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手机网络 > 移动网络教材

移动网络教材

发布时间:2022-04-30 10:52:29

❶ 小学课本同步app有哪些

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同步课堂

软件涵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真正与教材同步,节后分分赢上线啦~以教材为基础,配以同步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2、小学同步课堂

艾米嘉教育科技全力打造在线小学教育,面向全国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点读课本、视频讲解和课文配音,支持全国各地教材版本,课程生动有趣易懂,手机变身点读机,支持电视电脑端,方便家长辅导孩子,在家就能听课,花钱少又能解决问题!

3、课文同步

课文同步具有以下几个亮点:(1)可下载中小学生各科、各个出版社教材;(2)可点读,有清晰发音,有中文翻译;(3)原声课堂,课文精解,自我测验,听写训练,重点句型;(4)所有教材免费。

4、皮玩

同步小学课堂是为小学生及家长设计的在线学习辅导软件,提供全国各个地区和学校教材完全同步的高清优质名师授课视频。3000+海淀黄冈名师授课,数万学子高分见证!【软件特色】 :1.权威真实的小学名师在线课堂授课;2.全国各地版本课本同步,紧跟教育部学校教材,年年更新; 3.多端同步学习,支持电视+手机+平板多端切换;4.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辅导、知识巩固、同步培优必备神器。

5、小学英语单词同步学

“小学英语单词同步学”与各套小学教材配套单词表完全同步,通过手语视频,单词带读,游戏过关,单词听写,交互练习等多维度记忆方式,帮助小朋友轻松快乐高效背单词!

本应用使用先进的语音识别和智能学习技术,基于国外主流的少儿英语学习理论,由经验丰富的重点小学英语老师设计而成。

6、小学英语100分

小学英语100分来自多玩旗下快快查字典推出的一款小学英语教育应用,小学英语100分app一个免费便携的点读、学习机,小学英语课程学习助手!

7、学鲸教育

学鲸教育随身点读学习机,英语语文学习助手!你的必备 App!课文点读+学习视频+经典绘本+工具书+能力体系。

8、小飞机英语

小飞机英语一款优秀的英语学习软件,小飞机英语内含多版英语教材,提供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同步MP。

❷ 《计算机网络(第7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yn4v

书名: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者:谢希仁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页数:464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获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称号。2013年出版的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前2017年发行的第7版又在第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 全书分为9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以及无线网络移动网络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

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有:1986年完成总参通信部局域网办公系统项目;1987年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新进展”;为国内首次介绍分组数据通信;1991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组交换的话音数据通信系统”项目。1999年完成第一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网管中心的研制任务及“金桥网网管技术”项目等。上述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军队和部级奖项。着有:《计算机网络》第1至第7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高校最受读者欢迎的本国计算机网络教材。

❸ 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书

移动通信方面的知识的话,推荐
韩斌杰《gsm原理及网络优化》
丁奇《大话移动通信》
李亚波《3g核心网技术揭秘---cs,ps,ims》
于澄《wcdma物理层设计》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我要学习移动通信专业(专科),应该看什么书籍或者他们的教材是什么!

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SDH,PDH

❺ 移动通信教材的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2.1 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1.2.2 模拟网和数字网
1.2.3 公用网与专用网
1.2.4 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
1.3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3.1 调制、解调技术
1.3.2 话音编码技术
1.3.3 移动信道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1.3.4 多址技术
1.3.5 抗干扰措施
1.3.6 组网技术
1.4 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1.4.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4.2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4.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5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1.5.1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
1.5.2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
1.5.3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1.5.4 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G)
1.6 小结
1.7 习题
第2章 移动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
2.1 VHF、UHF电磁波传播特性
2.1.1 电磁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的传播特性
2.1.3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2.1.4 菲涅尔余隙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2 移动信道的特征
2.2.1 多径传播与信号衰落
2.2.2 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
2.2.3 慢衰落特性和衰落储备
2.2.4 多径时散与相关带宽
2.2.5 多普勒效应
2.3 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
2.3.1 接收机输入电压、功率与场强的关系
2.3.2 由场强定义的服务区
2.3.3 地形、地物的分类
2.3.4 传播模式的分类
2.4 几个常用的传播模式
2.4.1 Okumura-Hata模式
2.4.2 COSTA231-HATA模式
2.4.3 COST231-Walfishi-Ikegami模式
2.4.4 IMT-2000模式
2.5 其他移动信道的传输特点
2.5.1 建筑物的穿透损耗
2.5.2 限定空间中的电波传播
2.5.3 海上、航空及卫星移动信道的特点
2.6 小结
2.7 习题
第3章 噪声、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3.1 噪声
3.1.1 噪声的分类与特性
3.1.2 环境噪声和多径传播对话音质量的综合影响
3.2 邻道干扰与同频道干扰
3.2.1 邻道干扰
3.2.2 同频道干扰与射频防护比
3.2.3 同频道再用距离
3.3 互调干扰
3.3.1 互调干扰的概念及分类
3.3.2 发射机的互调干扰
3.3.3 接收机的互调干扰
3.3.4 无三阶互调干扰频道组
3.4 分集接收
3.4.1 分集接收原理
3.4.2 分集合并性能的分析与比较
3.5 RAKE接收
3.6 纠错编码技术
3.6.1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3.6.2 分组码
3.6.3 卷积码与交织编码
3.6.4 Turbo码
3.7 均衡技术
3.7.1 均衡的原理
3.7.2 线性均衡技术
3.7.3 非线性均衡技术
3.7.4 自适应均衡技术
3.8 小结
3.9 习题
第4章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
4.1 概述
4.2 多址方式
4.2.1 频分多址(FDMA)
4.2.2 时分多址(TDMA)
4.2.3 码分多址(CDMA)
4.2.4 空分多址(SDMA)
4.2.5 随机多址
4.3 区域覆盖和信道分配
4.3.1 区域覆盖
4.3.2 信道(频率)分配
4.4 网络结构与系统接口
4.4.1 基本网络结构
4.4.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4.4.3 GSM移动通信系统接口
4.4.4 CDMA移动通信系统接口
4.5 信令
4.5.1 接入信令
4.5.2 网络信令(7号信令)
4.5.3 信令应用
4.6 位置管理和越区切换
4.6.1 位置管理
4.6.2 越区切换
4.7 话务量与呼损率
4.7.1 话务量与呼损率的定义
4.7.2 呼损率的计算
4.7.3 用户忙时的话务量计算
4.7.4 空闲信道的选取
4.7.5 GSM频率规划
4.8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设计
4.8.1 概述
4.8.2 设计依据
4.8.3 话务分析与话务模型
4.8.4 网络结构设计
4.8.5 覆盖分析
4.8.6 基站数量设计
4.8.7 站址选择
4.9 小结
4.10 习题
第5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5.1 概述
5.2 GSM系统原理
5.2.1 多址方案
5.2.2 GSM的同步与定时
5.3 GSM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5.3.1 GSM体系结构
5.3.2 接口和接口协议
5.4 GSM系统的区域与号码
5.4.1 GSM系统的区域划分
5.4.2 GSM系统的号码
5.5 GSM系统的信道配置
5.6 安全保密措施
5.7 跳频和间断传输技术
5.8 GSM基本业务流程
5.8.1 移动用户状态
5.8.2 周期性登记
5.8.3 位置更新
5.8.4 过区切换
5.8.5 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5.8.6 移动用户至固定用户出局呼叫流程
5.8.7 固定用户至移动用户入局呼叫的基本流程
5.9 GPRS技术简介
5.9.1 GPRS的功能和业务
5.9.2 GPRS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5.10 小结
5.11 习题
第6章 CDMA 2000—1X移动通信系统
6.1 CDMA 2000—1X系统概述
6.1.1 CDMA 2000—1X系统结构
6.1.2 CDMA 2000—1X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6.2 CDMA 2000—1X系统提供的服务
6.2.1 话音及相关业务
6.2.2 数据业务(增值业务)
6.3 CDMA 2000—1X信道结构
6.3.1 主要的信道及其功能
6.3.2 前向信道组成
6.3.3 反向信道组成
6.3.4 物理信道接续流程
6.4 CDMA 2000—1X通信过程
6.4.1 移动台状态
6.4.2 登记注册
6.4.3 话音呼叫处理
6.4.4 数据业务的实现
6.5 CDMA 2000—1X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
6.5.1 功率控制技术
6.5.2 切换技术
6.5.3 网络安全技术
6.6 小结
6.7 习题
第7章 移动通信的新技术发展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7.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理论研究和发展演进
7.1.2 CDMA 2000技术
7.1.3 WCDMA技术
7.1.4 TD—SCDMA技术
7.2 发展中的移动通信新技术
7.2.1 OFDM技术
7.2.2 智能天线
7.2.3 多用户信号检测
7.2.4 无线ATM
7.2.5 软件无线电
7.2.6 自适应技术
7.3 小结
7.4 习题

❻ 移动通信教材的内容

本书内容共分7章。第1章和第7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分类、基本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第2、3、4章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讨论了移动信道中电波传输特性,分析了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干扰以及抗衰落技术,组网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第5、6两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GSM和CDMA 2000-1X系统。

❼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的书籍有哪些

通信原理的经典教材是国防工业出版社的 樊昌信等主编的《通信原理(第5版)》
数字通信的经典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 (美)John G.Proakis所着的 张力军 张宗橙 郑宝玉等翻译的 《数字通信(第4版)》
据我所知 国内较好的大学都是用这两本教材 上面一本主要面对本科生 第二本主要面对研究生

❽ 求可以考过计算机三级的网络技术的一本好书

书都差不多~ 关键还在学!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中文版 第三版》点评
解放军理工大学 陈鸣(博导)
当我在1986年第一次研读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着的《计算机网络》时,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尚未出现.1988年,我国引进国外设备构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X.25数据网络,使我第一次对网络和协议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由于应用不多,虽然该网的国家主干速率仅有4.8kb/s,但网络仍然很空闲;在随后的几年中,个人计算机的性价比大幅度提高,采用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的10Mb/s以太网迅速升温并普及,证券,金融等部门和国家大型企业率先推行计算机化,从而引发了学习,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热潮,高校普遍感到有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了,尽管那时因特网好像离我国还非常遥远.现在,因特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逐步走向研究生的课堂,走向计算机和通信大学生的课堂,直至走向许多专业大学生的课堂.国内外网络教材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质量良莠不齐;讲解着名的ISO OSI的七层体系结构逐步被讲解因特网体系结构所替代;网络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点不断增多,网络书不断加厚,随之而来出现了教学重点被冲淡的问题……无论如何,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内容极为复杂,涉及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彼此交织的许多概念,协议和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和学好的课程.因此,很多教授和学者都致力于改进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和教学法.
20年多来,我一直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几乎每年都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了从短训班学员,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各个教学层次.为此,我非常关心国内外计算机网络教材的最新发展,每当看到有价值的网络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阅读,每每都会有很大收获和体会.如果你一定要我用一句话来评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网络教科书的话,我会说(这可能会导致片面):知识全面,学术严谨是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的的风格(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原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Douglas E. Comer教授对TCP/IP联网基本思想和实现技术有深刻的诠释;Larry L. Peterson教授 (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 第三版》中文版,影印版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则强调网络整体的系统性和普遍原则,有大家风范;谢希仁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注重网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与中文读者有天然沟通;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代表作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三版即本书)最大亮点的则在于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独具匠心的教学法,是高质量的入门级经典之作.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该书不仅用作大学本科生和短训班的教材极为适合,而且对网络专业人员也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网络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必然要导致网络教科书的变化:首先,因特网已经接掌了计算机网络,因此,今天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都必然与因特网联系起来.第二,网络中的"高增长领域"目前是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因此必须强调网络应用程序开发.Kurose和Ross博士长期参与并见证了这种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解决现有网络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自从该书的第1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已经被数以百计的大学和学院采用,被译为10多种语言提供给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在国内,已有许多着名高校选其为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例如,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自2002年起陆续使用该书第一版,第二版教材,2005年使用该书第三版前5章内容作为本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材,而后4章内容及前5章要点则作为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教材,配合相关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一书的显着特点是:
1. 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按分层体系结构自下而上讲授网络课程内容似乎已成一种定式.该书特别强调应用层,及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早强调DIY(Do-It-Youself)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2. 以因特网为研究对象.由于因特网的成功,因特网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代名词.该书以因特网体系结构的5层模型来组织材料,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供原动力.
3. 着眼原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许多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楚,重点研究这些原则,将使学生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研究开发中保持判断力和启发创造力.
4. 注重教学法.为帮助学生们理解关键的技术概念和激发学习积极性,本书包括了许多类比,幽默和实际的例子,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实践原则,对网络领域声名卓着的创新家们的专访,以及网站上翔实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内容等.
5.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2001年第一版到2003年的第二版,至2004年的第三版,本书及时引入重要的最新知识和放弃了许多过时的内容.本书第三版反映了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如增加了包括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一章,扩充了对等网络,BGP,MPLS,网络安全,广播选路和因特网编址及转发方面的新材料,并修订了习题.
6. 强调实验教学.新版教材增加了一套实用的Ethereal实验,讲解学生们如何亲眼观察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和产生的结果的方法;对多个难以理解的网络问题给出了原理性示教;给出编制网络应用程序的具体建议和部分源程序,鼓励大家用多实践的观点来解决网络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在本书的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词汇的艰涩,学生们普遍感到使用原版教材经过老师讲解,虽然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但却难以在短期内记住其中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该书的中译本能够为缓解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而不是英文本身)的矛盾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该书第三版的翻译中,译者改正了书中存在的多处错误与排版错误并得到了原书作者的认可;译者和编辑们经常就某些网络术语的中文标准译法或更准确的译法展开讨论,力图使该教科书的网络专业词汇更加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还就与该书配套的实验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该书的教学资料,实验设计等方面有一系列考虑,这将有助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好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子们学好这门重要的课,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色以及评论:

“本书是书中珍品——Kurose和Ross采用一种新颖的自顶向下方法,使得复杂的网络问题变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专业人士该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leonardKleinrock,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我认为Kurose和Ross与学生们沟通得很好,同时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原则上,而基本概念和原则从长远来看才是真正要紧的。”
——ShivkumarKalyanaraman,Rensselaer理工学院
“对于希望理解因特网实际运行原理的网络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是一个无价的资源。作者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解释了当今通信服务的底层技术,既引人入胜,又易于理解。这是一本必备书籍。”
——JenniferRexford,AT

本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专家指导委员会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IS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
1.8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1.9小结
本书的路线图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1
人物专访
第2章应用层
2.1应用层协议原理
2.2Web应用和HTTP协议
2.3文件传送协议:FTP
2.4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2.5DNS:因特网的目录服务
2.6P2P文件共享
2.7TCP套接字编程
2.8UDP套接字编程
2.9构造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2.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套接字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3章运输层
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
3.2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3无连接运输:UDP
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
3.5面向连接的运输:TCP
3.6拥塞控制原理
3.7TCP拥塞控制
3.8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室:探究TCP
人物专访
第4章网络层
4.1概述
4.2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
4.3路由器工作原理
4.4网际协议:因特网中的转发和编址
4.5选路算法
4.6因特网中的选路
4.7广播和多播选路
4.8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5章链路层和局域网
5.1数据链路层:概述和服务
5.2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
5.3多址访问协议
5.4链路层编址
5.5以太网
5.6互联:集线器和交换机
5.7PPP:点对点协议
5.8链路虚拟化:网络作为链路层
5.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6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6.1概述
6.2无线链路和网络特征
6.3Wi-Fi:802.11无线LAN
6.4蜂窝因特网接入
6.5移动管理:原理
6.6移动IP
6.7蜂窝网中的移动性管理
6.8无线和移动性:对高层协议的影响
6.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7章多媒体网络
7.1多媒体网络应用
7.2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
7.3充分利用尽力而为服务:一个因特网电话的例子
7.4实时交互应用的协议
7.5多媒体分发:内容分发网络
7.6超越尽力而为服务
7.7调度和监管机制
7.8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
7.9RSVP
7.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人物专访
第8章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
8.1什么是网络安全
8.2密码学的原则
8.3鉴别
8.4完整性
8.5密钥分发和认证
8.6访问控制:防火墙
8.7攻击和对策
8.8多个层次中的安全性:案例研究
8.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
第9章网络管理
9.1什么是网络管理
9.2网络管理的基础设施
9.3因特网标准的管理框架
9.4ASN.1
9.5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美)库罗斯(Kurose/J.F.)等/陈鸣等:JamesF.Kurose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他曾多次荣获杰出教师奖,并获得IEEETaylorBooth教育奖章,还获得通气电气公司提供的研究基金、IBM教职员发展奖和Lilly教学奖。

译者简介
陈鸣,江苏无锡人,分别于1982,1988和1991年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科学家,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委员和IEEE会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等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网络测量和网络应用等;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军队,省部级研究及工程任务,撰写多本着作,发表多篇科技论文,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❾ 与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基站维护的有关书籍

移动通信原理 李建东 西电出版社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韩斌杰 机械工业出版社数据通信 毛京丽 北邮出版社光纤通信技术 柳春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这几本书 都是我们的教材 比较好吧

阅读全文

与移动网络教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笔记本开机网络和internet设置 浏览:917
网络歌手柔柔在哪个平台直播 浏览:124
公共网络延时特别高怎么办 浏览:542
日本苹果4网络设置 浏览:725
天童美语网络上课软件 浏览:255
网络合伙人如何找 浏览:170
带无线路由器网络信号弱 浏览:385
如何用电话知道对方网络密码 浏览:119
九江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 浏览:995
无线网络连接密码错误 浏览:429
随身wifi没有网络怎么用 浏览:37
如何切换至广电网络信号 浏览:315
网络收款助手在哪里 浏览:301
移动网络设置接哪个位置 浏览:21
网络安全宣传语录简短 浏览:311
网络上虚拟视频用哪一个软件 浏览:465
苹果xsmax网络天线在哪里 浏览:693
移动网络无法使用电信dns解析 浏览:664
4g网络如何解析信号 浏览:138
移动的网络台式电脑掉线 浏览:9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