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
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
探讨70亿元产值规模背后的内容、受众与管理
截至2014年底,一共已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成为热门IP,网络文学迎来了大好时机,但目前连“什么是网络文学”都并未形成统一定义,这种繁荣背后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探讨。
网络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焦点。截至2014年底,一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有90部计划被拍成电视剧,24部被拍成电影。据市场第三方统计,到2015年网络文学的产值规模能够达到70亿元。
这样一片大好的数据背后,是否意味着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然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就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比如诞生于弄堂网文学板块的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是否算作网络文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告诉早报记者:“会在定义上产生分歧,也说明了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还不成熟。”
9月24日至25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上海举行,对网络文学的内容、读者到管理状况展开了一一探讨。
内容:参差不齐并以类型化小说为主
在会上,“内容良莠不齐”成为与会者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阅文集团CEO吴文辉认为网络文学已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但他坦言也出现了作品数量多、精品少、抄袭模仿等屡禁不止的问题。
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网络作协会长陈村表示,网络文学一开始被质疑、被视为“垃圾”,但在当下成为作者以数十万计、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文学形态。从1999年榕树下网站第一次颁奖算起,网络文学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仅仅花了十多年时间。
“网络文学向来不缺内容,但泥沙俱下,许多作品题材雷同、情节拖沓、文字累赘甚至涉及暴力色情,而堪称优质的作品和具有创作潜能的作者往往被湮没。”在陈村看来,这是制约网络文学产业越做越强的关键所在。同时,陈村表示当前网络文学以类型化小说为盛,较为单一,“但我们期待的更加个人化的风格尚未出现。”
黄平则向早报记者表示网络文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模式化、同质化严重”。同时,他认为网络作家有一种身份焦虑,他们急于在文学体系中找到合法性。
受众:缺少针对读者群体的研究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个亿,占网民总体的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占网民总数42%。在江苏作协党组成员汪政看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一样,尤其要加强对网络文学读者(用户)的研究:“他为何点击、为何欣赏、为何乐于做粉丝?”
黄平也表示:“今天网络文学研究的关键不在文学本身,而在于它面对的读者群 。”黄平告诉早报记者,从受众层面分析,和网络文学并列的应该是美剧或好莱坞电影。他分析,如今网络文学读者群呈现“高度青年化”特征,因为青年群体能在其中得到宣泄。“比如‘霸道总裁’系列,在传统文学中是找不到的。”黄平认为若要有所倡导,就要注意把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青年一代的想法贯穿起来。
“现在我们对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研究比较少。”在黄平看来,以往纯文学中的“作家、作品研究”未必是研究网络文学的最好办法,但研究机构里针对读者的研究方法又尚未成熟。
管理:规范发展是根本目的
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科研机构统计,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达到3387亿元的产值规模,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物也已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力军。“在数据背后,网络文学到底是不是一个强大的产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网络出版监管处副处长程晓龙认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大而不强,丰而不富,多而不优,快而不稳”。
程晓龙比喻,不少网络文学企业还挣扎在生死线上,不少作家还徘徊在温饱线上,不少作品还游走在存亡线上。他说:“当我们审视网络文学发展的时候,还必须谈论规则的问题、管理的问题。”
会后程晓龙接受早报记者采访。对于网络文学管理,他认为首先要研究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网民写作大多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十多年中,我们没有认真地审视过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否合理、有序。”
“有的网络文学作品过于迎合读者口味,写一些感官刺激很强的文章。这跟商业模式有极大关系。因为网络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边创作、边传播、边消费,为了不断地留住人气,个别作者就会想尽各种办法。”
“网络文学正在迎来它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央对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网络文艺非常重视。”程晓龙告诉早报记者,“对网络文学来说,只有建设和管理并举,网络文学才能健康、持续并繁荣发展。”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2. 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龙头和源泉,你喜欢在网上看小说吗
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文学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成为很多影视剧改编的源泉,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网络文学成为了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喜欢在网上看小说,网络文学类型丰富,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网络文学非常方面,可以随时观看,网络文学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作品被翻拍。
一、网络文学类型丰富,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网络发展导致很多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哪怕自己非常小众,也能得到很多人喜欢,网络文学类型非常丰富,有的人喜欢看推理小说,有的人喜欢看科幻小说,还有的人看各种历史小说,这些都能在网络上找到这个分类的作品,并且这类作品非常多,人们在网络上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小说。
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3. 我国网络文学读者超4.5亿人,网络文学较传统文学有何独特之处
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多的人们选择以读书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没事的时候看一本书可以丰富自己,同时现在人们也有了更多的空余生活在字里行间欣赏着诗情画意。
同时网络文学的。作文水平对于作者的要求并不高,网络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向一切喜欢做梦的人开放,所以网络文学的作者是参差不一的同时他们大多是高知识层,低年龄段,同时还是非专业作家和身份隐秘者,人们都喜欢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并不会让自己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也是网络文学兴起的一大原因之一,同时我国网络文学读者超4.5亿人也可以看出,现在有更多的人选择在网上阅读,而放弃了线下阅读,其实只要是读书都是值得提倡的,我们也希望每个人能够多读一本书来充实自己的大脑。
4.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有必要进行正确估价,以推动其健康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成就之一
20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以惊人的速度繁荣发展。目前,网络文学在中国拥有4.55亿读者,注册作者1755万人,签约作家100多万人,存量作品约2500万部,并以每年200多万部的速度增长。可以说,网络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尽管网络文学以其巨大影响逐步得到认可,但人们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广义理解,从文本的创作、传播到阅读,这个过程只要是依托网络完成的,这种作品都可以称为网络文学。这样,大量自媒体写作都可纳入网络文学范畴。但目前文学界谈到网络文学的时候,通常采用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付费阅读商业模式的建立,在网站发表的类型小说。
中国网络文学自发端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所谓自然生长,就是在失去管理、约束的情况下随意疯长,其结果是在蓬勃发展、繁荣兴旺表象下,因过分注重市场效益,一味追求“快”“长”“爽”,而出现了质量粗糙、内容低俗和背离主流价值观的严重问题。后来大家不约而同以“野蛮生长、泥沙俱下”来概括中国网络文学这个时期的基本状况。
玄幻小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类型,其在中国武侠小说、传统志怪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西方的科幻小说、魔幻小说的基础上形成。历史也是网络小说写作的重要资源。网络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是穿越小说,它借鉴了玄幻、科幻小说的幻想性,以武侠、历史、言情为架构,专注于叙述主人公在两种时空下的生活状态和冲突、双重生活经历的交叉体验等。网络文学基本没有进入的门槛,这使很多初涉写作的作者往往选择以模仿跟风的方式进行写作,于是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被不断强化,最终形成若干类型。实际上,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基本都是类型化的。特别是当它与商业结合的时候,走类型化的道路几乎是必然选择。中国网络文学在发展中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于是资本开始介入,使网络文学走上商业化的道路,网络类型小说空前繁荣。
5. 网络小说怎么样
我是一个多年的网络小说读者,算是一个老书虫吧。我亲身感受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到现在趋于成熟的的阶段。然而多年以来,那些说网络小说是垃圾的声音从来没有断绝过。甚至在网络小说行业日益壮大的情况下,这种声音来得更凶。在作家富豪榜公布的时候,网络作家的收入大幅超过传统作家的时候,这种声音更为集中。
很多人对网络小说嗤之以鼻,看不起网络小说,认为这是糟粕,只有文学名着才值得看。脸上从来不掩饰的优越感,对网络文学的鄙夷,一直让人很讨厌。
今天我又碰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我决定谈一谈我的看法。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是我觉得像持我这样的看法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我认为,网络小说是中国人难得的时代财富。
虽然网络小说发展才短短的20年时间,自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2017年,正好20年。但他已然成为了大部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并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扩大加深。
人的生活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网络小说的出现与蓬勃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最普遍、最便捷、最廉价的精神生活消费方式,这个地位甚至要超越电视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就比音乐差点。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它们的属性不同,音乐可以随时随地的听,大街上,商场等等地方无时无刻都在,电视剧则需要眼睛盯着,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和时间的准许,而网络小说介于这两者之间。
网络小说的出现不仅从阅读上占据了人们的时间和注意,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很多人大部分的娱乐行为,从沉迷游戏中调剂出一部分时间放在了小说上,将本来把时间用于别的地方改变到花在了网络小说上。很多喜欢到处闲逛惹事的青少年,或许就因为将时间拿去看小说了,而减少了惹事的行为。相信有些人应该深有体会。
另一方面,网络小说越来越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各种游戏的改编,动漫,影视剧改编,网络小说在其中占据了绝大一部分,而且这个比重也越来越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影视娱乐的发展,网络小说将会霸占荧幕。
网络小说就是这么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影响。
将时间长度拉长一点,放在历史中来看,我相信网络文学会在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一个席位,就如唐诗宋词元剧明清小说一样,地位相同。它是这个时代产生的一种宝贵的财富。
6. 概括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协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网络文学周上首次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3.78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3.44亿。国内45家重点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达1 646.7万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1 300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 400万人。
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始,二十余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数量、传播平台、阅读群体,还是产业化延伸,其数量与规模,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从文学发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无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特点
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的创作、作品的发布,还是读者的阅读,均是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完成的。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与出版比较,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相对自由,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作者都是在没有任何范式约束的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二是没有层层的审查与旷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轻轻地敲击一下键盘,作品就会立即发表;三是网络文学巨大的作品数量,使读者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与作者互动,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作者的创作;四是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付费阅读与打赏体现。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管理机构的要求,互联网平台和网站开始借助软件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审查。但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巨大,审查只能是对关键词加以审核,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倾向、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只能交由读者来评判。读者的点赞和打赏,购买与否,是检验网络文学能否生存的唯一标准,也是作者能否为读者接受的试金石。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体
基于艾瑞咨询的监测统计,2017年,网络文学作者数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0.2%。以阅文集团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达690万人,掌阅原创作者达到1.5万名。在网络文学作者中,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居多,40岁以上的只占作者总数的4.9%,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大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宝贝、李寻欢、当年明月、宁财神这样的专业作家,但大多是业余写手,很多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写手,往往系非文学专业毕业,理工科学历居多。如网络知名作家血红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骁骑校是电力工程师。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网络平台一般将作者分为五个星级,一星级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级为普通作者,五星级为大神作者。按阅文集团自己制定的评级标准,大神作者占作者总数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读者关注的对象,也是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一批大神作者已经成为品牌,如20世纪90年代的五驾马车——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目前活跃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薯仔、江南、酒徒、蒋胜男等。
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通过举办写作大赛和文学年会来发掘。对于有潜力的作者,进行作品定制,由专人辅导,或者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机构合作,请专家授课,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2013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中文在线联合其他网络平台,在京成立网络文学大学,聘请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担任首任校长。网络文学作者只要提供2万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为网络文学大学的学生。阅文集团于2017年6月发布内容全生态战略,并成立内容产业基金,从优质内容出版、内容方商业扶持、内容品牌传播和优秀青年作家创作扶持四个方面支持作者进行创作。阿里文学也与其影视业务共同宣布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传等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除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外,各地作协相继成立了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协会组织。这标志着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身份的认同,网络文学的价值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发表平台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表平台,曾经有上千家之多,后来盛大集团与腾讯阅文集团、中文在线通过资本运作,将一些优秀的网站集中到几家主要的平台运营。从2017年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作品数量看,阅文集团及旗下起点中文、云起书院、创世中文网、起点女生网、晋江文学网、潇湘书院位列网络平台前10名,其中起点中文网日更新作品数量过万,排名第一。纵横中文网、塔读文学、红薯小说网、17K小说网,位列第二梯队。从绝对数量来看,阅文集团以72%的作品数量占比、88%的作者数量占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阅文集团拥有640万位作者和960万部文学作品,中文在线、掌阅及网络文学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线、掌阅及阿里文学分别拥有300万、50万、40万部作品。移动终端目前由掌阅、QQ阅读领先。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0亿元,2017年,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位的多家网络文学网站中作品的总数约为1 647万,预计2019年,作品规模将超过2 000万。
(四)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
中国的网络文学一改过去传统文学作品中体裁划分的方法,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作品有意将不同体裁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了多媒体的表达手法,形成独有的网络体。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大多数网站将作品划分为玄幻、奇幻、都市、历史、军事、竞技、美文、同人等类型。在虚构类作品中,又分为穿越、架空。为了方便读者查找,以言情小说为例,网站往往将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欢喜冤家、办公室恋情、前世今生、灵异爆笑、情有独钟、日久生情、后知后觉等。读者从这些标签中,能够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网络文学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如从中国历史、神话、古典小说中寻找人物和情节线索;三是从游戏中寻找题材;四是根据科学的有限假设而虚构的幻想事件。
(五)网络文学的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万,占手机网民的45.6%。另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日浏览量达到15亿次。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在数字阅读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相对于2015年,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2%,其中原创占比从69%上升到79.7%。
(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延伸
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除以纸介质图书形式出版外,还改编为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剧、有声读物及周边产品,全版权、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从最早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明朝那些事儿》《诛仙》,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欢乐颂》,这些图书不仅在网络上受到热捧,出版为纸介质图书后,也连续占领国内的图书畅销榜。如《杜拉拉升职记》从一个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图书、电影、电视、话剧、音乐剧、周边产品,形成一个10亿元的大产业。
(七)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
中国的网络文学,最初是免费阅读,从2002年开始,起点中文网试行收费阅读,这种模式很快被其他网站效仿。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运营模式逐渐成熟。一条由网络写手、文学网站、内容经纪人、出版商、影视投资商、游戏厂商、动漫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客户端产品制造商、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权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其盈利来源主要包括VIP付费阅读收入、网络广告收入、无线阅读运营收入,以及线下出版、影视改编、动漫游戏改编等版权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费阅读和无线阅读运营是最重要的两大营收来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网络文学阅读最重要的载体。
同时,如前所述,高点击率的网络文学改编成实体图书后,也会获得一笔不菲的版税收入。据《华西都市报》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亿元,天蚕薯仔年收入1.05亿元。据此推算,网络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公开资料显示,阅文、掌阅、纵横等网络文学企业在2017年均已实现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从资本市场融到了所需的资金。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
首先,网络文学在探索中发展,产生了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文学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带着信息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占领了中国的文化版图。尽管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品因为写作的仓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艺术缺陷,但正由于其规模庞大,沙里淘金,其中还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08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曾举办过一次网络文学十年盘点,评出了十大优秀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同时,还有一批受到读者好评的作品,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星辰变》《梦回大清》《斗罗大陆》等。这些作品因其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成为各家出版社关注和追逐的出版资源。据统计,网络文学每年向实体出版输送的文艺类新书和畅销书占其总数的1/2以上。2017年,在网络上先发表又以纸介质的形式出版了网络小说6 492部。同时,网络文学业已成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块宝地,许多网络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赢得了很高收视率,如《小儿难养》《后宫甄嬛传》《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等。同时,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2009年,网络作家阿耐所着的《大江东去》成为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小说;《上海文学》杂志的编辑金宇澄发表在上海“弄堂”论坛上的网络文学《繁花》经反复修改后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其次,网络文学的IP开发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成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IP经营不仅成为网络文学自身的重要收入来源,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甚至一个产业的繁荣。2017年,由网络文学经过加工而出版的纸介质图书达到6 492部,改编电影电视连续剧2 427部,游戏605部,动漫712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占据了影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阅读白皮书》数据,2016年国内近7成数字阅读用户用过听书功能,听书用户超过1亿,愿意付费的用户比例达到65.3%。在这一趋势下,蜻蜓FM、懒人听书等垂直应用均在2017年获得过亿元人民币融资;而微信读书也于2017年7月发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线音频内容。天涯社区、铁血科技、天下书盟、博易创等数量众多的网络文学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同时,网络文学的IP运作模式从一次性售卖向深度开发全方位合作发展。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与移动游戏《倩女幽魂》实现双向剧情渗入,影视与游戏深入融合。游戏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影游联动开发的移动游戏实际收入达89.2亿元。
最后,网络文学逐步由国内走向国外,网络平台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很快也在世界各国赢得了反响。富有中国元素的武侠、玄幻、科幻、言情等网络作品,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叙述,吸引了海外的读者。据统计,盛大文学网站曾有超过3 600万注册网民,其中有30%的网民来自国外,网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起点中文网3 100万注册网民中,同样有30%来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晋江原创网日均浏览量超过4 000万,拥有注册网民320万,全世界共有211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访问过晋江原创网,海外流量占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与网文海外门户及网文翻译网站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目前,在网文翻译网站中,Wuxiaworld(武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Wuxiaworld在全球网站排名为1 005,拥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Gravity Tales是一个本土作者的翻译+原创平台,不仅与阅文集团合作,对中国网文进行翻译,而且拥有原创版块,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网络小说作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藏地密码》《诛仙》《杜拉拉升职记》等一大批图书的版权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购买。从输出国家来看,从最初的东南亚,到日韩等国,再到后来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欧美国家,足迹已遍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为英语、韩语、泰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文字。
另外,网络文学网站主动走向海外,重视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线在欧洲和美国设立分公司,向海外读者推广网络文学。2017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国际版——起点国际正式上线。目前,起点国际已上线九十多部作品,语种以英文为主,首波主打品类以仙侠、玄幻、科幻、都市等题材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线。
三、中国网络文学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内容肤浅,创作态度主观随意。网络文学的作者为了取悦读者,营造一种狂欢的氛围,往往有意反传统、打破规范,恶搞历史和文化,生造语言文字。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暴力色情隐现其中。无论是标题还是作品的内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凶杀情节,有些还宣扬一夜情、换妻、虐恋等不健康的观念。第三,思想倾向不够健康。尽管近年来因为监管加强,色情描写的作品有所减少,但作品宣扬的权力、金钱、物质崇拜仍然充斥网络文学。不少穿越小说,都是描写草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不是当“王爷”,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获得巨额财富。第四,语言文字粗疏。在网络文学世界里,20万字是短篇,中篇在20万到60万字,比较走红的网络小说,都以千万字计。在网上连载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码”1万字左右。在这种以迎合读者,等待点击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积淀,缺少艺术的构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网络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虽然最后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蚕薯仔的《斗破苍穹》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责任编辑雇请了几位武汉大学研究生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删削工作方达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袭严重。网络文学由于是类型化写作,很多情节的设置已经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作者使用网络软件写作,尽管不能指证其作品抄袭某部作品,但这种机器写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难突破原有模式。
(二)网络文学需要多方扶持
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读者,追求点击率,结果“鸿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学性和思想深度。中国的网络文学如果要实现经典化,在中国文学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史意识。目前有些网站组织重要的“大神”级作者与传统作者结对子,或者组织专家讲学,将他们送到鲁迅文学院之类的机构学习,意在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网络作者自己要有意识地阅读文学经典,放慢写作速度,有意识地打造能够传之后世的文学精品。第二,展开必要的网络文学批评。现在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主要从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方向来做宏观的判断,印象式批评多,对具体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缺少学理性的分析,有关部门要组织批评家,放下身段,客观地分析当前网络文学的趋势,展开对作家作品的有理论有深度的批评。第三,引导网络文学进入主流社会。目前各级作家协会都十分重视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很多作者从网络文学的世界走入了文学主流群体,如安妮宝贝、金宇澄、慕容雪村、张悦然、当年明月、李可等,他们的不少作品已经成为文学精品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但与庞大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相比,这些作者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会对网络文学要采取包容和引导的态度,在探索中提高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让网络文学从草根进入殿堂,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7. 大家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对网络文学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各抒己见,越多越好,感谢大家的帮忙
可以说80后的精神食粮... 我也看了5,6年了,所以感触比较深.其实这种快餐文学不适合初高学生,对于这些没多少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沉醉当中,那里没有学习,看谁够厉害,惊险刺激!我以前也误了,看多了那时都有点木耐了.思维有点混乱,总是游离在现在与科幻当中,年龄小比较感性.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思维也比较成熟了,才开始认识到中间的差距.所以对于年龄小的可能是鸦片,不是危言耸听,前几天我回家的路上就看见一个高高大大男孩却坐在路边拿着一本厚厚的网络小说看的入迷,结果正好他妈找来了,又骂又摔书,(估计逃学)那男孩也不说话,就木木的看着他妈,当时我心里感触挺深,可以说那个男孩在看得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书的坏处,主要是不能流通在小孩子手里,因为现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很快,语言的激进,黑暗,暴力,黄色不可避免,对于一个心智都不成熟的人开说意味着价值观正在偏离,家庭,学校,的压力正好从这发泄出来.
话又说回来,我是该不了了,没事的时候就抱着手机看,有些大大的书和国外的DND和其他的有大成之作,相当有意思.呵呵,说了这么多,只想让小孩还是看看文学名着把,把快餐留给我们.哈哈~
8. 如何评价网文
网文嘛,就是在虚拟网络上的无实质的书籍
网文有许多种,如言情类,穿越类,古风类,悬疑类等,最近最多的是龙傲天类的小说尤为多。然而这类小说一般不是赘婿就是身怀系统,容易看得厌烦。
网文是一种节省材料,方便,简易,多种类的一种阅读方式
比如我有一次亲身经历,那时候,网文刚刚兴起,我十分爱看小说,但因为资金问题,还有学业的压力,自然就少看了一点,但乏味的生活总是十分无聊,先前买的那些书都已重复读过千遍万遍了,再看下去都会背了,但学业的繁重使得资金缺乏,也不敢与父母伸手要钱,毕竟老一辈的都认为看这种书就说不务正业。所以就体验了一下手机上的网文阅读,不仅方便,还免费,一部手机就可以看遍天下书
9. 网络文学的特点,优势,缺点,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文学地特点具有高爆光性,共享性的特点!但是,就目前中国的网络文学来看:他的出现时间过短。因此,极不成熟。多数网络作家文学修养不够,写作水平不高。就小说来看大部份的作品存在赶工或粗制烂造现象而收录的名家文学作品大多在一写符号或特殊字存在录入问题。所以网络文学在输入软件以及管理特方面有待改进!但是总得来说,因为将来得主要信息交流在于网络!所以网络文学将是长期承担文化传承,文学交流的方式因此它将有光明的未来。网络文学的特点就是什么内容都有,更新比较快,适合各种阅读兴趣的人,而且网络文学的创新能力很强,由于作者太多(任何人都有机会写作,能培养很多写作能手),肯定能出不少优秀作品,缺点就是主要属于快餐文学,因为更新快,随写随更新,很多优秀作品都有构思不严谨,错误比较多的缺点(还有就是深恶痛绝的太监),趋势我认为已经取代了很多传统文学阵地,某些题材除了网络文学不会再有人写了,由于读者群越来越大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缺点:文学质量没保障。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10. 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作节奏较快的成人看的。很少适合各个阶层的作品出现这样的发展阻碍了网络文学的延伸,阻碍了网络文学的成长。
网络是自由的、大家分享的,但是知识却是个人的,完全独享的。因为自由,我们盗版,因为自由,我们随意的践踏他人创作的知识财富。一部好的作品,也许刚出现,便有相应的篇章出现在网络的各个地方,大量的模仿甚至直接抄袭应运而生,有的李鬼甚至打倒了李逵。这是网络的尴尬,也是网络文学的无奈。无奈的创作者有的选择退出,有的选择法律。退出的只能偶尔发发感慨,选择的法律的,也往往劳心伤神,不得而终。
2、2014年8月,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宣布成立,首批吸纳75名会员。此前,浙江、北京作协已纷纷成立网络文学机构,将网络作家“揽入怀中”。从昔日“下里巴人”到如今“登堂入室”,中国网络作家开始被纳入作协体系,跻身主流文学界。网络作家之所以能找到“组织”,就在于网络文学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影响并改变着文学的存在方式和读者的审美习惯。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原创的或者转发小说,散文,诗歌,连载漫画等文学作品。中国的网络文学也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手机3G技术的覆盖以及各种阅读终端数码产品的普及,中国网络文学更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涌现了大批着名网络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各具特色,也红遍网络文学界。历史题材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青春爱情题材有落落的《不朽》和《须臾》,以及安妮宝贝的《蔷薇岛屿》,唯美诗歌类有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社会题材有六六的《蜗居》,科幻系列作品有南派三叔《盗墓笔记》等等。
但是,在中国网络文学以及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网络写手普遍文化底蕴缺失,重技巧、轻内容,文笔粗糙、格调不高,“注水”现象严重,使得网络文学粗、俗、浅,质量偏低,这些都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短板。也正因如此,作家麦家抛出了“99%网络文学是垃圾”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