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动互联网怎样助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移动互联网通过以下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从新主流、制高点、大翻盘三个关键点,去把握新常态下中国商业环境的趋势与机会
对于需求升级的产业,企业的升级就是快速的产品迭代
用创新魅力产品占领新消费的制高点,成为价值标杆
Ⅱ 为什么“互联网+”时代呼唤移动化
移动化能更灵活的满足组织信息化需求
在目前的中国,传统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在整体的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据较大比重,经济发展中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浪潮袭来的时代背景下,组织落后的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信息鸿沟”,如果信息鸿沟得不到弥补,将进一步加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移动化对于这些传统组织的优势在于,组织可以借助“后发优势”跳过资金需求量大、技术准备繁复的传统信息化建设之路,直接引入移动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而且,移动化不仅适用于单位产出高的组织,还适合于产业布局分散、单位产出低的组织。即使是分散极为广泛的农业、畜牧业,也可以借助移动设备来进行信息化管理。
国信灵通企业化市场研究专家指出:“从移动化的自身特点来看,其建设体系也十分适合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大部分区域地广人稀,集中式、固定式的传统信息化系统在成本效益与实施效率上均不能满足需求。而移动信息化并不需要大规模的网络布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应用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移动网络的支撑,用户即可随时、随地的使用移动终端来处理信息。”
移动化更具备成本优势
如果组织部署传统的移动化平台,采购大量的终端设备将带来巨大的支出,而且还必须进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等配套建设,这些成本对于组织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特别是传统组织本身利润率就偏低,更难以负担由此带来的成本压力。
反之,移动化在成本上则具备巨大的优势。从终端上来说,移动设备的采购价格往往比PC低很多,将能节省大量的采购成本。而且,绝大多数组织员工都会随身携带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只要组织下发BYOD策略,并对这些设备进行移动化改造,很容易就能将这些设备转化为工作终端,成本也会得到极大的降低。
国信灵通企业移动化市场研究专家表示:“要将个人移动设备转化成为工作终端,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只需要部署EMM等移动化平台。其中,国信灵通研发的NQSkyEMM移动平台专为移动化场景而打造,并从用户的整体IT架构入手,从用户、设备、应用与数据等维度来实现对移动信息化的全面管理,帮助组织在移动化的全生命周期内保护移动数据的安全。”
移动化更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用户量更大、活跃性更高、蕴藏的商业价值也越大,是组织抢占产业“风口”的必争之地。因此,及早实现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不仅有助于组织提高生产力,还有利于组织提升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力。
Ⅲ 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如今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如网络、腾讯、阿里、360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瞄准移动互联网,进军移动互联网,部署各个节点,制作手机移动客户端,捆绑用户。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7.1亿。用户规模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基数已经成为决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4.5亿,同比增长26.7%;2012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67.5亿元,同比增长96.2%;随着细分行业的发力及新型服务创新,预计到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40.7亿元。下面是中国报告大厅整理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信息:
未来智能手持终端将占比高于70%
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仅有20%,远低于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高于50%的欧美国家,相比之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与移动终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以前只能在台式机或笔记本实现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多可以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实现了。
搜索仍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与传统互联网模式相比,移动互联网同样对搜索的需求量非常大,在移动的状态下,非常适宜去搜索相关信息。移动搜索和信息的手机仍然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移动与桌面互补
移动与桌面的优势将互补,实现移动和互联网的互补效应。比如说,在周末,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更高,而台式机主要在工作日,当用户更多的使用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时将为应用厂商带来巨大商机。
LBS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未来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将是移动互联网中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性应用。固定和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差别就是移动是非常本地化的,在位置服务和位置信息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厂商可以把用户在其位置的信息进行更多的服务和整合。比如说,当你在某个陌生的地方,可能打开你的移动终端,就能方便的找到附近的酒店,餐馆以及娱乐场所了。
新的消费模式
移动移动联网将带来新型消费模式。移动互联网的消费模式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有很大不同,用户希望有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所以未来如何捕捉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为其提供全新的广告和信息服务消费方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还有很多尚待挖掘,拥有无限想象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普及以及云计算的大规模普及,很多过去想象的应用都将成为了可能。
移动互联网是开放的世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上传,下载和浏览都是用户自己决定的,无论平台,应用以及终端,都应当遵守开放,自由,公平的原则,让用户真正到最好的应用,才能获得用户的欢迎。
云计算改变移动互联网
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更多基于云的应用和云计算上,当终端,应用,平台,技术以及网络在技术和速度提升之后,将有更多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应用出现。
移动互联网的火爆曾经吸引了无数创业者涌入,大部分创业者坚信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经典模式:只要有了用户就不愁盈利。但是几年下来,大多数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中碰的头破血流,他们有了用户也赚不到钱,大家思考过为什么吗?
移动互联网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做什么赚钱?
炒概念赚钱
炒概念也能赚钱?估计好多人有点看不懂,我就给各位看官详细道来,其实每一个概念火的时候总有一批炒概念赚钱的人,比如之前微信火的时候,有个人以微信营销大师自居,到处讲微信营销,收听课费,一堂课将近一万,很多传统行业人士不懂,但是又想学,于是就花高价听这些人演讲,于是乎这些人都赚了很多钱,除此以外,具体的形式,还有写书的,有做培训的,自封为大师,内容无非就是怎么开通微信号,怎么推广,以及微信是什么,微信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微信对未来的变革,标题一般看起来非常邪乎,搞的门外汉直掏钱,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写的微信营销的书籍,看了一半写的就是微信的意义,以及怎么开通微信号的,一查作者的资料,是个搞营销的,如果让这些人去做个微信大号,他一般做不出来,但是这些人就是会忽悠,就会炒概念
运营App赚钱
在这个时代,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还是有的,就是真正在产品上下功夫,真正做产品,运营App的人,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安心做产品,发展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比如墨迹天气,老虎地图,掌阅等App,都是经过三四年不断的发展而起来的,同时积累的用户基本都过了五千万,运营一个App,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这些App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行业,创造了新兴的市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颠覆了陈旧的传统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它的存在是一种科技的进步。
Ⅳ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与别国不同,采用的是WAP协议。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多数采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根据用户规模、网站数量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综合判断,目前WAP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当于传统互联网2000~2001年间的发展水平。
与别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状况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还是手机图铃业务、音乐和游戏业务。而2003年前后,别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业务是图片、音乐和游戏,别国的音乐和游戏类业务也在移动互联网开始起步后的2~3年左右最受用户欢迎。目前别国用户的兴趣点已经从图片和音乐下载类业务逐渐向具备Web 2.0特征、体现移动和固定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移。预计在今后的1~2年内,随着我国移动网络带宽的增加,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信息量少的内容获取类业务向视频类业务、体现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变。为了适应未来客户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认为移动UGC、内容共享/下载、移动游戏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趋势分析
1实现技术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传统3G加强版的技术,如HSDPA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2)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
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设备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机,也是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最常用的设备。2007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公司发布了电子书阅读终端——Kindle,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从亚马逊网站下载电子书、订阅报纸及博客。
Ⅳ 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在此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摸索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网络、腾讯、奇虎360等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企图推出手机浏览器来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新浪、优酷、薯仔等其他一些互联网公司则是通过与手机制造商合作,在智能手机出厂的时候,就把企业服务应用如微博、视频播放器等应用预安装在手机中。
商业模式:成熟商业模式亟待规模化应用
在此期间,尽管苹果公司智能手机成功的商业模式刺激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界,但由于智能手机发展处在初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还主要出在高端人群阶层,特别是搭载安卓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还未大面积应用,原有诺基亚塞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支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有限,以至于很多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尽管已经上线,但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成熟商业模式较少。
三、高速成长期(2012年-2013年)
技术发展:智能手机规模化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解决了传统键盘机上网众多不便,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普遍安装和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手机上网功能,移动互联网应用呈现了爆发式增长。进入2012年之后,由于移动上网需求大增,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大规模商业话应用,传统功能手机进入了一个全面升级换代期,以三星、HTC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纷纷效仿苹果模式,普遍推出了触摸屏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商店,由于触摸屏智能手机上网浏览方便,移动应用丰富,受到了市场极大欢迎。由于手机厂商之间竞争激烈,智能手机价格快速下降,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大规模量产,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低收入人群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在此期间,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巨头由于未能充分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未能成功打造移动智能手机产业生态圈,传统手机制造巨头迅速陨落。
市场竞争:微信快速崛起,成功锁定移动互联网入口
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激发了手机OTT应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移动应用开始呈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即时通信微信服务,截止2013年10月底,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除了腾讯之外,小米推出了米聊,阿里推出了来往,网易推出了易信等即时通信业务,纷纷抢占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业务,力图把控移动互联网入口腾讯公司凭借在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应用固有的优势,采用手机号码绑定社交应用等技术,实现了在移动端社交应用的快速拓展,让电信运营商等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新浪微博在此期间受惠受智能机普及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2013年底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亿,但是后期由于微信的强势快速崛起,以及微博本身商业模式的原因,微博发展出现了迟缓现象。以至于2014年新浪微博登录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时候,外界普遍认为新浪微博错过了上市的最佳窗口期。
除了利用即时通信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之外,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推进业务向移动互联网转型。除了腾讯推出微信之外,阿里、网络等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加快移动互联网转型。阿里加大了手机淘宝和手机支付宝业务推广力度, 2013年双11购物节,手机淘宝的整体支付宝成交额同比增长560%,单日成交笔数占比整体的21%,同比增长420%,截止2013年底,手机支付宝用户数量超过1亿。由于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支付宝和微信展开了移动支付争夺大战。网络也加快将搜索等业务向移动端迁移,推出了手机搜索、手机地图等各类手机应用。除此之外,新浪、网易等传统门户网站也加快了在移动端布局,纷纷加大手机端新闻APP应用推广力度。
商业模式:打通渠道和锁定场景成为该时期商业模式竞争的本质。
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更是创新了智能手机的营销模式,打出了不靠手机硬件、靠手机服务挣钱的“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新商业模式,依托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加大公司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推广力度。例如小米手机上,几乎所有预安装的服务都是小米公司自己的服务,小米手机上既有小米应用程序商店,也有小米即时通信应用米聊和小米视频服务等等。小米这种“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米公司迅速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中新秀。得益于小米公司的巨大成功,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广为社会各界传颂。另外,滴滴打车、今日头条等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在此期间大量涌现,极大地激发了投资界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投资兴趣。
四、全面发展期(2014年-至今)
技术发展:4G网络建设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推上快车道。
随着4G网络的部署,移动上网网速得到极大提高,上网网速瓶颈限制得到基本破除,移动应用场景得到极大丰富。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TD-LTE 4G牌照,中国4G网络正式大规模铺开。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又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FDD-LTE)”经营许可。4G网络建设让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截止2016年5月底,中国4G用户已经达到5.8亿,4G用户数占移动电话总用户数比例达到44.6%。同时,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6.56亿。
市场竞争:移动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开展业务的重要驱动,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由于网速、上网便捷性、手机应用等移动互联网发展外在环境基本得到全部解决,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全面发展。桌面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是企业开展业务的标配,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应用是企业开展业务的标配,4G网络催生了许多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业务。特别是由于4G网速大大提高,促进了实时性要求较高、流量较大需求较大类型的移动应用快速发展,许多手机应用开始大力推广移动视频应用,涌现出了秒拍、快手、花椒、映客等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视频和直播应用。
商业模式:通过补贴壮大用户规模是互联网公司圈地的主要模式
在此期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围绕移动支付、打车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为了推广移动支付,构建强连接的社交关系,腾讯和阿里分别于2015年春节和2016年春节花巨资利用央视春节晚会进行大规模推广。腾讯和阿里还围绕移动电子商务展开了激烈竞争,腾讯为了弥补自己电子商务发展短板,2014年3月战略入股京东,并将微信作为京东移动电子商务入口。阿里更是加大了手机淘宝、手机天猫、手机支付宝的推广力度,2015年双11节期间,其中移动端交易量占据了68%。京东、苏宁等为了推广钱包服务,采取了支付补贴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安装。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更是为了争夺用户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打车补贴大战,最后由于打车补贴损害了双方共同投资者的利益,在资本的干预下,两个昔日厮杀的竞争对手最后相爱合并。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滴滴出行和Uber之间又开始了补贴大战。
五、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将实现跃升。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我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驱动力。当前,国内经济疲软,规模不经济导致经济增速减缓。移动互联网行业却逆流而上,以创新驱动变革,以生产要素综合利用和经济主体高效协同实现内生式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迎来高峰发展期,总体规模超过1万亿元,移动购物、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支付等细分领域都获得较快增长。其中,移动购物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市场期待和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移动购物、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移动医疗、车网互联、产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蓝海价值正在显现。未来,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体规模将持续走高,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不断涌现的业态创新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走向应用和服务深化发展阶段。
二是移动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加速渗透,产业互联网将开启互联网企业新征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创新演进正在拓宽企业的组织边界,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向企业级消费延伸。传统制造企业正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深化移动互联网在企业各环节的应用,着力推动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升级。面向传统产业服务的互联网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和扩散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重构传统企业的移动端业务模式,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加快对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金融等领域的业务改造。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引领传统生产方式变革,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征程。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化手段、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实现信息交互、网络协同,有效改善和整合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推动企业生产向个性化、网络化和柔性化制造模式转变,推动了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协同化、互动化变革,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产品和用户的数据感知、交互和分析,以及企业在资源配置、研发、制造、物流等环节的实时化、协同化、虚拟化。
三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交相辉映,新业态将拓展互联网产业增长新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批新型的有别于传统行业的新生企业开始成长并壮大,也给整个市场带来全新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市场格局。互联网思维受到热捧,各行各业开始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创新”、“突破”之举,以求实现真正的突破。在传统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经济规律、行业市场格局、企业经营模式等不断被改写,不可思议地叠加出新的格局。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热点;在服务业领域,个性化成为新的方向;在农业领域,出现“新农人”现象。
四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当前企业越来越重视引入移动互联网用户思维,挖掘市场长尾需求,后向指导生产,探索企业增值新空间。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移动视频、滴滴专车、人人快递等新的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引发传统行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从零售、餐饮、家政、金融、医疗健康、到电信、教育、农业,移动互联网在各行业跑马圈地,改变原有行业的运行方式和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用户提供“指尖上”的服务,促成了用户与企业的频繁交互,实现了用户需求与产品的高度契合,继而加大了用户对应用服务的深度依赖,构建形成“需求-应用-服务-更多服务-拉动更大需求”的良性循环。随着企业“以用户定产品”意识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黏性的增强和参与热情的高涨,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持续火热,加速推动各行各业进入全民创造时代。
六、关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移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及率、网速、价格等方面与发展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亟待加强。要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及服务,尤其注意加快农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积极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布局,提高移动4G普及率,加快5G研发和试商用。要扩大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免费公用wifi和收费商用wifi相结合,提高宽带接入服务质量。
二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推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操作系统研发和核心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芯片研发,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支持跨终端跨屏幕操作系统平台、开发与测试工具、搜索引擎、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等基础软件技术开发。
三是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加快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围绕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突破和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合作和产业分工引导,鼓励终端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之间在各个环节加强合作,充分利用本土企业创新优势,推动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整合发展,构建“终端+软件+服务”整体产业格局,形成良性互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生态圈。支持建设第三方内容服务平台,促进各类平台开放融合,在终端接入方式、接入内容、接入对象等方面实现开放与共享。积极引导建立产业联盟或企业战略联盟,广泛开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平台竞争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我国在利润分配中的竞争地位,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建立信息安全评测体系。为引导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要依据现有的安全问题根源,从智能终端安全、移动应用安全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评测体系。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评测智能终端的硬件安全、系统安全、预置应用安全、接口安全;另一方面从移动应用软件安全、移动应用软件商店安全、移动应用第三方业务系统安全等三方面评测移动终端安全,从而从终端侧、应用服务侧联合解决信息骚扰、隐私窃取、恶意吸费、木马侵入等安全问题,并指导和敦促相关企业整改,保证移动终端信息安全。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Ⅵ 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机开始逐步增长,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
2006年,据中国领先商业信息平台易观智库数据统计,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从2003年的29亿增长至69亿,用户规模也增长了近4倍,达到4483万。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各大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开发商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开始增大力度加大政策监管力度,加快行业市场盘整。同年,大量互联网服务商开始转型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
2007年,苹果终端iphone开始推出;受苹果影响,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统,并于同年9月推出google手机;同年4月,诺基亚宣布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众多厂商的加入迅速扩大了市场和用户规模,提升了智能终端的产业价值。
2008年,苹果公司宣布开放基于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向iPhone的用户提供第三方的应用软件服务,这个将网络与手机相融合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划时代的创新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388亿,用户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514万。
继2007年产业盘整后,继2007年产业盘整后,移动互联网内容及应用开始规模化丰富,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厂商、移动互联网厂商以及其他传统内容提供商之间的频繁合作。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浏览器和移动搜索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渗透率及活跃度得到巨大提升。
2010年,据易观智库分析师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用户数将突破3亿人。
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习惯开始养成。2012年,据艾瑞网数据分析统计,中国将有超过5亿人使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接近2300亿,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50.4亿,第四季度最为突出,达到210.9亿。
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将呈现稳步发展,预计到2016年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将超移动增值业务。
Ⅶ 在移动电商时代融合什么将成为全社会转型发展的主流
一是传统电子商务平台争相向移动端迁移,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从2014年我国移动电商的市场结构看,基本延续了PC电子商务时代的市场格局,且阿里巴巴以超过86%的市场份额占据榜首,一家独大的市场特征尤为突出。从排名前十位的移动电商企业看,除了买卖宝之外,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国美在线、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全部是PC时代的主流电子商务企业,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二是移动时代流量入口多元化,从线上到线下的入口布局是竞争焦点。移动互联网极大拓展了用户上网的应用场景,PC时代的入口和用户优势面临挑战。2013年以来,不论是阿里巴巴在来往、微博上的重金投入,还是腾讯、阿里巴巴在手机地图领域的大手笔并购,无不显示各巨头对入口争夺的重视。而2014年以来,移动入口争夺战更是从线上烧到了线下,阿里巴巴以支付宝钱包为依托、腾讯以微信支付为依托,与线下商家展开广泛合作,积极布局二维码入口。在2014年“双十二”活动中,支付宝联合100个品牌、2万家门店,涵盖餐馆、甜品、面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场景应用扫码支付,创造了一天400万单的扫码交易纪录。
三是移动社交和自媒体的爆发,正开启去中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与传统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一个平台聚集所有商家和流量的中心化模式不同,去中心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以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为依托,通过自媒体的粉丝经济模式,通过社群关系链的分享传播来获取用户。更重要的是,购物也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而会在人们碎片化的社交场景中被随时激发,这极大降低了商家的流量获取成本,吸引了众多商家的关注。从微店服务商口袋通的发展看,在2014年3月微信开放支付接口后,一周内开店商家暴增3000家,并在此后以每月翻倍的速度增长,到9月份商家数量就达到了约20万家。
四是O2O闭环生态链相关技术基本成熟,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将是O2O模式创新和创业的窗口期。以二维码和NFC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技术、以网络地图和高德地图为代表的LBS技术、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技术、以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直达号为代表的CRM管理技术以及免费WiFi等相关技术都已经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服务线下商业的O2O闭环生态链基本成熟。特别是在开放平台策略的推动下,这些技术平台开启了基于O2O模式的创新和创业浪潮。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汽车O2O领域,2014年我国的投融资事件就达30起左右,投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涉及打车、租车、拼车、保养、维修、洗车、停车、二手车交易等几乎所有与汽车相关的服务领域。
O2O融合创新为移动电商开辟空间
移动电商已经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基于线下商业的O2O融合创新为电子商务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如果说在PC电子商务时代线上与线下还存在激烈的冲突,那么在移动电商时代融合创新将成为全社会转型发展的主流。传统的单中心化发展格局将向多中心化甚至去中心化的格局转变,商业竞争的焦点也将由流量和价格竞争转向产品和服务竞争。
在移动电商和O2O领域,互联网行业所具有的马太效应将继续有效,如打车O2O在经历蜂拥之势之后形成了滴滴和快的双雄争霸的局面。当前,基于移动端的各种模式创新正处于窗口期,除团购、打车等领域外,绝大多数垂直领域尚未出现绝对的领导者。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移动电商和O2O领域的市场机会仍然很多。
此外,由于O2O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且非标准化特性显着,不同领域所要求的平台模式、交易机制、服务体系等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决定了O2O发展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像传统电子商务一样搭建统一的标准化平台即可。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可以利用其网络、用户和服务网点等优势,在移动网络入口、移动支付平台、社区服务网络等方面发力,探索建立适应线下商家网络化转型需求的新型商业基础设施。
Ⅷ 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转型
一:依靠流量获取商业价值,这种方式主要为电信运营商所采用。 方式二:依靠广告或提供服务/应用获取商业价值,这种方式主要是内容提供商所采用。 对比两种方式,方式一是单纯依靠流量的商业模式,虽然是最基础的服务,但其社会价值远大于商业价值,用户黏性极低。用户可以在多个流量服务商间选择,而低资费往往是最重要的选择标准。这也是运营商被管道化、增量不增收的根本原因。方式二是在流量基础上通过提供体验型服务(如网络游戏、电子交易等)获取价值,由于体验型服务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其商业价值和用户黏性远高于方式一。当然方式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流量和用户数基础上,流量和用户规模越大,带来的附加商业价值也就越大,广告类业务尤是如此。 实际上,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语音服务也是一种体验型服务,它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有质量保证的语音通信。然而,电信业的创新以KPI为导向,业务经营方式是“教堂模式”,推出新业务时,先设计图纸,再按照图纸建房子,然后是发展客户,其周期长、业务体验单一、不灵活。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创新更多采用“蚁巢模式”:用户体验需求就像小树枝,哪里有树枝,不论大小,蚂蚁就先运来一些沙子在这里筑巢,慢慢又会运来一些沙子,再用这些沙子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正是这种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蚁巢”创新模式创造了丰富的互联网 OTT(Over the Top)业务,打破了电信运营商苦心经营的花园围墙。 体验型智能管道是转型关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互联网业务服务商的竞争,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管道依然是运营商的金饭碗。将管道做大、做强、做精的智能管道策略是转型的最基本要务,也是最靠谱的转型方向。互联网经济是体验型经济,用户体验决定了用户的忠诚度和使用网络的时间,也直接影响着运营商的收益。因此,打造智能管道必须围绕提升体验展开。 首先,要转变以资源利用率为扩容标准、以KPI为中心的传统的网络建设思路。传统建设思路可能会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网络KPI好,用户体验却未必好。打造一张“体验为王”的新网络是运营商争夺用户的关键所在。通过提升终端用户的体验,提高管道接入和流量收入。具体措施包括:在进一步拓宽管道的同时,发挥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作用,根据用户的位置、使用的业务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接入;开展流量经营,准确了解用户业务应用的情况和消费轨迹,提供诸如应用感知、分级业务等多种差异化运营模式;建立高效内容分发、热点内容仓储和共享的业务适配机制,提高用户访问自营业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速度和体验;最重要的是要部署客户体验管理系统,以收集、分析、评价和改善用户体验,实现用户精准营销。 其次,运营商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转变单纯的流量经营理念,把网络拓扑和用户信息转化为价值,提供业务内容发布平台,和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打造新的后向收费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体验型服务,增加用户黏性。 互联网应用和市场还在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在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
Ⅸ 移动电商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商已确确切切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利益和便捷。在移动电商时代,将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地用于上网已成为用户体验最直接的要求,也是电商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深入开发和成熟应用早已成为可能,大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移动电商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它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将更加契合人们的生活。移动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了移动电商。从电脑端转移到移动端,消费者与互联网连接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移动互联网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如医疗、餐饮、美妆、住宿等。
2、O2O化
O2O在未来几年都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方向。中国网络的发展从工业时代直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浪潮还未平息,如今又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工业时代地碰撞产生了中国特色化的移动O2O电子商务模式。在传统的商业经营理念中,用服务和产品吸引顾客,才是商业的本质目的。
所以,理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的发展,而商业本质一定是尽心做好产品和服务。因为消费者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体验,这是永远不会变的。
3.社交化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上导入社交化的元素,并将社交场景和用户进行连接,已经成为移动电商向社交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到来,电话、短信等传统的联络方式已经逐渐落寞,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手机QQ、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等被用来维持彼此的互动关系。在移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能随时享受商家提供的服务,而商家也能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联络方式使得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4.个性化
移动电商出现的初期,许多传统企业认为做一个App就是移动电商,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App只不过是一种传播工具而已。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尝试涉足移动电商,进行移动互联网转型,这个现象值得人们思考。
在探索的道路上,人们发现每个行业因不同行业性质出现了行业化的移动电商发展特点。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将通过行业化突出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特性,契合其目标客户的需求。
定制化服务是一对一的模式,它带给消费者的是个性的感受,追求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因此这是一种量身打造,有需有供的活动,它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也不会出现需求抱怨,进而保证经济运行的平衡与稳定。
4.个性化
移动电商出现的初期,许多传统企业认为做一个App就是移动电商,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App只不过是一种传播工具而已。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尝试涉足移动电商,进行移动互联网转型,这个现象值得人们思考。
在探索的道路上,人们发现每个行业因不同行业性质出现了行业化的移动电商发展特点。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将通过行业化突出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特性,契合其目标客户的需求。
定制化服务是一对一的模式,它带给消费者的是个性的感受,追求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因此这是一种量身打造,有需有供的活动,它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也不会出现需求抱怨,进而保证经济运行的平衡与稳定。
6.体验化
实体门店在过去与现在的意义不一样,过去的实体门店是商品流动的一个平台,而现在的实体门店更多的是消费者体验服务和实现与商家沟通交流的平台。由此可见,体验化将是移动电商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