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弱网下移动端网络连接处理策略
一、背景
如何度量和模拟“弱网络”对移动APP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比如:节约测试成本、易于问题重现、加快产品上线等。
一般的方法是使用“丢包率”和“网络延时”来定义和衡量“弱网络”。
二、手机接入服务器的流程
要讲这个问题,首先要来了解下手机接入服务器的流程。
首先,手机要通过无线网络协议,从基站获得无线链路分配,才能跟网络进行通讯。
无线网络基站、基站控制器这方面,会给手机进行信号的分配,已完成手机连接和交互。
获得无线链路后,会进行网络附着、加密、鉴权,核心网络会检查你是不是可以连接在这个网络上,是否开通套餐,是不是漫游等。核心网络有SGSN和GGSN,在这一步完成无线网络协议和有线以太网的协议转换。
再下一步,核心网络会给你进行APN选择、IP分配、启动计费。
再往下面,才是传统网络的步骤:DNS查询、响应,建立TCP链接,HTTP GET,RTTP RESPONSE 200 OK,HTTP RESPONSE DATA,LAST HTTP RESPONSE DATA,开始UI展现。
这是手机通过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器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当中有几个困扰开发者的问题:
无线网络是怎么给手机分配到无线链路的?
核心网络有接入点(APN),这里的CMNET和CMWAP有什么区别,仅仅是协议不同吗吗?数据转发又有什么区别?一个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上传输有不同吗?
用户怎么最快的找到正确的服务器?内容怎么快速有效的加载,在第一时间显示出来?
这几个问题的重点在于其中的几个连接点:
3.2 一秒钟法则
根据以上情况,就形成无线网络的一大特点:秒级状态管理,秒级状态转换。这两个操作都在几百ms到几秒之间进行,对于维持连接来说时间太短,对于从无连接到有连接的转换来说时间又太长。
相比之下,有线网络的状态管理如ip分配、tcp连接释放,都是分钟级,而状态转换则是毫秒级。
这些通讯机制,同时加上无线网络的高延迟、高丢包。如何保证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服务质量,成为非常大的挑战:
2G网络上无线部分数据传输的延迟有几百ms,4G网络上无线部分传输延迟减少到几十ms,核心网状态转换、协议转换30~100ms,IP骨干网上的延迟又跟物理距离以及运营商互联互通质量有关,跨运营商50-400ms,同运营商5-80ms,这个还要取决于网络拥塞的情况。
无线网络误码率比有线高两个数量级,在不同时间段的波动也非常巨大。
怎么基于移动网络的特性去优化服务?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一秒钟法则:在一秒内要完成的规定动作。
1,2g网络:1秒内完成dns查询、和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
2,3g网络:1秒内完成首字显示(首字时间)
3,wifi网络:1秒内完成首屏显示(首屏时间)
4,这些指标需要在终端度量,必须跟用户体验相关:首字时间、首屏时间都必须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的。
四、优化思路
4.1 服务保证原则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何保证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以下几点原则可能会有帮助:
1), 接口设计优化 ,接口的优化理论上不属于APP弱网络的优化,但是这个的API性能的问题,确实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才暴露无遗。大家都在谈论服务器的好坏,设备的性能高低,其实,对于一个良好的Server来说,绝大部分拖延请求速度的地方都是在IO上。包括,磁盘读写的IO,SQL查询的IO等等。常用的优化点:慢查询监控 、多次查询优化、常用接口cache等。
2) 图片相关策略。
1)使用更快的图片格式,严格说也不算弱网下的优化,但一个更快的图片格式真的很重要!这里建议采用WebP格式。(WebP格式,谷歌(google)开发的一种旨在加快图片加载速度的图片格式。图片压缩体积大约只有JPEG的2/3,并能节省大量的服务器带宽资源和数据空间。但WebP是一种有损压缩。相较编码JPEG文件,编码同样质量的WebP文件需要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
2)、不同网络的不同图片下发。如(对于原图是600X480的图片):2/3G使用低清晰度图片——>下发300X240,精度为80的图片、4G普通清晰度图片——>下发600X480,精度为80的图片、WiFi高清晰度图片(最好根据网速来判断,wifi也有慢的)——>下发600X480,精度为100的图片。
3) 断线重连 。这可能是最重的一个特性,因为在无线网络中有太多的原因导致数据连接中断了。这里可以使用CDN。(CDN 是构建在数据网络上的一种分布式的内容分发网。 CDN 的作用是采用流媒体服务器集群技术,克服单机系统输出带宽及并发能力不足的缺点,可极大提升系统支持的并发流数目,减少或避免单点失效带来的不良影响。)
4)由于创建连接是一个非常昂贵的操作,所以应尽量 减少数据连接的创建次数 ,且在一次请求中应尽量以批量的方式执行任务。如果多次发送小数据包,应该尽量保证在2秒以内发送出去。在短时间内访问不同服务器时,尽可能地复用无线连接。
5), 优化DNS查询 。应尽量减少DNS查询、避免域名劫持、DNS污染,同时把用户调度到“最优接入点”。
6), 减小数据包大小和优化包量 。通过压缩、精简包头、消息合并等方式,来减小数据包大小和包量。
7),控制数据包大小不超过1500, 避免分片 。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分片、GGSN分片,以及IP分片。其中,当数据包大小超出GGSN所允许的最大大小时,GGSN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分片、丢弃和拒绝。
8), 优化TCP socket参数 ,包括:是否关闭快速回收、初始RTO、初始拥塞窗口、socket缓存大小、Delay-ACK、Selective-ACK、TCP_CORK、拥塞算法(westwood/TLP/cubic)等。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由于2G/3G/4G/WIFI/公司内网等接入网络的QoS差异很大,所以不同网络下为了取得较好的服务质量,上述参数的取值差异可能会很大。
9), 优化ACK包 。在弱网络的情况下,TCP协议中的ACK包是非常昂贵的,延时甚至能够达到秒级别,而TCP协议的拥塞控制、快速重传、快速恢复等特性都非常依赖接收端反馈的ACK包。可想而知,如果发送端接收到的ACK包延时太长,会严重影响TCP协议的效率。但是如果发送ACK太多又会占用宝贵过多的无线资源。在移动网络下通信,“在可靠的连接上,如何在减少ACK包的情况下,降低数据包的延时”是研究的热点。基本的思想:平衡冗余包和ACK包个数,达到降低延时,提高吞吐量的目的。例如SGSN和GGSN之间的通信实现:二者之间通过UDP协议通信,发送者在无新的数据包的情况下,每隔一定的时间重试已发送的包,达到最大重试次数后,则丢弃该包。
10), TCP的拥塞控制算法 是以“丢包意味着网络出现拥塞”为假设设计的,很明显这个假设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在设计可靠UDP协议时是否能够完全丢弃拥塞控制呢?这里有其它的文章中提出了几种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TCP友好的拥塞控制算法,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11), 灵活使用长连接/短连接 ,支持不同协议(TCP/UDP, http、二进制协议等),支持不同端口等。
12), 让用户觉得快 。到这里已经不能算是技术层面的方法了,属于一种心理层面的博弈,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方式。比如:
1)、不从0开始的进度条。不管网页的加载进度如何,不管网络条件如何,加载进度始终是从50%起,并且停留在大约98%进度左右的地方。
2)、先显示文字在加载图片。同样是在Webview之中,图片或者多媒体的加载速度肯定是远远慢过文字的加载速度的。由于不同的webview显示和渲染效果不同,我们可以先让webview先显示文字,在显示图片。给用户一种可以先预览整个网页概况的感觉。
4.2 接入调度优化
接入调度优化首先要考虑的是减少DNS的影响。移动网络的DNS有如下特点:
1)骨干网无法识别移动用户在哪个城市,东西南北各个地方的调度没有充分调用。目前有一部分全国范围的DNS承载了超过40%的全网用户
2),很多山寨机的终端local dns设置是错误的
3),另外还有一些有线网络也一样会遇到的问题,如终端DNS解析滥用、域名劫持、DNS污染、老化、脆弱等。不过对于这些问题,桌面的自愈性会比较好,而在手机上则比较难以解决。
对于DNS的问题,有两条主要的解决思路:
1),减少DNS的请求、查询、更新,也就是做DNS缓存
2),在终端配置server list,直接访问IP,不用DNS
但仅仅这么做还不够,因为用户可能来自国内外不同的运营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度策略:
1),DNS缓存需要多建立接入点,用不同域名区分
2),IP列表需要更新以适应不同网络情况,要做到主动调度。好比最早我们只服务好移动用户就行,保证移动用户的接入质量优先,因为绝大多数用户集中在移动;现在国内有三个运营商,用户分布的比例在慢慢接近,要区分清楚;智能手机会用wifi,接入的是电信、联通还是哪个运营商,不知道,所以你不可能预先设置场景再if then,必须通过后台调度能力来解决。
再进一步优化,就产生一种融合的方式:
1),先做域名解析,客户端直接连接解析的IP,可以用http协议,也可以用tcp socket
2),多端口、多协议组合:不同协议有不同的限制,有些只能http,有些只能tcp socket,各种环境都要适应,客户端不能只支持一种协议
3),终端测速:接入点越来越多,接入哪个合适,要选择,可以通过终端测速来选择最快的。你当然可以每一次新建连接都做测速,但是这样建立连接时间可能会很长;我们可以给用户先建立连接后,在后台根据长期速度监控、当前测速的结果,来做动态调度。也就是说,第一次连接可能不是最优,连接建立后动态测速,再转移到最快接入点。更进一步就是建立网络profile,终端学习的思路。
关于测速采样的粒度,移动互联网取IP段是没用的,比较好的粒度是到网元级别,比如广东有20多个wap网关,每一个网关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粒度。
最后强调一个所有的接入调度原则:不要把调度逻辑写死在客户端,一定要由后台完成。
4.3 协议优化
协议参数优化这块就简单列一下,是长期运营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在启动移动互联网服务时作为运营的规范,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1,关闭TCP快速回收
2,Init RTO不低于3秒
3,初始拥塞控制窗口不小于10。因为大部分页面在10kB以下,很多请求在慢启动阶段已经结束,改为10可以降低小页面资源传输时延。内容越大,这个选项的效果就比较不明显。
4,Socket buffer > 64k
5,TCP滑动窗口可变
6,控制发包大小在1400字节以下,避免分片
协议优化的原则总结下来是这么几条:
1,连接重用
2,并发连接控制
3,超时控制
4,包头精简
5,内容压缩
6,选择更高效率的协议。无论是TCP、HTTP、UDP、长连接、GZIP、SPDY、WUP还是WebP,每一种协议、方案都有其道理,没有最优,只有是否适合你的产品和服务特点,需要大家在运营过程验证和取舍。
4.4 WAP接入点优化
关于WAP接入点优化,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的App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应用,是不是就不用做WAP优化?实际上我们的统计显示,目前有5%-20%的用户选择的接入点是*WAP(CMWAP、3GWAP、CTWAP),这甚至包括一些iPhone终端。实际上,WAP网关本质是个代理,不完全是落后的东西,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演进,以后在组网架构中可能有综合网关、内容计费网关来取代目前的WAP网关,所以建议也要一并考虑。以下是做WAP优化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资费提醒页面
2,302跳转处理
3,X-Online-Host使用与处理
4,包大小限制
5,劫持与缓存
6,正确获取资源包大小
4.5 业务逻辑优化
1, 简化逻辑 :交互繁琐的内容尽量用标识更新。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老版的手机QQ上做过一个测试:假如我有100个好友,用手机QQ完成登陆,完成好友列表更新一遍,需要3.5分钟。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建议用信令状态来通知是否需要更新,同时合理利用缓存。在比如玩游戏,好友给你送了很多星星,是让用户一次一次点还是批量点?从优化的角度肯定是批量点,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这也更加舒服。
另一方面,延长域名图标的缓存时间也可以有效地优化访问次数。我们把手机腾讯网图标的缓存时长从120分钟延长到2天后,访问次数优化了差不多35%。
2, 柔性可用 :这个意思就是在网络质量好的时候给高清大图,不好的时候先给用户看小图,点一下再拉取原图。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万一地震了,基站毁掉20%,用户要给家人报平安,这时候产品上就必须优化,比如只发送文字,合理降3, 低网络消耗 。另外在响应很慢的时候,需要给用户一些合理的页面提示,比如提示用户再过5秒会发送,所以你不要一直刷屏,这也可以减少访问对后台服务、对网络的冲击。
上面说了那么多,这里就给出一个实例帮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
这里给出一个DNS系统设计来实现最优调度。其拓扑结构如下:
TGCP SDK的职责:
1,用HTTP的Get/Post方法从DNSvr获服务器和DNSvr本身的最优接入点列表。Get/Post方法的查询参数包括uin/openid、客户端版本号、IP列表的MD5(注意IP顺序)、域名列表、VIP、ServiceID等。
2,缓存访问服务器和DNSvr的IP列表,以及其它元数据(比如IP列表等),且以APN为主键。
3,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要主动更新缓存的IP列表,例如缓存过期。
Tconnd的职责:
1,路由查询请求给活动的DNSvr;
DNSvr的职责:
1,根据静态和动态策略来决定客户端的“最优接入点”。静态策略:根据uin/openid、客户端版本号或者强制规则来决定IP列表;动态策略:灯塔根据测速数据动态决定用户的服务器接入点。
2,支持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拉黑某些IP。自动方式:由服务器的接入tconnd向DNSvr上报其是否存活(需要向多个点上报,包括用公网IP上报),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上报或者上报消息中明确所有的逻辑服务器已经挂掉,则自动拉黑相应的IP。如果业务恢复,则自动激活相应的IP。如果项目组接入TGW,对于某个IP和端口是否可用,则需要考虑进程与VIP的映射关系。
3,在tcaplus中缓存灯塔的计算结果。此时要求DNSvr能够根据客户端IP判断所属的国家、省份、运营商和网关(可以通过访问MIG的IP库实现)。如果缓存了灯塔的计算结果,当缓存超时后,要重新从灯塔拉取相应数据。
灯塔的职责:
1,根据客户端IP和服务器接入点IP,返回最优的接入点列表,包括IP的排序,以及客户端接入的国家、省份、运营商、APN和网关。
Tcaplus的职责:
1,保存接入的IP列表和端口、静态策略,或缓存灯塔的计算结果;
主要的流程:
客户端批量解析域名流程
1,TGCP以APN和域名列表为关键字查询缓存,如果存在且没有过期,则直接把IP返回给用户。如果指定强制解析域名列表,则跳过此步骤;
2,TGCP用预配置或缓存的IP向DNSvr发起查询请求,如果成功返回结果,则执行步骤3,否则,重试IP列表中的其它IP,如果都失败,则用域名访问DNSvr。注意:如果是结果格式不正确,则使用上次的IP重试,不要更换IP重试。
3,DNSvr比较客户端IP列表和当前最新的IP列表的MD5,如果相等,则告诉客户端不需要更新本地缓存。否则,TGCP把接入服务器和DNSvr的IP列表写入本地。注意:在访问服务器时,这些IP的优先级要高于静态配置在客户端的IP。
客户端使用域名访问服务器流程
1,如果本地存在有效的IP(即存在对应APN的IP列表,且没有失效),则使用IP访问服务器。
2,否则,发起“客户端批量解析域名流程”后,再访问服务器。
服务器接入tconnd主动上报状态流程:
1,Tconnd周期性向DNSvr上报心跳消息,其中包含本接入点是否可用的信息。
2,DNSvr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心跳消息或者相应的接入点不可用,则把相应的IP和端口拉黑,黑掉的IP不在下发给客户端。
注意:实际部署的时候,接入的Tconnd要向多个DNSvr接入tconnd上报。
向客户端主动push接入点列表的流程
1,当TGCP连接到服务器接入的Tconnd时,Tconnd要向DNSvr发起请求,以校验当前接入IP的质量和时效性。如果IP列表发生变化,Tconnd要把最新的IP列表下发给客户端缓存起来。
2,当TGCP下次访问服务器时,则使用最新的IP列表。
客户端访问DNSvr失败的流程
1,如果访问DNSvr失败(包括IP+域名),如果配置了本地IP,则直接用IP访问服务器,否则用域名访问。
优化传输层协议设计
在原有tconnd支持的可靠UDP的基础之上,添加以下逻辑:
1,数据压缩;
2,数据加密;
3,合并多个数据包;
4,支持流式数据传输,便于控制每个UDP包的大小,也便于数据加密和压缩;
5,可选地支持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
6,即使没有接收到ACK包,也需要主动重试以发送的数据包;
5.2 Hybird开发下的一些优化
要处理在弱网络下的加载速度,那么我们要先确定一下我们的整个APP在哪个地方加载的速度如何,最长的加载路径在哪里,我们从而才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与修改。
5.2.1 WebView
如果是对是APP中内嵌的webview网页,针对网页体验优化已经由来已久了。我们可以使用Chrome的开发者模式,调整到Network模式下,将网络条件设置为3G去请求网页,那么我们就能够看出来一个网页加载的速度主要都耗费在哪个地方,如下图所示:
当然,html的加速方式有很多种
1,使用gulpgrunt进行打包压缩:jscss资源压缩,CSS Sprites合并等。
2,使用font-awesome替换图片:字体可以很好的兼容,无限放大,常用的图片都有
㈡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的网络生态文明与安全研究所
现有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博士生1人。
贵阳学院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网络生态文明与安全研究所”的目标明确、人员齐备,主要有4名成员,分别是张牧博士,贺忠博士,梁昱博士,张桂玲博士。围绕网络生态文明与网络安全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详细内容如下:
1、开发具有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贵阳市生态城市地理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为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直观可靠的图像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该系统以Google Earth为基础,目的就是实现我市各类生态信息在GIS上的体现,我市的生态信息包括我市境内森林、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信息;各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其排污数据;各居民小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等一系列可以反映我市生态环境的图像与数据,这些大量的信息需要在GIS系统上体现才能清楚地认识。我们的系统可以Virtual NET实现上述类似MIS部分的功能和GIS部分我市各地区的地理信息,这样一来,可使我市的各种大量数据加载,使政府的规划和决策更加准确、更加可靠,更有说服力。
2、网络信息流量识别与监控管理技术研究。
网络空间生态环境的保护重在防患于未然。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技术管理手段,以技术防治信息污染,通过采用给网络设置过滤器、装上防毒卡等技术过滤手段,对海量信息加以甄别,以清除信息垃圾、识别信息病毒,阻止有害信息的直接威胁,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互联网络信息内容过滤选择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网络层上,采用路由器过滤法,通过在互联网络的国际出入口上设置路由过滤功能,将境外有害信息源的IP地址在路由器上设为“拒绝通过”得以实现;二是应用层面上,采用在服务器上安装专门的软件作为过滤网关,依靠网关进行筛选和过滤,将有害信息摒除在外,而让无害信息顺利通过网关到达用户终端。
我们主要针对VOIP网络的特点,深入研究分布式大规模网络环境下IP网络业务服务质量(Qos)的管理和监测技术,探索建立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感知模型和Qos监测管理体系结构,将网络的业务级别定义与网络QoS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利用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技术、移动代理技术和主动网技术,构建VOIP网络QoS的配置、实施、获取、分析、关联和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基于业务感知的VOIP网络QoS的分布式主动监测和管理。通过研究开发,我们可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监控、管理与优化技术,可借此机会培育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监测、管理系列高技术产品群,确保我市网络通畅、安全、健康,创造我市文明的网络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升我市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3、网络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网络生态环境危机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我国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但应认识到,网络行为虽然是在“虚拟环境”进行,但这却是社会行为,不良行为、不法行为危害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环境也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一样,要有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去约束和治理。国家相关部门快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危机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制定有关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保护网络环境的纯洁。
4、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中的转变机制问题,增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软硬实力,营造和谐贵阳的良好网络氛围。
在推进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在推进互联网物理层面建设的同时,注重从网络文化消费引导、网络文化趣味培养、网络文化价值弘扬等方面,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实现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增强网络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改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服务和引导功能,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网络文化支撑,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是建设和谐贵阳的必然趋向。
首先,网络文化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文化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大有可为。比如,建设诚信度高、安全性强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经济交往;建设收集民意、政民互动的网络论坛,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建设社会服务类组织和商业信息的资源站点,实现网上搜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等。总之,要增强网络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完善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网络文化的管理必须走法治化道路。应本着依法、科学、有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政府网站要发挥表率作用,规范运转,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我们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使网络管理文化的发展更上层楼。
近五年承担课题:
主持人 来源 项目名称 时间
张牧 省科技厅 VOIP网络业务流量识别与安全主动监控系统 2008
张牧 省信息产业厅 NGN业务综控仪应用与推广 2008
张牧 省教育厅 特定信息流的实时识别和过滤系统原型机的研究和实现 2007
张牧 贵阳市人才办 下一代通信网络流量识别、分析与控制系统原型机研究和实现 2007
张牧 贵阳市科技局 贵阳市网络生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2008
张牧 贵阳学院 下一代通信网络中自适应多播拥塞控制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2007
贺忠 贵阳市社科联 唐代宫廷诗歌与唐代社会生活史研究 2007
贺忠 省教育厅 《王阳明的文学形象——以〈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为中心》 2008
贺忠 贵阳学院 《沈从文乡土小说与湘西方言研究》 2008
张桂玲 省科技厅 靶向拓扑异构酶I抗癌双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2008
张桂玲 贵阳学院 高度不对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2008
梁昱 省教育厅 生物质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三维模拟研究 2008
梁昱 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柴油机燃用小油桐油料燃烧排放及应用研究 2008
梁昱 省科技厅 柴油机燃用小油桐压榨油的性能研究 2008
梁昱 贵阳学院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三维模拟研究 2007
㈢ 移动宽带怎么管理自己家的网
移动宽带管理自己家网的方法,查看路由器背面会有路由器网关,在IE地址栏内输入路由器网关之后会出现登陆窗口输入路由器客户名和密码之后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就可以管理自己家的了。
建议选择无线安全选项wpa2psk设置无线密码,建议不要设置太简单的密码保障您网络不被他人使用。
移动网络指的是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或其它便携式工具连接到公共网络,实现互联网访问的方式。
移动网络不需要固定的设备进行访问,移动网络主要指的是基于浏览器的Web服务,如万维网移动网络一般不等同于移动互联网。
话音通信功能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手机将可以提供各种速率的移动数据业务功能,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功能,提供与外界设备通信接口,支持蓝牙WLAN等多种无线接入方式。
计算速度更快随着芯片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存储容量的增大,手机可以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实时的多媒体压缩传输将不再成为瓶颈。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移动可视电话的目标是在移动网络条件下实现视音频的实时传输,而无线网络具有误码率高带宽窄带宽抖动性大等特点,因此针对移动网络的特点,设计优化的视音频传输方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㈣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
用自主研发的安全产品
㈤ 谈谈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谈谈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4G移动通信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实现跨系统的全球漫游及业务的可携带性,这是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摘要: 首先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基本信息,再次提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和对策。
关键词:4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防范
1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的全称[3]。4G包括移动宽带系统、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互操作的广播网络。非对称数据传输能力将会超过2Mbit/s,高质量的影像服务对于全速移动用户来说可以达到150Mbit/s,第一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4]。第四代移动通信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能够提供无线服务,还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宽带互联网接入,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提供数据采集、定位定时、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2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范
2.14G的网络结构
4G系统网络结构是一种复杂的无线网络结构,实现了无缝漫游,它主要有以下功能模块:传输IP分组的功能模块、位置寄存模块、网络配置模块、服务质量控制模块、3G无线局域网的控制模块。在人口集中的城区中,业务比较密集,这是无线通信中亟需要解决的问题,4G技术采用频率复用和微蜂窝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业务是4G系统服务的主要业务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有限性,使得在业务密集的地区会发生堵塞,有时我们需要对服务的业务进行级别分类,以保证重要的业务能够实时通过。4G技术很好的实现了对无线资源的控制,其实现的原理为:在发射端,根据业务的实时性和非实时性进行标识,无线资源的管理者会通过处理IP包来获取业务的级别,再查看可用的无线信道资源,最后分配合适的无线信道,用于业务实时传输。
2.24G系统的安全问题
4G系统的安全问题形势日益严峻,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网络规模的扩大,新通信技术及业务的出现,网络攻击技术手段的多样化、高级化。(1)在实际的使用中,4G系统需要对现有的交换网络架构进行升级改造,另外,还需要考虑网络层的移动性。所谓的网络层的移动性就是无线移动终端在不同的网络间进行位置的变换,但传统的网络架构只是在交换层级技术上的,只能解决网络内的问题。而移动IP,是一种可实施性的方案。(2)随着通信业务的开发,移动终端会在不同的网络间移动,因此,移动终端的位置定位和网络间切换是4G移动通信系统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网络结构和网络管理,提出新的切换协议解决网路间快速切换所带来的数据丢失和延迟问题,另外,移动IP的服务质量也要面临IntSev/RSV和DifServ问题。
34G网络安全防范与对策
就移动通信网络安全来讲,我们认为它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既具有互联网的一切特征(陆地部分),同时又由于空口开放性而具备新的特点。相对于空口高速数据传送能力及各种应用而言,我们在空口安全性上的理论及手段都比较落后,比如,针对目前移动通信网内出现的恶意短信呼叫、恶意语音呼叫等行为,几乎没有任何处理能力。所幸目前这些行为基本上还只是出于非法诈骗目的压力性粗糙攻击,并未针对通信网络本身进行。应用软件也会是4G网络的一个安全隐患,有些病毒会植入正常的应用软件中,在软件运行的时候会攻击4G网络。以目前的网络现状及3G关规范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措施明显不足,亟需引起重视。移动部分的安全由新兴技术的引入而带来。这部分的安全性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理论上来讲,通过空口,恶意攻击者可以实现对终端和网络侧的双向攻击。移动终端的病毒会封装成良性的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对4G网络发起攻击,造成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运营商应当一方面采用严密的网络防范措施来保护现有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需要与有关设备商、安全产品供应商紧密联系,跟踪各种可能出现但尚未出现的安全他们的努力使4G安全机制的总体方向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包括:
(1)建立一个安全稳定且能承担未来需求的体系结构结构模型。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新业务将不断的开发,4G网络要能够满足新业务开发的需求,另外,安全稳定的性能决定了4G网络的生存和推广。
(2)建立一个以混合密码的安全机制。未来4G网络所服务通信业务中,有的业务是私钥密码,有的业务是公钥密码,因此,4G网络要加强私钥密码和公钥密码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安全认证体系。
(3)建立一个透明化的安全体系。未来的4G网络的安全应该是有一个独立的安全中心负责的,安全中心只提供一个接口,系统的其它模块利用该接口完成鉴权和授权等安全功能,其它网络人员不需要掌握加密和解密算法,这样,很好的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建立一个以新密码技术为导向安全网络。随着加密算法的优化,不断的有新的加密技术的出现,如量子密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另外,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的发展,使得这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新加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抗攻击能力,保证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5)建立一个面向用户的安全措施理念。用户是通信网络生存和推广的关键因数,一个优良安全措施应有一个默认的安全参数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定保密级别和安全选项。
(6)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相连的方式相适应,电信网络安全可分为陆地部分和移动部分。固网部分的安全概念基本上与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安全类似。所有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在固网与互联网相联的网关服务器上都可得到体现,因而网关服务器的安全可依照计算机安全解决,如对服务器本身采用入侵检测、加装防火墙、系统及时升级最新版本、必要时物理隔离等等。
44G技术的展望
综上所述,4G移动通信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实现跨系统的全球漫游及业务的可携带性,这是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4G移动通信系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为便捷的服务,也会让移动通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胡国华,袁树杰.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分析[J].通信技术,2008,41(07):155-157.
[2]邓小敬.第四代移动通信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1(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