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手机网络 > 移动网络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移动网络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22-10-09 19:33:12

A.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
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
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
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比较着名的
有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
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
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的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
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容易理解、应用的市场。
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象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
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
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随着速率的增长,其他更通用的应用将会出现,无线
数据业务将开始影响大众市场。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在迅速改变,人们更经常性地移动,职业和个
人生活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不分时间、地点访问很重要的信息。发生在用户身
上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成为驱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特网的影响
和通信的其他领域一样,无线数据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Internet。根据最
近的研究,未来两年欧洲的因特网用户数量将翻一番。在我国,因特网用户的年增长率将
高达300%。显然用户在运动中接入因特网的需求将会增长。
为了满足接人因特网的需求,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应运
而生。WAP为将Internet的信息内容以及增值业务传送到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通用
标准,实现了IP与GSM网络的桥接,是一个为厂商提供加速市场增长、避免网络割接、保
护运营商投资的标准,WM确保任何与WAP兼容的GSM手机都能工作。WAP是实现无线数据市
场快速发展的工具。
数据速率的发展
GSM承载业务所提供的GSM数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9.6kb/s。国际上1998年引入的高速
电路交换数据(HSCSD)技术将实现57kb/s的数据速率,对要求连续比特率和传输时延小
的应用是理想的,如会议电视、电子邮件、远程接入企业的局域网和无线图象。1999年商
用化的GPRS是第一个GSM分组数据应用,将实现超过100kb/s的数据速率。对较短的“突发”
类型业务是理想的,如信用卡认证、远程测量和远程事务处理。EDGE(增强数据速率GSM改
进模式)使用修改过的GSM调制方式来实现超过300kb/S的数据速率。EDGE会让GSM运营商
特别受益,他们不但可以赢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经营执照,还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宽带数
据业务。
1.2个人多媒体通信——网络演进的方向
对随时随地话音通信的追求使早期移动通信走向成功。移动通信的商业价值和用户市
场得到了证明,全球移动市场以超凡的速度增长。移动通信演进的下一阶段是向无线数据
乃至个人移动多媒体转移,这一进展已经开始,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个人移动多媒体通信将根据地点为人们提供无法想象的、完善的个人业务和无线信息,
将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个人多媒体世界里,话音邮件和电子邮件被
传送到移动多媒体信箱中;短信将成为带有照片和视频内容的电子明信片;话直呼叫将与
实时图象相结合,产生大量的可视移动电话。还将实现移动因特网和万维网浏览。象无线
会议电视这样的应用将随处可见,电子商务将蓬勃开展。对于运动中的用户还有随时随地
的各种信箱和娱乐服务。
2网络技术的宽带化
在电信业历史上,移动通信可能是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领域。业务、技术、市场三
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伴随着用户对数据、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网络业务向数据
化、分组化发展,移动网络必然走向宽带化。
通过使用电话交换技术和蜂窝无线电技术,7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AM
PS(北美蜂窝系统)、NMT(北欧移动电话)和TACS(全向通信系统)是三种主要的窄带模
拟标准。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的一大成就就是去掉了将电话连接到网络的用户线。用户第
一次能够在他们所在的任何地方无线接收和拨打电话。
第二代系统引入了数字无线电技术,它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改善了话音质量和保密
性,并为用户引入了无缝的国际漫游。今天世界市场的第二代数字无线标准,包括GSM、D
-AMPS、PDC(日本数字蜂窝系统)和IS-95CDMA等,均仍为窄带系统。
第三代移动系统,即IMT-2000,是一种真正的宽带多媒体系统,它能够提供高质量宽
带综合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00年以后,虽然窄带移动电话业务需求将依然很大,
但随着Internet等高速数据通信及多媒体通信需求的驱动,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将逐步增
长,而且就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缝覆盖而言,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将逐步增长,而
且就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缝覆盖而言,宽带移动通信作为整个移动市场份额的子集
将显得愈来愈重要。第三代系统预计在2002年投入商用。
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系统的变化并不象从第一代模拟网络到第二代数字网络那样存在重
大的技术变迁。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来讲,第二代系统将逐步平滑过渡到第三代
系统,在此演进过程中,移动网络所能实现的数据速率逐步升级;GSM承载业务所能提供的
数据速率为9.6Kb/s,1998年商用的HSCSD技术实现了57kb/s的数据速率,1999年引人的GP
RS将实现超过100WS的数据速率,将在2000年引入的EDGE技术可实现超过300kb/s的数据速
率。2001年后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系统将能够在广域网上实现384kb/s的数据速率,在办公
室和家中还可以达到2Mkb/s。
3网络技术的智能化
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促使移动网络得到了
迅速发展。移动网络由单纯地传递和交换信息,逐步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移
动智能网由此而生。移动智能网是在移动网络中引入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完成对移动呼叫
的智能控制的一种网络,是一种开放性的智能平台,它使电信业务经营者能够方便、快速、
经济、有效地提供客户所需的各类电信新业务,使客户对网络有更强的控制功能,能够方
便灵活地获得所需的信息。移动智能网通过把交换与业务分离,建立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
数据库,进而进一步建立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来达到上述目标。通过智能
网,运营公司可以最优地利用其网络,加快新业务的生成;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业
务,向其他业务提供者开放网络,增加效益。
关于移动智能网的研究,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刚开始时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协议出现,
各厂商各自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并且据此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如Alcatel、Nortel、
Ericsson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初期产品。这些工作为最终移动智能网标准的形成积累了
经验。
1997年末,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TIA)制定了移动智能网的第一个标准协议——
IS-41D协议。1998年1月,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在GSM phase2+阶段引入了CAMEL
协议(移动通信高级逻辑的客户化应用程序),当时的版本是phase1。1998年4月,ITU-T
在新推出的智能网能力集一2标准中描述了移动接入的功能实体,称为CAMELphase2标准。
伴随着移动网络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智能网及
其智能业务是构成未来个人通信的基本条件。
4更高的频段
从第一代的模拟移动电话,到第二代的数字移动网络,再到将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统,网络使用的无线频段遵循一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
1981年诞生的第一个具有国际漫游功能的模拟系统NMT的使用频段为450MHz,1986年
NMT变迁到900MHz频段。我国目前的模拟TACS系统的使用频段也为900MHz。在第二代网络
中,GSM系统的开始使用频段为900MHz,IS-95CDMA系统为800MHz。为了从根本上提高GSM
系统的容量,1997年出现了1800MHz系统,GSM900/1800双频网络迅速普及。2000年将投入
商用的第三代系统IMT-2000则定在2GMHz频段。
5更有效利用频率
无线电频率是一种宝贵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有限和移动用户急
剧增加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了“频率严重短缺”的现象。解决频率拥挤问题的出路是
采用各种频率有效利用技术和开发新频段。
模拟制的早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方式,主要通过多信道共用、频率复用
和波道窄带化等技术实现频率的有效利用。随着业务的发展,模拟系统已远不能满足用户
发展的需求。数字移动通信比模拟移动通信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样的频分多址技术,数字
系统要求的载干比较小,因而频率复用距离可以小一些,系统的容量可以大一些。而且,
数字移动通信还可采用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技术,它比模拟的频分多址制在系统容量上大
4-20倍。
CSM作为最具代表性和最为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频率有效利
用技术的演进史。GSM采用时分多址制式,其对频率的有效利用主要是通过频率复用技术的
不断升级实现的。从传统的4×3方式,到3×3、1×3、MRP、2×6等新的复用技术,频率复
用的密集度逐步提升,频谱效率快速提高,GSM系统的容量得到逐步释放。
1995年开始投入商用的IS-95CDMA(窄带)系统,以无线技术的先进性和大容量等特
点着称。它以扩频技术为基础,不同用户的信号靠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
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相互重叠的,故理论上CDMA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比GSM系统更高,
网络容量更大。同时CDMA系统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即系统具备较容量。
作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无线接入技术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能够更高效
地利用无线电频率。它利用分层小区结构、自适应天线阵和相平解调(双向)等技术,网
络容量可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要求。
6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
6.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第三代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将包括卫星在内的所有网络融合为可以替代众多网络功能的
统一系统,它能够提供宽带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为了保护运营公司在现有网络设施
上的投资,第二代系统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遵循平滑过渡的原则,现有的GSM、D-AMPS、
IS-136等第二代系统均将演变成为第三代系统的核心网络,从而形成一个核心网家族,
核心网家族的不同成员之间通过NNI接口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全球漫游。在
核心网络家族的外围,形成一个庞大的无线接入家族,现有的几乎所有的无线接入技术及
WCDMA等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均成为其成员。第三代系统充分显示了未来电信网络的融合特
征。
6.2未来的网络构架
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管理政策的放松将使计算机
网、电信网、电视网等加快融合为一体,宽带IP技术成为三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合点。未来
的网络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综合宽带通信网,并逐步演进
为由核心骨干层和接入层组成、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构架。

B.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3G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 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是最大支持144Kbps,说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fD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通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和3G技术
一般来说,在高速移动的物体上,当速度超过时速150千米时,2G/3G的快速功率控制效果不佳,此时就要看哪种通信制式的抗衰落手段多,且衰落储备量大。TD-SCDMA对高速移动情况不太适应,主要是因为技术性能先进的只能天线没有在高铁上全面普及和覆盖,且系统的增益又不高,再加上使用终端的功率不大,使得在高铁上,对于覆盖边缘由于衰落储备不足而掉话;到目前为止,GSM制式在高铁系统中还没有启用功控装置,不过GSM制式只提供语音通话,信道编码纠错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显着,在通信基站功率达到40W,终端功率达到2W,且基站距离较短的情况下,衰落储备量发挥作用,高铁的应用效果还可以。GSM系统中的EDGE制式在高铁中的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EDGE在高速数据时的编码效率为1,没有编码冗余度,对应的信道编码增益相对较低,此外,高阶的数据8PSK调制,会使得解调EDGE数据的信噪比较高,导致EDGE边缘的覆盖电压需要更高,其衰落储备要更大;但在实际的高铁系统中,两个基站覆盖区之间的衰落储备一般都不足,使得传输的数据率会迅速下降。所以,就要寻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高铁中的移动通信问题。 3G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日新月异。2009年1月7日,我国同时发放了三张3G牌照,即:TD-SCDMA、WCDMA、CDMA200,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3G时代。3G网络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拉动我国GDP增长的同时,还为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技术角度来分析,3G移动通信网络相对于2G网络的优势在于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且能够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缝漫游,为通信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通信服务。 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国际电联对3G网络有其最低的要求和标准,即:在高速移动的地面物体上,3G网络所能提供的数据业务为64~144kb/s,要能够适应500km/h的移动环境。针对该标准,我国现行的3种3G网络中,WCDMA和CDMA2000主要采用“软切换”技术,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在时速500km时的正常通信,即能够实现在与另一个新基站通信时,首先不中断跟原基站的联系,而是在跟新的基站连接好后,再中断跟原基站的连接,这也是3G网络优于2G网络的一个突出特点;WCDMA技术已经解决了高速运动物体的无缝覆盖问题;此外,TD-SCDMA也对高铁通信的覆盖方案进行了研究。 因此,3G移动通信网络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具有为高铁提供通信保障的基本条件,为我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移动通信问题的完满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物理网络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它们由无线和核心网的结合格式完成。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网络层与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它使发展和提供新的应用及服务变得更为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这一服务能自适应多个无线标准及多模终端能力,跨越多个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大范围服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抗干扰性强的高速接入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大容量、低成本的无线接口和光接口;系统管理资源;软件无线电、网络结构协议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OFDM技术的特点是网络结构高度可扩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提供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更高(速率高、时延小)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能为4G无线网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预计都采用OFDM技术。4G移动通信对加速增长的广带无线连接的要求提供技术上的回应,对跨越公众的和专用的、室内和室外的多种无线系统和网络保证提供无缝的服务。通过对最适合的可用网络提供用户所需求的最佳服务,能应付基于因特网通信所期望的增长,增添新的频段,使频谱资源大扩展,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运用路由技术为主的网络架构,以傅利叶变换来发展硬件架构实现第四代网络架构。移动通信会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移动数据、移动IP预计会成为未来移动网的主流业务。

C. 简要说明网络的发展历史,并列举各个阶段的主要技术。

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电子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电子管时代”。电子管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使用的是磁鼓,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但由于其体积大、耗电量多、价格贵,而且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使计算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晶体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晶体管时代”。晶体管计算机主存储元件使用磁芯为主,晶体管计算机不论是在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上都比电子管计算机先进。
3.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称为“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所采用的主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系统采用微程序技术与虚拟存储技术,并开始使用多种高级语言和成熟的操作系统。由于其电路集成度高、功能增强、价格合理,使计算机在应用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还把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就使计算机向巨型机和微型机发展成为可能,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更为普及,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为计算机的网络化创造了条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望采纳,谢谢!

D. 简述当代移动通信的四个阶段

当代移动通信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其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一般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目标是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丰富内容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4G网络技术,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
当前移动通信正处于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阶段。

E.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什么

本书在介绍移动互联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IPv4、移动IPv6、移动子网、移动互联网安全和多播以及切换管理等的工作机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讲解。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反映了当前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理论研究及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适合通信、计算机技术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F.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
(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
(2)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1000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100万用户。
(3)卫星移动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也可实现移动通信,对于车载移动通信可采用赤道固定卫星,而对手持终端,采用中低轨道的多颗星座卫星较为有利。
(4)无绳电话。对于室内外慢速移动的手持终端的通信,则采用小功率、通信距离近的、轻便的无绳电话机。它们可以经过通信点与市话用户进行单向或双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拟识别信号的移动通信,称为模拟移动通信。为了解决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质量和增加服务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数字识别信号,即数字移动通信。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前者在全世界有欧洲的GSM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双模制式标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标准。对于码分多址,则有美国Qualcomnn公司研制的IS-95标准的系统。总的趋势是数字移动通信将取代模拟移动通信。而移动通信将向个人通信发展。进入21世纪则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将有更为辉煌的未来。

3G移动通信网络中室内信号覆盖解决方案设计

室内覆盖作为3G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经有为数不少的3G室内覆盖试点工程在不同城市完成了施工和测试,但是室内覆盖环境普遍较为复杂,不同试点工程的测试目标和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为了给后期的3G网络建设提供一个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规划原则,结合我们在2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3G系统自身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3G(以WCDMA为主)室内覆盖分布系统建设的规划原则。为了验证这套指导原则的合理性,我们按照指导原则组织了一次现场的工程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分布系统做了模拟覆盖效果测试,测试重点是考察工程改造原则是否适用。

3G工程考虑因素

WODMA系统需要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业务类型(如可视电话、多媒体、高速率下载等),高速率意味着高容量的无线网络,也意味着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又直接和网络建设的投入相关联。由于不同的用户群需要的服务不一样,因此在网络规划初期就有必要按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以节省投资,并能加快网络建设速度。所以在WODMA网络建设方案实施前,需要对覆盖目标做详细的规划标准和所需要的服务等级,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一个合理的3G室内覆盖工程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目标覆盖区覆盖等级
按照不同区域对业务需求不同,根据需要提供的服务等级和规划目标可将目标覆盖区分为:
重要区域(384kbit/s高速数据密集区域):要求CS12.2K、0S64K、PS384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
次重要区域(144kbit/s低速数据密集区域):要求CS12.2K、0864K、PSl28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一般区域(64kbit/s语音电话、可视电话密集区,数据业务低发区):要求C312.2K、0S64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可以考虑补充PS64K业务;
非重点考虑的区域(有普通语音电话需求,数据业务低发区):保证CS12.2K业务。
用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区分不同目标覆盖区覆盖等级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策略,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设计指标标准:
重要区域:边缘导频功率≥-85dBm,Ec/Io≥-8dB;
次重要区域:边缘导频功率≥-90dBm,Ec/Io≥-10dB;
一般区域:边缘导频功率≥-95dBm,Ec/10≥-12d8;
非重点区:边缘导频功率≥-1 00dBm,Ec/1o≥-15dB。

2.信源的选择
由于实际WODMA网络中可能同时提供CSl 2.2kbit/s、OS64kbit/3、PS64kbit/3、PSl 28kbit/s、PSl 44kbit/s及PS384kbit/s业务,每种业务占用不同的网络资源,对信号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满足话务需求的无线网络,就需要对业务需求做仔细考察。
从外场测试结果看,WODMA系统的容量较OSM系统大很多,考虑在建网初期网络用户较少,网络的广泛覆盖是网络建设的关键,在此前提下可以多使用直放站代替基站作为信源,这样不仅能加快网络建设速度,还可以有效转移大型宏基站的多余资源,能够降低初期建设投资;待日后话务量渐涨的情况下再将其更换为基站。
对于业务需求大、有条件建设专用机房的目标覆盖区,可优先考虑采用室内宏基站;对于建设条件有限(如没有专门的机房)的场合,则优先考虑使用微蜂窝。
信号源的选取,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话务量、覆盖面积、建筑结构、信号源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既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3.频率规划
WODMA系统中每个载频内的所有用户共享频率、时间和功率资源,用特征码(扰码和信道码)对信号作统计处理来区分信道,也即所说的码分多址技术。
虽然WODMA系统无需进行复杂的频率规划,信道间的隔离完全由特征码的统计特性的正交性来实现。但特征码的正交性并不理想,造成系统的信道隔离不如FDMA和TDMA好,而且使用的信道越多,其他信道信号对本信道的干扰就越强。如果功率配置、覆盖范围设置不合理,经常会出现导频污染现象。
导频污染是WCDMA系统独有的特性,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一项重要因素。导频污染增加了网络的干扰,同时使得切换算法无法有效地工作,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在室内覆盖工程中,因为有建筑物的屏蔽、阻挡作用,室外宏基站对室内信号的干扰一般较小,所以在大部分场合都可以尽量采用室内、室外同频信号的策略,以节省有限的频率资源但是在有较大业务需求而无线环境本来就复杂的区域(如密集城区的高层型建筑物内),室内、室外采用异频策略就能很好的解决增加容量和控制干扰的目的。

4.合理的切换区
WODMA系统由于软切换的引入,对抗了阴影衰落,引入了软切换增益,扩大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同时减少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并通过分集改善性能;但是软切换也带来了硬件的额外开销,基站一般需要多预留30%的信道单元。
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室内系统会引入了新的信源,这样肯定要在目标覆盖区边缘形成新的切换区。因为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和实际环境有很大影响,工程开通后实际的切换区可能会较大,这样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测试及优化工作,如果采用室内、室外同频策略,需要将软切换区控制在我们需要的合理范围内;如果采用室内、室外异频策略,则更需要仔细设计切换区,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切换区间供系统完成硬切换,还不能让切换区过大以避免频繁的硬切换。

5.天线的布放及功率分配

表1是WCDMA室内覆盖系统中同一天线覆盖范围内不同业务有效覆盖半径的测试结果。
因为3G室内覆盖区域基本都需要保证CS64K业务的连续覆盖,结合上表测试数据,设计的分布系统中室内全向天线的有效覆盖半径建议控制在8—12m范围内。

另外,WCDMA系统是白干扰系统,理论分析UE发射功率的动态变化量会造成小区内的干扰,其原因是在室内WODMA覆盖系统中,如果手机接收的信号强度足够强,由于功率控制会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如果这个时候用户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而用户还是离天线越来越近,那么就会对其它手机造成干扰,使其它手机不得不抬高发射功率。
从图1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最小耦合损耗MOL(Minlmum Couplinc Loss,可以认为是手机在位于离天线最近时候的路径损耗)为45dB,它引起了约9dB的噪声抬高,这意味着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的升高9dB,或者保证服务的最小比特率的降低;当MOL高于65dB时,由uE最小发射功率所引起的噪声电子的抬高将忽略不计。
经测试,普通全向吸顶天线空间耦合损耗大约为25—30dB,为了保证MOL≥65dB,则从基站到天线入口
的链路损耗需要35dB以上,即天线入口导频功率应不大于33-35=-2dBm。考虑到楼内天线安装高度普遍在2.2m以上,而用户实际持手机高度不会超过2m,所以建议实际天线入口导频功率不超过3dBm,以控制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不至于太小。

6.干扰
在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因为要尽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各系统的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信号落到其他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他系统形成干扰。
通过理论分析,对于整个系统的各种干扰信号的抑制,只能通过多频合路器的通道隔离度来实现。在无源器件的使用上,需要严格选取。

7.其他
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增益平衡是比较重要的问题。若下行增益远大于上行增益,会导致手机接收到场强很高,却打不通电话;若上行增益远大于下行增益,导致覆盖范围缩小。
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平衡并非网络设计目标。基站功率在下行由小区所有用户及信令共享, 因而不会成为覆盖受限链路。相反,手机发射功率是在规范中加以定义的。由于手机发射功率有限,上行链路则成为WCDMA系统覆盖的受限链路。也就是说,小区的最大半径取决于功率上限最小的一类手机。所以WODMA系统的链路预算通常是指上行链路预算,即从最大允许的上行损耗中除掉路径损耗以外的其他损耗和增益,从而得到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再将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值带入传播模型中,得到预期的小区覆盖半径和覆盖面积。由于WCDMA的覆盖区域不像GSM那样由信号电平的绝对值来决定,它的覆盖与系统的负载或干扰水平相关,加入负载和邻近小区干扰后,小区半径会作相应的收缩。在实际工程中,这些问题都还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及优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试点工程测试内容

为验证以上思路的合理性,对审计署大楼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了改造和模拟测试,本次测试场景是比较典型的办公环境,单层面积约600m2。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整个室内分布系统按前述方案改造后是否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信源:Agilent E4438C,输出64信道WODMA信号,导频信号占总功率的1 0%,Ec/Io=-10dB;
路测仪:TSMU(ROHDE&SCHWA2Z)&Notebook(已安装ROMES)。

测试结果
每个天线入口导频功率约5dBm,3副天线都接入分布系统中的测试图和测试结果

总 结

从测试结果看,改造后的工程基本能够达到3G信号覆盖标准的要求。但在3G工程改造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由于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普遍采用大功率、少天线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方式在20网络中基本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并且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被广泛采用),但该类设计易造成室内信号功率分配不均;其次2G室内分布系统基本没有采用分区覆盖的方式,如果3G系统室内采用2小区以上配置,将很难设置切换区; 因此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增加天线数量、更改天线位置等简单改造既不能明显改善原2G系统的覆盖质量,而且改造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耗费更多;建议这类工程采用全部改造方式(即拆除原系统新建)。

G.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

移动互联的定义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移动互联的核心内容是:是互联网,因此一般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桌面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应用和内容仍是移动互联网的根本。
有所帮助,望采纳。

H.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直接搜 “4G中国普及最快,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 “ 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1G至4G的发展过程中,1G只能语音通话,而且通话质量比较差,而2G、3G、4G之间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上网速度上。2G只能说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但那速度也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2009年开始的3G时代,使我们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生活,实现了随时随地的高速上网,上网速度已经和普通家庭宽带的速度差不多。4G在上网速度上则有颠覆性的提升,TD-LTE的理论速度是100Mbps,其下载峰值是12.5MB/S,以一部1GB的电影来说,82秒就完成了,而且随着网络的进一步优化,速度还会提升。4G真正实现了移动高速上网,不受固定宽带上网地点的限制,真正的高速移动上网时代来临。希望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

I. 移动互联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2001年11月10日 ,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2010年3月10日,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与浦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以人民币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中国移动将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股权,并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手机支付领域再掀起波浪。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不是主流?
2010年4月11日在艾瑞的新经济年会上,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侯自强在谈到3G商用化发展 概念MID(移动互联网设备)趋势的问题上,表示公共互联网也就是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未来移动网发展的主流,而移动运营商的专网垄断将会被打破。用侯委员的话来说就是移动运营商带围墙的花园将会被打破。 3G问题也是目前极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很关心3G的问题。经营者关心3G能否带来真正的新一代通信,而消费者则想知道3G时代的通信资费能否降低,业务体验能否满足个人的需要。3G时代话音业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主要的突破是在数据业务上。一是面对企业高端用户的业务,目前主要为专网。二是面对个人消费者。而在3G/IMS专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差异问题上,侯自强也解释到目前移动运营商主要将其业务封锁在自己的专网上,如移动梦网,而移动互联网Telco2.0也就是所说的公共互联网能够服务不同用户群,运营在不同核心网,如免费WAP。3G时代需要更为开放的空间,提供更为广阔的业务和实现随时随地上网的可能。侯自强也强调说要实现移动互联网就要打破专网模式,建立移动互联网的包月体制。 从国外3GIP数据市场的经验来看,最早提出包月体制的是KDDI,但这种包月只适用于运营商专网。但是包月体制形成以来最大的转机是在2008年的12月份,和黄旗下的3UK在欧美推出了X-ServiesGold,包月费5英镑每月。而在美国是不限量包月。在这一点上,侯自强也表示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包月体制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他也相信移动互联网的大爆炸时代也将很快到来。 如果按照现在的网络接入模式来讲,要真正实现移动互联网,就会花费很大的成本,但是侯自强说到为了减少成本,可以将基站直接接入互联网而避开移动网。以颠覆性技术提供颠覆性业务,最终实现随时随地上网。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在2007年3月中旬,有两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一是3月13日,微软等6家企业联合推出借助空余电视频段实现新型无线上网。二是3月19日,松下、飞利浦、三星、爱立信、西门子、索尼、AT&T、意大利电信、法国电信等业界领袖宣布成立开放IPTV论坛(OpenIPTVForum)。论坛的目的在于要建立一个企业联盟,致力于制订一个通用的IPTV标准,以便所有的IPTV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 现在都在谈三网融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互通性。标准融合,跨网络浏览,实现用户按需选择的个性化服务。侯自强最后再次强调移动互联网一定会到来,而运营商的围墙花园也终要被打破。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何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 这个诱人的数字如正午的阳光,让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都感到炽热。所有人都在寻求一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钥匙,希望打开这座金矿。悦成孵化基地运营总监张静静女士指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

J.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96年马可尼在英国进行的14.4公里通讯试验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期,1G也是始于这一时期。
1G的发展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于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
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900MHz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1G。
然而由于采用的是模拟技术,1G系统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扰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再加上1G系统的先天不足,使得它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
2G的发展
即将迈入21世纪,通信技术也进入到了2G时代,和1G不同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种。随着2G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并不再是奢侈品。
过渡的2.5G
2G到3G的发展并不像1G到2G那样平滑顺畅,由于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要从2G直接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介于2G和3G之间的衔接技术——2.5G。我们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蓝牙(Bluetooth)、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
2.5G功能通常与GPRS技术有关,GPRS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的推出标志着人们在GSM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意义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较2G服务,2.5G无线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二)
3G的发展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日趋高涨,而2G网络10几KB每秒的传输速度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应运而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国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可以说3G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由于3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B每秒。
通过3G,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电脑网页,收发邮件,进行视频通话,收看直播等,还一度引出了3G手机可否取代PC的设想。
4G的发展
作为3G的延伸,4G近几年被人们所熟知,2008年3月,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指定一组用于4G标准的要求,命名为IMT-Advanced规范,设置4G服务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用)达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1Gbit/s。
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严格意义上来讲,LTE只是3.9G,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讯标准IMT-Advanced,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相对于前几代,4G系统不支持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话业务,而是全互联网协议(IP)的通信。4G将为用户提供更快的速度并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5G的发展
2013年2月,欧盟宣布,将拨款5000万欧元,加快5G移动技术的发展,计划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2014年5月8日,日本电信营运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将与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间厂商共同合作,开始测试5G网络。预计在2015年展开户外测试,并期望于2020年开始运作。
2015年3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已成功研制5G网络,并进行100米内的传送数据测试,并称于2018年投入公众测试,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业界认为是5G正式推出的时候,但是几天前,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公司宣布,将从2016年开始试用5G网络,2017年在美国部分城市全面商用。虽然之后遭到了对手AT&T的反驳,但是这些无疑不在预示着人们对于5G的憧憬。

阅读全文

与移动网络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过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样面对网络舆论 浏览:414
东莞华泰网络教育有哪些专业 浏览:229
夸克怎么设置网络黑名单 浏览:819
路由器家庭网络设置 浏览:331
为什么wifi连接上显示无网络连接 浏览:829
手机网络和wifi网络ip地址有区别吗 浏览:709
qq飞车为什么显示网络异常进不去 浏览:655
地铁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 浏览:578
易站通网络营销实战 浏览:106
如何理解网络科学和大数据的关系 浏览:773
怎么看手机的网络状态 浏览:991
苹果怎么改网络格式 浏览:705
防窥膜网络设置方法 浏览:508
如何看自家网络适合哪个信道 浏览:691
空间站网络怎么来的 浏览:61
如何浏览网络新闻 浏览:465
网络信号e和h 浏览:197
临潼网络推广软件 浏览:925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优点 浏览:221
哪些是属于游戏网络照片 浏览:5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