结算办法,中介人再把订单发到中国或韩国,由他的合作者或代理人通过在国内注册的大量域名和虚拟主机转发垃圾邮件回美国。转发回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美国国内已经制订的法律。垃圾邮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网上的滥用行为使互联网上全球化和国际性的犯罪组织正逐步形成。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在反对网上滥用行为的立法、管理和政策等一系列方面加快采取措施。随着垃圾邮件的出现,又出现了一些反垃圾邮件组织,他们公布黑名单,试图把垃圾邮件挡在自己的邮箱用户之外,但由于公布黑名单在全球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和基本规则,所以公布的黑名单在很多情况下是公布了大量的IP地址段。中国互联网协会也在公布黑名单,是哪一个地址发了垃圾邮件就公布哪一个地址。而Spamhaus和Spamcop这些组织公布的黑名单是一段一段的地址段,这些地址段中有可能包括128个、256个甚至几万个中国的IP地址,他认为在这些IP地址段中有一些相连的地址发出了垃圾邮件,所以整个地址段都被当作是垃圾邮件的发送源。全世界几十万个邮件服务商就会根据他公布的IP地址把中国这个地址段的信息全部屏蔽掉。在这个网段上我们确实有个别用户,比如几个或十几个用户发送了垃圾邮件,其结果是导致这个网段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用户正常的邮件通信被中断。所以我们既要制定反垃圾邮件的政策,又要向国际呼吁和反复沟通,反对公布地址段的办法。因为在地址资源分配时对中国就不公平,我们有大量的动态IP地址在使用,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对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公平的。七月份我们参与ITU会议时,赞比亚代表站起来就说反对垃圾邮件的行为我们支持,但是现在出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垃圾邮件的问题。赞比亚全国的IP地址已经全部被列入黑名单,它所有的对外通信已经全部被阻断了。发达国家有很充足的IP地址,它并不担心某一地址段有问题,而且它很少使用动态IP。只有IP地址不充足的国家才面临这些问题,这不公平也不公正。互联网上尽管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东西是大家平常不会遇到的,背后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利益、各个方面利益的冲突。

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将在今后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另一方面,从去年我们组织“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过程中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制造业在网络设备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现在在高、中、低端路同器产品方面都已经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现。我们现在有许多邮件服务商、技术提供商在网络标准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开发。这个方面是我们在国际方面要加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随着相关法律措施的完善,象前一段时间通过的电子签名法,逐步使得电子商务真正能够在建立了社会信用机制的基础之上开展起来。大量电子社区的出现也使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经营和生存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互联网产业的从业者以今后的发展具有坚定的信息。从以往看,大家在网上更多的是浏览信息、使用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把互联网更多地当作自己的一个高级的信息技术玩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玩具能够变成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的工具。电子政务的推进会推动这样一个进程。网络服务会逐步规范化,这个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政府下达文件指令或行业组织号召一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从业者的认识,当大家都意识到,当大家都规范起来并能够在这个产业里很好地生存时,这个规范才有实际的价值。网络的应用也更加开放,这个开放指的是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事务方面,有许多政府网站已经将其事务到网站上去,如征求意见、地方基层选举等,这些使网络的应用更加开放和多样化。尽管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即它的简单性、便宜性,使得它的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尤其是IPv6出现以后,它的安全性、服务质量会有更大提高,在将来一段时间针对IPv6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会出现。我们希望网络信息要人为本,尤其是今年互联网大会的一个主题是构建一个繁荣诚信的互联网,互联网做为一个信息平台它的用户主流50%以上是30岁以下青少年,那么为青少年建设的网络应该是一个可信、健康的网络,它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和助手。科普网站和提供精神食粮信息资源开发的单位在这方面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希望学校老师、家长成为应用互联网的行家里手,不应该害怕使用互联网。现在孩子对互联网的使用要比家长熟练,这也是家长不让孩子上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将来家长了解哪些网站对孩子是有益的,能够指导他们浏览什么样的网站。这样,学校老师和家长对互联网学习将成为热潮。PFP业务将来对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政策管制部门所关心的。网络教育将是下一个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网络搜索,大容量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网络资源信息开发等业务都将成为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功能比较强大的个人终端以及共享信息资源这些将来会出现。
参考资料:http://www.kepu629.cn/showthread.asp?id=49&thistype=%D1%A7%CA%F5%BD%BB%C1%F7

Ⅷ 计算机安全发展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对网络
上的非法行为进行主动防御和有效抑制,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专题就计算机网
络安全研究的现状、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几种计算机安全模型及
开发方法。

1.开放式互联网络的安全问题研究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安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对
公钥密码体制和OSI的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计算机安全模型介绍 存取控制模型和信息流模型是计算机安全模型的两大主流,作者
在文章中对此分别做了介绍。

3.计算机安全策略模型的开发方法 本文涉及两类安全模型的开发方法,即函数型方法和
关系型方法,文中详细叙述了这两类开发方法中的状态机模型与边界流方法开发的具体步骤


4.Internet上防火墙的实现 目前,防火墙已成为实现网络安全策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是什么?防火墙有几种类型?作者将在文章中做介绍。开放式互联网络的安
全问题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金桥网络工程中心 余巍 唐冶文 白英彩

一、开放系统对安全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Internet的应用热潮中,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人们对现代信息
系统的应用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在享受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好处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
对待网上日益泛滥的信息垃圾和非法行为,必须研究如何解决Internet上的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利用广泛开放的物理网络环境进行全球通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如
何在一个开放的物理环境中构造一个封闭的逻辑环境来满足集团或个人的实际需要,已成为
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开放性的系统常常由于节点分散、难于管理等特点而易受到攻击和蒙
受不法操作带来的损失,若没有安全保障,则系统的开放性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开放和安全本身是一对矛盾,如何进行协调,已成为我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因此,必须对
开放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深入和自主的研究,理清实现开放系统的安全性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环
节,并掌握设计和实现开放系统的安全性的方案和措施。

二、计算机安全概论
在现实社会中会遇到各种威胁,这些威胁来自各方面,有些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失误而产生
的,有些是各种设施和设备失常而造成的,也有一些是由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这些危害的一
个共同特点是"被动的",或者说是带有偶然性的,它不属于本文所要研究的范畴。最危险的威
胁是"主动的"。所谓"主动威胁"是指人故意做出的,这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他们的目标
就是要使对手蒙受损失,自己获得利益。 计算机安全包括:
·计算机实体的安全 如计算机机房的物理条件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
及配置等。
·软件安全 如保护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不受病毒的侵害等 。
·计算机的数据安全 如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的运行安全 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计算机安全技术、计算机
安全管理和计算机安全评价等内容。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具有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
性,通过分散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具有可扩充性;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而增加了
网络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资源的共享和分布增加了网络受攻击的可能性。现在的网络不仅有
局域网(LAN),还有跨地域采用网桥(Bridge)、网关(Gateway)设备、调制解调器、各种公用
或专用的交换机及各种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扩充和异网互联而形成的广域网(WAN)。由于大大
增加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密度,更难分清网络的界限和预料信息传输的路径,因而增加了网络
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和实现包括以下五个因素:
·分析安全需求 分析本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这些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由
此产生的后果。
·确定安全方针 根据上述安全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在网络中应控制哪些危害因素及
控制程度、应保护的资源和保护程度。
·选择安全功能 为了实现安全方针而应具备的功能和规定。
·选择安全措施 实现安全功能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完善安全管理 为有效地运用安全措施,体现安全功能,而采取的支持性和保证性的技
术措施,包括有关信息报告的传递等。
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尤其是网络在处理、存储、传输信息过程中的安全性
,因此,衡量网络安全性的指标是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 当用户需要时,就可以访问系统资源。
·完整性(Integrity) 决定系统资源怎样运转以及信息不能被未授权的来源替代和破坏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定义哪些信息不能被窥探,哪些系统资源不能被未授权的
用户访问。
任何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都可以用4A的保密性来衡量,即:
·用户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 保证在用户访问系统之前确定该用户的标识,并得
到验证(如口令方式)。
·授权(Authorization) 指某个用户以什么方式访问系统。
·责任(Accountablity) 如检查跟踪得到的事件记录,这是业务控制的主要领域,因为
它提供证据(Proof)和迹象(Evidence)。
·保证(Assurance) 系统具有什么级别的可靠程度。

三、计算机安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60年代以前,西方注意的重点是通信和电子信号的保密。60年代中期,美国官方正式提出
计算机安全问题。1981年美国成立了国防部安全中心(NCSC),1983年正式发布了《桔皮书》
,此书及以后发布的一系列丛书,建立了有关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概念,影响了一代产品的研制
和生产,至今仍具有权威性。 ISO在提出OSI/RM以后,又提出了ISO/7498-2(安全体系结构)。
另外,从80年代中期开始,CEC(Commission of European Communications)以合作共享成果
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探讨和研究了适用于开放式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和可集成的安全系
统。 随着Internet网上商业应用的发展,发达国家开始了防火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近年来,国内外在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的各种
数据加密措施;另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背景的孤立的通信安全模型的研究。前者已更多地付
诸于实施,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后者尚在理论探索阶段,且不健全,特别是缺
乏有机的联系,仅局限于孤立地开展工作。ISO在1989年提出了一个安全体系结构,虽然包括
了开放式系统中应该考虑的安全机制、安全管理以及应提供的安全服务,但只是一个概念模
型,至今仍未能有真正适用于实际的形式化的安全模型。尽管如此,众多的学者和科研机构在
此基础上还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对于分布式安全工程的实施,MIT于1985年开始进行Athena工程,最终形成了一个着名的
安全系统Kerb-deros。这个系统是一个基于对称密码体制DES的安全客户服务系统,每个客户
和密钥中心公用一个密钥。它的特点是中心会记住客户请求的时间,并赋予一个生命周期,用
户可以判断收到的密钥是否过期。它的缺点在于,网上所有客户的时钟必须同步。另外,它忽
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安全审计。在网络环境下,必须考虑多级安全的需要,如美国军用
DDN网的多级安全性研究。此外,还应考虑不同域之间的多级安全问题。由于各个域的安全策
略有可能不同,因此,必须考虑各个域之间的协调机制,如安全逻辑和一致性的访问控制等。

Internet的基础协议TCP/IP协议集中有一系列缺陷,如匿名服务及广播等,因此,可能会
导致路由攻击、地址欺骗和假冒身份所进行的攻击。为此,提出了大量的RFC文档,表明了TC
P/IP协议和Internet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应用的深入,TCP/IP中的各种问题首先在In
ternet上发现,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解决。有的学者考虑到Unix环境下的远程过程调用中,采用
UDP方式易受到非法监听,以及DES算法密钥传输的困难性,建议采用公钥体制。
有关Internet的安全应用,已有大量的文献报导。如采用一个能提供安全服务并适用于
开放式环境的企业集成网EINET,它根据Internet的服务是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的特点,向
用户提供一个"柔性"的安全框架,既能兼顾安全性又能兼顾开放性,使用户不会因为安全机制
的提供而影响对网上数据的正常访问。它以OSI的安全体系为基础,构造了一个三层的安全体
系结构,即安全系统、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最后,将安全系统集成到Internet上的各种应用
中,如FTP、Telnet、WAIS和E-mail等。又如,对Internet上的各种浏览工具Gopher、WAIS和
WWW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像末端用户认证机制、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及完整性,等等。考虑
到Client/Server结构的特点,可以运用对象管理组(Object Management Group)实施多级分
布式安全措施,并提出一个基于OSI考虑的通用的安全框架,将安全模块和原有的产品进行集
成。
在有的文献中讨论了公用交换电信网在开放环境下所面临的威胁,并在政策措施方面提
出公司应与政府合作,通过OSI途径,开发实用的工具,进行公用网的安全管理。同时指出了在
分布式多域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国际标准的分布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着重从分布式管理功
能服务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是一对矛盾,所以,必须对在网络通信
中,由于安全保密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现在,网络上采用的安全信关设备只能保
证同一级别上保密的有效性,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必须进行协议安全转换,因此而形成网络通
信的瓶颈。因此,采用保密信关设备进行互联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网络
的安全体系上进行考虑。目前,高速网的安全问题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如ATM和ISDN网络
安全性研究等。主要的研究问题有:高性能快速加密算法的研究、信元丢失对密码系统的影
响等。
在一个安全系统中,除了加密措施外,访问控制也起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般的访问控
制技术,如基于源、目的地址的网关节点上的滤波技术,由于处于网络层,不能对应用层的地
址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决策,因而不能对付冒名顶替的非法用户。另外,由于常见的访问控制矩
阵比较稀疏,增加用户项时效率不高,而且不能进行有效的删除操作。因此,应该研究一种有
效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

四、公钥密码体制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发展是以密码学的研究为基础的。随着密码学研究的进展,出现了众
多的密码体制,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进程。

1.对称密码体制
一个加密系统,如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者虽不相同,但可以由其中一个推导出
另一个,则是对称密码体制。最常见的有着名的DES算法等。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保密强度,
但它的密钥必须按照安全途径进行传递,根据"一切秘密寓于密钥当中"的公理,密钥管理成为
影响系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难于满足开放式计算机网络的需求。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64位的数据块,其中8位作为奇偶校
验,有效的密码长度为56位。首先,将明文数据进行初始置换,得到64位的混乱明文组,再将其
分成两段,每段32位;然后,进行乘积变换,在密钥的控制下,做16次迭代;最后,进行逆初始变
换而得到密文。
对称密码体制存在着以下问题:
·密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更换,加密方每次启动新密码时,都要经过某种秘密渠道把密
钥传给解密方,而密钥在传递过程中容易泄漏。
·网络通信时,如果网内的所有用户都使用同样的密钥,那就失去了保密的意义。但如果
网内任意两个用户通信时都使用互不相同的密钥,N个人就要使用N(N-1)/2个密钥。因此,密
钥量太大,难以进行管理。
·无法满足互不相识的人进行私人谈话时的保密性要求。
·难以解决数字签名验证的问题。

2.公钥密码体制
如果将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开,加密和解密分别由两个密钥来实现,并
且,由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或由解密密钥推导出加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一般系
统是采用公钥密码体制。采用公钥密码体制的每一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可以公
开,一个由用户秘密保存。公钥密码体制的出现是对现代密码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给计算机
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活力。
公钥密码体制具有以下优点:
·密钥分配简单。由于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且不能由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因
此,加密密钥表可以像电话号码本一样,分发给各用户,而解密密钥则由用户自己掌握。
·密钥的保存量少。网络中的每一密码通信成员只需秘密保存自己的解密密钥,N个通信
成员只需产生N对密钥,便于密钥管理。
·可以满足互不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私人谈话时的保密性要求。
·可以完成数字签名和数字鉴别。发信人使用只有自己知道的密钥进行签名,收信人利
用公开密钥进行检查,即方便又安全。
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几十种公钥密码体制的实现方案。如
:W·Deffie和M·E·Hellmanbit提出了一种称为W·Deffie和M·E·Hellman协议的公钥交换
体制,它的保密性是基于求解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Rivest、Shamir和Adleman提出了基于
数论的RSA公钥体制,它的依据是大整数素因子的分解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学者陶仁骥、陈世
华提出的有限自动机密码体制,是目前唯一的以一种时序方式工作的公钥体制,它的安全性是
建立在构造非线性弱可逆有限自动机弱逆的困难性和矩阵多项式分解的困难性上的;Merkle
和Herman提出了一种将求解背包的困难性作为基础的公钥体制。此外,在上述基础上还形成
了众多的变形算法。

五、ISO/OSI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框架、安全模型及安全技术这一系列术语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的。安
全体系结构定义了最一般的关于安全体系结构的概念,如安全服务、安全机制等;安全框架定
义了提供安全服务的最一般方法,如数据源、操作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流向;安全模型是
表示安全服务和安全框架如何结合的,主要是为了开发人员开发安全协议时采用;而安全技术
被认为是一些最基本的模块,它们构成了安全服务的基础,同时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以提供更
强大的安全服务。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9年对OSI开放互联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OSI安全体系,定义了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安全管理及有关安全方面的其它问题。此外
,它还定义了各种安全机制以及安全服务在OSI中的层位置。为对付现实中的种种情况,OSI定
义了11种威胁,如伪装、非法连接和非授权访问等。

1.安全服务
在对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规定了五种标准的安全服务:
·对象认证安全服务 用于识别对象的身份和对身份的证实。OSI环境可提供对等实体认
证和信源认证等安全服务。对等实体认证是用来验证在某一关联的实体中,对等实体的声称
是一致的,它可以确认对等实体没有假冒身份;而数据源点鉴别是用于验证所收到的数据来源
与所声称的来源是否一致,它不提供防止数据中途修改的功能。
·访问控制安全服务 提供对越权使用资源的防御措施。访问控制可分为自主访问控制
和强制型访问控制两类。实现机制可以是基于访问控制属性的访问控制表、基于安全标签或
用户和资源分档的多级访问控制等。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 它是针对信息泄漏而采取的防御措施。可分为信息保密、选择
段保密和业务流保密。它的基础是数据加密机制的选择。
·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 防止非法篡改信息,如修改、复制、插入和删除等。它有五种形
式:可恢复连接完整性、无恢复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和选择字
段无连接完整性。
·访抵赖性安全服务 是针对对方抵赖的防范措施,用来证实发生过的操作。可分为对发
送防抵赖、对递交防抵赖和进行公证。

2.安全机制
一个安全策略和安全服务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在上述提到的安全服务中
可以借助以下安全机制:
·加密机制 借助各种加密算法对存放的数据和流通中的信息进行加密。DES算法已通过
硬件实现,效率非常高。
·数字签名 采用公钥体制,使用私有密钥进行数字签名,使用公有密钥对签名信息进行
证实。
·访问控制机制 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和有关信息,决定实体的访问权限。访问控制机制的
实现常常基于一种或几种措施,如访问控制信息库、认证信息(如口令)和安全标签等。
·数据完整性机制 判断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过,与加密机制有关。
·认证交换机制 用来实现同级之间的认证。
·防业务流量分析机制 通过填充冗余的业务流量来防止攻击者对流量进行分析,填充过
的流量需通过加密进行保护。
·路由控制机制 防止不利的信息通过路由。目前典型的应用为IP层防火墙。
·公证机制 由公证人(第三方)参与数字签名,它基于通信双方对第三者都绝对相信。目
前,Internet上的许多Server服务都向用户提供此机制。

3.安全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运用安全服务,需要有其它措施来支持它们的操作,这些措施即为管控。安
全管理是对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进行管理,把管理信息分配到有关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中
去,并收集与它们的操作有关的信息。
OSI概念化的安全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它本身是面向对象的,给用户提供了各
种安全应用,安全应用由安全服务来实现,而安全服务又是由各种安全机制来实现的。如图所
示。
@@05085000.GIF;图1 OSI安全系统层次结构@@
OSI提出了每一类安全服务所需要的各种安全机制,而安全机制如何提供安全服务的细节
可以在安全框架内找到。
一种安全服务可以在OSI的层协议上进行配置。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安
全需求来确定。OSI规定了两类安全服务的配置情况:即无连接通信方式和有连接通信方式。

4.安全层协议扩展和应用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安全体系结构,并致力于进行安全层协议的扩展和各种应用标准
的工作。
为了把安全功能扩展到层协议上,目前,有两个小组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一是ISO/IEC分
委会中的JTC1/SC6,主要负责将安全功能扩展到传输层及网络层的服务和协议上;另一个是J
TC1/SC21,负责把安全功能扩展到表示层和应用层上。目前,在建立会话(相当于应用层连接
)的同时,可以进行经过登记的双向验证交换,这使任何OSI应用在进行会话时均可采用公钥密
码验证机制。此外,保密交换应用服务单元也是OSI/IEC和CCITT正在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一
问题解决,将能把保密信息交换(如公钥验证交换)综合到应用层协议中。
在应用方面,OSI大都包含了安全功能,如MHS(文电作业系统)和目录验证应用协议均对安
全性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而且两者都应用了公钥密码体制。
(1)公钥密码技术的安全标准
ISO/IEC分委会下的JTC1/SC27小组负责制定整个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标准,其中也包括
OSI。该小组主要以公钥密码技术为基础制定安全标准,其中包括双方、三方、四方的公钥验
证技术。
(2)网络层公钥密码技术
网络层可以提供端到端加密和子网保密。这不仅可以使寻址信息和高层协议信息受到保
护,而且对网络管理人员控制以外的应用也可进行保护。网络安全协议(NLSP)标准由ISO/IE
C的JTC1/SC6小组负责。该协议采用了公钥和对称密码相混合的方式来实现安全任务,采用对
称式密码体制(如DES)来保证机密性,而用公钥系统(如RSA)进行验证。对于在大型网络系统
中建立保密呼叫来说,这一混合体制很有前途。
(3)目录验证框架
OSI目录标准(CCITT X.500)为计算机/通信系统的互联提供了逻辑上完整、物理上分散
的目录系统。目录涉及互联系统复杂的配置关系和数量上众多的用户,因此,在目录环境中的
机密性证书和签名证书的分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录验证框架包括:
·验证机制的描述;
·目录中用户密钥的获取方法;
·RSA算法描述;
·解释材料。
(4)用于文电作业系统的公钥密码
CCITT 1984年版的MHS(X.400)中未提出安全要求,但1988年版增加了以下安全内容:验证
、完整性、机密性、访问控制和防复制性。这些服务可用混合方式由公钥密码加以保护。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加密的效率及可靠性问题
在网络中引入安全服务和安全管理后,如同等实体鉴别及访问控制等机制,网络的安全性
加强了,但是,网络的通信效率下降,实时性变差。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加密算法的复
杂性而引起计算量的增大。因此,应该研究简单、适用且效率高的加密算法。为了提高加密
的速度,还应该对加密算法的硬件实现进行研究。

2.安全保密和网络互通问题
安全保密的特性决定了网络加密会损害网络的互通性。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在网络中引
入保密网关设备,即在网关设备上设置安全功能,实现安全协议的转换。但是,这种做法存在
着许多问题,它会造成网络通信的瓶颈,引起通信效率的下降。因此,采用保密网关设备只是
权宜之计,还必须从整个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出发,采取措施。现有的OSI安全体系只是针对
网络通信的安全而言,而开放式系统的安全不仅与网络通信有关,还和参与通信的末端系统有
关。目前,这两者只是孤立地进行研究。要实现不同域内的系统中不同级别用户之间的安全
互通,我们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3.网络规模和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网络规模扩大了,相应地,网络的薄弱环节和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密钥的
分配和安全管理问题也就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和密钥的分发机
制进行研究。

4.不同安全域内的多级安全问题
由于不同安全域内的安全政策不同,且每一个安全域的用户不同,其相应的安全级别也不
同。因此,要实现不同域内不同级别的用户之间的安全互通,必须对中间的协调机制进行研究
。应对OSI安全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理清安全需求、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在OSI各层中的位置
与作用, 并通过对安全管理数据库(SMIB)和安全管理模块的分析, 研究SMIB分配和使用的安
全管理协议及各管理Agent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通信问题, 从而进一步研究OSI安全设施的集成


(计算机世界报 1997年 第5期)

Ⅸ 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威胁企业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由于企业网络由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企业广域网组成,网络结构复杂,威胁主要来自:病毒的侵袭、黑客的非法闯入、数据"窃听"和拦截、拒绝服务、内部网络安全、电子商务攻击、恶意扫描、密码破解、数据篡改、垃圾邮件、地址欺骗和基础设施破坏等。

下面来分析几个典型的网络攻击方式:

1.病毒的侵袭

几乎有计算机的地方,就有出现计算机病毒的可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隐藏在文件或程序代码内,伺机进行自我复制,并能够通过网络、磁盘、光盘等诸多手段进行传播。正因为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相当快、影响面大,所以它的危害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病毒的"毒性"不同,轻者只会玩笑性地在受害机器上显示几个警告信息,重则有可能破坏或危及个人计算机乃至整个企业网络的安全。

有些黑客会有意释放病毒来破坏数据,而大部分病毒是在不经意之间被扩散出去的。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了已感染病毒的电子邮件附件或下载了带有病毒的文件,这导致了病毒的传播。这些病毒会从一台个人计算机传播到另一台,因而很难从某一中心点对其进行检测。

任何类型的网络免受病毒攻击最保险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对软件中的病毒定义进行更新。值得用户信赖的防病毒软件包括Symantec、Norton和McAfee等。然而,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很容易陷入"盲从杀毒软件"的误区。

因此,光有工具不行,还必须在意识上加强防范,并且注重操作的正确性;重要的是在企业培养集体防毒意识,部署统一的防毒策略,高效、及时地应对病毒的入侵。

2.黑客的非法闯入

随着越来越多黑客案件的报道,企业不得不意识到黑客的存在。黑客的非法闯入是指黑客利用企业网络的安全漏洞,不经允许非法访问企业内部网络或数据资源,从事删除、复制甚至毁坏数据的活动。一般来说,黑客常用的入侵动机和形式可以分为两种。

黑客通过寻找未设防的路径进入网络或个人计算机,一旦进入,他们便能够窃取数据、毁坏文件和应用、阻碍合法用户使用网络,所有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危害。黑客非法闯入将具备企业杀手的潜力,企业不得不加以谨慎预防。

防火墙是防御黑客攻击的最好手段。位于企业内部网与外部之间的防火墙产品能够对所有企图进入内部网络的流量进行监控。不论是基于硬件还是软件的防火墙都能识别、记录并阻塞任何有非法入侵企图的可疑的网络活动。硬件防火墙产品应该具备以下先进功能:

●包状态检查:在数据包通过防火墙时对数据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允许进入局域网络。

●流量控制: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管理流入的数据。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使远程用户能够安全地连接局域网。

●Java、ActiveX以及Cookie屏蔽:只允许来自可靠Web站点上的应用程序运行。

●代理服务器屏蔽(Proxyblocking):防止局域网用户绕过互联网过滤系统。

●电子邮件发信监控(Outgoinge-mailscreening):能够阻塞带有特定词句电子邮件的发送,以避免企业员工故意或无意的泄露某些特定信息。

3.数据"窃听"和拦截

这种方式是直接或间接截获网络上的特定数据包并进行分析来获取所需信息。一些企业在与第三方网络进行传输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重要数据被中途截获,如用户信用卡号码等。加密技术是保护传输数据免受外部窃听的最好办法,其可以将数据变成只有授权接收者才能还原并阅读的编码。

进行加密的最好办法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一条VPN链路是一条采用加密隧道(tunnel)构成的远程安全链路,它能够将数据从企业网络中安全地输送出去。两家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建立起VPN隧道。一个远程用户也可以通过建立一条连接企业局域网的VPN链路来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数据。

4、拒绝服务

这类攻击一般能使单个计算机或整个网络瘫痪,黑客使用这种攻击方式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阻碍合法网络用户使用该服务或破坏正常的商务活动。例如,通过破坏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而阻止用户访问服务;通过向企业的网络发送大量信息而堵塞合法的网络通信,最后不仅摧毁网络架构本身,也破坏整个企业运作。

5.内部网络安全

为特定文件或应用设定密码保护能够将访问限制在授权用户范围内。例如,销售人员不能够浏览企业人事信息等。但是,大多数小型企业无法按照这一安全要求操作,企业规模越小,越要求每一个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一家企业在近期内会迅速成长,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将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6.电子商务攻击

从技术层次分析,试图非法入侵的黑客,或者通过猜测程序对截获的用户账号和口令进行破译,以便进入系统后做更进一步的操作;或者利用服务器对外提供的某些服务进程的漏洞,获取有用信息从而进入系统;或者利用网络和系统本身存在的或设置错误引起的薄弱环节和安全漏洞实施电子引诱,以获取进一步的有用信息;或者通过系统应用程序的漏洞获得用户口令,侵入系统。

除上述威胁企业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外,还有如下网络安全隐患:

恶意扫描:这种方式是利用扫描工具(软件)对特定机器进行扫描,发现漏洞进而发起相应攻击。

密码破解:这种方式是先设法获取对方机器上的密码文件,然后再设法运用密码破解工具获得密码。除了密码破解攻击,攻击者也有可能通过猜测或网络窃听等方式获取密码。

数据篡改:这种方式是截获并修改网络上特定的数据包来破坏目标数据的完整性。

地址欺骗:这种方式是攻击者将自身IP伪装成目标机器信任机器的IP 地址,以此来获得对方的信任。

垃圾邮件 主要表现为黑客利用自己在网络上所控制的计算机向企业的邮件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或者利用企业的邮件服务器把垃圾邮件发送到网络上其他的服务器上。

基础设施破坏:这种方式是破坏DNS或路由器等基础设施,使得目标机器无法正常使用网络。

由上述诸多入侵方式可见,企业可以做的是如何尽可能降低危害程度。除了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以及借助公钥密码体制等手段以外,对安全系数要求高的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专门机构公布的常见入侵行为特征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形成适合自身的安全性策略,努力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且可以管理的程度。

企业网络安全的防范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技术与管理不是孤立的,对于一个信息化的企业来说,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在很多病毒或安全漏洞出现不久,网上通常就会有相应的杀毒程序或者软件补丁出现,但为什么还会让病毒肆虐全球呢?为什么微软主页上面及时发布的补丁以及各种各样查杀的工具都无法阻止这些病毒蔓延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很多用户(包括企业级用户)没有养成主动维护系统安全的习惯,同时也缺乏安全方面良好的管理机制。

要保证系统安全的关键,首先要做到重视安全管理,不要"坐以待毙",可以说,企业的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从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制定与时俱进的整体管理策略,并切实认真地实施这些策略,才能达到提高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风险评估:要求企业清楚自身有哪些系统已经联网、企业网络有哪些弱点、这些弱点对企业运作都有哪些具体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于公司整体会有怎样的影响。

安全计划:包括建立企业的安全政策,掌握保障安全性所需的基础技术,并规划好发生特定安全事故时企业应该采取的解决方案。企业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目的就是决定一个组织机构怎样来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安全策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总体的安全策略和具体的规则。总体安全策略制定一个组织机构的战略性安全指导方针,并为实现这个方针分配必要的人力物力。

计划实施:所有的安全政策,必须由一套完善的管理控制架构所支持,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要建立完整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物理隔离:即在网络建设的时候单独建立两套相互独立的网络,一套用于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另一套用于连接到Internet,在同一时候,始终只有一块硬盘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安全隔离。

远程访问控制:主要是针对于企业远程拨号用户,在内部网络中配置用户身份认证服务器。在技术上通过对接入的用户进行身份和密码验证,并对所有的用户机器的MAC地址进行注册,采用IP地址与MAC地址的动态绑定,以保证非授权用户不能进入。

病毒的防护:培养企业的集体防毒意识,部署统一的防毒策略,高效、及时地应对病毒的入侵。

防火墙: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 它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隐蔽智能网关提供了对互联网服务进行几乎透明的访问, 同时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对专用网络的非法访问。一般来说, 这种防火墙的安全性能很高,是最不容易被破坏和入侵的。
网络安全问题简单化

大多数企业家缺乏对IT技术的深入了解,他们通常会被网络的安全需求所困扰、吓倒或征服。许多企业领导,不了解一部网关与一台路由器之间的区别,却不愿去学习,或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去学。

他们只希望能够确保财务纪录没被窃取,服务器不会受到一次"拒绝服务攻击"。他们希望实现这些目标,但不希望为超出他们需求范围的技术或服务付出更高的成本,就像销售计算机设备的零售店不愿意提供额外服务一样。

企业网络安全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今天企业网络安全已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的保护不仅和系统管理员的系统安全知识有关,而且和领导的决策、工作环境中每个员工的安全操作等都有关系。

网络安全是动态的,新的Internet黑客站点、病毒与安全技术每日剧增。要永远保持在知识曲线的最高点,把握住企业网络安全的大门,从而确保证企业的顺利成长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慧沃家路由器找不到网络 浏览:634
为什么房间有信号网络很差 浏览:523
谁的网络信号强 浏览:858
什么是施工网络图 浏览:918
泰国哪个运营商网络比较好 浏览:413
用什么方法传送网络成本低 浏览:622
严禁个人私自搭设无线网络 浏览:831
路由器网络层的关键功能是什么 浏览:698
网络正常电脑无法连接到internet 浏览:883
赢佳网络是什么意思 浏览:31
计算机路由器网络更新 浏览:444
qq飞车夸克网络异常 浏览:225
广东wifi网络设备 浏览:849
移动网络大师破限速 浏览:5
开共享网络费电还是自己手机 浏览:23
研究无线网络安全的意义 浏览:841
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的话语 浏览:384
xp设置网络连接 浏览:398
网络连接失败显示感叹号 浏览:215
中国网络安全技术有哪些 浏览:2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