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SMF主要实现网络切片哪些功能
主要网元和功能如下:
(1)AMF(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负责用户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
(2)SMF(会话管理功能):负责用户的会话管理;
(3)UPF(用户面功能):负责用户面处理;
(4)AUSF(认证服务器功能):负责对用户的3GPP和非3GPP接入进行认证;
(5)PCF(策略控制控制):负责用户的策略控制,包括会话的策略、移动性策略等;
(6)UDM(统一数据管理):负责用户的签约数据管理;
(7)NSS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负责选择用户业务采用的网络切片;
(8)NRF(网络功能注册功能):负责网络功能的注册、发现和选择;
(9)NEF(网络能力开放功能):负责将5G网络的能力开放给外部系统;
(10)AF(应用功能):与核心网互通来为用户提供业务。
5G核心网系统架构主要特征如下:
(1)承载和控制分离:承载和控制可独立扩展和演进,可集中式或分布式灵活部署;
(2)模块化功能设计:可以灵活和高效地进行网络切片;
(3)网元交互流程服务化:按需调用,并服务可重复使用;
(4)每个网元可以与其他网元直接交互,也可通过中间网元辅助进行控制面的消息路由;
(5)无线接入和核心网之间弱关联:5G核心网是与接入无关并起到收敛作用的架构,3GPP和非3GPP均通过通用的接口接入5G核心网;
(6)支持统一的鉴权框架;
(7)支持无状态的网络功能,即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解耦部署;
(8)基于流的QoS:简化了QoS架构,提升了网络处理能力;
(9)支持本地集中部署的业务的大量并发接入,用户面功能可部署在靠近接入网络的位置,以支持低时延业务、本地业务网络接入。
② 中兴通讯_5G的小颗粒硬切片技术有什么应用案例
在世界5G大会上,中兴通讯联合中 国移动展示了基于SPN的5G端到端网络切片,并在现场演示了相关技术的游戏业务应用,小颗粒切片技术可以为VIP客户构建100Mbps带宽的无阻塞片通道,在网络轻载或拥塞的情况下均能提供画面清晰、操作流畅的高品质服务。
③ 依据中国联通mec的销售策略,华为提供的产品是什么
4月23日-25日,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召开,联通发布了全新的5G品牌:“5Gn让未来生长”,并宣布“7+33+n”的5G网络部署,即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连续覆盖,在33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在n个城市定制5G专网。
4月26日,中国电信以“Hello 5G赋能未来”为主题在深圳召开了5G创新合作大会。在现场,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丰富的“5G+”垂直落地场景应用,包括5G+智能医疗、5G+智能网联汽车、5G+公共安全等。
中国移动在5G领域方面尚未召开专门的会议。但在4月28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4家企业承办的“5G+行动联合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将在5个城市开展规模试验,在12个城市进行了5G试验网建设,围绕31个场景建设5G应用示范。
在发布5G战略的同时,也意味着运营商们正式冲入了IoT赛道。继续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移动通信需求,已经不再是5G的爆发点,5G的爆发点在于IoT。
是否能够有效推进IoT的发展,让垂直领域的企业深度参与到5G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当中,成为在5G时代致胜的关键。
然而,在IoT赛道中谋求发展,不仅需要坚持长跑的毅力,还要有融合各种最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感召力,其“难度系数”非同以往。
如何应对IoT的高难度挑战?巨头们在IoT领域的发展策略值得深入分析。
因此在本文中,你将看到:
运营商们可能会采用何种IoT发展战略?
华为、阿里等在IoT领域已经起跑的巨头们,进展如何?
中小企业在融入IoT生态时,有哪些不同选择?
01、联通的IoT,未来如何生长
中国联通的IoT发展战略很有代表性。
对于联通的5G创新发展峰会,有业内人士评论说“感觉联通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为了成为“新蓝海的试验场、独角兽的孵化器”,联通联合32家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并启动了“领航者计划”。其任务是:孵化行业应用产品;研究商业创新模式;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搭建资本合作平台;联合产品市场推广。
创新应用聚焦于IoT重点行业,比如: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
最后,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融入巨头们纷纷布局的IoT生态呢?
首先,看清巨头的思路,不要与其形成正面竞争。
其次,还可以看到巨头受制于战略、成本和机制,短期内是没有办法在主航道之外的行业里深扎的,中小企业机会巨大。
在这个过程中,打造自身的独特优势尤为重要。
或许你可以借助“第二层次思维”。
什么是第二层次思维?
举个例子,第一层次的思维说,大家都在做Saa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们也不能落后。
第二层次的思维说,大家都在做Saa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是人人都做,技术层面的领先性差距越来越小,不能形成真正的壁垒,让我们抵御诱惑,另辟蹊径吧。
人多的地方,不一定好。
第二层次思维偏好冷静分析,独立思考,进而选定自身定位,尤其是想好什么不做,哪些事情不碰。
IoT领域的玩家,虽然大家最初的切入点不同,但很有可能最终殊途同归,都是面向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这当中,能够形成差异的部分在于对场景、对行业know-how、对数据的理解,进而沉淀出的软件、应用和服务。
前路充满挑战,前进不会停止。
本文小结:
1. 联通成立“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提出“三联合”商业合作范式,即:联合应用开发、联合投资、联合运营。具体到商业模式,联通提出3个大类,分别是:智能连接+流量类产品、网络集成+运营类产品服务,以及开放平台+应用类产品。
2. 面对碎片化市场、块状市场和高度集中市场,华为的策略大相径庭。尤其在智能化汽车领域,华为成为了全球少数能够提供涵盖“芯-端-管-边-云”全方位解决方案的C-V2X厂商。
3. 阿里整合成为了一个可对外赋能的操作系统,从垂直领域上来看,阿里选择从新零售入手,率先推动靠近零售端的小b完成数字化改造。
4. 中小企业在融入巨头们布局的IoT生态时,首先,避免与巨头形成正面竞争;其次,建议深扎行业,基于对场景、对行业know-how、对数据的理解,沉淀出具备独特优势的软件、应用和服务。
④ NSA和SA网络模式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NSA和SA网络区别为:性质不同、网级互通不同、接入技术不同。
一、性质不z同
1、NSA网络:NSA网络属于非独立组网。
2、SA网络:SA网络属于独立组网。
二、网级互通不同
1、NSA网络:在NSA组网下,5G与4G在接入网级互通,互连复杂。
2、SA网络:在SA组网下,5G网络独立于4G网络,5G与4G仅在核心网级互通,互连简单。
三、接入技术不同
1、NSA网络:在NSA组网下,终端双连接LTE和NR两种无线接入技术。
2、SA网络:在SA组网下,终端仅连接NR一种无线接入技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全城千兆,C位出道。5G双千兆套餐,1000M宽带,60G流量全家共享,详情可登录广西电信网上营业厅查看。客服157号为你解答。
⑤ 为什么5G需要网络切片 以及如何实现
5G和网络切片
当5G被广泛提及的时候,网络切片是其中讨论最多的技术。像KT、SK Telecom、China Mobile、DT、KDDI、NTT等网络运营商,以及Ericsson、Nokia 、Huawei 等设备商都认为网络切片是5G时代的理想网络架构。
这个新技术可以让运营商在一个硬件基础设施切分出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网络,每个网络切片从设备到接入网到传输网再到核心网在逻辑上隔离,适配各种类型服务的不同特征需求。
对于每一个网络切片,像虚拟服务器、网络带宽、服务质量等专属资源都得到充分保证。由于切片之间相互隔离,所以一个切片的错误或故障不会影响到其它切片的通信。
为什么5G需要网络切片
从以往到目前4G网络,移动网络主要服务移动手机,一般来说只为手机做一些优化。然而在5G时代,移动网络需要服务各种类型和需求的设备。大家提的比较多的应用场景包括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任务关键的物联网。他们都需要不同类型的网络,在移动性、计费、安全、策略控制、延时、可靠性等方面有各不相同的要求。
例如一个大规模物联网服务连接固定传感器测量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不需要移动网络中那些主要服务手机的切换、位置更新等特性。另外像自动驾驶以及远程控制机器人等任务关键的物联网服务需要几毫秒的端到端延时,这就和移动宽带业务大不相同。
5G的主要应用场景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每一个服务建设一个专用网络了?例如,一个服务5G手机,一个服务5G大规模物联网,一个服务5G任务关键的物联网。其实不需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在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上切分出多个逻辑的网络,这是一个非常节省成本的做法!
网络切片的应用需求
NGMN发布的5G白皮书中阐述的5G网络切片如下图所示:
NGMN 5G网络切片示意图
我们怎么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
(1)5G的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NFV化
在如今的移动网络中,主要的设备是手机。RAN(DU和RU)和核心功能由RAN厂商提供的专用网络设备构建。为了实现网络切片,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是一个先决条件。基本上,NFV的主要思想是将网络功能软件(即分组核心中的MME,S / P-GW和PCRF以及RAN中的DU)全部部署在商业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而不是单独部署在其专用网络设备。这样,RAN当作边缘云,而核心功能当作核心云。位于边缘和核心云中的VM之间的连接使用SDN进行配置。然后,为每个服务(即电话切片、大规模物联网切片、任务关键的物联网切片等等)创建切片。
如何实现网络切片之一
下图显示了每个服务专用的应用程序如何可以虚拟化并安装在每个切片中。 例如,切片可以配置如下:
(1)UHD切片:在边缘云中虚拟化DU,5G核心(UP)和缓存服务器,以及在核心云中虚拟化5G核心(CP)和MVO服务器
(2)电话切片:在核心云中虚拟化具有全移动功能的5G核心(UP和CP)和IMS服务器
(3)大规模物联网切片(例如传感器网络):在核心云中虚拟化一个简单轻便的5G内核没有移动性管理功能
(4)任务关键的物联网切片:在边缘云中虚拟化5G核心(UP)和相关服务器(例如V2X服务器),用于最小化传输延迟
到目前为止,我们需要为具有不同要求的服务创建专用切片。并且根据不同服务特性将虚拟网络功能放置在每个切片中的不同位置(即边缘云或核心云)。此外,一些网络功能例如如计费,策略控制等,在某些切片中可能是必要的,但在其他网络切片中不是必需的。运营商可以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定制网络切片,而且可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如何实现网络切片之二
(2)边缘与核心云间的网络切片:IP/MPLS-SDN
软件定义网络,尽管在首先介绍的时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就以Overlay形式为例,SDN技术能够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上提供虚拟机间的网络连接。
端到端网络切片
首先我们看如何保证边缘云与核心云的虚拟机间的网络连接是安全的,虚拟机间的网络需要基于IP/MPLS-SDN和Transport SDN来实现。本文我们主要讨论路由器厂商提供的IP/MPLS-SDN。Ericsson和Juniper都提供IP/MPLS SDN网络架构产品。操作有些许不同,但基于SDN的虚拟机间的连接是极其相似的。
在核心云中是虚拟化服务器。 在服务器的管理程序中,运行内置的vRouter / vSwitch。 SDN控制器提供虚拟化服务器和DC G / W路由器(云数据中心中创建MPLS L3 VPN的PE路由器)间的隧道配置,在核心云中的每个虚拟机(例如5G IoT核心)和DC G / W路由器间创建SDN隧道(即MPLS GRE或VXLAN)。
然后,由SDN控制器管理这些隧道和MPLS L3 VPN(例如IoT VPN)之间的映射。该过程在边缘云中也是一样,创建一个物联网切片从边缘云连接到IP / MPLS骨干,并一直到核心云。 这个过程可以基于目前为止成熟可用的技术和标准来实现。
(3)边缘与核心云间的网络切片:IP/MPLS-SDN
现在剩下的是移动前传网络。 我们如何在边缘云和5G RU之间切割这个移动前传网络? 首先,必须首先定义5G前传网络。大家在讨论中存在一些选择(例如通过重新定义DU和RU的功能来引入新的基于分组的前传网络),但是还没有做出标准定义。下图是在ITU IMT 2020工作组中给出的图示,并给出了虚拟化前传网络的示例。
⑥ 在传统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5G能否为中国移动带来新的业务机遇
我们也梳理了有可能利用5G技术支持的一些行业特点,包括电力传输,工业控制,远程驾驶,AR/VR,应急救援,无人机,高清的视频,车联网。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业应用需求差异非常大,在时延和吞吐量的需求差异非常大。我们有切片技术,我们有更强的控制能力,但是在一个网上满足如此复杂的业务需求,实际上还是第一次,从来没有过。因为我们的网络从原来运营语音到运营数据,到现在为行业做服务,其实这么复杂的场景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的,这是形成了很强的挑战。5G的技术怎么样和行业的应用能够融合创新,这个挑战非常大。“绽放杯”应用大赛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整体的推进计划,两个关键点跟大家说一下,一个是2018年11月份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希望能推出首批5G通用模组,这意味着2018年年底行业客户可以采用5G的产品做测试,做实验。另外,在2019年MWC能够发布首批5G行业终端,首批行业5G智能手机,最终目标是在2019年10月份能够达到智能手机用于友好用户的测试目的,行业示范能够让用户进行体验。我们在巴塞罗那的峰会上发布了5G终端的计划,团结业界的力量共同促进,能够达到我们计划的目标。
⑦ 5G网络模式有几种
目前,5G有两种网络模式,分为NSA 和SA形式,NSA是在4G模式基础上升级的5G网络,SA则完全基于5G技术而搭建的5G网络。5G SA称为独立组网,相比非独立组网NSA,具有上行大带宽、双向低时延的优势,可满足更好的5G高清回传、超低时延、网络切片等SA特色应用文件,能更好支持边缘计算等特性。
⑧ 如何为加快5G系统商用部署
为加快5G系统商用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对3400-4200MHz和4500-5000MHz频段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进行清理核查。
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在2018年7月31日前对用户报送的信息完成核查工作,建立需要进行干扰保护的无线电台(站)清单。在对相同或相邻频段内的新设5G系统基站进行许可时,应依法保护清单内的无线电台(站)免受有害干扰。自2018年8月1日起,未获得无线电台执照,且未列入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干扰保护清单的无线电台(站),不得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免受或排除有害干扰的要求。
据了解,本次无线电台(站)清理核查工作,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在2017年底发布5G中频段频率规划之后,推动5G系统实际部署的又一举措,将为科学设置5G基站,妥善解决与相同或相邻频段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之间的协调和兼容问题创造有利条件。后期,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还将研究制定5G系统基站与相关业务协调使用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