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动宽带真的无力吐槽,垃圾。。升级到20m快是快比以前快一丢丢,但是
就网速而言,移动50M会好一些。当然,很便宜,下载什么的还行,游戏就算了,容易掉线。就稳定性而言,电信20M会好一些。我所在地区在100元左右/月。游戏的话够用了,不掉线,够用就行。然而目前电信100M普及才169,高速又稳定,何必省那几十块差价呢?
2. 宿舍移动4g网络信号不好是怎样的体验
我觉得这种体验应该是非常糟心,烦躁,因为其实在宿舍度过的时间的话,一般都是自己玩手机,如果你的手机网络不好的话,就一定会非常卡,你卡的话你就觉得很烦躁。别人都在刷手机,而你的手机刷不了。
3. 电信宽带和移动宽带哪个更具性价比
我办过移动,现在正在用湖南电信,移动价钱便宜,但是网速真的坑啊,家里3个手机看视频有时候都卡,网速有时是几k/s。目前用的湖南电信网速快多了。主要附带的功能也强大,价钱也不贵,性价比很高
4. 强烈吐槽移动的宽带啊,很多网站都登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啊!
因为网站服务器没有移动线路 而国内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系会互相打压对方的用户 比如某网站所用的线路是电信的那联通 移动等想进就会遭到电信打压访问起来不正常 解决办法是增加联通移动的线路但增加线路势必会额外多出来一笔费用对于一些小网站是不能承受的 所以造就了中国互联网今天的局面 就这样的模式中国的宽带想快也快不起来
5. 一直在吐槽中国移动的人,为什么他们不改用其他运营商
随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不断推出各种优惠套餐,中国移动就一直被不少用户吐槽。吐槽的内容,基本上是中国移动的资费问题。想想现在都4G时代了,智能手机基本上已经人手一部,手机上看视频,看电视也成了家常便饭。现在是流量大需求的时代,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根据用户对流量的需求推出了各种流量套餐,而中国移动却一直坚持它的5元30M流量套餐不变。
30M 能干什么?估计看一个视频的流量都不止这个数字了。移动的用户也一直希望中国移动能跟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脚步,推出新的流量套餐,但就算呼声这么高,中国移动5元30M的流量套餐依然雷打不动。
虽然我们一直吐槽移动的资费贵,但是中国移动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比如它的集群网。集群网大大方便了家庭成员或者是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人每个月支付5元的月租,就可以与集群网中的各个用户无限量的通话。这一项服务,大大的增强了用户的粘性。想想公司同事都在用中国移动的集群网,自己如果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不仅不能加入他们的集群网,而且给其他同事打电话都得额外付费,日积月累,这个数目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移动虽然资费高,但是一个用了多年的号码,突然更换成本太高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很多移动用户一直吐槽中国移动,却仍然一直使用它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6. 5月4号开始为什么移动网络会那么卡
因为面临着5G网的到来,大部分网站开始修改,导致网速的下降,或者是你所在的地区网络当时有点差
7. 为什么这段时间移动4g网变得好卡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网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之前大家各种吐槽中国联通的信号差网速慢,而现在,中国联通名声越来越好,反倒是中国移动的4G网速越来越慢,被喷的体无完肤。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中国移动的4G网络越来越慢了呢?
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中国移动的4G用户太多了。
虽然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已经开始负增长,但在总的4G用户数量上,依然高达6.5亿,比中国联通(1.9亿)和中国电信(1.8亿)加在一起还要很多。
用户太多,导致同时使用网络的人太多,在4G基站总量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网速变慢是必然。
第二,被联通电信给坑了。
在4G上,中国移动一枝独秀,而为了跟中国移动抢夺用户,联通和电信纷纷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中国移动被逼无奈,只得跟进。
结果就是,虽然用户使用的流量的费用降下来了,用户得到了实惠,但每个用户使用的流量总量也大大增加了,给基站等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中国移动的网络越来越慢。
不过,中国移动网速变慢的问题很可能会随着携号转网的到来而得到解决。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移动用户对移动十分不满,数量众多的中国移动老用户选择8元保号,一旦携号转网开始实施,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估计会骤减。用户少了,网速肯定能有所提升。
8. 愤怒吐槽移动宽带,求同志,评论。吐槽。
移动的宽带就不能用,你想想连个3G都没有的运营商那宽带能用吗,早点换联通吧
9. 干嘛大家这么吐槽移动流量差不多的套餐移动和电信没啥区别啊我瞎了吗
中国移动从今年开始变得特别不好使用!首先是套餐不便宜,和联通电信比在价格上根本占不到优势;其次网速慢卡,移动网络是铁通,在很多地方Wi-Fi信号非常不好,很卡很慢,而电信网络上传文件速度快,下载文件却很慢,但日常使用也是算舒心的,而联通现在网络做的越来越好了,上传和下载文件速度一样,很好;最后是垃圾短信多,贼多,每天不收几条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