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手机网络 > 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发布时间:2022-07-02 02:29:42

1. 概括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协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网络文学周上首次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3.78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3.44亿。国内45家重点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达1 646.7万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1 300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 400万人。
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始,二十余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数量、传播平台、阅读群体,还是产业化延伸,其数量与规模,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从文学发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无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特点
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的创作、作品的发布,还是读者的阅读,均是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完成的。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与出版比较,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相对自由,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作者都是在没有任何范式约束的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二是没有层层的审查与旷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轻轻地敲击一下键盘,作品就会立即发表;三是网络文学巨大的作品数量,使读者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与作者互动,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作者的创作;四是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付费阅读与打赏体现。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管理机构的要求,互联网平台和网站开始借助软件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审查。但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巨大,审查只能是对关键词加以审核,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倾向、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只能交由读者来评判。读者的点赞和打赏,购买与否,是检验网络文学能否生存的唯一标准,也是作者能否为读者接受的试金石。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体
基于艾瑞咨询的监测统计,2017年,网络文学作者数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0.2%。以阅文集团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达690万人,掌阅原创作者达到1.5万名。在网络文学作者中,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居多,40岁以上的只占作者总数的4.9%,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大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宝贝、李寻欢、当年明月、宁财神这样的专业作家,但大多是业余写手,很多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写手,往往系非文学专业毕业,理工科学历居多。如网络知名作家血红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骁骑校是电力工程师。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网络平台一般将作者分为五个星级,一星级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级为普通作者,五星级为大神作者。按阅文集团自己制定的评级标准,大神作者占作者总数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读者关注的对象,也是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一批大神作者已经成为品牌,如20世纪90年代的五驾马车——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目前活跃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薯仔、江南、酒徒、蒋胜男等。
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通过举办写作大赛和文学年会来发掘。对于有潜力的作者,进行作品定制,由专人辅导,或者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机构合作,请专家授课,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2013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中文在线联合其他网络平台,在京成立网络文学大学,聘请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担任首任校长。网络文学作者只要提供2万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为网络文学大学的学生。阅文集团于2017年6月发布内容全生态战略,并成立内容产业基金,从优质内容出版、内容方商业扶持、内容品牌传播和优秀青年作家创作扶持四个方面支持作者进行创作。阿里文学也与其影视业务共同宣布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传等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除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外,各地作协相继成立了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协会组织。这标志着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身份的认同,网络文学的价值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发表平台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表平台,曾经有上千家之多,后来盛大集团与腾讯阅文集团、中文在线通过资本运作,将一些优秀的网站集中到几家主要的平台运营。从2017年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作品数量看,阅文集团及旗下起点中文、云起书院、创世中文网、起点女生网、晋江文学网、潇湘书院位列网络平台前10名,其中起点中文网日更新作品数量过万,排名第一。纵横中文网、塔读文学、红薯小说网、17K小说网,位列第二梯队。从绝对数量来看,阅文集团以72%的作品数量占比、88%的作者数量占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阅文集团拥有640万位作者和960万部文学作品,中文在线、掌阅及网络文学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线、掌阅及阿里文学分别拥有300万、50万、40万部作品。移动终端目前由掌阅、QQ阅读领先。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0亿元,2017年,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位的多家网络文学网站中作品的总数约为1 647万,预计2019年,作品规模将超过2 000万。
(四)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
中国的网络文学一改过去传统文学作品中体裁划分的方法,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作品有意将不同体裁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了多媒体的表达手法,形成独有的网络体。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大多数网站将作品划分为玄幻、奇幻、都市、历史、军事、竞技、美文、同人等类型。在虚构类作品中,又分为穿越、架空。为了方便读者查找,以言情小说为例,网站往往将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欢喜冤家、办公室恋情、前世今生、灵异爆笑、情有独钟、日久生情、后知后觉等。读者从这些标签中,能够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网络文学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如从中国历史、神话、古典小说中寻找人物和情节线索;三是从游戏中寻找题材;四是根据科学的有限假设而虚构的幻想事件。
(五)网络文学的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万,占手机网民的45.6%。另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日浏览量达到15亿次。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在数字阅读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相对于2015年,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2%,其中原创占比从69%上升到79.7%。
(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延伸
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除以纸介质图书形式出版外,还改编为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剧、有声读物及周边产品,全版权、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从最早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明朝那些事儿》《诛仙》,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欢乐颂》,这些图书不仅在网络上受到热捧,出版为纸介质图书后,也连续占领国内的图书畅销榜。如《杜拉拉升职记》从一个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图书、电影、电视、话剧、音乐剧、周边产品,形成一个10亿元的大产业。
(七)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
中国的网络文学,最初是免费阅读,从2002年开始,起点中文网试行收费阅读,这种模式很快被其他网站效仿。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运营模式逐渐成熟。一条由网络写手、文学网站、内容经纪人、出版商、影视投资商、游戏厂商、动漫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客户端产品制造商、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权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其盈利来源主要包括VIP付费阅读收入、网络广告收入、无线阅读运营收入,以及线下出版、影视改编、动漫游戏改编等版权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费阅读和无线阅读运营是最重要的两大营收来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网络文学阅读最重要的载体。
同时,如前所述,高点击率的网络文学改编成实体图书后,也会获得一笔不菲的版税收入。据《华西都市报》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亿元,天蚕薯仔年收入1.05亿元。据此推算,网络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公开资料显示,阅文、掌阅、纵横等网络文学企业在2017年均已实现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从资本市场融到了所需的资金。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
首先,网络文学在探索中发展,产生了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文学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带着信息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占领了中国的文化版图。尽管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品因为写作的仓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艺术缺陷,但正由于其规模庞大,沙里淘金,其中还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08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曾举办过一次网络文学十年盘点,评出了十大优秀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同时,还有一批受到读者好评的作品,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星辰变》《梦回大清》《斗罗大陆》等。这些作品因其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成为各家出版社关注和追逐的出版资源。据统计,网络文学每年向实体出版输送的文艺类新书和畅销书占其总数的1/2以上。2017年,在网络上先发表又以纸介质的形式出版了网络小说6 492部。同时,网络文学业已成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块宝地,许多网络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赢得了很高收视率,如《小儿难养》《后宫甄嬛传》《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等。同时,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2009年,网络作家阿耐所着的《大江东去》成为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小说;《上海文学》杂志的编辑金宇澄发表在上海“弄堂”论坛上的网络文学《繁花》经反复修改后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其次,网络文学的IP开发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成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IP经营不仅成为网络文学自身的重要收入来源,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甚至一个产业的繁荣。2017年,由网络文学经过加工而出版的纸介质图书达到6 492部,改编电影电视连续剧2 427部,游戏605部,动漫712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占据了影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阅读白皮书》数据,2016年国内近7成数字阅读用户用过听书功能,听书用户超过1亿,愿意付费的用户比例达到65.3%。在这一趋势下,蜻蜓FM、懒人听书等垂直应用均在2017年获得过亿元人民币融资;而微信读书也于2017年7月发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线音频内容。天涯社区、铁血科技、天下书盟、博易创等数量众多的网络文学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同时,网络文学的IP运作模式从一次性售卖向深度开发全方位合作发展。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与移动游戏《倩女幽魂》实现双向剧情渗入,影视与游戏深入融合。游戏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影游联动开发的移动游戏实际收入达89.2亿元。
最后,网络文学逐步由国内走向国外,网络平台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很快也在世界各国赢得了反响。富有中国元素的武侠、玄幻、科幻、言情等网络作品,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叙述,吸引了海外的读者。据统计,盛大文学网站曾有超过3 600万注册网民,其中有30%的网民来自国外,网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起点中文网3 100万注册网民中,同样有30%来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晋江原创网日均浏览量超过4 000万,拥有注册网民320万,全世界共有211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访问过晋江原创网,海外流量占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与网文海外门户及网文翻译网站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目前,在网文翻译网站中,Wuxiaworld(武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Wuxiaworld在全球网站排名为1 005,拥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Gravity Tales是一个本土作者的翻译+原创平台,不仅与阅文集团合作,对中国网文进行翻译,而且拥有原创版块,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网络小说作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藏地密码》《诛仙》《杜拉拉升职记》等一大批图书的版权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购买。从输出国家来看,从最初的东南亚,到日韩等国,再到后来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欧美国家,足迹已遍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为英语、韩语、泰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文字。
另外,网络文学网站主动走向海外,重视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线在欧洲和美国设立分公司,向海外读者推广网络文学。2017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国际版——起点国际正式上线。目前,起点国际已上线九十多部作品,语种以英文为主,首波主打品类以仙侠、玄幻、科幻、都市等题材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线。
三、中国网络文学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内容肤浅,创作态度主观随意。网络文学的作者为了取悦读者,营造一种狂欢的氛围,往往有意反传统、打破规范,恶搞历史和文化,生造语言文字。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暴力色情隐现其中。无论是标题还是作品的内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凶杀情节,有些还宣扬一夜情、换妻、虐恋等不健康的观念。第三,思想倾向不够健康。尽管近年来因为监管加强,色情描写的作品有所减少,但作品宣扬的权力、金钱、物质崇拜仍然充斥网络文学。不少穿越小说,都是描写草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不是当“王爷”,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获得巨额财富。第四,语言文字粗疏。在网络文学世界里,20万字是短篇,中篇在20万到60万字,比较走红的网络小说,都以千万字计。在网上连载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码”1万字左右。在这种以迎合读者,等待点击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积淀,缺少艺术的构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网络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虽然最后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蚕薯仔的《斗破苍穹》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责任编辑雇请了几位武汉大学研究生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删削工作方达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袭严重。网络文学由于是类型化写作,很多情节的设置已经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作者使用网络软件写作,尽管不能指证其作品抄袭某部作品,但这种机器写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难突破原有模式。
(二)网络文学需要多方扶持
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读者,追求点击率,结果“鸿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学性和思想深度。中国的网络文学如果要实现经典化,在中国文学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史意识。目前有些网站组织重要的“大神”级作者与传统作者结对子,或者组织专家讲学,将他们送到鲁迅文学院之类的机构学习,意在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网络作者自己要有意识地阅读文学经典,放慢写作速度,有意识地打造能够传之后世的文学精品。第二,展开必要的网络文学批评。现在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主要从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方向来做宏观的判断,印象式批评多,对具体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缺少学理性的分析,有关部门要组织批评家,放下身段,客观地分析当前网络文学的趋势,展开对作家作品的有理论有深度的批评。第三,引导网络文学进入主流社会。目前各级作家协会都十分重视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很多作者从网络文学的世界走入了文学主流群体,如安妮宝贝、金宇澄、慕容雪村、张悦然、当年明月、李可等,他们的不少作品已经成为文学精品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但与庞大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相比,这些作者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会对网络文学要采取包容和引导的态度,在探索中提高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让网络文学从草根进入殿堂,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2.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目前超过4.6亿,为何网络文学逐渐走入同质化怪圈

我们国家的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了。在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它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网络文学作为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它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网络文学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更加注重创新,而不是进入同质化的怪圈。

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网络文学作为“二流文学”定位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网络文学为了更好的适应,大众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在章节之间不断注水也是一种必然。同时,网络文学的创新力,也是显得很乏力。这样的网络文学,不想陷入同质化也是不可能。

三、创新无法持续

我们都知道,网络文学作品,为了提供很好的阅读体验,日更是最基本的选择。如果让我们保持一时的兴奋,我们肯定可以很好的做到。但是,如果想让我们一直都保持在亢奋的情况下,也是不大现实的。

所以,对于网络文学而言,要想获得日更的目标,只能降低作品的质量。很多网络作品,为了达到日更的目的,只能给情节注水。而这样的结果,只能使网络文学丧失创新,陷入同质化的尴尬境地。

各位,对于网络文学逐渐走入同质化怪圈这件事,您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3.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人,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了4.67人,这说明网络文学逐渐变得繁荣起来,看网络文学小说成为了当下很多人娱乐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个数据在另一方面也是代表着当下人的娱乐方式的多样性的一个体现。尤其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其中一个让他们娱乐和放松的方式,就是观看网络文学小说。在网络文学,小说当中有非常多的作者,也有各种各样的小说类型。不同的群体可能会选择观看不同的文学小说的类型。这个数据表明观看网络文学小说的人数在不断提升。网络文学小说也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网络文学也逐渐朝着影视圈在发展。这在另一方面,可以真正的满足大家的娱乐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有一些作者的网络文学小说,确实写的是非常不错的,有作者一定的思考在其中,并不都是无脑的玛丽苏的小说,所以读者们在看网络文学,小说的时候,也是要进行一定的筛选的。一些水平太差的小说不值得被选择。

4. 网络文学作品规模有多大

网络文学行业主要平台:起点读书;阅文集团;晋江文学等

本文核心数据: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用户规模;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付费率;热榜入选数量占比

市场规模趋于平稳,国内用户量趋于饱和

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在免费阅读模式和付费阅读并存的情况下,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达到268.1亿。但整体来看,我姑而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速趋于平缓。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5. 影视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一、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无疑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

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自 2012 年上线以来,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2017 年已超过 2000 万,且这一突破得到了微信官方的证实。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 2017年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到 18.2%, 一方面体现了大量自媒体平台的推出给予了内容创作者更多的渠道选择,另一方面更体现了全民创作的浪潮和趋势渐已成型。

2013-2017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趋势分析

诞生于2012年8月的微信公众号,在上线之初,是作为一个自媒体试验场而存在的,不少弄潮儿借机大放异彩。经过两年多的变革发展,微信公众号数量得到爆炸式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800万,中国平均每160人便拥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算得上是网络上最普及的产品了。

但即使如此成功,人们还是会问,下一个平台是什么?这不是说微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只是因为颠覆是这个领域的新常态。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渴望新鲜事物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为新事物的诞生,往往能给不同的人带来财富。

1、微信公众号活跃度至少5年

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互联网产品如过江之鲫,一一疲软老去,微信的巅峰时期能维持多久?比较一下,可以发现,论坛、博客的式微和微博的衰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产品都缺乏平台性,无法跟现实世界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微博即使是第一个大规模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但它还远没达到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活不便的程度。

但微信不一样,微信是真正的平台级产品,它融合了传播的各种形式——单向传播、互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功能之全面前所未有,甚至能在相当程度上取代手机的语音功能,使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不再绝对重要。微信还在成长期,在可见的未来,还看不出有哪个产品能取代它。

微信公众号只是微信的一个副产品,是微信生态圈的一部分。皮存则毛可附,只要用户不大规模抛弃微信,跟微信结合得最紧密的内容产品微信公众号就不会消亡。

新浪微博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2014年明显衰落,活跃生命期为5年,现在虽有衰减,但仍有相当活跃度。微信公众号2012年8月上线,活跃生命期应也不会少于5年。

2、进一步垂直化、分层化

微信公众号开始深入到各个长尾市场,逐渐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微信公众号以“小而美”的体态,天然具备精准传播的特点。在未来,这一特点会被进一步放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垂直化传播是大势所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数多、阅读量大的微信公众号几乎都是垂直的,不仅是大领域的垂直,小领域里也追求精准垂直。如汽车领域的微信公众号,查违章、查路况、教学车、教维修、教改车,都有专门的微信公众号,且用户众多,“新媒体排行榜”上,排名前50位的汽车类微信公众号,推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几乎都能超过1万个。

反而是一些内容偏综合性的微信公众号,发展起来面临尴尬,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用户。

一些大型机构、尤其是媒体机构,则在寻求分层化传播转型。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人民日报”,可发现得到认证的相关微信账号有二十余个,包括人民日报评论、文艺、政文等各个版面的官方微信,以及人民日报山东、江苏、上海等各省地的官方微信。通过构建分层化的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不仅向受众传达全国性的重要时政新闻,也提供分属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服务性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全面开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号召力和传播力。

2014年年底,微信官方出台了新政策,对公司机构的认证规则进行松绑,只要有公司资质就可以认证任意微信名,这一政策也助力了微信公众号的分层传播,同一机构可根据需求开通多个子账号,让分工配合更加精细。

3、更加重视优质内容生产

2014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将文章“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布,并丰富了后台数据,旨在催生更多的优质内容和创意互动。今年年初,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和抄袭处罚规则,抄袭达5次者将被永久封号,以期惠及更多的原创作者,优化平台维权机制。

这系列举措一方面对外界批判已久的“微信抄袭风”作出了回应,另一方面也对微信运营者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之后,微信平台上“1人原创,99人抄袭”的现象有所遏制,更加公开透明的阅读数据也打击了弄虚作假和恶意营销行为,微信公众号们不得不更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通过“阅读数”等指标来吸引商业投入、监测传播效果。

4 、迎接商业化和生活化浪潮

国信办副主任彭波曾在成都论坛上表示:在PC时代,中国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和实现言论表达,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上网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网络的政治属性明显消减。

的确,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使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生活,从事个人商务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正向商业化、生活化转移。
在舆论生态变革的大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的政治色彩和媒体属性正逐渐退潮。一方面,“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政策的出台,对微信公众号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内容生产本身就会遭遇危机。

不以内容为主导,也意味着下一步微信公众号将会充分发展O2O、B2C的功能,线上集聚用户,线下运营。如层出不穷的各种运动类微信公众号,就必然要由线上走向线下。

5、走向机构化

We Media,中文翻译为“自媒体”,其实不是太准确,如果说微博是真正的自媒体的话,发展得好的微信公众号,都在去“自”化。

一些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向内容机构转型,如徐达内,他早年开设专栏,受到广泛欢迎,随后转战微信公众号战场,再次聚集了不小的影响力。但他现在力求“去个人化”,很少亲自撰写专栏,而是交由团队成员生产内容,自己则整合资源,成立了“长沙鹿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更多新媒体产品。不仅徐达内,很多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注册为公司,走向机构化,成为小微企业大军中的一员。

运营过微信公众号的都知道,个体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变得力从不心。原因有两点,首先是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爆炸式增长,内容单薄的个人公众号想在红海中脱颖而出非常困难;其次,随着底端分栏、微网站、HTML5等功能的开放,对微信运营者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很难包揽内容、技术和维护等全部环节。

在当前,要办好一个微信公众号,需要一个高水准的团队持续不断给用户提供高品质内容,单打独斗很难做到这点。微信公众号的运作,由此不得不走向去自化、团队化。

6、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微信公众号的机构化和商业化,必然要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2014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负增长,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市场却迎来发展高峰, 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4.9亿元,同比增长104.1%。一个佐证是,2014年初,海尔向纸媒发出通知,表示将不再在纸媒投放硬广,整个集团的广告战略向新媒体倾斜。

面对此消彼长的广告市场,微信公众号也在积极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努力培养自我造血能力。

除了出售广告位和广告植入等常见形式,在未来,精准广告技术、移动广告联盟这样的支持体系会在微信平台上更加完善,它们的核心任务是作为“中间人”,帮助广告需求与广告投放位进行高效精准的对接。例如腾讯搭建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广点通,能够对广告主和微信号进行智能匹配,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在微信订阅号图文消息页底部开辟一条文字链,按用户点击计费。广点通已被称为2014年移动广告市场的最大黑马,清华大学有个硕士生,个人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每月能从广点通获得收入超过4000元。

此外,自媒体联盟,承接业务投放在自媒体上,为企业或机构提供营销和传播服务,也抢走了不少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生意。

7、政策摇摆化

微信公众号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政策的摇摆,如放开阅读量,又屏蔽显示10万以上阅读量;放开了一部分公号每天发送多次的权限,对后来者却几乎采取一刀切不放开的政策;试水了微社区,却一直做得不温不火……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平台,比较像是纸媒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每日可推送,运营者能够看见用户反馈,但沟通并不便利,用户和用户之间也彼此难以沟通,为此,微信尝试开设评论区功能,但一是只能呈现精选评论,难以形成互动氛围,二是也容易导致平台繁琐化、功利化,微信目前还没大范围放开评论区功能,下一步如何发展,仍待观察。可以预计的是,腾讯在放开微信哪些功能上将继续摇摆。

微信公众号已经进入疲软期,如订阅号头条的平均打开率才10%左右,内容越来越乏善可陈,等等。但在现阶段,基于微信的普及性和成长性,微信公众号还不会过时。目前,微信上活跃了两三亿人,比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多,是中国最巨量用户群的聚集平台。

6. 中国网络新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清晨走出家门,“刷”开一辆共享单车骑到地铁站去上班;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在电子政务平台缴纳水电煤气费;下班回家,在外卖APP上买的饭菜送来时还热气腾腾……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看来,“衣食住行买买买”已成为当前国人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31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四成用户愿掏腰包看视频

2017年,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强烈的市场需求、政策的鼓励引导、企业的资源支持共同推动网络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

“随着大屏手机的普及,手机与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等设备收看视频的体验差距明显减小,同时由于手机在私人化、碎片化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使得用户愈发倾向使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郭悦说,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网络视频用户付费比例达到42.9%,相比2016年增长7.4个百分点,且用户满意度达到55.8%,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速的增长趋势。

网络文学方面,截至去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8.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郭悦认为,得益于国内数字内容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原创内容的扶持和听书业务的发展成为2017年网络文学行业变化的两个重要特点。此外,良好的行业营收也推动网络娱乐厂商加大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为网络娱乐内容的繁荣发展打下基础。

2018年网络应用应该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

7. 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

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

探讨70亿元产值规模背后的内容、受众与管理

截至2014年底,一共已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成为热门IP,网络文学迎来了大好时机,但目前连“什么是网络文学”都并未形成统一定义,这种繁荣背后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探讨。

网络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焦点。截至2014年底,一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有90部计划被拍成电视剧,24部被拍成电影。据市场第三方统计,到2015年网络文学的产值规模能够达到70亿元。

这样一片大好的数据背后,是否意味着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然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就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比如诞生于弄堂网文学板块的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是否算作网络文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告诉早报记者:“会在定义上产生分歧,也说明了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还不成熟。”

9月24日至25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上海举行,对网络文学的内容、读者到管理状况展开了一一探讨。

内容:参差不齐并以类型化小说为主

在会上,“内容良莠不齐”成为与会者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阅文集团CEO吴文辉认为网络文学已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但他坦言也出现了作品数量多、精品少、抄袭模仿等屡禁不止的问题。

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网络作协会长陈村表示,网络文学一开始被质疑、被视为“垃圾”,但在当下成为作者以数十万计、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文学形态。从1999年榕树下网站第一次颁奖算起,网络文学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仅仅花了十多年时间。

“网络文学向来不缺内容,但泥沙俱下,许多作品题材雷同、情节拖沓、文字累赘甚至涉及暴力色情,而堪称优质的作品和具有创作潜能的作者往往被湮没。”在陈村看来,这是制约网络文学产业越做越强的关键所在。同时,陈村表示当前网络文学以类型化小说为盛,较为单一,“但我们期待的更加个人化的风格尚未出现。”

黄平则向早报记者表示网络文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模式化、同质化严重”。同时,他认为网络作家有一种身份焦虑,他们急于在文学体系中找到合法性。

受众:缺少针对读者群体的研究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个亿,占网民总体的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占网民总数42%。在江苏作协党组成员汪政看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一样,尤其要加强对网络文学读者(用户)的研究:“他为何点击、为何欣赏、为何乐于做粉丝?”

黄平也表示:“今天网络文学研究的关键不在文学本身,而在于它面对的读者群 。”黄平告诉早报记者,从受众层面分析,和网络文学并列的应该是美剧或好莱坞电影。他分析,如今网络文学读者群呈现“高度青年化”特征,因为青年群体能在其中得到宣泄。“比如‘霸道总裁’系列,在传统文学中是找不到的。”黄平认为若要有所倡导,就要注意把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青年一代的想法贯穿起来。

“现在我们对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研究比较少。”在黄平看来,以往纯文学中的“作家、作品研究”未必是研究网络文学的最好办法,但研究机构里针对读者的研究方法又尚未成熟。

管理:规范发展是根本目的

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科研机构统计,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达到3387亿元的产值规模,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物也已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力军。“在数据背后,网络文学到底是不是一个强大的产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网络出版监管处副处长程晓龙认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大而不强,丰而不富,多而不优,快而不稳”。

程晓龙比喻,不少网络文学企业还挣扎在生死线上,不少作家还徘徊在温饱线上,不少作品还游走在存亡线上。他说:“当我们审视网络文学发展的时候,还必须谈论规则的问题、管理的问题。”

会后程晓龙接受早报记者采访。对于网络文学管理,他认为首先要研究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网民写作大多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十多年中,我们没有认真地审视过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否合理、有序。”

“有的网络文学作品过于迎合读者口味,写一些感官刺激很强的文章。这跟商业模式有极大关系。因为网络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边创作、边传播、边消费,为了不断地留住人气,个别作者就会想尽各种办法。”

“网络文学正在迎来它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央对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网络文艺非常重视。”程晓龙告诉早报记者,“对网络文学来说,只有建设和管理并举,网络文学才能健康、持续并繁荣发展。”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背后,网络文学丰而不富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8.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广泛、网络变得越来越发达、这让网民的数量直接增加、很多人在网络上冲浪的时间越来越长、根据调查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达到4、6亿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说明大家越来越喜欢文学作品、而网络上涌现了越来越多好的作品、这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毕竟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也可以衍生出这么庞大的规模、这何尝不是一种继承和发扬。

9.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3.33亿了吗

据报道,最近20年,高速成长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其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成为业内关注焦点,而截至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3.33亿,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90亿元。

还有网络作家表示,作为一名网络作家,我很庆幸经历了这么一段岁月,野蛮生长的背后是鲜活,这股力量经过岁月的累积直达质变,而如今便能将这份鲜活更优质化高端化,以达到专业化的百花齐放。

希望网络文学的发展可以促进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0. 小说的发展历程

我国数字阅读产业以平台为中心,上游包括作者等内容创作者,下游为读者,中间是众多小说平台及版权商等构成,提供产品包括网络文学和出版电子书等(不讨论新闻等内容)。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人,手机网民各类APP使用时长中网络文学比重为9%。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人,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人。阅文平台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占我国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的72.20%。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人

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人,较2018年全年增长2984万人,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重为99.10%,较2018年全年全年增长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与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党经济开发区引进哪个网络公司 浏览:46
干果网络用语什么意思 浏览:967
手机就2g网络是手机坏了吗 浏览:235
淘宝网络营销策划 浏览:383
网络有多少个英文 浏览:540
网络学什么技术好 浏览:758
药品网络销售怎么备案信息 浏览:231
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浏览:540
电脑网络调试设备 浏览:815
H3c路由器有三个网络 浏览:750
电脑更新了系统怎么连接网络 浏览:194
为什么我手机有信号但是网络差 浏览:428
卫星锅和网络机顶盒哪个好 浏览:714
移动家庭网络共享包 浏览:27
随身wifi通电就有网络吗 浏览:581
出纳被网络诈骗需要承担多少责任 浏览:882
网络上填字母表是什么意思 浏览:439
建行办公网络加wifi 浏览:839
光安路由器不安机顶盒有网络吗 浏览:902
微信共享位置一定要有网络对吗 浏览:5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